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138.太平道

小说:农夫三国 作者:苍山虎 更新时间:3个月前

138.太平道

138.太平道

军中将领们下山离去,常德等十余老头也寻山路归家。

其等所行道路却非与邓季等一路往雒阳去,他们的住所就在山中。

今日暴雨不停,若在平时放晴,这边半山上便到处可见一簇簇羊群,那是分给民众后剩下的,常德之职,便是管理这些放牧牲畜的老头们。

继续沿山腰走过七八里地,密林后面有块坳地,面积颇大不说,还很平坦,里间建有房舍数十间,这里便是老头们的住所。

除老头们居住的房屋外,外围两侧还建有四五层厩圈,几排羊舍里圈着近千头羊,马厩中也尚有数十成年雄马与小马驹三百余匹。

驽马分与民众为畜力用,战马则都分与勇卒、辎辅兵们,剩下的这数十匹雄马却是精挑细选留下来做种马的,一匹匹全高壮得很,两月前的春季正值它们发情,由老郭带下山可劲配过众多母马,刚带回山时全精疲力竭,一副病焉焉的模样,让常德心疼不已,好久才渐回复过来。

若非邓疙瘩说过,凡由山中种马配种过的母马,所产第一匹马驹得交回山里来,之后所出才能归母马主人自家,这般亏本买卖,常德老头可不愿干。

三百匹小马驹则是之前在涉侯国时便产下的,父母都是好马,除赤骥外,它们尚不知良驽,便一并留下看顾,待长成筛选过才决定如何使用。

若非大雨阻隔,这些大小马儿们还得由老头中年纪稍小的老郭领出去外间遛一圈,今日却只能留在厩中嚼着粮草,一边不满地打着响鼻。

除常德这十余人宰杀三牲陪同邓季等拜祭英烈,此地留下看守的老头还足有七八十人,当初邓季定下民分四等之策,这近百老者全是孤家寡人,却自认尚能动弹,不需他人奉养,甘为役民定居于此。

房舍四下有百十亩田地,全是他等年初时整弄出的,有放牧牲畜的差事在,邓季也不会放他们挨饿,这些田地不过凭老头们兴致罢了,操劳过一生,谁闲得住?但有点空暇,总要寻些事做做,如今地里的粟禾已齐膝深,开始挂穗了,东侧溪沟边则有好几畦菜地,其中作物亦绿油油的甚肥,今日大雨,溪水已涨满小沟,哗叫着一路流淌下去。

一行人穿过田中小径,进到房舍中来。老头们自散去,常德则先四下看过一遍,每间羊舍内都有定数,一间间看过去,圈门全安好无恙,牲畜并未有丢,便放心下来,又唤人往几间马厩里添过食,才往西侧大屋里去,到门前先将蓑衣脱去,免得带雨水入内。

除非病倒,否则四下巡视是他每日必行之事,大家本来做得已甚好,然常德就是免不得挂心,其他老头都知晓,常德性子甚严,若被其挑出什么毛病来,关系再好也少不得被指鼻臭骂一顿。

西侧这间房屋内除了密密麻麻的大陶罐,基本再无他物,不过常德进去时,尚有十余老头在清洗鸡卵往陶罐内装填。

常德跨进去,嘴里问道:“今日尚未完么?”

忙碌着的老头们抬起头来,见是他,便有人答道:“却也快了,老年他们尚在鸡舍中,再拣一遭卵来,今日便算完!”

邓季所传养用却行喂鸡之法已大获成功,当初在涉侯国将养的土鸡已有六七千之多,可惜南下雒阳时大部分送与民众,只留两千母鸡,四百余雄鸡在,到雒阳后,常德等立即便再造出数十却行坑来,拣选鸡子让母鸡抱窝,得小鸡两万余,小半年下来,第一批小鸡也开始陆续产卵,老头们活计便又多了一样:每日腌制许多咸蛋供给军用,荡寇、虎牙两军隔四五日自会派军士来此地搬运一次。

“得与疙瘩说,想法再弄些粗盐来,陶罐也差,眼看便不够用了!”一万多小母鸡大规模产卵之时快到,如今尚在不停孵卵,常德心大,准备得喂养个三四万只母鸡才罢,嘀咕过一句,又道:“你等先忙,我去后间看看老年!”

后院十余间长二十余丈的大房,全是鸡舍,出门又复披上蓑衣,常德一间间寻过去,大方内有许多鸡笼在,可不太好闻,还好两边俱不加墙,对流的风已吹掉些味道;地上也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还撒有薄薄一层生石灰,这是老年等的功劳,只因邓疙瘩说过,如此一来,鸡群才不容易得瘟。

鸡槽内的吃食是却行拌糠皮,下层还铺有一层石沙,这也是邓疙瘩教导的,据说这些鸡每日得吞一些石子才行,否则克化不了吃食。乱世起之前,常德等老头家中可一直有养鸡,只是没圈养过,还真不知它们需得吃石子,第一次听闻这话时只让人觉得稀奇,然邓疙瘩说得肯定,还是相信的好。

老年领着七八人在第四间鸡舍里忙碌,由两人拣卵,其余则负责清扫地上的鸡粪,看着他们,常德又想起疙瘩祭拜英烈碑前说的,待秋收之后,欲使人将山坳周边田地开挖出来做鱼塘,用鸡粪、却行来养鱼,不让老头们再种地。

有河、洛在侧,自家等尚需养鱼么?常德有些不解,不过城池附近河段鱼少倒是知道的,疙瘩此举,难不成是因懒得派军士去远处打渔?

常德想不明白,不过既然百十亩地要全数挖开养鱼,目前这些却行坑可还远远不够,待雨停后,还得吆喝老头儿们再弄数十口出来先预备下。

见老年等忙得不可开交,常德随之搭把手,待其等活计忙完,最后一站,便是去看那些却行坑。

却行这种平日毫不起眼的小虫,若非疙瘩那小子能想到,谁知用处竟这般大?用虫豸养鸡还真是一本万利,就凭这,常德便对疙瘩佩服喜欢得紧,别看老头脾气上来时也会不顾他身份到底是渠帅还是县令,照样怒喝痛骂,然内心深处却没什么说的,疙瘩许多怪异的做法,老头都是暗中鼎力支持者。

数十口却行坑排得整整齐齐,内里的小虫们平常得紧,却也不容易侍弄,吃食倒简单,粪便、烂叶、草根都可,然而它们喜潮土,晴天时得记得往坑里洒水,太潮湿也不成,像这般雷雨天便得万分小心,如果坑里有积水,却行们便会纷纷逃走,逃不出的则会被被淹死。

老人们都睡得浅,昨夜刚起雨时,一干人等便寻木板将却行坑全数盖上了,就怕老年等取鸡食时忘记再盖上,常德顺坑边走过一转,没发现有坑口暴露在外,这才转身离去。

要照管这许多畜禽,老头们一日的活计并不轻松,直忙碌到将近黄昏时分,方才渐完,饷食已做好,集合起来热闹用过,这才再清洗一遍手脚,规规矩矩进入正中大堂内。

这间堂屋里迎门有张高大案桌,摆着三块排位。

中间最前一面,上书“太平道大贤良师天公将军张讳角神位”几个字迹,后面两块,自然是地公将军与人公将军的。

牌位前几个碗碟中放置有咸蛋、果品、粟菽等供品,案桌后面的墙壁上,则是八个大字:“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常德与这近百老头不愿别人奉养,甘愿躲在此地,为的就是这三面牌位,随时间推移,别人或记不得蛾贼身份,他等却不会忘记自己是太平道弟子。

从涉侯国搬迁南下时,常德便寻过邓季,要将大贤良师祭坛也搬迁过来。

面对这位倔强的老头,邓季也无法,然而其等南下是招安投朝廷的,这太平道如何敢堂而皇之摆出来?

两下皆不愿意退步,最后只得取折中之法,祭坛、牌位可不能在人前祭拜。

为此之故,常德等才不愿去雒阳城过活,只在这三崤群山脚寻到一山坳,如隐居般住下来,顺便才是发挥余热,替邓疙瘩放牧、养禽。

当然,这里也并非真正与世隔绝,只不过不许外人来罢了,田丰、田畴、太史慈等也全知晓此地这些存在,彼此互不干涉而已。除去三五日来搬运一趟咸蛋的军士,女医匠们也会不时来此拜祭,数年培养下来,她们已是邓季治下太平道的中坚,替人治病时尚会默念几遍“大贤良师保佑”;另外,邓仲、车黍、懒顾、田麻子等老黄巾若得闲暇,也会到此拜祭。

到现在,太平道、黄巾固然被群雄全力打杀,但在某些地方兼容并存也是可能的,其与世俗力量之间并非后世想象那般泾渭分明,曹操前期靠镇压黄巾得功勋,后又招数十万黄巾降卒,按想来,与黄巾应该对立才是,然其死后,很多疑冢里却都刻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八个大字,此乃史学家们不解之谜。

当然,对此时的邓季来说,为安伍焦田等族人,此地却也不敢轻涉,偶尔被常德、邓仲等逼着来拜祭,也得偷偷如做贼一般,便明知是掩耳盗铃,也不敢摆在明面上来。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1.蛾贼 2.平生 3.屯长 4.天下第一 5.招卒 6.过河 7.破城 8.从贼 9.北上 10.对阵 11.重甲骑 12.蒿里行 13.辩 14.下曲阳 15.撞马 16.初闻黑山贼 17.崔氏 18.遭袭 19.苦斗 20.暴喝 21.鼓动 22.雷公 23.田丰 24.胁裹 25.死城 26.山谷 27.张燕 28.赵云 29.骂阵 30.飞鹰走狗 31.伍寨 32.引狼入室 33.敲门 34.婚礼 35.薛礼 36.学堂 37.野趣 38.野炊 39.草堂 40.却行 41.初起 42.冲突 43.聚会 44.初战 45.文远 46.良机 47.伍窕 48.翁婿 49.李当之 50.传名雷公 51.嘴争 52.变革 53.步摇 54.冬耕 55.融合 56.大旱 57.勇卒七德 58.来客 59.名士 60.太史子义 61.匠人们 62.神箭 63.内外 64.谷口 65.起火 66.对话 67.扬名 68.戟 69.太公六韬 70.有喜 71.旧识 72.设伏 73.良医 74.损失 75.奇人 76.田畴 77.比试 78.闻名 79.麴义 80.陷阱 81.再遇 82.夜袭 83.同行 84.破围 85.田麻子 86.滏口陉 87.苦蝤 88.踏雪骓 89.得子 90.变天 91.封赏 92.鸠杀 93.枪阵 94.夹攻 95.雪耻 96.商队 97.贼人面目 98.焦触 99.孙白头 100.剧变 101.雪中少女 102.出谋 103.难民众 104.血战 105.小剪 106.巧合 107.戒尺 108.自剖 109.师徒 110.立威 111.民分四等 112.易死 113.臀肿 114.拜母 115.一台戏 116.屋里人 117.变化 118.木棍 119.岁末 120.招安亦需投名状 121.雒阳 122.檄文 123.河东 124.结仇 125.西凉众 126.赌斗 127.胜亦不得 128.春意 129.一纸檄文天下传 130.曹营 131.四月 132.成军西进 133.华仓 134.虓虎 135.貂蝉何人 136.断臂 137.英烈碑 138.太平道 139.长安 140.贾诩 141.动怒 142.东去西来 143.换人 144.拥谈 145.监察 146.百态之亲贵 147.百态之勇卒 148.百态之一等功民 149.百态之名士 150.百态之夫子 151.百态之巫祝 152.百态之平民 153.百态之遗孀与役民 154.东归!北去? 155.难放 156.定将 194.邀斗 195.云现 196.乡音 197.民风 198.较艺 199.争妻 200.相约 201.谷雨 202.军改 203.城内城外 204.调头 205.外算 206.宗贼 今晚更新会很晚 207.戏弄 今晚又要晚 208.宗族 209.叛谋 210.叛起 211.叛平 212.平宗贼 213.日食 214.议事 215.缘何叛 216.教义 217.求援 218.痴意 219.暗算 220.会盟 221.得豪杰 222.不如意 223.各有其主 224.神医 225.离间 226.郝昭 227.济水 228.众生 229.十都尉 下一章更新时间 230.求粮 231.舍马 更新时间 232.易马 233.失名 234.路上 235.坞堡 236.一车书 237.断音 238.童谣 239.惨烈 240.斩旗 241.拔赏 242.拔剑 243.盛选 244.小朝议 双倍最后一天,本周第一天 245.疫相伴 246.青刚栎 247.如何舍 248.应对 249.再诈荆州 250.太平众 251.云归 今日中午更新推到晚上 252.虎狼 253.对赌 254.服药 255.欢呼 256.曹来 257.再聚首 周一又扯皮 258.争雄 259.琴鼓 260.自投 稍微有点卡文 261.金玉 262.交恶 263.不值 道歉 264.两势 265.如题 解释一下 266.河东世家 267.锦马超 268.围三缺一 269.刺将 270.绝婚 271.张既 272.人事 手机订阅的小心 273.授旗 昨晚停电 274.治羌氐 275.讨伐 276.王异 277.防守 278.援军 279.徒木 280.碑文 281.城破 282.新校尉 283.徐庶 284.垂钓 285.合教 286.子与父 287.突围 288.树下 289.变计 290.交涉 291.阳邑 292.晋阳 293.攻城 294.焚城 295.死战 296.虽胜犹败 297.易子 本想在三月份恢复更新的,对不起大家 298.清野 299.冀县 300.坚守 301.袭扰 309. 大耳来 310.分裂 311.破阵 312.阎行 313.麴氏起 314.借势 315.降马 316.相会 317.自择 318.人事 319.行途 320.人口 321.制砖 322.落户 323.黑山殇 324.分赃 325.三顾 326.起事 327.叛乱 328.灭麴 329.三太守 330.征调 331.噩耗 332.抵一军 333.攻心 334.破围 335.阳翟 336.去留 337.人海 338.危局 339.仁义 340.乃翁至 341.送旗 342.平乱 343.文长 344.狂袭 345.乱战 346.渡洛 347.螳臂 348.败议 349.生隙 350.回信 351.劝慰 352.亡马 353.赔偿 354.渡江 355.九品 356.封王 357.循迹 358.使臣 359.平凉 360.恭贺 361.造船 362.扩军 363.杂事 364.伍长 365.观碑 366.甘宁 367.劝侠 368.商人 369.遇刺 370.牛金 371.黄渔 372.二水虎 373.鲍出 374.阋墙 375.孟卜 376.计中计 377.诸杨 378.不眠夜 379.事前 380.立国 381.事后 382.劝和 今天更新晚点 383.祝氏 384.识水 385.拢心 386.遗老 今晚更新很晚 387.枹罕 388.商税 对不住,失言 389.解仇 390.印刷 391.乌龙 第30章 飞鹰走狗 392.袁败 393.猢狲 对不起 394.告示 395.入宫 396.敌袭 397.骤袭 398.退敌 399.众小 400.行商 401.元皇 402.卖书 401.元皇 402.卖书 403.鬼谋 404.票选 405.当选 406.茶楼 407.接触 抱歉,书友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