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让大明再次伟大!

小说: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 作者:熊二先生 更新时间:1天前

听着听着,天启就感觉头疼!

这个弟弟已经没救了!

他彻底被文官洗脑了!

皇帝需要勤政吗?

皇帝需要节俭吗?

皇帝需要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吗?

皇帝需要每天零零七吗?

不需要!

这些都不重要!

只要会用人,就是个合格的好皇帝!

“吾弟可为尧舜,继位之后,需要重用魏忠贤、王诩,用他们压制文官。”

闻言,朱由检心中不喜,但表面上却耐着性子点了点头。

“罢了,你若是不喜他们,杀了他们也可,左右不过是皇家的奴仆罢了,但你要记住,东厂、锦衣卫乃天子之耳目、鹰犬,切不可裁撤、废除。”

看着朱由检的模样,天启就知道,他没有听进去这番话。

若是身体健康,天启真想直接站起来,打爆这个弟弟的狗头!太不听话了!

一个被文官彻底洗脑的皇帝,对大明的江山社稷将会造成何等危害?

天启已经不敢继续想象下去了!

可是他也没得选!

若是他此刻宣布继位的是其他人,恐怕他就该直接驾崩了!

更何况江山动荡之际,皇位传承必须要稳。

信王虽然被文官洗脑,但也是自己的亲弟弟,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兄终弟及是全天下人都能接受的。

“皇兄放心,臣弟不会杀了王诩的,顶多只杀魏忠贤。虽然他们都不是好东西,可文官也不是好东西。”

“皇兄可知,短短百日之间,王诩从文官那里搞了多少银子?两千五百万两!整整两千五百万两啊!大明的岁入一年也就才四百万两,即使加上各种实物、火耗,大明一年的总收入也不过两千万两罢了!”说到这里,朱由检的脸上直接流露出了一道明晃晃的杀机。

朱由检笨吗?

不笨,还很聪明!

历史上,在他继位十余年之后,也认清楚了文官的真面目。

如果用一句话综合评价朱由检的话,应该是这样的:除了不会做皇帝之外,他各个方面都很优秀。

而如今,他通过两千五百万两银子,间接的认清了文官的真面目,一切自然会有所不同。起码所谓的众正盈朝,是再也不会出现了。

“咳咳,吾弟果然不是一般人,这么快就认清了文官的真面目,为兄便是此刻就去见列祖列宗,也足以明目了。”

片刻后,天启脖子一歪,人就去了。

在一片哭喊声中,历经了三辞三让之后,信王继承大统,成为新一任皇帝。

不过可惜的是,登基现场实在是太过简陋,没有司礼监的认可,也没有满朝文武的认可,甚至连内阁大学士都不全,六部尚书也只来了两三个。

从礼法的角度看,崇祯这个天子是不合法的!

这场登基大典,也是不被天下人承认的!

很快,崇祯就下达了第一道圣旨,大意是朕继位了,年号为崇祯。虽然这只是一道中旨,但却立刻获取了许多文官的认可。这一刻,他们全然没有此乃中旨,请恕臣不奉诏的想法了。

听着圣旨的内容,孔子缓缓点头:“虽然第一道圣旨的内容很是简单,除了登基之外,就只定下了年号,但已经足够了。当今的形式之下,不需要太过复杂。一个年号,就已经足以让天下士绅明白,天变了!”

庄子仍旧撇着嘴嘲讽的笑了笑,孔子握了握拳头,就转过身来不去看他。

不一会儿,第二道圣旨就来了。

“嗯,这第二道圣旨主要内容有三个,第一是酬功,敕封皇后张嫣为太后。这就是正统所在,大义所在!”

“第二,仍旧是酬功,直接敕封平定奢安之乱的孙武道友为安南伯,同时让楚军暂时停留在关中,不可继续前进。”

“这一次,孙武道友将彻底失去大义名分,若是敢继续前进,陛下一定会召集九边边军进京勤王的。到那时,孙武道友和楚军,就是有三头六臂,也不是对手。”

“至于其三,则是建立勇士营。以追随陛下攻打皇宫的京营士兵为基础建立勇士营,从此以后,勇士营就将是陛下的心腹军队了。”

“手里有了一支直属于自己的军队,陛下往后的日子一定会好过的多。看来,陛下也认识到了军队的作用。一切都会变好的,大明一定会再次伟大起来!”孔子坚定的道。

此刻,在孔子的眼中,崇祯已经有了几分中兴之君的潜质。

“嘿,也就是此刻罢了。如今文官们内部分裂,意见并不统一,所以崇祯才可以趁机建立勇士营。”

“老夫也相信,短时间内,这个勇士营确实可以拥有一定程度的战斗力,但是要不了多久,文官们就会把勇士营毁掉,或者利用权术,把勇士营从崇祯手里夺走。”庄子淡淡的道。

看着庄子这副风轻云淡的神情,孔子又一次握了握拳头。不生气,不生气。也不知道第三道圣旨的内容是什么,孔子默默的想到。

然而,第三道圣旨却久久未至。

皇宫之内,之前还君臣和谐、你好我好的局面已经彻底消失了!

此刻,崇祯瞪大了双眼,狠狠的盯着钱谦益看。而钱谦益也毫不畏惧的站在崇祯对面,与之对视。

“爱卿,此刻京城一片混乱,还藏有大量的阉党份子,若是逼急了,他们一定会鱼死网破,甚至会偷偷的给楚军打开城门!到那时,整个京城的百姓都会遭殃。”

“为了京城百姓的安危考虑,这第三道圣旨一定要发布出去,而且还要尽快、从速。否则,阉党们彻底绝望之后,谁也不知道他们会做出何等疯狂之事!”崇祯开始试着和钱谦益讲道理。

而钱谦益却连连摇头:“陛下的心思是好的,只诛首恶,余者不问的圣旨,确实可以让陛下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北京城,但为了天下万民的福祉考虑,有些违背原则的事情是不能做的!”

北京百姓和天下万民比起来,瞬间就低了一个档次。比嘴皮子,他钱谦益不是吹,像崇祯这样的,他闭着眼睛都能喷十个!

“此举违背圣人教诲,陛下还是不要做这种错事了!老臣是万万不敢让这道圣旨通过的!”

三年不改其志,这是崇祯的口号!

口号本身是没问题的!

继位的皇帝,为了表明自己对先帝的尊敬,也为了让天下的老臣子们认可自己这位新皇帝,就三年之内曹随萧规,一切照旧,这种手段是很有效的。

有问题的是崇祯关于这句话的解释,他在圣旨之中承诺:三年之内,只要不犯下谋反等十恶不赦之罪,就不会去职。一切高官,五品及以上的,三年之内,全都保持原状!

也就是说,崇祯用三年不改其志,三年内五品官级以上维持原样的承诺,来换取阉党们的认可。

阉党们肯定会认可这道圣旨的,但我们东林党,是万万不可能认可这份圣旨的!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守藏室之史 第二章:玄门 第三章:蔡侯纸 第四章:夷狄 第五章:大幕拉开 第六章:时代变了 第七章:墨子:这不是有手就行? 第八章:人类是有极限的! 第九章:教化神器 第十章: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 第十一章:田边对 第十二章:元气和灵气 第十三章:许多时候,选择远比努力更重要 第十四章:曾经有一个珍贵的选择机会摆在我的面前 第十五章:老子:不过是努力的活着 第十六章:这是最好的时代 第十七章:墨子:难道匠人们扬了儒家老祖的骨灰? 第十八章:转折点 第十九章:选择 第二十章:水贼 第二十一章:乡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账 第二十二章:挺简单的,努力一下,你也可以,这不是有手就行? 第二十三章:若国君无道,翟便推翻国君,若天下无道 第二十四章:真传弟子 第二十五章:江山代有才人出 第二十六章:道不同不相为谋 第二十七章: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第二十八章:老君山 第二十九章:新时代 第三十章:大一统 第三十一章:天下大乱(本卷终) 第一章:治不好,等死吧,告辞! 第二章:啥也不是 第三章:没有退路可言 第四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第五章:狗急跳墙 第六章:专注打井三十年 第七章:老子的预言 第八章:抢钱啦!抢钱啦! 第九章:利令智昏 第十章:朴实无华 第十一章:节操?那是什么? 第十二章:练兵、用兵、养兵 第十三章: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第十四章: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第十五章:铁拳无敌孔夫子 第十六章:庄子的发现 第十七章:搞事情!搞事情!搞事情! 第十八章:好气啊! 第十九章:废物点心 第二十章:结硬寨,打呆仗 第二十一章:我们都没得选 第二十二章:这不是有手就行? 第二十三章:转进如风(月初,求月票啊) 第二十四章:大明兴废,在此一战 第二十五章:谁先开口,谁就输了 第二十六章:炮轰紫禁城 第二十七章:吾弟可为尧舜 第二十八章:让大明再次伟大! 第二十九章:过河拆桥 第三十章:道兵 第三十一章:到底是谁在造反? 第三十二章:礼法 第三十三章:惶惶盛世,魏巍大明 第三十四章:我们都是忠臣 第三十五章:车轮斩 第三十六章:先定一个小目标 第三十七章:先帝遗诏 第三十八章:造化弄人 第三十九章:镇海公 第四十章:割韭菜 第四十一章:光宗耀祖 第四十二章:新儒生 第四十三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本卷终) 第一章:可惜 第二章:夫子有错,俺就要指出来 第三章:君乃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 第四章:手撕国公 第五章:掌掴天子 第六章: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诸位,该负责了 第七章:上夹棍 第八章:老夫只看到了两个字——吃人 第九章:问政 第十章:抗闯贼统一战线 第十一章:思想钢印 第十二章:以拖待变 第十三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陛下之明 第十四章:掏心窝子的话 第十五章:伊尹之事,臣能为之 第十六章: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第十七章:白嫖 第十八章:下次一定 第十九章:温酒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