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收获

小说:北宋官家 作者:月麒麟 更新时间:2个月前

在宫女的服侍下穿戴整齐,很快便有人端过来了早膳。

赵祯一边吃一边对着刘从愿问道。

“大娘娘可遣人来问过?今日早朝怎么样?”

用一句后世的话来说,赵祯今天翘班了!

按照惯例,今日应该是上朝的日子。

但是昨天的事情之后,丁谓不得不灰头土脸的,把已经拟好的制书拿回去重拟。

这会这老东西,肯定还憋着火呢。

保不齐今天上朝,就得从早晨开到正午。

赵祯可没兴趣跟他再玩这种虚与委蛇的戏码。

之前丁谓之所以能够得逞,让赵祯跟着他的安排,只是因为他这段时间的精力都放在思考以后上,没有注意到对方暗藏的恶意。

但如今他既然知道了,自然不会送上门去给自己找罪受。

说到底,这是封建王朝。

他这个皇帝只是没亲政而已,又不是汉献帝那种傀儡。

就算是现在手里没有实权,也不是一个臣子想欺负就能欺负的了的。

“回官家,清晨太后娘娘遣人来叫了,但是您不肯起,娘娘便让人传命,说您身体不适,免朝了!”

刘从愿站在一旁,低头禀报道。

“不过,百官散了之后,丁相公亲自进了一趟宫,不知和太后娘娘说了些什么,但据说出宫的时候,面色不愉。”

话音落下,赵祯忽然抬头,颇有深意的看了刘从愿一眼,让后者心中略微有些发麻。

不过,也只是片刻,赵祯便重新低下头,随口吩咐道。

“去打探一下,丁相公为何进宫!”

看着刘从愿离去的身影,赵祯心中有些感叹。

都说这宫里向来是见风使舵,但他没想到的是,这句话有一天会用在他这个官家身上。

作为刘娥派来的人,素日里刘从愿态度虽然谦和,但是,赵祯始终能够感觉到,他并不算是那么尽心。

这一点,从之前让他出宫那件事上便可看出来。

这么一桩小事,刘从愿都要先禀告太后,获得准许之后再去办。

可见在他的心里,刘娥才是真正的主子。

但是,如今他的态度,明显发生了一些变化。

赵祯猜测,可能是因为昨天晚上,刘从愿在殿外守着,见到了刘娥对自己郑重以待的神色。

于是,他也意识到自己现在跟着的,不仅仅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小皇帝,而且还是太后也会平等对话的人物。

心中的敬畏心起了,自然举手投足之间更加恭敬,办事也更加麻利了……

填饱了腹中的饥饿,赵祯有一口没一口的喝着碗里的白粥,思绪又回到昨晚的谈话上。

对于赵祯来说,这次谈话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诚然,单纯论政治能力,赵祯肯定是比不上刘娥的。

事实上,就目前而言,他也并不打算直接干预政事。

赵祯非常清楚,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赵宋的弊端很多,改革是必须的。

但是,任何一项政策的推行,都必须建立在有对实际状况清晰的把握的情况下。

可问题也恰恰就在于此。

赵祯现在需要的,是对朝政,对整个大宋的深入了解。

但是,刘娥对他的培养,却是按照一个传统封建帝王的培养模式。

现如今占据他大部分时间,也是他主要的学习途径,是日常的经筵讲读,其内容都是一些经史子集,最多再加上一些儒臣讲授的治国道理,涉及实务的内容寥寥无几。

这些倒不能说是完全无用,但是显然不符合赵祯的需求。

要知道,刘娥对他的管束甚严,一天十二个时辰,每个时间段都有具体的安排。

什么时候上朝,什么时候读书,什么时候用膳,什么时候安寝,小到衣物饮食,大到课业表现,刘娥都会过问。

这种规矩的一板一眼的生活,基本上没有任何的自由度。

更不要提,以如今这种文书批答的方式,赵祯能够接触到的实际政务少之又少。

虽然早朝能够见到一些大臣,但是,也不过走个过场而已,除了认清楚人,其他什么都做不到。

赵祯很清楚自己如今的能力,所以他并不想和刘娥对抗,也不打算纸上谈兵的去干涉政务的处理。

但是,至少不能完全变成泥塑木雕,每一件事,每一分钟都是被人安排好的。

他需要一定的自由度,需要被真正当做一个官家来看待,而不是让人去召见一个照顾过他的乳母,都要被拦下来,被斥责任性的不懂事孩子。

要做到这一点,那么他就需要表现出足够的政治能力。

只有这样,让刘娥相信,他已经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才能逐渐让他参与到政事当中来,慢慢的熟悉如何控制一个国家。

但这并不容易,因为他既需要展露自己的能力,同时,他又不能让刘娥感受到,自己的这种能力,会威胁到她的权力。

尤其是在两者意见有所分歧的状况下,想要拿捏好这个分寸,可谓是困难之极。

不过,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虽然谈话过程当中刘娥的确表现出了这种疑虑,但是,赵祯回顾了一下自己的应对,应该还算是不错的。

至少从结果来看,他预想的目标是达到了。

说白了,昨天的那场谈话,虽然是因为丁谓的挑衅,让赵祯临时决定要拿贬黜寇准的制书来做文章。

但是,要对刘娥展示出自己的态度和政治能力,却是赵祯早就确定好的策略。

昨天的谈话,刘娥在试探他。

但是反过来说,他其实也在试探刘娥,试探她对自己这个小皇帝到底是什么态度。

后世的传言当中,大多认为刘娥存着效仿武后的心思,所以对历史上的赵祯防备甚严。

但是经过昨天的试探之后,赵祯可以大致判断,至少现在,刘娥还没有这样的野心。

目前来看,她虽然对自己有所防备,但也是在尽力栽培,希望他日后能够顺利安稳的接过大权的。

所以,有限度的展示自己的政治能力,提出自己的政治见解,是在刘娥的容忍范围之内。

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被鼓励的。

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还是那句话,必须要时刻把握分寸。

仔细的梳理了昨天的一切之后,赵祯勉强总结出了一点经验。

那就是,在大的政治观念上,他可以和刘娥有所分歧,但是,暂时不宜在具体的事务上和刘娥意见相悖。

涉及重大事务时,尽量不要提出具体的建议,如果真的需要提的话,那么尽量在私下以委婉的方式提出。

在此基础之上,赵祯只要不直接干涉朝堂,那么小范围内的一些事情,刘娥可以有限度的允许他自行做主。

今天的早朝,就是明证。

换了往常时候,赵祯若是赖床,刘娥必定会命人把他强行拉起来撵去上朝,但是这次却没有。

一方面是因为赵祯昨晚确实睡得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刘娥在看到赵祯昨天的表现之后,对赵祯的心智成熟程度有了一定认可,所以开始放宽了对他的管束。

事实上,这才是他昨天最大的收获。

关系的建立和改变,本就是在一次次相互试探当中逐渐确立的。

虽然冒了一些风险,但是对赵祯来说,他不仅摸索出了至少是未来一段时间行事需要把握的原则,更从刘娥的手中,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

有这两者打底,他接下来才能慢慢的去了解大宋,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刘从愿的动作很快,没过多久,就匆匆而回。

不过,他带来的消息,却着实是让赵祯有些意外……

“你说,大娘娘要赦免寇准?”

赵祯看着面前的刘从愿,眼神中闪过一丝讶然。

闻言,刘从愿思索了一下,道。

“回官家,倒是也不能说是赦免,太后娘娘的意思是,寇准毕竟曾是宰执,虽有过错,但当年之事,早已时过境迁。”

“且先皇晚年病时,曾多次念起和寇准的情分,为了全先皇之愿,可命寇准以太子太傅之职特令致仕。”

这话说完,赵祯反而皱了皱眉,问道。

“特令致仕?”

致仕这个词他听说过,就是官员的退休制度,但是特令致仕,又是个什么说法?

于是,刘从愿解释道。

“回官家,依朝廷典制,文官满七十岁方许致仕,寇准今年刚满六十一岁,并不符合致仕之例。”

“故而,太后娘娘说,念在他多年操劳的份上,便让他带职归乡,留半俸以颐养天年,也算彰显朝廷浩荡恩德!”

这样吗……

赵祯摸着下巴,陷入一阵思索当中。

按照他记忆当中来看,宋代的致仕制度还没有明清时期那么完善。

这一时期的官员,致仕就是干干脆脆的罢去一切官职特权,回归到平民百姓的身份。

虽然不少官员致仕仍然享受待遇,但那一般都需要另有恩旨,并非致仕制度本身的待遇。

不出意外的话,宋朝带官致仕的习惯,应该是在以后几十年里才慢慢出现的。

但是,如今看刘娥的这个意思,应该是打算现在就打破此前的惯例了。

实话说一句,寇准到底致不致仕,对于赵祯来说,并没有什么可在意的。

因为按照他的记忆来看,这位寇相公,活不过明年,就要撒手人寰了。

退一步说,就算是他活着,如今刘娥秉政,他也绝没有任何复起的可能。

所以,真正让赵祯在意的是,刘娥为什么要单独为了寇准,而打破之前的惯例?

最容易想到的一种可能,就是收买人心。

毕竟,如今寇准已经完全无法威胁到刘娥的地位,而他毕竟是朝廷老臣,当初的那件事,又没有实证,朝中同情寇准的人,还是有不少的。

这种时候,刘娥让寇准以太子太傅的职位引年致仕,回乡恩养,无疑能够显示出她不计前嫌的气量。

与此同时,引年致仕毕竟也是致仕,如此一来,寇准便算是彻底退出了官场,最后一丝可能复起的威胁也被打消掉。

顺带着,还给昨天的闹剧画上了一个句号。

毕竟,致仕意味着离开官场,既然不在官场了,那么丁谓就不可能再揪着不放,一次次的贬黜寇准了。

不得不说,刘娥的政治手腕是有的,不过……

赵祯眨了眨眼睛,他没记错的话,自己这位大娘娘对于寇准说不上有丁谓那么愤恨,但是也绝对没有什么好感。

这种处置方式,的确能收获一些赞誉,收拢人心,但是,也让寇准真正脱离了漩涡,而且,还得到了优渥的恩养条件。

以如今刘娥的身份,她想要收拢人心,可用的手段有很多,却偏偏选了这种方式。

难不成,是昨天自己那番关于私德公权的劝说,她真的听进去了?

轻轻摇了摇头,赵祯对此倒是没有多想,不管他猜的是对是错,但是想来,丁谓现在的心情,应该不怎么好……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我到了大宋 第二章:权字之争 第三章:遗诏可改邪? 第四章:智者千虑 第五章:柩前继位 第六章:孤家寡人 第七章:分歧 第八章:中枢格局 第九章:吃螃蟹 第十章:借人 第十一章:他有病吧? 第十二章:丁谓的报复 第十三章:所谓大势在我 第十四章:初交锋 第十五章:竟因此事? 第十六章:王曾其人 第十七章:虚虚实实 第十八章:顺水推舟 第十九章:拆屋顶法则 第二十章:莫须有 第二十一章:前路何方 第二十二章:两件小事 第二十三章:为君之道 第二十四章:我跟你谈现实,你给我上价值? 第二十五章:收获 第二十六章:天欲令其灭亡,则必先…… 第二十七章:宰执之外 第二十八章:丁相公的脾气 第二十九章:胆大包天 第三十章:轻拿轻放? 第三十一章:背锅吧,丁首相 第三十二章:冯拯的担当 第三十三章:网中的蜘蛛 第三十四章:无能狂怒 第三十五章:利令智昏 第三十六章:雷允恭之败 第三十七章:何谓宦官 第三十八章:后继之人 第三十九章:不要小看任何人 第四十章:分歧初现 第四十一章:联盟破裂 第四十二章:若不用呢? 第四十三章:小皇帝的飞白书 第四十四章:张景宗的说法 第四十五章:好消息 第四十六章:施恩 第四十七章:福祸自取 第四十八章:笼络人心 第四十九章:张从训的考验 第五十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五十一章:玩大了? 第五十二章:小官家再出手 第五十三章:矛盾 第五十四章:考验 第五十五章:要稳重,要谨慎 第五十六章:物尽其用 第五十七章:缘由 第五十八章:扳倒权臣分几步 第五十九章:王曾的选择 第六十章:联手 第六十一章:人心莫测 第六十二章:小官家的手段 第六十三章:一念龙门跃 第六十四章:雷声大 第六十五章:是福是祸? 第六十六章:继任人选 第六十七章:放松的时候最危险 第六十八章:赌注 第六十九章:蹊跷 第七十章:呼之欲出的真相 第七十一章:何为垂拱而治 第七十二章:初御承明殿 第七十三章:娘亲撤回了你的瞎大方 第七十四章:解决办法 第七十五章:一错再错 第七十六章:瓜分一道 第七十七章:实为下策 第七十八章:波涛暗涌 第七十九章:角斗初现 第八十章:何用王钦若 第八十一章:那怎么办呢? 第八十二章:虚晃一枪 第八十三章:画大饼是管理者的基本素养 第八十四章:太后手书 第八十五章:他还得谢谢咱呢 第八十六章:似曾相识的场景 第八十七章:什么叫信手拈来 第八十八章:冯相公快到碗里来 第八十九章:有制下 第九十章:冯首相的威严 第九十一章:第一道考验 第九十二章:原来是这么解决的吗 第九十三章:倔脾气的蔡御史 第九十四章:老谋深算 第九十五章:最终赢家 第九十六章:母子齐心 第九十七章: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第九十八章:我有一法 第九十九章:亲自上阵 第一百章:都是惯的 第一百零一章:大阴阳师赵祯 第一百零二章:赵·白莲花·祯 第一百零三章:陛下说得对 第一百零四章:事后 第一百零五章:名声值几个钱? 第一百零六章:皇帝的名声 第一百零七章:得寸进尺 第一百零八章:大相国寺 第一百零九章:不像大臣的宰相 第一百一十章:不计前嫌? 第一百一十一章:真心假意 第一百一十二章:改变一个人的印象需要多久 第一百一十三章:南郊大礼 第一百一十四章:老狐狸吕夷简 第一百一十五章:赏罚二柄 第一百一十六章:赵祯的优势 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后的用意 第一百一十八章:太后背后有人 第一百一十九章:蓝继宗的请求 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林特的才能 第一百二十二章:再多的钱也不经花 第一百二十三章:难题 第一百二十四章:没钱是死结 第一百二十五章:陈熙春 第一百二十六章:最暴利的行业 第一百二十七章:张景宗的疑惑 第一百二十八章:大宋皇家交子钱庄 第一百二十九章:半法币 第一百三十章:这么……快吗? 第一百三十一章:皇室的家底儿 第一百三十二章:事难做 第一百三十三章:忠诚二字 第一百三十四章:慑服 第一百三十五章:权力的缝隙 第一百三十六章:老丈人 第一百三十七章:君心难测 第一百三十八章:老丈人的金融头脑 第一百三十九章:商人与政治 第一百四十章:一个铺子值多少钱 第一百四十一章:钱庄开业 第一百四十二章:眼见为实 第一百四十三章:这是怎么个事儿 第一百四十四章:真挣钱~ 第一百四十五章:风波再起 第一百四十六章:小皇帝的魄力 第一百四十七章:踢到铁板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就这么欺负老百姓吗 第一百四十九章:撑场面的正确方式 第一百五十章:下属犯错上司背锅 第一百五十一章:你管这叫微服? 第一百五十二章:幕后黑手 第一百五十三章:所以要刨根问底 第一百五十四章:以后就不是了 第一百五十五章:棋局开 第一百五十六章:过犹不及 第一百五十七章:扑朔迷离 第一百五十八章:宫内宫外 第一百五十九章:尚书内省 第一百六十章:扣钱,全都得扣钱 第一百六十一章:区别对待 第一百六十二章:那就问问? 第一百六十三章:还是打一顿吧 第一百六十四章:血海深仇 第一百六十五章:山雨欲来 第一百六十六章:真诚是必杀技 第一百六十七章:错综复杂 第一百六十八章:不同的猜想 第一百六十九章:中书诘问 第一百七十章:红脸和白脸 第一百七十一章: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第一百七十二章:来龙去脉 第一百七十三章:半真半假 第一百七十四章:吕夷简的动机 第一百七十五章:机关算尽 第一百七十六章:再起风波 第一百七十七章:刘从德之死 第一百七十八章:京师动荡 第一百七十九章:物议沸然 第一百八十章:事实真相? 第一百八十一章:谁来审案 第一百八十二章:曹利用出手 第一百八十三章:恭喜王参政 第一百八十四章:矛头直指 第一百八十五章:何为真相? 第一百八十六章:大表演家 第一百八十七章:皇帝生病 第一百八十八章:尘埃落定 第一百八十九章:识时务者为俊杰 第一百九十章:赵祯访曾 第一百九十一章:提点 第一百九十二章:宋人看夏 第一百九十三章:繁花之下 第一百九十四章:初展翅 第一百九十五章:谁也不上钩 第一百九十六章:好色皇帝 第一百九十七章:论科举 第一百九十八章:晏殊的疑惑 第一百九十九章:老晏啊,你得谢我 第二百章:坐还是站 第二百零一章:特奏名 第二百零二章:解额制度 第二百零三章:循序渐进 第二百零四章:方向与手段 第二百零五章:谋私的能臣 第二百零六章:选秀入宫 第二百零七章:官家来定 第二百零八章:美人上门 第二百零九章:弄巧成拙 第二百一十章:母子相疑 第二百一十一章:武则天如何 第二百一十二章:奇妙的比喻 第二百一十三章:留青史之名 第二百一十四章:先吃饭 第二百一十五章:下马威 第二百一十六章:日拱一卒 第二百一十七章:出师不捷 第二百一十八章:叫你藏 第二百一十九章:老狐狸的獠牙 第二百二十章:在其位当谋其政 第二百二十一章:作茧自缚 第二百二十二章:举子闹事 第二百二十三章:流内官 第二百二十四章:定策 第二百二十五章:垂拱而治的真意 第二百二十六章:皇后人选 第二百二十七章:一个也不选 第二百二十八章:母子一体 第二百二十九章:恋爱脑赵祯 第二百三十章:格局小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殿试 第二百三十二章:故弄玄虚 第二百三十三章:册后风波 第二百三十四章:你要拒诏? 第二百三十五章:所谓法度 第二百三十六章:中书的为难 第二百三十七章:封还? 第二百三十八章:胡搅蛮缠 第二百三十九章:拖字诀再现 第二百四十章:我觉得也不会 第二百四十一章:将错就错 第二百四十二章:心灰意冷 第二百四十三章:有完没完了? 第二百四十四章:怎么莫名其妙就变队友了? 第二百四十五章:自作聪明 第二百四十六章:曹玮入宫 第二百四十七章:论辽 第二百四十八章:必有一战 第二百四十九章:不会 第二百五十章:时不我待 第二百五十一章:“坦白局” 第二百五十二章:解开心结 第二百五十三章:提拔 第二百五十四章:积弊 第二百五十五章:密信 第二百五十六章:死结 第二百五十七章:如何拣选 第二百五十八章:赏要大方 第二百五十九章:韩琦 第二百六十章:琼林宴 第二百六十一章:剑舞 第二百六十二章:胆子够大 第二百六十三章:完了,冲我来的 第二百六十四章:小官家的跳跃思维 第二百六十五章:算不算抗旨 第二百六十六章:老狐狸和小狐狸 第二百六十七章:抉择 第二百六十八章:时代变了 第二百六十九章:姻亲为党 第二百七十章:科举门阀 第二百七十一章:吕公弼访韩琦 第二百七十二章:观政 第二百七十三章:上心,上心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百七十四章:有事靠老婆 第二百七十五章:太守规矩不好 第二百七十六章:整肃后宫 第二百七十七章:古怪 第二百七十八章:退婚 第二百七十九章:种家 第二百八十章:用意 第二百八十一章:套话 第二百八十二章:纠结 第二百八十三章:垂青 第二百八十四章:密印 第二百八十五章:神秘军营 第二百八十六章:封闭式训练 第二百八十七章:臣愿誓死 第二百八十八章:风骨?什么风骨? 第二百八十九章:狄青 第二百九十章:亲政? 第二百九十一章:试探 第二百九十二章:古怪 第二百九十三章:一波又起 第二百九十四章:怒发冲冠 第二百九十五章:原委 第二百九十六章:身份 第二百九十七章:计定 第二百九十八章:冯拯的态度 第二百九十九章:下风 第三百章:试探 第三百零一章:宣召 第三百零二章:对峙 第三百零三章:端倪 第三百零四章:自证个鬼 第三百零五章:信息差 第三百零六章:陛辞 第三百零七章:难道说…… 第三百零八章:密对 第三百零九章:串联 第三百一十章:原委 第三百一十一章:大局 第三百一十二章:扑朔迷离 第三百一十三章:模范士大夫 第三百一十四章:诛心 第三百一十五章:不同 第三百一十六章:争论 第三百一十七章:召见 第三百一十八章:不至于吧 第三百一十九章:李迪 第三百二十章:线索 第三百二十一章:抽丝剥茧 第三百二十二章:坏消息 第三百二十三章:社稷为重 第三百二十四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第三百二十五章:处理手尾 第三百二十六章:第二件事 第三百二十七章:筹谋 第三百二十八章:利弊 第三百二十九章:任务 第三百三十章:知错要改 第三百三十一章:打压 第三百三十二章:安抚 第三百三十三章:文武 第三百三十四章:试探 第三百三十五章:忍不了 第三百三十六章:等着 第三百三十七章:三衙管军 第三百三十八章:解决办法 第三百三十九章:机遇还是惩罚 第三百四十章:冲突 第三百四十一章:回旋镖 第三百四十二章:密报 第三百四十三章:敌袭 第三百四十四章:劫掠 第三百四十五章:军报 第三百四十六章:策反 第三百四十七章:军魂 第三百四十八章:种子 第三百四十九章:磨砺 第三百五十章:李迪 第三百五十一章:消息 第三百五十二章:折中 第三百五十三章:人才难得 第三百五十四章:钱钱钱 第三百五十五章:改革名臣 第三百五十六章:不愉快的见面 第三百五十七章:路自己走 第三百五十八章:这不公平 第三百五十九章:政事堂会议 第三百六十章:下风 第三百六十一章:难办? 第三百六十二章:旧观念该改了 第三百六十三章:换相 第三百六十四章:巡视云骁卫 第三百六十五章:安置 第三百六十六章:敲打 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到先得 第三百六十八章:脸面,有用吗? 第三百六十九章:认错 第三百七十章:忽悠 第三百七十一章:阴险老贼 第三百七十二章:王相公的舒适区 第三百七十三章:淡定 第三百七十四章:挑衅 第三百七十五章:内讧 第三百七十六章:宰相气度 第三百七十七章:抗旨? 第三百七十八章:以德服人 第三百七十九章:台谏合一 第三百八十章:蔡齐的信念 第三百八十一章:事出反常 第三百八十二章:弄巧 第三百八十三章:所谓风闻言事 第三百八十四章:就……不反抗的吗? 第三百八十五章:辩论 第三百八十六章:尘埃落定 第三百八十七章:滤镜要打碎 第三百八十八章:劝 第三百八十九章:吕参政的为官之道 第三百九十章:忍辱负重 第三百九十一章:李相公的改变 第三百九十二章:藏拙的老狐狸 第三百九十三章:更戍法之弊 第三百九十四章:吕夷简的本事 第三百九十五章:商讨 第三百九十六章:处处艰难 第三百九十七章:疑难 第三百九十八章:摇摆 第三百九十九章:风起 第四百章:欲行新政 第四百零一章:太后权威 第四百零二章:纳言 第四百零三章:包拯 第四百零四章:试探 第四百零五章:政事堂会议 第四百零六章:吵架现场 第四百零七章:见机行事 第四百零八章:官制所 第四百零九章:非吕参政莫属 第四百一十章:曹何 第四百一十一章:出营 第四百一十二章:为何 第四百一十三章:除非 第四百一十四章:两份手书 第四百一十五章:大礼 第四百一十六章:见缝插针 第四百一十七章:马儿要跑才能有草 第四百一十八章:官制改革 第四百一十九章:朕不在乎 第四百二十章:密档 第四百二十一章:什么叫祖宗家法 第四百二十二章:分赃 第四百二十三章:聚会 第四百二十四章:小团体 第四百二十五章:不给面子 第四百二十六章:双鹤成群 第四百二十七章:缘由 第四百二十八章:君子不党 第四百二十九章:观念不同 第四百三十章:枢密定品 第四百三十一章:三省之议 第四百三十二章:包拯的去处 第四百三十三章:说啥来啥 第四百三十四章:拒诏 第四百三十五章:安抚 第四百三十六章:砸窗掀顶 第四百三十七章:赌约 第四百三十八章:橘子 第四百三十九章:抓人 第四百四十章:不见 第四百四十一章:猪队友最可怕 第四百四十二章:对峙 第四百四十三章:天下为敌 第四百四十四章:何为劝谏 第四百四十五章:劝导 第四百四十六章:觐见 第四百四十七章:靠什么? 第四百四十八章:规矩 第四百四十九章:说法 第四百五十章:胆大包天 第四百五十一章:自信 第四百五十二章:论辩 第四百五十三章:廷辩 第四百五十四章:清流?表脸 第四百五十五章:克制的重要性 第四百五十六章:敕书 第四百五十七章:缘何 第四百五十八章:落幕 第四百五十九章:总结 第四百六十章:契丹来使 第四百六十一章:樊楼灯火 第四百六十二章:三韩郡王 第四百六十三章:辽使觐见 第四百六十四章:又是一万贯 第四百六十五章:矛盾 第四百六十六章:命案 第四百六十七章:一波又起 第四百六十九章:撵人 第四百七十章:幕后主使 第四百七十一章:难道说 第四百七十二章:真相 第四百七十三章:谈条件 第四百七十四章:先进经验 第四百七十五章:移宫 第四百七十六章:道高一尺 第四百七十七章:决断 第四百七十八章:赌局 第四百七十九章:赵氏江山 第四百八十章:试探 第四百八十一章:预为之备 第四百八十三章:事成 第四百八十四章:条件 第四百八十五章:人选 第四百八十六章:忧虑 第四百八十七章:出使 第四百八十八章:胡俗 第四百八十九章:消息 第四百九十章:觐见 第四百九十一章:局面恶劣 第四百九十二章:迷雾之中 第四百九十三章:联合 第四百九十四章:公费行贿 第四百九十五章:不必 第四百九十六章:要官 第四百九十七章:相公高明 第四百九十八章:和光同尘 第四百九十九章:共谋 第五百章:交子其物 第五百零一章:巧辩 第五百零二章:金融危机 第五百零三章:朕出钱 第五百零四章:因地制宜 第五百零五章:册封 第五百零六章:送书 第五百零七章:元昊其人 第五百零八章:大辽使团 第五百零九章:谁更无耻 第五百一十章:讨伐不臣 第五百一十一章:元昊的屈辱 第五百一十二章:隐忧 第五百一十三章:召见吕夷简 第五百一十四章:双刃剑 第五百一十五章:归心 第五百一十六章:深夜召见 第五百一十八章:忧虑 第五百一十九章:青涧城外 第五百二十章:遇袭 第五百二十一章:目的为何? 第五百二十二章:如此如此 第五百二十三章:无理的条件 第五百二十三章:枢使当自沙场出 第五百二十四章:免责声明 第五百二十五章:你在说谁? 第五百二十六章:说服李迪 第五百二十八章:调动 第五百二十九章:考验队伍 第五百三十章:出使人选 第五百三十一章:出使 第五百三十三章:陷阱? 第五百三十四章:强硬与自信 第五百三十五章:拉扯 第五百三十六章:受我一拜 第五百三十七章:弥合 第五百三十九章:动兵? 第五百四十章:敏锐 第五百四十一章:是福是祸 第五百四十二章:入城风波 第五百四十三章:游猎 第五百四十四章:让元昊过来 第五百四十五章:比斗 第五百四十六章:搏杀 第五百四十七章:不要脸 第五百四十八章:手段 第五百四十九章:竞价 第五百五十章:结果 第五百五十一章:宴席 第五百五十二章:谈判 第五百五十三章:你可以试试 第五百五十四章:看人真准 第五百五十五章:分歧 第五百五十六章:元昊的野心 第五百五十七章:喜事与难事 第五百五十八章:意图何为 第五百五十九章:撤不撤不都一样嘛 第五百六十章:真的要打? 第五百六十一章:帝心难劝 第五百六十二章:御前会议 第五百六十三章:文武之别 第五百六十四章:吕夷简的溃败 第五百六十五章:人选 第五百六十六章:烫手山芋 第五百六十七章:未来朝局 第五百六十八章:使团归来 第五百六十九章:一切准备就绪 第五百七十章:攻城 第五百七十一章:阻击 第五百七十二章:攻绥 第五百七十三章:鹰派和鸽派 第五百七十四章:继续打? 第五百七十五章:人选 第五百七十六章:出使 第五百七十七章:都是误会 第五百七十八章:谈判 第五百七十九章:臣有上中下三策 第五百八十章:选一个吧 第五百八十一章:演戏 第五百八十二章:服软? 第五百八十三章:古怪 第五百八十四章:虚以委蛇 第五百八十五章:议事 第五百八十六章:出兵? 第五百八十七章:诱惑 第五百八十八章:克制为上 第五百八十九章:为何如此 第五百九十章:要什么答复? 第五百九十一章:辽主震怒 第五百九十二章:先……先进经验? 第五百九十三章:善 第五百九十四章:西夏的未来 第五百九十五章:王钦若的门路 第五百九十六章:洗牌 第五百九十七章:王相公的小九九 第五百九十八章:还政 第五百九十九章:深夜拜访 第六百章:看天意 第六百零一章:早朝宣制 第六百零二章:愣头青的威力 第六百零三章:争 第六百零四章:觐见 第六百零五章:就这么完了? 第六百零六章:爵位制度 第六百零七章:偏见无处不在 第六百零八章:暗流涌动 第六百零九章:熟悉的味道 第六百一十章:出城 第六百一十一章:百姓苦 第六百一十二章:蔡齐的选择 第六百一十三章:巡边御史 第六百一十四章:弄巧成拙 第六百一十五章:榆木脑袋 第六百一十六章:兼听则明 第六百一十七章:爵位新制 第六百一十八章:算计 第六百一十九章:决断 第六百二十章:利益联盟 第六百二十一章:密谋与试探 第六百二十二章:往事 第六百二十三章:南北宰相 第六百二十四章:王曾的志向 第六百二十五章:王曾拜相 第六百二十六章:小九九 第六百二十七章:害苦了我啊 第六百二十八章:宰相气度 第六百二十九章:得寸需进尺 第六百三十一章:完美的宰相? 第六百三十二章:吕夷简请罪 第六百三十三章:王钦若前辈,我理解你 第六百三十四章:老吕给大家谋福利了 第六百三十五章:何为祖宗之法 第六百三十六章:不好糊弄的李相公 第六百三十七章:该变了 第六百三十八章:深意 第六百三十九章:出招 第六百四十章:爵位改制 第六百四十一章:带头作用 第六百四十二章:爵位新制 第六百四十三章:吏部主官 第六百四十四章:赏赐 第六百四十五章:姜还是老的辣 第六百四十六章:结果 第六百四十七章:吕夷简的欣喜 第六百四十八章:上朝 第六百四十九章:混乱 第六百五十章:威权 第六百五十一章:多久会死? 第六百五十二章:天子红衫以血染就 第六百五十三章:老娘来了 第六百五十四章:手尾 第六百五十五章:人怎么会爱上工作? 第六百五十六章:冗兵与强军 第六百五十七章:观念 第六百五十八章:原来是这么用的吗? 第六百五十九章:上下一心 第六百六十章:凡人之路 第六百六十一章:两句话 第六百六十二章:争论 第六百六十三章:官家满意才是真的好 第六百六十四章:新时代新思想 第六百六十五章:不平常的议事 第六百六十六章:大相公发火 第六百六十七章:风向变了 第六百六十八章:弹劾 第六百六十九章:老虎不发威 第六百七十章:这天,早已变了。 第六百七十一章:如何审案 第六百七十二章:制度 第六百七十三章:吕夷简的谋算 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三方力量 第六百七十五章:矛盾 第六百七十六章:文武争斗 第六百七十七章:原委 第六百七十八章:解决办法 第六百七十九章:周全 第六百八十章:两件事 第六百八十一章:来意 第六百八十二章:施压 第六百八十三章:交换条件 第六百八十四章:不换 第六百八十五章:谈判 第六百八十六章:汇报 第六百八十七章:官家的大忠臣 第六百八十八章:打不打 第六百八十九章:劝谏 第六百九十章:倾力与不倾力 第六百九十一章:按兵不动? 第六百九十二章:交易 第六百九十三章:处境 第六百九十四章:计划 第六百九十五章:包藏祸心 第六百九十六章:决定出兵 第六百九十七章:条件 第六百九十八章:各怀鬼胎 第六百九十九章:轮流觐见 第七百章:谈交易? 第七百零一章:狗咬狗 第七百零二章:时势不由人 第七百零三章:谁愿前去? 第七百零四章:出使 第七百零五章:进城 第七百零六章:召见 第七百零七章:辽朝局势 第七百零八章:知己知彼 第七百零九章:谈判 第七百一十章:威胁对威胁 第七百一十一章:狮子大开口 第七百一十二章:巧舌如簧 第七百一十三章:条件 第七百一十四章:全都要? 第七百一十五章:待价而沽 第七百一十六章:自家人 第七百一十七章:年轻还需多磨练 第七百一十八章:御前会议 第七百一十九章:二五仔策略 第七百二十章:还得自己去拿 第七百二十一章:辽朝内政 第七百二十二章:史笔如刀 第七百二十三章:咱有钱 第七百二十四章:争论 第七百二十五章:何为自专 第七百二十六章:插曲 第七百二十七章:大会开完开小会 第七百二十八章:制衡 第七百二十九章:缘由 第七百三十章:蛇打七寸 第七百三十一章:臣愿前去 第七百三十二章:西夏近况 第七百三十三章:辽主的犹豫 第七百三十四章:进攻方略 第七百三十五章:答不答应? 第七百三十六章:算计 第七百三十七章:萧孝忠的计划 第七百三十八章:猜测 第七百三十九章:怎么做 第七百四十章:蹊跷 第七百四十一章:元昊的愤怒 第七百四十二章:古怪 第七百四十三章:试探 第七百四十四章:密谋 第七百四十五章:渡河 第七百四十六章:夺城 第七百四十七章:大胜之后 第七百四十八章:战力 第七百四十九章:审讯 第七百五十章:用刑 第七百五十一章:原委 第七百五十二章:局势变化 第七百五十三章:难处 第七百五十四章:解法 第七百五十五章:违命者斩 第七百五十六章:西夏的反应 第七百五十七章:弃子 第七百五十八章:怎么办 第七百五十九章:未战先降? 第七百六十章:连克三州 第七百六十一章:北伐 第七百六十二章:又是合作 第七百六十三章:交易 第七百六十三章:元昊的决定 第七百六十四章:辽主的‘坦白’ 第七百六十五章:出兵 第七百六十六章:清……清君侧? 第七百六十七章:就这么达成一致了? 第七百六十八章:军报 第七百六十九章:伏击 第七百七十章:什么大辽土木堡前奏 第七百七十一章:冒险与稳健 第七百七十二章:得到什么 第七百七十三章:稳健为上 第七百七十四章:艰难的抉择 第七百七十五章:如何发动一场政变 第七百七十六章:定策 第七百七十七章:狼狈的辽主 第七百七十八章:贴脸开大 第七百七十九章:仇恨的种子 第七百八十章:哪有赌徒天天输 第七百八十一章:撤军 第七百八十二章:幽州守将 第七百八十三章:会面 第七百八十四章:夺令出兵 第七百八十五章:收复幽州 第七百八十六章:他又来了 第七百八十七章:得寸就得进尺 第七百八十八章:狮子大开口 第七百八十九章:大活儿 第七百九十章:反对 第七百九十一章:元昊的疯狂 第七百九十二章:落幕 第七百九十三章:这不就派上用场了 第七百九十四章:暗流涌动 第七百九十五章:密谋与放松 第七百九十六章:风起青萍 第七百九十七章:蹊跷 第七百九十八章:试探? 第七百九十九章:莫伸手 第八百章:抓到你了 第八百零一章:幕后黑手 第八百零二章:众叛 第八百零三章:反派死于…… 第八百零四章:乾纲独断的反噬? 第八百零五章:狗急跳墙 第八百零六章:拉扯 第八百零七章:败露 第八百零八章:一败涂地 关于新剧情 第八百零九章:事后 第八百一十章:迷茫 第八百一十一章:后宫 第八百一十二章:未来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