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五章 北汉入寇

小说:天子宁有种 作者:皇三皮 更新时间:1个月前

第五章北汉入寇第五章北汉入寇::

显德元年,二月二十一。

潞州的一封急报送到了东京大梁城。

伪汉主刘崇勾结契丹发兵南下,号称步骑十万,已经进逼泽潞二州。

一时间朝野震动,内外人心惶惶。

周帝郭荣此时登基才不过月余,得知急报后勃然大怒,当即便要御驾亲征。

然以宰相冯道为首的大部分官员,却认为正值新君即位根基不稳,朝野内外人心动荡之际,皇帝绝不能轻易出动,应坐镇东京稳定局势,派一员大将出征即可。

如此一来,君臣之间自然免不了一顿扯皮。

但没过几天,又一封急报传来,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屯兵太平驿,意图阻击伪汉联军,却反被击败。

李筠逃归上党,据城自守,无力再战。

眼见情势危急,皇帝郭荣力排众议,下定决心御驾亲征,诏令禁军和地方藩镇兵马备战。

当然。

这些军国大事还轮不到李奕一个小小的禁军兵头操心。

他只管遵照上头的吩咐上战场卖命就行。

“依枢密院令,禁军各部取消休整,全部返回军营待命,如有违者,军法处置……”

本来军中给李奕批了半月的休养时间,却因为北汉联军的大举入侵而提前结束。

好在他的身体素质异于常人,不仅抗揍且恢复能力也很强。

经过这七八天的休养,他因仗刑受的那点皮肉伤,基本已经没什么大碍。

“嫂嫂,最近街面上不太平,铺子暂时就别开了,过段时间再说吧。”

临走前,李奕还不忘叮嘱了郭氏几句。

都说逢乱必多贼,眼下北汉联军南侵,东京城内人心惶惶,难免有一些宵小之徒趁机生事。

郭氏一介寡妇更是要多加小心。

李奕从朱雀门进了内城,沿着御街两侧的街巷,一路朝着皇城前行。

此时来往的行人还比较稀少,多是一些贩夫走卒,见到李奕高大壮硕的身形,一个个唯恐避之不及,像是躲瘟神一般。

毕竟就算是不披甲执锐,李奕的气势也足够让人生畏,明眼人都知道他不是好惹的主。

李奕也不在意,自顾自的赶路。

没一会儿,在晨雾的掩映下,皇城的轮廓逐渐清晰。

正当旭日初升,万道霞光倾泻而下,映衬着亭台楼阁庄严肃穆,更显得那皇城巍峨雄伟。

后周皇城的前身是大唐宣武节度使的治所,经过梁、晋、汉、周四朝的修缮扩建,已经颇具规模。

整个皇城的布局坐北朝南,前半部分是皇帝上朝和办公的区域,后半部分则是皇帝和妃嫔们的寝宫。

皇城总共有六处宫门,分布于东南西北四面。

正门是南面的宣德门,平日里都是紧闭的,唯有皇帝出行或重大活动才会打开。

而宣德门两侧分别是供日常通行的左掖门和右掖门。

除此之外,还有东面的东华门,西面的西华门,以及北面进出后宫的拱辰门。

步行至皇城近前,普通百姓的身影已经见不到了,只有一队队全副武装的禁军将士,正在来回巡逻。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和李奕一样身着常服的汉子,从四面八方赶来。

五代时期,职业军人的家眷往往随军迁徙,后周的禁军都驻扎在东京一带,所以将士们的家大多也在东京。

通常情况下,除了轮流上值驻防的部队,其余将士可以回家休整。

当然,这个家特指随军迁徙的家,并不代表你就可以乱跑,禁军将士未经批准,不得私自离开驻地,否则视为逃兵。

为了方便管理和监督,禁军各部驻地都建有生活区,相当于后世的单间宿舍,将士们可以带着家人一起住。

也算是一种特殊的住房福利。

不过这所谓的单间宿舍,也就只有几个平方大小,而且还是简陋的茅草屋子,一家三口住还凑合,人一多就要挤得慌。

所以极少数手头宽裕些的将士也会选择在东京城内租房居住。

至于能置办得起房产的,那就绝对是凤毛麟角了,起码也得是中高级的武将。

对于底层的将士们来说,负担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就已经是很大的压力。

更别说在这寸土寸金的东京城内租房乃至于购置房产。

不然李奕早就把舅舅一家也接来东京享福了。

依照枢密院的军令,禁军各部将士返回军营待命,随时准备出征。

但自古以来,打仗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光是后勤调度就不是三五天能完成的。

更别提还要抽调地方藩镇兵马、规划行军路线以及作战计划等等杂事。

所以李奕返回军营已经好几天,上头却还没有下达具体的命令,军中的大小事务一切照旧。

如往常一般,闲下来的李奕靠坐在营房边的大树下,拿着一把角弓正在捯饬着。

这年头一把好的筋角复合弓很难得,制作周期动辄都是以年计算。

李奕的这把角弓还是他去年在军中比射时赢得的赏赐。

这弓可是实打实的两石强弓,就算放在角弓中也是高档货,属于是花钱都难买到的稀罕物。

说起来,军中能拉开两石强弓的人不算罕见,但拿来当实战弓使用就有些夸张。

要知道,军中专门用来练习拉力的力弓大多也就两三石。

不过对于李奕来说,这张弓他用起来却是得心应手,甚至能连射五十箭而尚有余力。

不得不让人怀疑这就是所谓的天生神力。

而李奕正是靠着出色的骑射本领,在不依靠军功加持的情况下,一步步爬上了亲卫押衙的位置。

“奕哥儿,你说这汉军都打过来了,咱们禁军什么时候出征啊?”

就在这时,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走到了李奕跟前,嘴里还忍不住嘟囔了几句。

“马兄这是急着要上阵立功吗?”李奕抬起头笑着调侃了一句。

这络腮胡的大汉名叫马仁瑀,也是典旗仪卫的押衙,李奕是左仪卫第二班押衙,他是右仪卫第一班押衙。

历史上,在决定后周存亡的高平之战中,马仁瑀这个名字可是载入史册的。

“从世宗亲征刘崇,王师不利,仁瑀谓众曰:“主辱臣死!”乃跃马大呼,引弓连毙将卒数十,士气始振。”

史书中的这段记载对马仁瑀可谓是赞誉有加。

在战斗局面不利的情况下,这位马兄挺身而出射杀敌军,一举提振了士气。

按照五代史中的记载,马仁瑀在高平之战中的功劳,甚至丝毫不比赵匡要差。

此战过后马仁瑀也连升三级,从一名小校被提拔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

最后一步步升为朔州观察使,死后还被追赠为河西军节度使。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现如今的马仁瑀和李奕是同乡,都是大名府夏津人,而且还是一个村的,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伙伴。

当年,邺都留守兼枢密使的郭威被逼起兵造反,李奕便拉着马仁瑀一起投入了郭威麾下。

等到郭威登基称帝后,二人一起被选拔进了内殿直。

真要论起来,李奕和马仁瑀算得上是过命的交情,远比他去巴结赵匡得来的亲近要更牢靠。

听了李奕的调侃,马仁瑀却反问道:“难道奕哥儿你就不想上阵杀敌博个富贵吗?”

“当年你我投军时,可是奔着建节去的,现如今才不过是小小的押衙,想当节度使少不得要战阵上拼命才是。”

“无富贵,毋宁死,这话可是奕哥儿你跟我说的吧?”

“无富贵,毋宁死……”李奕闻言倒是愣了一下。

要不是马仁瑀眼下突然提起,他都快忘了当年说过这么一句。

只可惜时移事迁,当初李奕是把富贵押在了赵大身上,怀揣着穿越者熟知历史的信心,自然是一腔雄心壮志。

但如今……唉!

好在李奕这几天也想通了,赵家得罪也就得罪了吧。

与其纠结懊恼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不如把心思放在即将到来的高平之战。

这场战役直接关乎后周的生死存亡,也是世宗柴荣坐稳皇位的关键之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历史上赵匡就是在此战中发迹的,李奕自认为武艺本领不比赵大差,或许还要略胜一筹。

他赵老二能做到的我李老二未必就做不得!

人的心思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在没出赵家这档子事之前,李奕对待赵匡是自带滤镜的。

他觉得赵大作为未来的宋太祖,自然是毫无争议的天命之子,自己理应抱紧对方大腿才是正道。

但等如今他和赵家生了嫌隙,抱大腿这条路走不通后,他却又是另一番心境。

甚至都开始在心里拿自己跟赵大比谁的本事更厉害些。

这难道就是不破不立?

“对了,奕哥儿,那赵家没再找你麻烦吧?”

马仁瑀的话将李奕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

“这些天我都在当值,也没来得及问你。”

“听说当日那赵家姑姑也投井死了,怕是赵家会把这事也算在你头上。”

李奕轻哼道:“他想算在我头上就随他,反正案子已经判过,那赵家又能拿我如何?”

“说的也是,那赵弘殷再大也不过是个军都指挥使,还真能拿你这个押衙怎么样?”

“要我说他半截身子都入了土,这辈子或许当个军都使就到头了,以咱兄弟俩的年纪和本事,再稍微有了些运道,建节开府也并非不可能。”

马仁瑀越说越来劲,唾沫横飞道,“等将来咱兄弟当了节度使,那赵家巴结咱们还来不及呢,再借他十个胆也不敢再惦记这事。”

不得不说,马仁瑀倒是挺有自信,现在还是个小小的押衙,就敢去想以后当节度使的事了。

虽说历史上他在死后确实达成了这个心愿。

然而马仁瑀说的也并没有错。

只要李奕将来能爬的足够高,到了举足轻重的地步,就算赵大最终黄袍加身,也未必敢随便动他。

再说,你赵大未必就还能黄袍加身!

反正李奕是不会甘愿坐以待毙的。: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寡嫂与小叔子 第二章 一拳两命 第三章 赵大的姑姑也死了? 第四章 温柔贤惠的嫂嫂 第五章 北汉入寇 第六章 出征前的赏赐 第七章 交代后事 第八章 异样的表白 第九章 出征 第十章 柴荣的决心 第十一章 高平之战 第十二章 主将跑了? 第十三章 阵斩张元徽者,内殿直李奕 第十四章 宜授都指挥使 第十五章 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第十六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 第十七章 内殿直都指挥使? 第十八章 论功行赏 第十九章 升官发财死…没老婆 第二十章 欲望与克制 第二十一章 畜生行径 第二十二章 陈小娘 第二十三章 晋阳大战 第二十四章 皇帝的老丈人 第二十五章 援救史彦超 第二十六章 卫王老矣 第二十七章 我大周将士未尝不勇 第二十八章 古有甘罗,今有李奕 第二十九章 四品大员 第三十章 亲如手足 第三十一章 班师回朝 第三十二章 大符后 第三十三章 赏你一处宅院 第三十四章 皇帝的妹夫? 第三十五章 望眼欲穿的滋味 第三十六章 分钱 第三十七章 亲密接触 第三十八章 造神 第三十九章 稳固根基 第四十章 飞鹰都 第四十一章 不请自来(二合一) 第四十二章 帝沉谋英断,但无能 第四十三章 春宵苦短 第四十四章 赵大妹妹对我有非分之想? 第四十五章 馋我身子? 第四十六章 赵二娘的心思 第四十七章 酒醉留宿那一夜 第四十八章 蜀地美酒,我等喝不得? 第四十九章 李二娘 第五十章 大唐公主? 第五十一章 蒸馏工艺 第五十二章 鲜衣怒马少年郎 第五十三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第五十四章 舅妈的小心思 第五十五章 魏王有女犹未嫁 第五十六章 选婿? 第五十七章 截胡李汉超 第五十八章 王三郎 第五十九章 你俩是游侠吗? 第六十章 骑射算不算? 第六十一章 符二和符六 第六十二章 符昭信 第六十三章 初见符二娘 第六十四章 这是吃醋了? 第六十五章 柴荣病危? 第六十六章 回到东京 第六十七章 柴荣现身 第六十九章 点检诸军使(1) 第七十章 点检诸军使(2) 第七十一章 兵在于精,不在于多 第七十二章 灭佛 第七十三章 寿安公主 第七十四章 点检诸军使 第七十五章 义社兄弟(1) 第七十六章 义社兄弟(2) 第七十七章 义社兄弟(3) 第七十八章 后周“党卫军” 第七十九章 既生胤何生奕 第八十章 一个字,杀 第八十二章 向训 第八十三章 左羽林大将军 第八十四章 杀鸡儆猴 第八十五章 赐死 第八十六章 忙中偷闲 第八十七章 殿前亲军司(5K) 第八十八章 检阅禁军 第八十九章 郊祀封赏(4k) 第九十章 殿前马军都虞侯 第九十一章 皇后做媒(5K) 第九十三章 财货 第九十四章 魏王的邀请(4K) 第九十五章 魏王要嫁哪个女儿? 第九十六章 嫁给谁? 第九十七章 想娶哪个自己选(4K) 第九十八章 再见符二娘 第九十九章 姐夫的鸟真好玩 第一百章 岂在朝朝暮暮 第一百零一章 赐婚 第一百零二章 瞿内侍 第一百零三章 攻后蜀,收故土 第一百零四章 送上门的肥羊 第一百零五章 道别 第一百零六章 英雄还是狗熊? 第一百零七章 此生再难相见 第一百零八章 天价聘礼 第一百零九章 攻蜀与大婚(二合一) 第一百一十章 迎亲(4K) 第一百一十一章 青衣红妆 第一百一十二章 蓬门今始为君开 第一百一十三章 攻蜀攻蜀攻蜀 第一百一十四章 陪嫁侍女 第一百一十五章 勿失朕望 第一百一十六章 再立军令状(4K)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气盛叫年轻人吗?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日尽拔军寨 第一百一十九章 来和本将军练练? 第一百二十章 邓从晖 第一百二十一章 包饺子战术 第一百二十二章 唐仓蜀军出动 第一百二十三章 黄花谷伏击战 第一百二十四章 唐仓镇大捷 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报入东京 第一百二十六章 威武城破 第一百二十七章 “赶路将军”潘美 第一百二十九章 花蕊夫人(二合一) 第一百三十章 蜀军自己跑了?(4K) 第一百三十一章 活捉韩继勋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举城投降 第一百三十三章 遥领节度的资格 第一百三十四章 偷袭青泥岭 第一百三十五章 左灵儿 第一百三十六章 英雄迟暮 第一百三十七章 神鬼莫测的周军 第一百三十八章 生擒李廷珪 第一百三十九章 你愿意跟我去东京吗? 第一百四十章 今年二十,一方节度 第一百四十一章 成都府来信 第一百四十二章 嘴真他娘的甜 第一百四十三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月亮惹的祸 第一百四十五章 待定(前两章修改过,这一章先发恰全勤,等我润色润色) 第一百四十六章 待定(先发再改) 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 封妻荫子(上) 第一百四十九章 赵大他爹命不久矣? 第一百五十章 妻凭夫贵(上) 第一百五十一章 皇帝的殊恩 第一百五十五章 皇帝要御驾亲征 第一百五十六章 史彦超请喝酒 第一百五十七章 纳妾(上) 第一百五十八章 权力的失衡 第一百五十九章 权点检殿前司 第一百六十章 韩瞠眼 第一百六十二章 姨母也是母 第一百六十三章 正阳大胜 第一百六十四章 谁才是柱石之臣 第一百六十五章 河东刘崇身死 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重进的烦恼 第一百六十八章 皇后病重 第一百六十九章 娘娘醒了 第一百七十章 贵客登门 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富婆李二娘? 第一百七十二章 客房夜话 第一百七十三章 符家女婿,妹夫李奕 第一百七十四章 人才难得 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 第一百七十六章 街市之制 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一百七十八章 入浴 第一百七十九章 深夜上门 第一百八十章 郑仁诲病逝 第一百八十一章 战局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夜袭 第一百八十三章 半月下寿州? 第一百八十四章 想起妹夫的好 第一百八十五章 人比人气死人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东京第一楼(上) 第一百八十七章 东京第一楼(中)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东京第一楼(下) 第一百八十九章 未来的蓝图 第一百九十章 军中威信,家中私情 第一百九十一章 逸闻轶事 第一百九十二章 无伤大雅 第一百九十三章 兄弟之国 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璟的愤怒 第一百九十五章 退兵之议 第一百九十六章 公事家事 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百九十八章 赵普来了? 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都使……当真气度不凡 第二百章 御前献策 第二百零一章 首战即决战 第二百零二章 招商引资 第二百零三章 该去赵家走一趟了 第二百零四章 党项勇士 第二百零五章 权判卤簿使 第二百零六章 南边的消息 第二百零七章 第二百零八章 郊祀和赏赐 第二百零九章 圜丘赐宴 第二百一十章 李家商队 第二百一十一章 兄妹 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二百一十三章 正旦已过,大战将至 第二百一十四章 “夺情”起复 第二百一十五章 赵府家宴 第二百一十六章 先锋出征 第二百一十七章 龙虎之姿 第二百一十八章 迎接新生命 第二百一十九章 儿女双全 第二百二十章 随驾马步都部署 第二百二十一章 “睡仙”进宫 第二百二十二章 妄言 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会弹劾 第二百二十四章 擢新疏旧 第二百二十五章 澄心观 第二百二十六章 散指挥都虞候 第二百二十七章 是否良配? 第二百二十八章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