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60.太史子义

小说:农夫三国 作者:苍山虎 更新时间:3个月前

60.太史子义

60.太史子义

太…太……太史慈?

单骑救北海,斗孙策的太史慈就在门外?

操,有没有听错?

“哎哟!”

太史慈就在门前,不赶着出门去请进来,岂不有损一贯爱名士如痴的风范?而且这可是太史慈,并非寻常名士,只是刚撑起半边身子,臀部传来的火辣疼痛便提醒他身上的不适,忍不住嘴里便是一声惨呼。

“车大个,车黍!快……快去与我请进来!”

这一声,几乎是吼出来的。

果然见不得名士!见邓季模样,李平心中已笑了起来,在他这样的文士眼里,更看重的是文章锦绣、才思敏捷之辈,太史慈虽亦是文官出身,但所作所为、一身本事却可归入莽夫之列。

不止是李平,大多数文士其实都看不上武夫,他们敬佩的是有韬略、有才华的同类而不是莽夫,田丰、崔度亦有此感,就田丰刚才的赞叹,言下之意,却是指太史慈只能做到专诸、要离那般,褒贬各半的。

车黍行到门外,一嗓子就吼出来:“谁是太史子义?有请屋内见!”

车大个一定是故意的,你这厮就不能客气点么?

邓季那个气啊,早知就让韩齐出去请了,好在他还知道叫人家的字,这时代若直接叫名就是得罪人了,当然,车黍这样无字的不在此列。

若因这小小得罪,人家就此拂袖而去,你叫我该怎么哭?这一刻,他恨不得将不懂事的车黍拉回来赏上几十大板,哦,打板子他大概不怕,还是饿他个把月比较好。

心里正胡思乱想着,一条壮汉已大踏步行了进来!

听到脚步声,邓季早已仰头瞪大眼睛看的仔细,这人身长七尺七八寸左右,面容有些修长,也还俊朗,虽然年轻,颌下却已有留须,其须甚美,两臂长且粗壮,一看就甚有力量,手中提着枪,背上还斜插着两支手戟,引人注目之极。

笑得双眼已经快眯成一条线,邓季忙在榻上招呼道:“太史……嗯,太史先生,快请入座,鄙人有伤在身,不便亲迎,还望勿怪!”

他本欲称呼太史将军的,还好反应及时,这猛人文官出身,目前还是称先生合适。

见邓季又露出面对名士时这幅近乎谄媚的嘴脸,经历过一遭的田丰、崔度两人顿时背上恶寒。

太史慈如今身份是个逃吏,在给别人做伴随呢,相比李平等,他倒愿意与豪杰交往,得主人重视,倒也有些感动,将枪、手戟靠放门前,进屋内端端正正跪坐好。

“太史先生,李主薄适才所言,欲留先生于此,不知意下如何?”

方才屋内的话语,太史慈在外也有听到,见邓季一脸的期盼,苦笑道:“足下厚意,慈亦感激,然家中尚有老母,若知晓吾从贼,定然失望,却是抱歉,不敢应允呢!”

太史慈以孝道推辞,若是别人或许便知难而退了,可眼见他不是田丰那等顽固,邓季哪里肯甘心,考虑一会,仰头道:“虽说孝悌之道在不违,然今天下纷乱,人尚难全,变通一二料也无妨,先生欲往辽东避乱,受李主薄此救命大恩,留此权当报恩也罢,能教导出足下此等人物,令慈定是明理晓义的,吾等亦会隐先生之名,先不使令慈得闻,以待时变,如何?”

跟田丰学了年余,有些古人的道理邓季倒也明白了,此时说来,并无差池。

若不是要报李平救命之恩,对此等山贼招揽太史慈定然也是直接拒绝的,此时却有些沉吟起来,见他模样,邓季咬咬牙又道:“我可定下时限,只要先生能留下五载,之后尚要求去,但请自便就是!”

听到这话,太史慈面容一整:“君子一言!”

“驷不及舌!”

邓季之所以会提出五年之约,却是想到五年后自家说不定已投了曹操,这悍将若真还要离去,便也由得他了。

李平在旁本还想帮衬几句,见邓季自家已说定了,省下许多口舌,便笑道:“两位果然投缘,可见英雄相惜,我心亦安,只是襄平百姓翘首以盼,所定四十万石粮却当成交否?”

看太史慈面子,邓季便不再为难他,笑道:“那是自然,不过足下切勿用驽马来充数呢!”

“那是自然!”

邓季却又想起一事,谷中本就不缺牲畜,这番用粮换马匹,勇卒加辎辅兵才三百余人,那里用得了这许多,看来得先放养着,壮大马群才是,不过若交换来的马都如同下曲阳从官兵手里缴获的那批战马,却是不成,故此忙又添上一句:“只是阉割过的雄马我却不要!”

因春季雄马发情难以驾驭,战马历来都是要阉割的,这种行为也导致我国良马越来越少,西汉武帝时曾派李广两次远征大宛国,夺得大宛马,也就是俗称的“汗血宝马”三千余匹,其中良马数十,中等以下三千,长途跋涉回国后尚剩千余匹,本可依此繁殖开来,可因阉割过度的缘故,到元朝时大宛马的血脉便彻底从中国消失了。

大宛马体型好,灵性足,速度快耐力佳,是上等战马,但身形纤细,负重比蒙古马差了许多,并不适宜重甲骑所用,邓季在下曲阳夺到的战马是出自大汉皇家西园厩马的良驹,但其中并无汗血宝马存在。

异族的战马倒少有阉割的,这些用来交易的马匹,自然大半要出在他们头上,李平对此倒不在意。

襄平缺粮已很厉害,每日都有民众在充当流民逃向冀州,如今敲定交易,李平、崔度两人忙急匆匆赶回去筹措交换物资,邓季得了太史慈,却心痒难挠,唤车黍等将自己抬出屋外,要看其演武。

太史慈是个多能的武将,也不推辞,先耍过一阵长枪,只见银光攒动,枪影中如同满树梨花开,端的惊人,自引旁观的邓季口水长淌。

接着,又取两支短戟舞动,开始时如同乱披风一般,两戟狂风骤雨四击,早引得谷中人等围观过来,他舞到兴起,又换了一路戟法,变为绵延细雨般,将剁、刺,勾、割等精要细展出来,顿得喝彩声一片,谢允等孩童更是尖声惊叫不止,俱觉得这陌生人比之前见过的要厉害。

待放下双戟,太史慈额上多了一层细汗,却不见气喘,又冲邓季言道:“却借贵处一张三石弓用用!”

隐约记得《演义》里有一段描述太史慈弯弓射城楼上骂人者的文字,这猛人射术亦雷人,邓季更是欣喜,只是谷里哪得三石弓,尴尬笑笑,倒突然想起一事:“子义兄双戟用得甚好,想来长戟亦是能用的了?”

如今身为属下,邓季换了称呼也由得他,求弓不得,太史慈亦未在意,答道:“略知一二!”

这家伙定是在谦虚,他说略知一二还能差了去,邓季忙道:“如此,待襄平镔铁到,我让铁匠木匠日夜赶制长戟出来,即日后,烦请子义兄教我谷中枪卒改练长戟,如何?”

太史慈倒不是推辞,只是确实有难处:“戟法却难练,吾亦不敢称精!”

“我亦知之,只是我这些枪卒却已都有底子,改练戟法或可有成!”

戟这种武器是枪矛和戈的结合体,结合两种武器之长,不比枪矛的杀伤只在直刺,戟的用法有剁、刺,勾、片、探、挂掳、磕数种,甚难练精,但若真有成,威力却要大上许多。

戟有直刃和横刃之分,直刃如同杨戬的三尖枪便是,横刃又有十字戟和月牙戟之分,使用上便分为以矛的刺为主和以戈的割为主,算是这时代最复杂的近战武器。

两晋之后,由于盔甲技术突飞猛进,以切割为主的一类戟用处渐少,再加戟法难练,打制也不容易,这种武器便逐渐淡出战争史,多只在仪仗中使用,而世家武将开始改练马槊,对这些邓季自然不知晓,他只知道戟是这时代杀伤力最强的武器,他所遇到的人中使戟的无一不是好手,且戟法中本就需要枪法底子,他们这些枪卒去练,事半功倍,只是一直找不到名家指点。

战国时士卒使用戟的就很多,但精通可就说不上了,比起枪矛来,这种武器更难推广,邓季虽说得肯定,太史慈却只是半信半疑。

能选入勇卒的都不是庸手,这事日后自知,邓季也不多辩,趁场中人多,指着太史慈大声介绍道:“这位是我谷中新入伙的勇卒教头,诸位往后称他双戟客即可!”

答应过不使他在贼众中扬名,邓季便随口给起了个名号,话音未落,人群中有人借口道:“管他什么双戟客,我只知若再不医治,他可别想活过五十岁去,到时只可惜了这身好武艺!”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1.蛾贼 2.平生 3.屯长 4.天下第一 5.招卒 6.过河 7.破城 8.从贼 9.北上 10.对阵 11.重甲骑 12.蒿里行 13.辩 14.下曲阳 15.撞马 16.初闻黑山贼 17.崔氏 18.遭袭 19.苦斗 20.暴喝 21.鼓动 22.雷公 23.田丰 24.胁裹 25.死城 26.山谷 27.张燕 28.赵云 29.骂阵 30.飞鹰走狗 31.伍寨 32.引狼入室 33.敲门 34.婚礼 35.薛礼 36.学堂 37.野趣 38.野炊 39.草堂 40.却行 41.初起 42.冲突 43.聚会 44.初战 45.文远 46.良机 47.伍窕 48.翁婿 49.李当之 50.传名雷公 51.嘴争 52.变革 53.步摇 54.冬耕 55.融合 56.大旱 57.勇卒七德 58.来客 59.名士 60.太史子义 61.匠人们 62.神箭 63.内外 64.谷口 65.起火 66.对话 67.扬名 68.戟 69.太公六韬 70.有喜 71.旧识 72.设伏 73.良医 74.损失 75.奇人 76.田畴 77.比试 78.闻名 79.麴义 80.陷阱 81.再遇 82.夜袭 83.同行 84.破围 85.田麻子 86.滏口陉 87.苦蝤 88.踏雪骓 89.得子 90.变天 91.封赏 92.鸠杀 93.枪阵 94.夹攻 95.雪耻 96.商队 97.贼人面目 98.焦触 99.孙白头 100.剧变 101.雪中少女 102.出谋 103.难民众 104.血战 105.小剪 106.巧合 107.戒尺 108.自剖 109.师徒 110.立威 111.民分四等 112.易死 113.臀肿 114.拜母 115.一台戏 116.屋里人 117.变化 118.木棍 119.岁末 120.招安亦需投名状 121.雒阳 122.檄文 123.河东 124.结仇 125.西凉众 126.赌斗 127.胜亦不得 128.春意 129.一纸檄文天下传 130.曹营 131.四月 132.成军西进 133.华仓 134.虓虎 135.貂蝉何人 136.断臂 137.英烈碑 138.太平道 139.长安 140.贾诩 141.动怒 142.东去西来 143.换人 144.拥谈 145.监察 146.百态之亲贵 147.百态之勇卒 148.百态之一等功民 149.百态之名士 150.百态之夫子 151.百态之巫祝 152.百态之平民 153.百态之遗孀与役民 154.东归!北去? 155.难放 156.定将 194.邀斗 195.云现 196.乡音 197.民风 198.较艺 199.争妻 200.相约 201.谷雨 202.军改 203.城内城外 204.调头 205.外算 206.宗贼 今晚更新会很晚 207.戏弄 今晚又要晚 208.宗族 209.叛谋 210.叛起 211.叛平 212.平宗贼 213.日食 214.议事 215.缘何叛 216.教义 217.求援 218.痴意 219.暗算 220.会盟 221.得豪杰 222.不如意 223.各有其主 224.神医 225.离间 226.郝昭 227.济水 228.众生 229.十都尉 下一章更新时间 230.求粮 231.舍马 更新时间 232.易马 233.失名 234.路上 235.坞堡 236.一车书 237.断音 238.童谣 239.惨烈 240.斩旗 241.拔赏 242.拔剑 243.盛选 244.小朝议 双倍最后一天,本周第一天 245.疫相伴 246.青刚栎 247.如何舍 248.应对 249.再诈荆州 250.太平众 251.云归 今日中午更新推到晚上 252.虎狼 253.对赌 254.服药 255.欢呼 256.曹来 257.再聚首 周一又扯皮 258.争雄 259.琴鼓 260.自投 稍微有点卡文 261.金玉 262.交恶 263.不值 道歉 264.两势 265.如题 解释一下 266.河东世家 267.锦马超 268.围三缺一 269.刺将 270.绝婚 271.张既 272.人事 手机订阅的小心 273.授旗 昨晚停电 274.治羌氐 275.讨伐 276.王异 277.防守 278.援军 279.徒木 280.碑文 281.城破 282.新校尉 283.徐庶 284.垂钓 285.合教 286.子与父 287.突围 288.树下 289.变计 290.交涉 291.阳邑 292.晋阳 293.攻城 294.焚城 295.死战 296.虽胜犹败 297.易子 本想在三月份恢复更新的,对不起大家 298.清野 299.冀县 300.坚守 301.袭扰 309. 大耳来 310.分裂 311.破阵 312.阎行 313.麴氏起 314.借势 315.降马 316.相会 317.自择 318.人事 319.行途 320.人口 321.制砖 322.落户 323.黑山殇 324.分赃 325.三顾 326.起事 327.叛乱 328.灭麴 329.三太守 330.征调 331.噩耗 332.抵一军 333.攻心 334.破围 335.阳翟 336.去留 337.人海 338.危局 339.仁义 340.乃翁至 341.送旗 342.平乱 343.文长 344.狂袭 345.乱战 346.渡洛 347.螳臂 348.败议 349.生隙 350.回信 351.劝慰 352.亡马 353.赔偿 354.渡江 355.九品 356.封王 357.循迹 358.使臣 359.平凉 360.恭贺 361.造船 362.扩军 363.杂事 364.伍长 365.观碑 366.甘宁 367.劝侠 368.商人 369.遇刺 370.牛金 371.黄渔 372.二水虎 373.鲍出 374.阋墙 375.孟卜 376.计中计 377.诸杨 378.不眠夜 379.事前 380.立国 381.事后 382.劝和 今天更新晚点 383.祝氏 384.识水 385.拢心 386.遗老 今晚更新很晚 387.枹罕 388.商税 对不住,失言 389.解仇 390.印刷 391.乌龙 第30章 飞鹰走狗 392.袁败 393.猢狲 对不起 394.告示 395.入宫 396.敌袭 397.骤袭 398.退敌 399.众小 400.行商 401.元皇 402.卖书 401.元皇 402.卖书 403.鬼谋 404.票选 405.当选 406.茶楼 407.接触 抱歉,书友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