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小说: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 作者:熊二先生 更新时间:1天前

桃源镇诞生三十日后,这一次墨子等人直接趁着夜色打上水寨,墨子本人更是一马当先,将大寨主斩于剑下。

二寨主被老子用浮尘勒死,三寨主死于群殴,其他的喽啰,敢反抗的,当场都被杀死,其余的也都趴在地上,不敢动弹。

其余预备役们,也都纷纷出手。

经历了简单、普通、困难三个难度的溃兵副本之后,预备役们别的不敢说,可是拿刀砍人还是会的。

即使是南子这位女性,也披了一件竹甲,左手拿着小巧的圆盾,右手拿着长刀,亲手杀了一个水贼。

击败了水贼之后,庄子左看看又看看,就直接在没有询问水贼的前提下,找到了水贼们的宝库,而后又在大寨主的卧室附近,找到了大寨主的珍藏。

看着手里的账本、书信,孔子连审问水贼的心思都没了。稳稳的站在一根木头之上,看着眼前的河水,听着哗哗的水声,孔子长叹一声。

“我本以为士绅们都是读书人,都是知礼守礼之人,四书五经虽然不全,有很多缺漏之处,但也可以看出最基本的东西——四书五经一直在教导读书人们做个好人!做个君子!”

“可是万万没想到,这些士绅表面上各个是君子、是善人、是好人,可实际上不过是男盗女娼之辈!”

“嘴上全是仁义道德,心里全是金银财宝!”

“百姓的钱三七分账,士绅的钱如数奉还!”

“寡廉鲜耻!”

“非人哉!”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猛的跺了跺脚,大声喊道!

这个世界是有问题的!

读书人也好,士绅也罢,他们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喊出来的这一刻,孔子的脸颊忽然变成血红色,周身的空气更是充满了赤红的血气,远远望去,就像是火焰燃烧一样!

他突破了!

这是个好消息!

但同时,也有一个不是很好的消息。

那就是孔子刚才那一脚太用力了,所以脚下的木头直接碎了,然后他就掉了下去。

再加上孔子此前过于沉浸在个人世界,所以他就没来得及做出反应,扑通!

一个巨大的水花诞生了!

片刻后,浑身是水、稍微收拾了一下的孔子来到了墨子这里。

“墨翟道友,在大明朝这种士绅勾结水贼的事情多吗?这种士绅联合官吏,一起盘剥小民的事情多吗?”孔子认真的问道。

“多,非常的多,士绅与官府联手盘剥百姓,这早已是全天下士绅们的共识了,这是从师叔那里得到的消息。”墨子淡淡的道。

“至于水贼,类似的棋子,不仅仅是士绅,各大门派也有不少。有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门派不方便去做,自然就有了这样的棋子。”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的正道大派、邪道门派,所扮演的不正是这种角色吗?只不过眼前的这个水寨是默默无名的,而各大门派则是可以公然的生存下来!”

“这个大明朝,和如今的列国一样,都病了,病的很严重。越是了解这个朝代,我就越是相信孙武道友对于大明朝要完的判断,鄙人现在也觉得,这大明朝迟早要完!”

闻言,孔子沉默了片刻,问道:“士绅们这么明目张胆,就不害怕朝廷怪罪吗?这不是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朝廷吗?这样的朝廷,按理说力量应该是极其强大的,怎么连士绅都压不住?”

“朝廷怪罪?嘿嘿,我跟你说个笑话好了。”

“这个笑话发生在万历二十五年,那一年,一个叫做杨新芳的人不知为何,公然宣称要向万历皇帝捐献他爷爷积累了很多年的家产,总数目超过一百万两。他爷爷做过蓟辽总督,也做过工部尚书,是真正的顶级文官,仅次于内阁大学士。”

“他为什么这么做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终朝廷的调查结果表明:杨家只有一万多两银子的财富,什么一百万两那都是此子发了癔症,一个好好的年轻人,就成了疯子。别管他是真疯假疯,反正在朝廷眼里,他就是个疯子!”

至于当过蓟辽总督、工部尚书的文官,会不会一辈子积蓄只有一万多两,那肯定是只有这么多啊!

我大明朝的文官,个个都是清廉如水的好官,根本就没有贪官!

至于孙子为何谎称家里有一百多万两银子,那一定是这个孙子有病!

“你说万历皇帝是否清楚其中的真相?你说这个调查结果是不是在打皇帝老子的脸?可是万历又能做什么呢?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赌气一样的长时间不上朝,来表示自己的不满。”

“这就是如今的大明朝,上上下下全在捞银子,皇帝有心无力。除非出现一个绝世英主,但即使出现了,也得小心自己的小命。”想到自己观看的大明朝史书,墨子冷笑着道。

这些文官们可比贵族手黑多了,可比贵族不要脸多了!

看着陷入沉思的孔子,墨子继续讲述自己的见闻:“根据老夫的调查,一个县令,哪怕从来不贪污,每年也有一千两左右的银子。”

“比如士绅修桥补路,从百姓手里拿银子的时候,自然会有县令一份。县里的商人做生意赚了大钱,也有县令一份。县令即使什么都不做,县里各行各业也得把该有的孝敬,递上去!这些加在一起,一千两是差不多的。”

“稍微贪一点点,每年就是两千两,正常的贪污水平,一年总收入三千两纹银没有问题。至于一年捞一万两银子,要么是上面有人,要么是快致仕了,已经不在乎官声了。知府就是三万两,至于一省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三十万两起步。”

“而如果是福州、泉州的知府,那就赚得更多,因为那里有海贸。他们哪怕什么都不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每年也有十万两银子的孝敬。”

片刻之后,孔子终于冷静了下来:“如今的大明朝确实有问题,士绅们有大问题,不过虽然有了证据,但是我们却并不能以此为借口对士绅动手。”

“当然,丘不是说不杀、不驱逐他们,而是理由要换一换,不能直接说他们勾结水寨,这样会让其他的士绅警觉,理由可以换成为父报仇。”

“我们的身份都是孤儿,父母双亡,可以说父亲死亡原因是当初被士绅压榨太甚,干活太累,活活累死的。如今好不容易发达了,为父报仇,杀了仇人全家,夺了仇人的财产,这很符合江湖子弟的行事风格。”孔子发狠道。

别看孔子平日里总是以读书人自居,可他要是发了狠,也是能亲自动手杀人的狠茬子。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守藏室之史 第二章:玄门 第三章:蔡侯纸 第四章:夷狄 第五章:大幕拉开 第六章:时代变了 第七章:墨子:这不是有手就行? 第八章:人类是有极限的! 第九章:教化神器 第十章: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 第十一章:田边对 第十二章:元气和灵气 第十三章:许多时候,选择远比努力更重要 第十四章:曾经有一个珍贵的选择机会摆在我的面前 第十五章:老子:不过是努力的活着 第十六章:这是最好的时代 第十七章:墨子:难道匠人们扬了儒家老祖的骨灰? 第十八章:转折点 第十九章:选择 第二十章:水贼 第二十一章:乡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账 第二十二章:挺简单的,努力一下,你也可以,这不是有手就行? 第二十三章:若国君无道,翟便推翻国君,若天下无道 第二十四章:真传弟子 第二十五章:江山代有才人出 第二十六章:道不同不相为谋 第二十七章: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第二十八章:老君山 第二十九章:新时代 第三十章:大一统 第三十一章:天下大乱(本卷终) 第一章:治不好,等死吧,告辞! 第二章:啥也不是 第三章:没有退路可言 第四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第五章:狗急跳墙 第六章:专注打井三十年 第七章:老子的预言 第八章:抢钱啦!抢钱啦! 第九章:利令智昏 第十章:朴实无华 第十一章:节操?那是什么? 第十二章:练兵、用兵、养兵 第十三章: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第十四章: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第十五章:铁拳无敌孔夫子 第十六章:庄子的发现 第十七章:搞事情!搞事情!搞事情! 第十八章:好气啊! 第十九章:废物点心 第二十章:结硬寨,打呆仗 第二十一章:我们都没得选 第二十二章:这不是有手就行? 第二十三章:转进如风(月初,求月票啊) 第二十四章:大明兴废,在此一战 第二十五章:谁先开口,谁就输了 第二十六章:炮轰紫禁城 第二十七章:吾弟可为尧舜 第二十八章:让大明再次伟大! 第二十九章:过河拆桥 第三十章:道兵 第三十一章:到底是谁在造反? 第三十二章:礼法 第三十三章:惶惶盛世,魏巍大明 第三十四章:我们都是忠臣 第三十五章:车轮斩 第三十六章:先定一个小目标 第三十七章:先帝遗诏 第三十八章:造化弄人 第三十九章:镇海公 第四十章:割韭菜 第四十一章:光宗耀祖 第四十二章:新儒生 第四十三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本卷终) 第一章:可惜 第二章:夫子有错,俺就要指出来 第三章:君乃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 第四章:手撕国公 第五章:掌掴天子 第六章: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诸位,该负责了 第七章:上夹棍 第八章:老夫只看到了两个字——吃人 第九章:问政 第十章:抗闯贼统一战线 第十一章:思想钢印 第十二章:以拖待变 第十三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陛下之明 第十四章:掏心窝子的话 第十五章:伊尹之事,臣能为之 第十六章: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第十七章:白嫖 第十八章:下次一定 第十九章:温酒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