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27章 倭寇杀向太仓,王忬紧急调兵

小说:大明抗倭英雄传 作者:远山客 更新时间:19小时前

却说倭寇听说任环回到了苏州,知道攻打苏州很难了,于是不情愿地放弃攻打苏州,转向北部的太仓地区抢掠。太仓是王忬的家乡,王忬听说从苏州撤退的数千倭寇杀向太仓,心中好急,急忙给太仓州知府熊桴、苏松参将郭成、扬州参将李锡、扬州知府吴桂芳、扬州府同知唐维、松江知府方廉、吴淞把总侯继高等军政官员发布命令,务必阻止倭寇进入太仓地区。

太仓州位于江苏省东南端,东濒长江,南邻上海,西接苏州。太仓的浏家港号称“六国码头”,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主要商埠,伟大航海家郑和船队七下西洋曾经从这里起锚。境内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土壤肥沃,物产富饶,素称“江南鱼米之乡”,故称“太仓”。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的吴王楚君在此屯积粮食以供奉王家,这也许就是太仓地名的由来。太仓为“东南之富域”、“天下之良港”是从元朝开始的,在元代,太仓不仅设卫筑城,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海防前哨,更为重要的是开发漕运,加强南北经济交流,拓展海上对外贸易,加快了太仓农副产品、水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和经济的对外开放,使太仓在不到百年的短短时间内,成为了“天下第一码头”的东南大港。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朝廷先后七次派遣郑和从太仓刘家港出发,成就了大明与南洋和西域众多国家的贸易交流。洪武十二年在太仓)增设镇海卫,驻兵防守。弘治十年又在太仓建州,属于苏州府辖地。

却说太仓知府熊桴收到王忬的命令,知道情况紧急,与巡按御史蔡克廉商议阻击倭寇的办法。蔡克廉胆小怕事,对熊桴说,我是一文职官员,不太懂军事,阻击倭寇的事情,你应该找懂军事的人,像钱錞、罗拱辰、乔镗、闵电等人都是很懂军事的人,熊知府何不去找他们商量呢?熊桴听了蔡克廉这一番话,心中愤怒,心想你堂堂朝廷大员,还巡按各地,原来是贪生怕死,躲避责任。好吧,你要贪生怕死,我一个地方官也不好得罪你,于是说:“巡按大人,下官知道你工作很忙,既然你工作忙,下官就不麻烦你了,阻击抗倭的事情,你就不要费心了,下官另外想办法。”熊知府说罢走了。

但是熊桴心中着急,又去附近的川沙乔家村找乔镗。乔镗是上海川沙乔家村人,字子声,号春山。他最爱对人说起的话就是:“大丈夫当殉知遇,赴缓急,功在社稷,利及桑梓,乃不虚生天壤间负此七尺躯。”熊桴跟乔镗也有交往,知道乔镗不但话说得好,而且富有正义感,能够办事。当熊桴来到乔镗家里,跟乔镗说起王忬的命令,乔镗知道事态严重,经过一番思索,对熊桴说出一番话:

“熊大人,你今日登门,原来是把我乔镗当作知己了。本来么,我只是在太学里读过两年书,并没有官职,也许是我给邻里做了一些小事情,于是邻里间就对我有些吹嘘,也就有了一点虚名。这样吧,既然是倭寇杀来了,古语说得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倭寇杀来了,总得有人抵敌,官军?有官军抵挡当然好,但是我大明数千里海防,官军转得过来吗?所以,我们还得有两手准备。一方面我们盼望官军尽快赶来,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也应该有所准备。不满熊大人说,还在去年我就跟王潭商量过,是否把川沙我们乔家和王家的子弟组织起来,请武术教徒教授武术,还可以从明军中请军官来教授军事知识,进行军事训练。一旦倭寇杀来,我们也可以自卫。我们自己有了武装,心中才有底气,倭寇敢于在我们川沙撒野,我们就让他们有来无回。王潭也同意了我的想法,所以我们川沙已经行动起来了。虽然时间还只有近一年时间,但是我们的乡勇兵士气很旺盛,如果倭寇杀来,就让我们把川沙的乡勇兵拉出去。所以还请熊大人到时候亲临指挥。”

熊桴听了乔镗一番话,很受鼓舞,想不到民间还有这等人物。熊桴还能说什么呢?说一番鼓励的话?还有必要吗?给予嘉奖?不行呀,还没有到给予嘉奖的时候。如果在抗倭战斗中有立功表现,嘉奖是不可免的。但是熊桴总觉得要对乔镗说点什么,熊桴搔搔头,终于理清了思路,说:“乔义士,我看你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隐者,对于抗倭保家乡,一定还有好主意。依义士之见,要有抗倭防倭的长久之计,目前除了组织乡勇兵与倭寇作战,还有什么有效举措?”

乔镗不假思索就回答:“熊大人,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古今军事家无不重视作战中的地理条件。但是我们上海一带,全是平原一片,并无险要地形可以利用。但是平原地方也有地利可用,一座城池,在周围挖掘护城河,就是人为地制造地利。我们川沙一带,到处一片平地,既无山险可依,也无河道可凭。但是我们也有可以利用的条件。贯穿我们川沙的瀚海塘、捍海塘、内捍海塘、里护塘、霍公塘、大护塘等各段护塘,只要把它们的外壕都疏浚了,形成一道完整的壕沟,就可以成为阻击倭寇杀入川沙的屏障。我们只要在这些护塘上面加以巡逻,在关键地段派乡勇兵把守,倭寇要杀入川沙就要困难得多。所以我建议熊大人以州府名义下文,要求各段所在乡村负责迅速动工,尽快把护塘外壕疏浚,对抵御倭寇入侵一定具有重大作用,还请熊大人定夺。”

“好呀,好!我就知道乔义士有好主意。这样吧,我现在就以州府名义下文,到时候还请乔义士亲临指导工程。”

原来护塘修筑于北宋皇祐四年到至和元年,当时护塘的名称叫皇祜老护塘。时任华亭县令是吴及,吴及是通州静海人,北宋直昭文馆学士,皇祐四年任华亭县县令。老护塘的建成,带动了人口的集聚和经济的繁荣,塘身东西两侧的运盐河上舟楫如梭,塘上则陆续出现了一批集镇。北起黄家湾,依次向南有顾家路口、曹家路口、龚家路口、大湾、小湾、八团镇、七团行、六团湾等。老护塘建成后,到明朝嘉靖年间已经有四五百年了,期间曾遭受元大德五年、明正统九年、明成化七年等多次特大的台风侵袭,护塘多次被海潮冲垮,造成严重灾害。随后虽然历经多次重修,但是到嘉靖年间护塘已经被严重破坏,无法起到交通作用,更谈不上有军事意义了。

在州府的号召下,在熊桴和乔镗的督促下,疏浚护塘外壕的工程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了,熊桴与乔镗每天在工地上与民工共同劳动,并且督促检查工程。工程进展很快,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内,一道东起运盐河,南自南汇大团,北至川沙黄家湾的、总长近百里的护塘外壕联通了,站在护塘上,面对波光粼粼的外濠,虽然没有面对滚滚长江的豪情,也足以与站在大运河沿岸有类似的感觉。百里外塘不但给整个上海地区带来舟楫之便,也是上海地区抗击抗倭保卫家乡的人工壕堑。

谢天谢地,由于沿途军民的节节阻击,倭寇迟迟没有杀到太仓地区,使得上海川沙一带的护塘外壕顺利疏浚贯通。知府熊桴也松了一口气。接下来,熊桴与乔镗抓紧了对乡勇兵的训练。

但是倭寇仍然疯狂地向着太仓地区杀来。五月十八日,江阴知县钱錞得到王忬的命令,率领所部人马前往太仓阻击倭寇。钱錞不敢稍停,率领三百名乡勇奔赴太仓。此时苏松参将郭成、扬州府知府吴桂芳、扬州府通判唐维等都率领部队尾追倭寇至太仓。

钱錞是荆州显陵卫人,字鸣叔,号鹤洲,此时年纪才二十八岁,去年接任江阴知县,在江阴积极备战,看到北城墙有一缺口,当即决定对缺口进行了补修。考虑到守城军力不够,临时招募了六百名乡勇,亲自训练,用以补充守城兵力,加强了各方面的城防保卫工作。如加强巡逻,增加斥候人员,加强烽火台的瞭望值班。为保境安民、抵御倭寇做好准备。五月十八日,钱錞收到王忬的命令,说大股倭寇已经杀入太仓境内,要钱錞带领一支人马前去增援。钱錞当即率领三百名乡勇赶赴太仓。

却说太仓知府熊桴得到斥候报告,说在川沙东边一百多里的地方发现了倭寇大队人马,估计人数在两三千。接着又有江阴知县钱錞派来的快骑报告说,钱錞 已经率领三百多名乡勇进入太仓东部地区,希望熊桴率领太仓地方部队在潘家桥一带阻击倭寇,与钱錞的部队对倭寇形成东西夹击之势。熊桴得到报告,立即与乔镗商量,乔镗把守卫外塘的任务交给熊桴,自己率领三百六十名乡勇奔赴川沙东部五十多里的潘家桥。

当乔镗率领三百六十名乡勇赶到潘家桥附近,正赶上倭寇已经赶到潘家桥西边桥头。乔镗看到倭寇就要杀过潘家桥,不由多想,高举那把一丈一尺长的九曲枪,大喝一声就冲上潘家桥,乔镗的十多位兄弟乔錦、乔金敖、乔鏢、乔鑑等和五个儿子乔木、乔术等也护卫在乔镗左右一齐杀上潘家桥。已经冲上潘家桥的倭寇也高举战刀相迎,一场殊死拼杀就在潘家桥上展开。乔镗虽然是一介书生,但是由于乔镗心怀大志,在饱读经史的同时,也对多部古代兵书有所钻研,懂得许多军事知识。同时,乔镗还向静安寺的慧智和尚学习武术,学就一身武艺。乔镗还给十多位兄弟和五个儿子都传授了自己的武艺。此时在潘家桥上与倭寇厮杀,由于乔镗和兄弟子侄们都使用一丈一尺长的九曲枪,比起倭寇使用的五六尺长的战刀,在长度上就占了绝对优势。加上乔镗的精湛武功,眨眼之间已经有十多个倭寇死在乔镗和兄弟子侄们的枪下。

倭寇看到对手不好对付,估计要冲过这座桥很难,于是向后退却。乔镗率领兄弟子侄们一鼓作气将倭寇赶下潘家桥。

倭寇虽然被赶下潘家桥,但是倭寇有一千多人,而对方只有三百多人,倭寇不甘心,于是在桥头扎住阵脚,建立起阵地,与对方的乡兵对峙,寻找机会杀过桥。乔镗知道自己兵力上的劣势,如果杀过桥头,只怕会被倭寇包了饺子,于是在桥上用马车连接,建立起防御阵地,等待江阴知县钱錞的援军赶到。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1章 朱提督走马上任 第2章 项按察详说倭患 第3章 朱提督巡视鹗头 第4章 朱提督整顿海防 第5章 倭寇的窝点双屿港 第6章 曹副使夜访朱提督 第7章 双屿港的密谋 第8章 攻打双屿港的时机成熟了 第9章 明军攻打双屿港 第10章 双屿港被明军捣毁了 第11章 海陆并进追歼倭寇 第12章 走马溪大捷 第13章 暗流在涌动 第14章 朱纨被仇家扳倒了 第15章 倭患再起,东南沿海无宁日 第16章 汤克宽受命剿倭,鳖子门伏击获胜 第17章 倭寇在平湖、松阳等县抢掠 第18章 倭寇侵扰上海县,武尚文抗倭捐躯 第19章 益庆桥大战倭寇,两官员战死沙场 第20章 上海倭患严重,汤克宽被免职 第21章 王提督临危受命,俞大猷大战烈港 第22章 汤克宽坚守乍浦 第23章 汤克宽坚守盐城 第24章 王千夫海门捐躯 第25章 倭寇到处侵扰,王忬紧急调兵 第26章 任环孙镗保嘉定,苏州军民勤备战 第27章 倭寇杀向太仓,王忬紧急调兵 第28章 川沙潘家桥大捷,扬州嘉定修城墙 第29章 徐行健力保海盐 第30章 唐一岑崇明任职,姚刘沙抗击倭寇 第31章 倭寇占领柘林,攻陷青村所 第32章 万表组建和尚兵,黄道关初战获胜 第33章 怪倭寇棍下丧命,和尚兵新场大捷 第34章 翁家港僧兵逞威,长蛇阵大败倭寇 第35章 白沙滩大战倭寇 第36章 赵大王老婆被捉,董邦政上海任职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