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交锋

小说:继汉 作者:中哲 更新时间:1天前

雒阳附近,京畿之地,作为天下中心,可以说是最为繁华的地方!

可惜,在西凉军的蹂躏下,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方圆百里,也难见一个人影……

如今,董卓亲自率领西凉大军,驻扎在雒阳城内,如同一头猛虎,俯视着京畿大地,任何一支胆敢冒头的军队,都必将遭到致命的打击!

……

进入京畿之后,刘备便放出侦骑,时时探查,以免遭到骑兵突袭。

在黄河冰道上,西行百里,然后转到汴水之上。

这时,曹操也与卫兹、鲍信等人,率领联军,顺着济水,赶来会师。

双方取得联系后,心中稍安,随后,便顺着汴水,朝着西南方向的荥阳赶去。

……

与此同时,董卓也得知了他们的进兵消息,便派遣徐荣率军前来。

徐荣出自幽州玄菟郡,也可以算得上是刘备的老乡,他在历史上曾经接连击败曹操和孙坚,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名将之选。

不过,因为出身问题,他却并不是董卓的心腹之将。

现如今,在董卓麾下军中,大致可以划分为三方势力。

首先便是他的根基所在——西凉军,以他的弟弟董旻和女婿牛辅为首。

然后便是以吕布为首的并州军,不久前,董卓为了拉拢吕布,收他为义子,让他成为整个势力的继承人。

此举虽然让董卓夺取了朝堂的控制权,但也引起了凉州军内嫡系元老的不满,为两军之间的内斗与分裂,埋下了致命的隐患。

在历史上,就是因为吕布与胡轸之间的矛盾,使得他们败在孙坚手下,还折损了华雄。

最后,便是出自山东各地的朝廷禁军……

想当初,汉灵帝曾经设置西园八校,还召集天下精兵,在雒阳举行阅兵仪式。

后来,大将军何进也多次派遣手下,前往各地募兵。

何进死后,这些兵马就大部分归附董卓,还有一部分跟随袁术,逃到南阳。

由于董卓迁都长安,又在雒阳内外肆意屠戮。

那些山东出身的士卒,便不再可靠……

所以,他们就在徐荣的带领下,率先出战……

……

“敌军来袭——”

伴随着一声声凄厉的呐喊,一位骑士疾驰而来。

“不好——”

刘备与身旁的关二爷对视一眼,心中骤然紧张起来,终究还是遇到了最为危险的境况!

如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怕是要在野外与敌军战上一场了……

然后,他就大声命令道:“布阵!布阵……”

很快,在关张二人的催促下,手下将士们卖力的推着雪橇车,在河边组成了一个圆形战阵。

还好他们在赶来的路途中,多次演练,此时虽然紧急,但也没有发生意外。

与此同时,曹操、卫兹、鲍信等人,也指挥手下,缩成一团,组成防御战阵。

曹操站在战阵之中,看向不远处的车阵,心中暗自后悔——

可惜!之前居然不知道还有雪橇车!

以至于……在酸枣大营中,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大兄——”一旁的夏侯惇看向曹操,脸色沉重。

在这种情况,毫无疑问,他们这支部队必将首先遭到攻击!

就像两个人在野外遇到老虎,只要你跑得比另外一个人快,就极有可能存活下来……

曹操强行镇定下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不用担心,只要我们阵势不乱,就足以坚持下来!”

“只是……”夏侯惇皱着眉头,道:“我在担心卫公那边,若是他们乱了阵脚,我军怕是也要跟着溃败……”

他们这支部队,由三部分组成,其中有曹操招募的义兵,有卫兹统领的郡兵,还有鲍信统领的泰山兵。

曹操有夏侯兄弟,以及自家亲族的支持,虽然是义兵,但却颇有战力。

鲍信手下,则是以泰山锐卒为基础的济北郡兵,同样战力强大。

只有卫兹手下,是陈留郡守张邈分给他的郡兵。

陈留地处中原,久不经战,其中郡兵又能有多少战力?

如今,他们的战阵组建在一起,若是一部分崩溃,也必定影响其他!

曹操心中暗叹一声,但也无可奈何……

他们原本计划着,在西凉军反应过来之前,迅速的扑入荥阳城内,据城死守,自然就不用担心在野外与骑兵作战的问题了。

可惜,没想到对方居然来的这么快!

形势严峻之下,曹操的脑子快速转动,最后拍着夏侯惇的胳膊,吩咐道:“你去卫公军中,让他们坚持到天黑!”

“到时候,我们就去跟刘玄德合兵一处!”

“喏——”夏侯惇应诺一声,转身离去,虽然他并不知道刘备是否愿意合兵,但在此时,也就只能依靠这个口号振奋士气了。

于此同时,刘备站在车阵中央,看着自己的手下士卒拿着长枪,密密麻麻的站在车板后面,稍微增加了一点安全感。

然后,他又仰着脖子,远远的看向曹军战阵,心中暗自嘀咕——

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像历史上的那样惨遭大败?

不过,若是能让曹老板死在这里,就最好不过了!

……

很快,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徐荣带领一支骑兵,赶到这里。

登上一个小山坡,徐荣搭眼一看,就已经查清了两个战阵的虚实。

稍微休息片刻,一支支骑兵大队便呼啸着,冲向曹军战阵……

“稳住!不许后退——”

曹操挥舞着长刀,不停的大喊。

站在前排的士卒看到一排排的铁骑猛冲过来,吓得浑身颤抖……

不过,他们也知道,一旦后退,就会迅速变成溃败,然后便任由贼军宰割!

所以,他们也咬紧牙关,死死的握住长枪,钉在那里。

骑兵与步兵对战,有一种说法叫“阵列不战”。

也就是说,如果对方步卒能够在骑兵的威吓下,保持阵列不动,那就不应该作战。

因为骑兵的价格要远远高于步卒!

所以,那些骑兵并没有直冲上去,而是在战阵外侧划过,射出稀稀拉拉的箭矢,只有几个倒霉蛋中箭受伤。

随后,便有一只又一只的骑兵小队,围着战阵,不停的冲击、抛射,虽然无法产生太大的损伤,但却能疲惫敌军,并借此探查,究竟哪个方向上的士卒比较软弱。

很快,一个时辰过去了……

战阵中的士卒在寒风之中,手持长枪,绷着精神,站了那么长时间,早已坚持不住了!

然而,对面的骑兵却可以分成一支支小队,交替作战,轮番休息!

这时,徐荣也已经在一次次的试探中,找到了战阵中的薄弱之处。

最后,他便骑上战马,挥舞着马鞭,带领骑兵大队,朝着卫兹所在的方位,冲击过去!

看到那么多骑兵冲锋而至,卫兹的手下便再也坚持不住了,大叫着向后逃去……

“完了——”曹操见此情形,脑子一懵,实在没想到,居然败得如此之快!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灵帝已崩 第二章 同心 第三章 说服 第四章 拉拢 第五章 上洛 第六章 北邙 第七章 救驾 第八章 回京 第九章 廷议 第十章 破窗 第十一章 外戚 第十二章 暗谋 第十三章 牵招 第十四章 青州 第十五章 半年 第十六章 离京 第十七章 陈琳 第十八章 曹操献刀 第十九章 讨董 第二十章 青州刺史 第二十一章 王修 第二十二章 定计 第二十三章 鸿门宴 第二十四章 万岁 第二十五章 郑玄 第二十六章 高祖之风 第二十七章 挟刺史以令州郡 第二十八章 写一份 第二十九章 分工 第三十章 荐书 第三十一章 出兵讨董 第三十二章 对策 第三十三章 交锋 第三十四章 溃败 第三十五章 出击 第三十六章 俘获 第三十七章 招揽 第三十八章 荥阳 第三十九章 荐表 第四十章 董卓回军 第四十一章 挑拨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