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五章初乱象

小说:太上金阙 作者:弃还真 更新时间:2个月前

“难说,”

伍文和显然是知道吕尚所指为何,正因知道,他也有些怀疑这背后的干系,或许北海的背后,真有某些大族的影子。

伍文和太清楚那些大族的手段了,他们视九州为纹枰,万邦为棋子,为了王天下,他们什么都能做的出来。当初的高辛氏、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如此,以后的其他氏族亦会如此。

“不管北海背后,究竟有没有人做推手,这滩浑水都不是我许国能趟的。”

这便是小邦的无奈,虽然许国这個小邦,位列君伯,坐拥六旅之甲,得享千里山河,但与那些大国相比,许国在国力上还是略显单薄。

毕竟,许国只传承了十五代,其间还有四代乱政,国家动荡,公室互相攻伐,直到第十四代许伯杵时,才结束了这乱象。但四代乱政的遗毒,至今还让国人为之忧惧。

有识之士都知道,许国已经经不起任何动荡了,四代乱政前的许国,有十旅之锐士,如今的许国,仅有六旅之甲。虚弱的许国,亟需休养生息,恢复元气,而不是参与大国间的角逐。

“就怕,夏后氏再发帝诏,到时,就没转圜余地了。”

伍文和忧心忡忡道:“天命终究是已归于夏后氏,我等邦国纵然有心稽迟,可明面上依旧要尊奉天子圣明,除非不顾天命,竖起反旗,与万邦为敌,不然帝诏当前,实容不得我等背逆。”

“那就等他再发帝诏时再说,”

吕尚道:“如果帝丘再发帝诏,那就说明北海的局势,要比咱们想象的还要恶劣十倍百倍。也许北海之乱,只是個开始,以后的天下,会越来越乱!”

夏后氏自帝禹王天下后,经帝启、帝太康、帝仲康、帝相、帝少康、帝杼夏,共传七代。

这七代天子,亦并非都是圣君明主,太康失国,就发生在夏后氏第三代天子的身上。虽又复国,但夏后氏的天下,在帝太康、帝仲康时已经失去了诸侯敬畏,根基开始不稳。后有少康中兴,再度稳固了夏后氏权威,延续了夏后氏的天命。

帝少康之后就是当今天子帝杼夏,帝杼夏继成夏后氏天下后,曾亲征诸夷,降服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威慑万邦,被九夷之众称为骄阳天子。

年轻时的帝杼夏确实当得起骄阳天子的尊号,他真的如大日骄阳一般,普照九州兆亿生民。

先君许伯杵在时,就喜欢与儿子们讲述帝杼夏的故事,对帝杼夏这個夏后氏天子,许伯杵是敬了一辈子,又怕了一辈子。如果许伯杵未崩,面对夏后氏的帝诏,很难说有多少勇气说不,帝杼夏对许伯杵那一代人的威慑力太大了。

哪怕现在的帝杼夏已是苍苍暮年,帝威十不存一,天下诸侯亦不敢不敬,不能不畏。吕尚先前说帝杼夏已不能如年轻时一样号令诸侯了,这固然是实情,但帝杼夏之名仍如金乌一般耀眼光辉,璀璨夺目。

帝杼夏一日不死,就无人敢悖逆夏后氏天命!

伍文和踌躇了一下,道:“老臣也觉得这是大乱的先兆,”

“当初先君在时,就有九夷之乱,帝杼夏那时已露老态,精力衰竭,无力亲征夷患,于是任命百揆子期平乱。九夷之乱持续七年,极大动摇了夏后氏的根基,为平九夷之乱,夏后氏几次征天下之兵,伤亡极重,万邦都有不少怨气。”

百揆者,总摄百官,天下之相也!

“如今九夷之乱刚过,又有北海妖乱,前鉴未远,这次北海妖乱,又要多少年才能平定?就算是北海妖乱被迅速平定了,焉知北海之后,会不会又有反叛?”

吕尚道:“我不管这天下乱不乱,反正我许国的江山社稷不能乱。以后每年国库都会拨出六成钱粮,作为整固武备之用,我们要筑关、积粮,练兵,六旅之甲还是太少了,最好能恢复到当年的十旅建制。”

“十旅,”

伍文和轻声道:“会不会,太吃力了些?”

山海大荒,能称甲士者,皆是煅骨有成,披甲执锐之辈。

这些人本身武力极强,又有重甲在身,几乎就是杀戮机器,非甲士者百余不能伤其分毫。

如此勇健之士,所耗费钱粮,简直如山似海。

吕尚要在短时间内编练出四旅甲士,以许国国力不是不能做到,只是许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时不我予啊,我总觉得北海只是一個开始,以后的天下,或许会比现在更乱。”

吕尚若有所思,道:“不趁着现在还有精力整顿兵备,真等到烽烟四起,天下大乱的时候,咱们就是想安心练兵扩军,也要看看咱们这些個友邻给不给机会。”

吕尚知道伍文和的言外之意,陡然增编四旅甲士,国库养起来会很吃力。

只是吕尚一点都不担心养不起,他就认准一個道理,乱世,兵强马壮者为赢家,赢家通吃。

刺骨一点的说法是,邻国屯粮我屯兵,邻国就是我粮仓!

在与吕尚彻夜长谈后,伍文和怀着忐忑的心,走出宫室。

竹席上的吕尚,目送伍文和背影渐渐远去,直到这個老臣身影逐渐模糊不清,他才收回目光。

“帝敕,”

吕尚徐徐伸手,掌心处静静躺着枚兽首印钮。

许伯印在手的吕尚,只感觉自身无比的强大,磅礴的天地精气自四面八方灌注入身体。

动漫小说:动漫小说搜藏榜:动漫小说最新小说:本站动漫小说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一念山河动,这并不是形容词,而是有了许伯印的吕尚,真的能一念改变许国地理地貌。

大荒山海的修行之道,以打磨精血,磨砺神体为主,最初易筋煅骨、换血练髓只是熬炼根基的阶段,脱胎换骨证得真人之身,通法性,才是真正的登堂入室,举手投足既有莫大威能。

通法性,法性即通,神通自生,已然非人。

吕尚自己就是真人级数的存在,他深知这個级数所能爆发的力道有多么恐怖。

但,真人再强,也有极限,与许伯印蕴含的天规地矩之力相比,吕尚真人级数的修为,就有些微不足道了。

许伯印在手,非超凡入圣的至人,等闲真人磕着就死,碰着就伤。

而这还仅仅只是一枚伯印,其上还有更高品秩的敕印。

每每把玩这枚许伯印,吕尚都会为上古天帝伏羲氏的力量而惊叹。

这是何等伟岸的力量,竟能将天地规矩拘束在一方小印之上。这代表的意义,远比想象中的可怕的多。

天地在其手中,犹如掌上玩物,很难想象那又是怎样的境界。

敬畏!

吕尚越是深入研究许伯印后,越是对那位天帝敬畏。

无知者无畏,知道的越多,越懂得敬畏。

随之而来的,则是对未来道途的向往。

太一神道显然是一条大道坦途,前方已有五方天帝这些先行者,践行了这条道路的可行性。

吕尚只需要延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行,终会有追赶上五方天帝的那一天。

虽然这需要漫长岁月的修行,需要经历无穷劫数的洗礼,才有一线机会与五帝并肩同行。

可这终归是有一個目标在前方,等着吕尚逐步实现。

北海,幽都,

《山海经》载: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豹、玄虎、玄狐。有大玄之山,玄丘之民。有大幽之国,有赤胫之民。

幽国宫室,灯火通明,幽侯微有愁苦,看着殿中兀自狂欢牛饮的群妖,最后默默的叹了口气。

幽国是属于妖魔的国度,制度上与九州相仿,自初代幽侯立国,至今已传三十代,每代耕耘积累,到他这一代,幽国已几乎是北海群妖的领袖。

但,只做名义上的领袖,显然不能让幽侯满意。

他有更大的野心,只做一個妖国的国君,远不能满足他的胃口,他想做妖皇,他想成妖帝。

在庞大野心的推动下,再有某些别有用心之辈的怂恿,北海之乱也就顺理成章的发生了。

幽侯对国相道:“孤自问也有些相妖之术,有无本事,孤一眼就可看出三四分,就他们这点能耐,实难让孤托付大任。”

作为这场北海之乱的掀起人之一,幽侯知道自己已无退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所以他竖起反旗后,就不遗余力的征招野妖,编练妖军,选拔干将,力图在北海做大。

北海有七十二妖魔国度,若能一统,大事可期。

只是,兵备好筹集,值得信任的领兵大将却不好找啊!

幽侯为此,愁得几日几夜都没合眼。缺少强力的领兵大将,他的妖军就无法发挥最强实力。

真就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幽侯反复挑拣,始终都没找到令他满意的大将之选。

幽国国相一愣,摇头笑道:“君上这次可是有些武断了,臣敢以项上首级担保,这群野妖中必有大能力者。”

“哦?”

幽侯诧异的看着国相,知道国相从不妄言,既然敢说这话,必有依仗,问道:“怎么说?”

动漫小说:动漫小说搜藏榜:动漫小说最新小说:本站动漫小说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许伯尚 第二章齐郡公 第三章开皇世 第四章北海事 第五章初乱象 第六章淮水怪 第七章祝融旗 第八章四海靖 第九章神仙道 第十章金华诀 第十一章张紫阳 第十二章恶凶禽 第十三章邂丧仪 第十四章公府事 第十五章秘书郎 第十六章入仕宦 第十七章美韩郎 第十八章四库书 第十九章临淄房 第二十章八骏图(上) 第二一章八骏图(下) 第二二章诸仙品(上) 第二三章诸仙品(下) 第二四章大案起(上) 第二五章大案起(下) 第二六章凶计都(上) 第二七章凶计都(下) 第二八章大黄庭(上) 第二九章大黄庭(下) 第三十章兴大狱(上) 第三一章兴大狱(下) 第三二章昭武令(上) 第三三章昭武令(下) 第三四章四宝将(上) 第三五章四宝将(下) 第三六章紫雷刀(上) 第三七章紫雷刀(下) 第三八章五年初(上) 第三九章五年初(下) 第四十章桐花开 第四一章阴阳引(上) 第四二章阴阳引(下) 第四三章武生考(上) 第四四章武生考(下) 第四五章掷鼎(上) 第四六章掷鼎(下) 第四七章将星(上) 第四八章将星(下) 第四九章夜宴(上) 第五十章夜宴(下) 第五一章竹节鞭 第五二章闻扫北(上) 第五三章闻扫北(下) 第二二五章人猿(下) 第二三零章三万里(上) 第二三一章三万里(下) 第二三二章星宿(上) 第二三四章谪仙(上) 第二四四章金光(上)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