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29章 徐行健力保海盐

小说:大明抗倭英雄传 作者:远山客 更新时间:1天前

在浙江海盐县南部有一个古老的市镇澉浦镇。澉浦镇的东部和南部都濒临杭州湾,西部与海宁县黄湾接壤,北靠甪里、长川坝两乡。澉浦镇在唐代属于尚父与德政地界,明初属德政乡十二和十三都。澉浦镇地势险要,历来是海防要地,境内的长山、葫芦山、高阳山俯视杭州湾,为滨海天然屏障。澉浦城东南有黄道关,是由杭州湾进入海盐的重要关隘;西南有潭仙岭,地处盐宁两县交界处的山岙中,是通往杭州的陆上要道。由于澉浦镇重要的交通位置,也常常成为倭寇侵扰的目标之一。 

嘉靖三十二年的正月初一,天刚蒙蒙亮,迎新年的鞭炮声把在澉浦镇过年的海盐县知县郑茂从睡梦中惊醒。一阵鞭炮声过后,郑茂就听到有人大声叫喊,但是究竟叫喊什么,郑茂倒是听不清楚。但是郑茂知道目前世道不太平,大年初一就有人这样大呼小叫,一定是出了大事。于是郑茂急急忙忙披上衣服,匆匆从里屋出来,吵闹声越来越大,原来是叫喊倭寇来了。紧接着,整个的澉浦镇都闹翻了!倭寇杀来了,人们怎么不害怕?郑茂是一个县的父母官,要对一个县的老百姓的生命安全负责呀。但是郑茂是文官,手头没有兵,拿什么保护老百姓呢?带着老百姓逃跑?大年初一的,跑到哪里去呀?况且我郑茂乃是一个小小的知县,根本也没有能力像刘备那样携带数十万老百姓渡江。郑茂想到了海宁卫指挥徐行健。徐行健是海宁卫指挥,正奉命守御澉浦,何不去找他抵抗倭寇呢?

郑茂正要去找徐行健,徐行健自己来了。徐行健看到郑茂着急的样子,说:“郑知县呀,看来你的运气跟我徐行健也差不多。你刚刚在去年中了一个进士,就被调到海盐县来当知县,在倭患连年的当今,这海盐县知县不好做呀,一不留神,被倭寇袭击了,就有可能掉脑袋呀,你有思想准备吗?”

郑茂听徐行健说话的口气,似乎并不着急,心中佩服徐行健的沉着。说:“徐指挥不要说笑话了,大敌当前,徐指挥还有闲心说什么运气,徐指挥大概有了退敌之策?”

徐行健不紧不慢地将手中长枪晃晃:“我徐行健没有诸葛亮摇着羽毛扇退敌的智谋,我徐行健退敌靠的是这杆枪。这样吧,你组织澉浦镇的老百姓做好准备,如果倭寇上岸,你带领老百姓进入县城暂避,我去准备阻击倭寇。”

郑茂心中踏实了,心想,军人就是军人,遇事沉着有主见。怪不得古人常常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看来还是有道理的。

说起来,徐行健也是一位有远见的将才。徐行健是安徽合肥人,袭海宁卫指挥,胆识过人。近两年倭寇活动猖獗,被调到海盐担负备倭抗倭工作。徐行健到任后,对海盐的防务进行大力整顿,首先是对最基本的城防设施进行维修。徐行健在刚刚来到海盐的那天,就发现一段护城河有垃圾堆积,徐行健立刻想到一个问题,像这样的护城河能够起到军事防御的作用吗?第二天就做出决定,将护城河进行一次彻底疏浚。徐行健还城墙进行一番巡视,检查城墙上的城垛有没有损坏,观察台、守铺等军用设施是不是齐全。同时把市民们中的青壮年都组织起来,进行军事训练,作为乡兵配合卫所部队作战。徐行健还制定了严格的战时管理制度,一旦有战事,做到军民一体,统一调度。现在倭寇杀来了,徐行健紧急召集守城明军和乡兵,对大家做紧急训话。徐行健要明军和乡兵都把自己的名字写好放在内衣袋里,做好准备牺牲的准备。并且宣布,自己一定冲在最前面,如果有人发现我贪生怕死,可以用鸟铳将自己击毙。徐行健这一举动大大鼓舞了士气,人人都做好了以身报国的准备。徐行健训话完毕,卫所部队和乡兵各按部署进入预定战场。

却说徐行健率领部队在澉浦镇东边的凤凰山设下埋伏,只等倭寇来攻打澉浦镇。但是倭寇船队在澉浦港口没有停船,徐行健正要派人跟踪侦察,斥候来报,倭寇船队在澉浦港下游二十多里的横泾湾停下来了,倭寇在横泾湾下船,沿着横泾河直奔县城去了。徐行健着急起来,如果倭寇直接攻打县城,县城里只有郑茂指挥的两三百名乡兵。乡兵虽然作战勇敢,但是缺乏守城战术,面对一千多名倭寇攻城,乡兵难以应付。于是徐行健率领部队火速赶往县城。

当徐行健率领部队赶到海盐县城东南部的白塔山,倭寇也赶到了县城南门外的五里坪。不由徐行健多想,抢进县城是最重要的。如果在城外作战,自己的总体力量处于劣势,一旦自己打不过倭寇,县城就难免被倭寇攻陷。但是如果自己的部队进入城内,就可以保证县城安然无恙。于是徐行健大声命令加速前进,尽快抢进县城。

此时倭寇看到有明军大部队奔向县城,立刻明白明军原来是在城外驻守,于是向县城南门发起进攻。但是此时倭寇的速度似乎稍微慢了一点,当倭寇的先锋部队冲到县城南门外,徐行健率领的五百名乡兵已经进入城内,四百名明军正规部队已经在城门外建立起阵地。此时倭寇头领小野寺辉道迟疑起来,小野寺辉道是在日本内战中久经战火锻炼的武士,在军事攻守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此时看到这种局面,思忖,如果此时攻城,就会遭受对方的内外夹击。于是小野寺辉道命令部队后退。

徐行健看到倭寇后退了,大手一挥,率领部队冲向城门,此时护城河上的吊桥已经放下,守城军士已经将城门大开,明军正要冲过吊桥进入城内,就在这时候,倭寇也想乘机攻入城内,又不要命地攻上来了。倭寇集中了火门铳、国崩、飞炮、大筒、弗朗机等各种火炮一齐向城门口轰击,徐行健命令火炮队用佛朗机炮、盏口将军炮、霹雳炮、手把口、虎蹲炮和鸟铳等火炮火枪进行还击。一时间真是天崩地裂,地动山摇!

倭寇的火力到底被明军强大的火力压制,徐行健命令属下官兵乘着倭寇停止炮击的机会抢进城内,升起护城河上的吊桥,紧闭了城门。倭寇虽然有一万个不甘心,但是小野寺辉道清楚,凭着自己一千多人,要攻下一座有上千人防守的城池,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于是倭寇放弃攻打县城,转向澉浦镇抢掠。

却说知县郑茂按照徐行健的安排,组织澉浦镇的市民撤离澉浦镇,向着县城赶来。由于澉浦镇一部分市民担心倭寇杀入澉浦后烧毁房屋,不愿意离开澉浦,郑茂苦口婆心做工作,才说服市民们离开了澉浦。但是这样以来就耽误了不少时间,而且由于市民们带的东西太多,走路太慢,当郑茂带着数千市民赶到县城东南部的白塔山的时候,正碰上明军与倭寇在激烈的争夺城门,郑茂不得不命令市民们停止前进。现在又看到明军已经进城,倭寇也撤退了,于是郑茂带领市民们向县城走去。

但是郑茂这一步走急了一点。倭寇虽然撤退了,但是小野寺辉道仍然不甘心地拿着千里镜瞭望。这一瞭望就发现了一个场面,有数千人正向县城赶来。小野寺辉道仔细观察一阵,原来这数千人不是明军,而是老百姓,这些老百姓有的扛着包裹,有的挑着担子,有的背着背篓。小野寺辉道思忖,看样子这一大群老百姓是往县城送军用物品的。好啊,让我们日本朋友来接收你们的支援物资吧。小野寺辉道这样想着,将手中七尺多长的野太刀一挥,命令道:“兄弟们,大明帝国的老百姓给我们送物资来了,大家跟我走,前去接收物资!” 小野寺辉道说完,率领一千多人人向市民们杀来。

徐行健在城楼上看到这种局面,心急如焚,心中埋怨道:“郑知县你怎么搞的?婆婆妈妈的,怎么这时候才赶来?你也来的太不是时候啊。”但是埋怨归埋怨,最要紧的是救人。徐行健不由分说,率领部队飞马出城,迎着倭寇杀来。小野寺辉道看到一员明军将领气势汹汹地朝着自己杀来,高举那把七尺多长的野太刀相迎,一场恶战就此展开。

却说小野寺辉道将野太刀施展开来,侧刺法、立刀法、正握突刺法、读心法,多种刀法并用;弓步扎刀、弓步平劈、旋转扫刀,还有骑龙步架刀、骑龙步下砍、转身马步截刀、半马步按刀、独立步挂刀,刀刀凶险,刀刀暗藏杀机。

徐行健也把那把一丈二尺长的六合枪施展开来。诗云:六合枪法最称雄,扎来如箭绞如龙。步下枪花十八路,马上枪法加倍功。传人传法不传诀,得其秘诀妙无穷。八句歌语须切记,走尽天涯占上风。辰时使枪日在东,占住东方好用攻。午时使枪日在南,休教太阳迎双瞳。酉时使枪日在西,占住西方见高低。六月使枪须避日,腊月使枪要顺风。

枪法云:你枪扎,我枪拿,你枪不动,我枪发。枪要缠还锁,先扎手和脚,闭住五路堵港口。高不扎,旁不救,中不怕,虚枪一点难招架。圈里扎头圈外看,高低远近都要见。他法行,随法中,中平六路上下不留情。你绕我也绕,只怕手迟了。去如箭,来如线,指人头,绉人面,扎人还不见。枪法紧急怕用扎,中平炮,枪中王,拉法闪法人难防。前隐泰山后用法,后法收回前法拉。

小野寺辉道虽然刀法纯熟,可惜他的野太刀在长度上吃了一点亏。小野寺辉道的野太刀虽然有七尺多长,跟一般日本战刀比起来也算很长了,但是要跟徐行健一丈二尺长的六合枪比,就显得太短了。问题是日本武士都喜欢使用战刀,几乎没有人使用长枪。而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长枪列为第一兵器。有俗话说,长一寸强一分,就是说较长的兵器比起较短的兵器有优势。虽然在中国古代有许许多多的名刀宝剑,但是自从西周开国大将苏护的火龙枪出名之后,历代的名将大多使用长枪。如楚汉战争中楚霸王项羽的霸王枪,西汉大将军霍去病使用的梅花枪,三国蜀汉五虎将之一的赵子龙使用的龙胆亮银枪,隋唐英雄罗成使用的五虎断魂枪,大宋抗金名将杨延昭使用的蟠龙金枪,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使用的沥泉枪等等。进入明朝以来,由于抗倭战争成为朝野议论的话题,武将们在选择兵器的时候往往把长枪作为首选,因为长枪在对付倭寇战刀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此时小野寺辉道在徐行健的长枪步步紧逼下,渐渐抵挡不住,只得卖一个破绽跳出圈外,徐行健举长枪直杀过去,逼得小野寺辉道只得撤退。此时城内守军和乡兵一千多人已经出城投入战斗,小野寺辉道看到这种局势,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危险境地,于是率领大队人马由原路逃跑。徐行健和郑茂率领明军和乡兵穷追不舍。倭寇仓皇退到横泾湾上船逃跑了。

但是倭寇并不死心,到了四月,小野寺辉道又率领大部队来了。小野寺辉道派遣一支四十二人的小分队前往海盐县城附近侦察。五月二日,倭寇小分队来到海盐东北的白马庙,这四十二个人可都是通过精心挑选出来的武术高手,战斗力非一般部队所比。他们打败追来的乍浦守军,打死了明军官兵二十多人。明军协总指挥马呈图,命令指挥采炼从澉浦等处调来明军三百名明军,与卫所军总兵力已经达到一千多人,驻扎在城北教场。明军虽然人数占绝对优势,但是马呈图对倭寇有畏惧心理,在城北校场停留了三昼夜不进攻,说是想等倭寇疲劳了再发起进攻,说什么是以逸待劳之计。到了六日凌晨,士兵分散到村子里去烧早饭,倭寇穿上老百姓的衣服,借着海雾掩护,分成五六股前来偷袭。顿时杀声四起,明军乱作一团,四散奔逃,马总被一枪穿胸背死。指挥采炼乘战马与倭寇战斗,杀伤两名倭寇后,被倭寇砍中采炼脑袋,采炼腮喉处被砍数刀而毙。千百户姜节、吕凤、姚岑、王相等都被杀死。明军一个鼓手擂鼓促战,倭寇一枪连鼓钉之于地。这一场混战,明军被杀四十多人,而倭寇则安全撤回大营。

五月二十日,王忬调参将汤克宽从苏北带着三百多名勇猛的、有对倭寇作战经验的邳兵前来海盐。此时海盐已聚集了本地海盐兵、丽水坑兵、湖州水兵等多支部队。五月二十三日,数百倭寇乘七艘大型战船到了乍浦。五月二十五日,汤克宽率邳兵和海盐兵一千多人迎战,倭寇听说主将是汤克宽,知道碰上了强手,于是下海逃走。但是有一股四十多人的倭寇外出抢掠回来晚了,没有赶上大部队,无法下海逃跑,就逃到乍浦高公山上,拆毁民房修筑堡垒。汤克宽率领大军将高公山团团包围起来,对高公山作地毯式搜捕,结果全歼了这股四十多人的倭寇。明军官兵用长矛挑着倭寇脑袋乘胜而归,海盐万众全部出城迎接。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1章 朱提督走马上任 第2章 项按察详说倭患 第3章 朱提督巡视鹗头 第4章 朱提督整顿海防 第5章 倭寇的窝点双屿港 第6章 曹副使夜访朱提督 第7章 双屿港的密谋 第8章 攻打双屿港的时机成熟了 第9章 明军攻打双屿港 第10章 双屿港被明军捣毁了 第11章 海陆并进追歼倭寇 第12章 走马溪大捷 第13章 暗流在涌动 第14章 朱纨被仇家扳倒了 第15章 倭患再起,东南沿海无宁日 第16章 汤克宽受命剿倭,鳖子门伏击获胜 第17章 倭寇在平湖、松阳等县抢掠 第18章 倭寇侵扰上海县,武尚文抗倭捐躯 第19章 益庆桥大战倭寇,两官员战死沙场 第20章 上海倭患严重,汤克宽被免职 第21章 王提督临危受命,俞大猷大战烈港 第22章 汤克宽坚守乍浦 第23章 汤克宽坚守盐城 第24章 王千夫海门捐躯 第25章 倭寇到处侵扰,王忬紧急调兵 第26章 任环孙镗保嘉定,苏州军民勤备战 第27章 倭寇杀向太仓,王忬紧急调兵 第28章 川沙潘家桥大捷,扬州嘉定修城墙 第29章 徐行健力保海盐 第30章 唐一岑崇明任职,姚刘沙抗击倭寇 第31章 倭寇占领柘林,攻陷青村所 第32章 万表组建和尚兵,黄道关初战获胜 第33章 怪倭寇棍下丧命,和尚兵新场大捷 第34章 翁家港僧兵逞威,长蛇阵大败倭寇 第35章 白沙滩大战倭寇 第36章 赵大王老婆被捉,董邦政上海任职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