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16章 汤克宽受命剿倭,鳖子门伏击获胜

小说:大明抗倭英雄传 作者:远山客 更新时间:23小时前

就在倭寇在闽浙沿海肆虐的时候,武将世家出身的副总兵汤克宽被派往浙江主持倭寇战事。汤克宽祖籍安徽凤阳,明开国元勋东瓯王汤和第七子、威武将军汤忠的七世孙。父亲汤庆随二世祖汤忠在下邳定居,故汤克宽籍贯为下邳。父亲汤庆做过防守长江的江防总兵官。兵部尚书聂豹是一位勤政廉洁的好官,由于聂豹先后担任过福建道监察御吏、巡按福建、苏州府知府等官职,对东南沿海的倭患深为了解。聂豹还了解到,汤克宽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勇将,目前正是东南沿海倭患连年的时候,而上海地区则是倭患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尤其需要能征善战的将领在哪里镇守。兵部尚书聂豹通过反复斟酌,决定调邳州卫副总兵汤克宽前往金山卫任职,负责那里的抗倭战争。 

却说邳州卫副总兵汤克宽收到兵部的调令,心想,这个聂尚书盯上我汤克宽了。在目前这种局面下,去金山卫那是非之地,分明是要我汤克宽在抗倭前线大显身手了。好吧,既然朝廷把我汤克宽作为一块好钢使用,我汤克宽也不能图清闲了。于是急忙办理了邳州卫的离任手续,带领三百名邳州兵和数十名亲兵去金山卫任职。

说起金山卫,汤克宽就想起了一百多年以前的金山卫指挥同知侯端。侯端字敬庄,江苏盱眙人,明永乐四年受任金山卫指挥同知官职。他善于骑马射箭和挥舞刀槊,力大无穷,一手能提起衙门前四五尺高的石狮子步行十多步。侯端深知金山卫是抗倭的重要军事阵地,一到任就加紧战备,提高防御能力。原有金山卫城墙是土垒的,他组织军民在土城外叠砖成墙,又把护城河加阔至十一丈,再将护城河挖深到一丈四尺,同时积极筹备军事器械,加紧官兵的军事训练,枕戈以待,严防倭寇来犯。十三年以后的永乐十七年,七八百名倭寇在金山卫登陆,攻打金山卫城。侯端与另一位武将却清分兵出击。却清由南门出,因兵力不足,孤不敌众,被倭寇战刀砍死。倭寇乘势由南门入城,先即毁坏城门桥梁,以阻止侯端队伍杀回城来。侯端由东门出,虽然也是兵力不多,孤军作战,但是侯端武艺高强,倭寇奈何他不得,反被侯端杀得连连败退。但是由于却清阵亡,倭寇已经战据了金山卫城,又毁坏了城门桥梁,侯端进不了城,于是他仰天长叹:“金山卫城亡,我也应该死,决不偷生!”他只身跃马飞过护城河,杀入西门,誓与倭寇决一死战,与金山卫城同存亡。这时,尽管他身后无一兵一卒相随,又身上连中数箭,仍与倭寇巷战,跃马挥刀,如入无人之境,一直战到南门。倭寇首领惊呼:“这是好样的将军!”于是想把侯端活捉。倭寇在十字街上横栏布匹,企图绊倒侯端的马腿。侯端只身双手持剑,一剑挑起布匹,另一剑将布匹斩断,越战越勇,所向披靡。数百名倭寇围着侯端一人交战,侯端一失手,一剑脱手坠地,形势十分危急之时,他骑的马如有灵性似的,竟低头衔起,让侯端能挥舞双剑作战。由于寡不敌众,侯端由南门再战至东门,不得已跃马过护城河,退出城外。这时候守备在青村、南汇的两支援军赶到,原有的金山卫守军士气大增。面对当时形势,侯端审时度势,知道硬拼不是办法,决定智胜。金山卫海滩的沙泥是铁板沙,他对士兵们说:“等到退潮的时候,倭寇的船只就会在海滩上搁浅,那时,一人抱一捆稻草,与火炮一起对敌船进发起攻击。士兵遵照侯端的计策行事,一下子把倭寇的十多艘大船全部烧毁了。倭寇见战船被烧毁,断绝了退回海上的后路,军心大乱,仓皇出逃,被侯端率领的军队全部歼灭。金山卫城保卫战获取大捷!从此,倭寇听到侯端的名字便闻风丧胆,再也不敢对金山卫轻举妄动了。汤克宽想起侯端的故事,心中对充满敬意。决心学习侯端的精神,为抗倭创造业绩。 

嘉靖三十一年四月初三,汤克宽赶到了金山卫,苏松参将郭成、金山卫指挥同知侯继高、通州守备李锡等官员到南门外迎接。侯继高以主人身份为汤克宽设宴接风。酒宴上,侯继高向汤克宽介绍了金山卫的基本情况:

金山卫从地理上是松江府华亭县的辖地,是由杭州湾进入明朝首都南京的一条必经之路。沿着青龙江逆流而上,可以直通太湖、苏锡而到达南京。所以金山卫是保卫首都南京的战略要地。正因为它重要战略位置,本朝以来倭寇曾经多次攻打金山卫。永乐十一年四月,倭寇来犯金山卫,倭寇见卫城沟深墙高,守备森严,不敢攻城,转而去抢掠张堰。这是倭寇第一次靠近金山卫,不敢攻城,足见那时候倭寇还没有攻卫城的武器和攻城战术。五年后的永乐十六年正月,又有人数七千多名的大股倭寇从金山卫南海滩上岸攻打卫城,烽火墩迅速报警,信息迅速传达到卫城和各个千户所。按照那时候的编制,卫的总兵力为五千六百人,由于金山卫有保卫南京的重大作用,金山卫作为首都的直属卫,所属有左千户所、右千户所、中千户所、前千户所、后千户所和中前千户所、中后千户所共七个千夫所。按照规定,一卫管辖五个千夫所,一个千夫所有一千一百二十人,一卫总兵力五千多人。金山卫却辖七个千户所,包括左所一千六百零四人、右所一千五百五十一人、前所一千五百八十三人、后所一千五百七十二人、中所一千五百五十九人,中前所三千三百一十九人,中后所二千六百六十一人,总兵力已经达到一万三千三百五十七人,远远超过了卫的兵力编制。另外还有五十只战船的水军,各所也有水军小部队。倭寇虽然有七千多人,但是用于攻打金山卫,就显得兵力远远不足,于是倭寇缩回去了。

侯继高遗憾地告诉汤克宽:“虽然原来金山卫有一万多名卫所官兵,但是现在的情况大大不同了,卫所早已徒有虚名,目前我们金山卫的常住官兵不过三百多人,加上属下七个所的官兵,总数不过一千多人。卫所建制几乎等于虚设,如果碰上大股倭寇侵入,我们面临的压力就相当大。所以我们还得想办法应对。”

苏松参将郭成说:“汤将军,由于嘉靖年间倭患空前严重起来,朝廷又在金山卫增设游击将军,统领马、步、游兵往来巡逻,北部守护松江,西部增援乍浦。又设立苏松参将坐镇卫城。归属青村、南汇两所堡,并增加柘林、川沙、宝山三堡归金山卫管辖。金山卫管辖的营堡包括三营二堡:金山营、江门营、独树营;胡家港堡、蔡庙港堡。我郭成虽然挂职苏松参将,但是我手头能够拉得出去打仗的部队也不过五六百人,空架子呀,小股倭寇还能够对付,如果碰上数千人的大股倭寇,我还真的拿不出应对办法。现在汤将军来了,办法一定比我们多。”

酒宴还在进行,门人通报说,金山卫松江守御中所副千户袁珠来了。侯继高吩咐把他带进来。袁珠是一个什么人呢?袁珠的出身跟汤克宽也相似,都是吃的老祖辈的余荫。袁珠的先祖袁寿原籍安徽寿州人,因当年跟随洪武皇帝打天下立下战功,被授予百户。儿子袁世爵调颍川卫,洪武十七年升武德卫副千户,后代袁寿调任金山卫中所。此后历代承袭金山卫松江守御中所副千夫,传到袁珠已经是第七代了。袁珠的老爹袁宪于嘉靖二十四年以四十九岁英年早逝,当时袁珠还只有十六岁,按照长子承袭父职的规矩,袁珠承袭了金山卫松江守御中所副千夫,成为金山卫松江地区的军事副将。但是袁珠不论是政治方面和军事方面都还不成熟,难于驾驭众多老资格前辈和同辈人。你凭着承袭祖辈官职,自己还没有立下一点军功,现在要对别人发号施令,别人能听你的吗?于是就难免常常要怄气。但是袁珠还能够克制自己,自从老爹过世,袁珠虽然还只有十六岁,但是他知道自己还需要积累。经过六七年的磨砺,袁珠已经成熟起来,但是目前的倭患给袁珠造成巨大的压力。自己担当着保卫金山卫松江地区的重任,稍有差错,就会对松江地区的老百姓造成巨大灾难,这责任太重了,袁珠有些经受不住压力了。袁珠在惶恐之中得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武威将军汤克宽被派到金山卫主持抗倭战争。袁珠有了主心骨。袁珠虽然一直没有跟汤克宽见过面,但是袁珠对大明东南沿海各卫所的主要人物还是比较了解的,尤其对武威将军汤克宽更是心怀敬仰。听说汤克宽来到了金山卫,当即带着几位亲近官员来到金山卫面见汤克宽。

袁珠被带到酒席上,侯继高指着汤克宽介绍说:“袁千夫,认识这位将军吗?”袁珠大声说:“怎么不认识?从将军堂堂相貌,我已经看出将军就是我大明赫赫威名的武威将军汤大将军。听说汤将军来金山卫了,我为什么不赶来呢?汤将军也还欢迎我吗?”

汤克宽看到这位小将军好年轻,看皮肤还嫩皮细肉的,而且口齿伶俐,心中高兴,说:“小将军,我称呼你小将军,你不会介意吧?汤某初到金山卫,还需金山卫的将领们鼎力相助,共同抵抗倭奴,早日把倭奴彻底赶出我中华大地,这就是我汤克宽的心愿。”

“说得好哇!有汤将军在金山卫,我金山卫安然矣!”金山卫指挥同知侯继高、苏松参将郭成、通州守备李锡一同大声说。

接下来,汤克宽对金山卫的防御设施进行了检查,检查的重点放在松江府城内的松江守御中千户所、距金山卫东北一百里的青村守御中前千户所、距金山卫东北一百五十里的南汇嘴守御中后千户所和金山营、江门营、独树营、胡家港堡、蔡庙港堡。通过检查这些千夫所和军事营堡,汤克宽发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军事设施的严重荒废。汤克宽要求各所及时对被荒废的军事设施进行紧急修复,以适应抗倭战争的严重形势。

鳖子门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地,汤克宽带领官员们对鳖子门地理进行了一番考察,发现鳖子门是金山卫防务的重中之重。在南岸萧山龛山与北岸海宁之间,先后有三条入海通道,称之为“三门”:龛山与赭山之间江道宽约一百二十四里,称南大门。两山对峙如门,古称海门;龛山之旁有一小山,形如鳖,又置海门之中,所以又称为鳖子门。赭山与河庄山之间江道宽约三十四里,称中小门;河庄山与北岸海宁海塘之间江道宽约二百一十里,称北大门。鳖子门地形险要,由群山夹一江的险要之地。是杭州防备倭患的第一门户。控制了鳖子门,就能防止海上的入侵者侵入杭嘉湖地区。浙江设置六卫备倭,这里由海门卫负责防御。汤克宽安排哨营抽出人马加强对鳖子门的巡逻,一旦发现倭情,及时报告。

就在汤克宽在金山卫大刀阔斧地整顿金山卫防务的时候,汤克宽收到报告,在杭州湾巡弋的巡逻船发现,有一支来历不明的、拥有二十多只船的船队驶入杭州湾,估计是来了大股倭寇。

汤克宽得到报告,立即做出军事部署,紧急派人给金山卫所属各部发出命令,做好在鳖子门消灭倭寇的准备。

原来,一支一千多人的倭寇乘坐二十多艘战船在萧显的引导下进入杭州湾,企图通过鳖子门进入钱塘江,然后在杭州湾沿岸的城镇和乡村抢劫。 

作为倭寇的带路人,肖显并不了解鳖子门一带明军的防御设施,所以肖显特别的小心,在接近鳖子门的时候便要求所有倭寇高度戒备,同时将船上的划艇和小发艇全部放下,划艇在前头测水领航,小发艇在四周来回巡弋,掩护船只航行。 

前面隐隐约约传来嘈杂的人声,肖显向倭寇总头目松永久秀做了一个手势,意思是前面可能来了明军。松永久秀哇啦哇啦说了一句话,肖显明白是要他不要怕,继续按照原计划前进。

河道越来越狭窄,松永久秀注意察看着两岸的地形。只见这里的河道狭窄,两岸都是起伏的连山,河道穿山而过,形成由群山夹一江的险要地形。松永久秀虽然发现这里地形有利打伏击,但是他不怕,他不相信明军中有人会利用这种地形作战。

突然“砰”地一声,接着就枪炮声大作,明军大队人马杀出。此时松永久秀才紧张起来。肖显的军事才能不怎么样,面对目前的被动局面,显得惊慌失措。松永久秀是日本三好家的重臣,久经日本内战的考验,此时看到自己处于险境,立即命令金乘坊、田光盛、金乘坊、小野寺义道等队长组织反击,同时命令各船主调转船头往回行驶。

由于此时倭寇都在船上,而明军则是在两岸的有利地形对倭寇作战,可以发挥火枪火炮的优势。而倭寇则只能躲在船舱内盲目地发射,根本不能对明军有所杀伤。

倭寇仓皇逃跑了。汤克宽收兵回到驻地。不过这一场伏击战到底打死打伤了多少倭寇,明军无法统计。这是汤克宽来到金山卫后与倭寇的首场战斗,虽然不知道战斗中到底打死打伤了多少倭寇,但是毕竟是阻止了倭寇的进攻。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1章 朱提督走马上任 第2章 项按察详说倭患 第3章 朱提督巡视鹗头 第4章 朱提督整顿海防 第5章 倭寇的窝点双屿港 第6章 曹副使夜访朱提督 第7章 双屿港的密谋 第8章 攻打双屿港的时机成熟了 第9章 明军攻打双屿港 第10章 双屿港被明军捣毁了 第11章 海陆并进追歼倭寇 第12章 走马溪大捷 第13章 暗流在涌动 第14章 朱纨被仇家扳倒了 第15章 倭患再起,东南沿海无宁日 第16章 汤克宽受命剿倭,鳖子门伏击获胜 第17章 倭寇在平湖、松阳等县抢掠 第18章 倭寇侵扰上海县,武尚文抗倭捐躯 第19章 益庆桥大战倭寇,两官员战死沙场 第20章 上海倭患严重,汤克宽被免职 第21章 王提督临危受命,俞大猷大战烈港 第22章 汤克宽坚守乍浦 第23章 汤克宽坚守盐城 第24章 王千夫海门捐躯 第25章 倭寇到处侵扰,王忬紧急调兵 第26章 任环孙镗保嘉定,苏州军民勤备战 第27章 倭寇杀向太仓,王忬紧急调兵 第28章 川沙潘家桥大捷,扬州嘉定修城墙 第29章 徐行健力保海盐 第30章 唐一岑崇明任职,姚刘沙抗击倭寇 第31章 倭寇占领柘林,攻陷青村所 第32章 万表组建和尚兵,黄道关初战获胜 第33章 怪倭寇棍下丧命,和尚兵新场大捷 第34章 翁家港僧兵逞威,长蛇阵大败倭寇 第35章 白沙滩大战倭寇 第36章 赵大王老婆被捉,董邦政上海任职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