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六章 水田论政

小说:三国贤太子 作者:岱起 更新时间:16小时前

雀鸟幽鸣,山风和煦。

千万块梯田蜿蜒环绕,水波如镜,错落有致地镶嵌在阳朔山的山坡低谷间,在日光照耀下映出峰峦叠嶂的绝美倒影。

面对如此美景,刘贤连连赞叹,全然不顾卷起的裤脚已经沾满污泥。

同样变成“泥腿子”的蒋琬,随手捏了捏脚边的水稻青苗,笑称今年会有个好收成。

“兄长,那边有野鸡,我要去打猎!”

喊话的少年不等刘贤回应,已经跨上小马,带着几个全副武装得扈从向山林深处跑去。

这便是刘德,刘贤一奶同胞得弟弟。听说兄长要到山上勘农,便哭嚷着随行而来。

“注意安全!”

刘贤笑着回应,随手又加派了十余人跟上。虽然作为穿越者,他对于眼前这个孩子没有那么浓厚得亲情,但是几个月相处下来,他已经在心里接纳了弟弟和妹妹华华。

长兄如父,弟弟妹妹对他的亲厚依赖,远胜父亲。

如果说此生是重来的人生,他渐渐感到,这些少年就是自己重来的青春。

弟弟妹妹让他想起自己青涩的少年时光,那时一切充满可能,每一天都充满希望的光。

他有时甚至会真的拿出兄长的样子,说些叮嘱的话,就像刚才。

“非要来这穷乡僻壤,沾一身泥不说,连口热茶都没有,牛粪倒是有的是。”

刘全一脸不悦,抬起脚,又对踩上的污泥暗骂了几句。

对于老仆的抱怨,刘贤一笑了之。反正再不愿意,还是陪他扎进泥地。

这是一个老实人,刘贤觉得,刘全有时像是自己的长辈,嘴上唠叨不停,却总是用行动关爱自己。

青苗,红土,耕牛,农夫。

茅庐炊烟袅袅,牧童笛声悠扬,刘贤仿佛置身于泼墨山水之中。

他从这画中醒来,纵目慨叹道:“今日一见,方知天地山川俊秀,远胜高楼广厦霓虹,也知道之前谈及仿曹孟德屯田之策时,公琰兄为何沉默不语了。”

这还要从二人之前的论政说起。

论及三国之政,宏谋远图莫若,而要说务实见效,当首推曹魏屯田。

初平三年,曹操平定兖州,并吞下黄巾贼余部30万人,成为实力不可小觑的一方诸侯。此时,他没有急于扩张版图,而是聚焦于粮食短缺这一最大时弊。

在深思熟虑后,曹操在新都许昌附近“画了一个圈”,以设立田官、公租耕牛、减免兵役徭役等措施,安置降卒和流民垦荒屯田,很快便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

之后屯田之策随曹操兵锋被推向各地。史载曹军“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屯田之策的成功,成为曹军纵马天下,一统中原的重要支柱。

作为穿越者,刘贤十分清楚这段历史。

他明白,粮草是这个时代天下英雄最大的敌人。它曾击败过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兄弟,也曾让诸葛武侯饮恨祁山。

更何况,他查过家底,以现在的存粮,不仅不可能出兵征伐,甚至只要一次欠收,就能让整个零陵“破产”。

这个时代,粮食甚至比钱,更值钱。

但是当他提出仿行屯田之策时,蒋琬并没有被其后来者的洞察与睿智所折服,而是笑而不语,把他带到这田垄之上。

这连绵不绝、依山傍水的梯田,便是蒋琬的答案。

“曹公曾言:夫定国之策,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定九州,孝武以屯田平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此论,蒋琬亦深以为然。”

蒋琬说着,俯身从水田中掐起一根青苗,递到刘贤眼前问道:“敢问公子,此为何物?”

“何物,你问我这是何物……呵呵,别闹……这个是……”

刘贤自小在城市长大,放眼不识五谷,已经无数次闹出将麦苗当成韭菜的笑话,如今面对蒋琬手中的青苗,一时尴尬的脸红起来。

“稻谷~公子,是稻谷。”一旁的刘全小声提醒着。

“就是,水稻嘛!乱插嘴,本公子怎会不识水稻!本公子还知道杂交水稻呢!”

蒋琬没有纠缠刘贤的无知,转而望向山顶方向道:“北人食粟,南人食稻,此为天地造化,也是曹公屯田之策成功所在。这荒山原野,若要改土为田,灌溉只能多凭山泉积雨,浇灌亦唯人力,难学北境引河漫灌之法。”

山泉水慷慨而下,在众人身边激起点点白花,似是对蒋琬点头示意。

“且山路崎岖,不似中原腹地一马平川。拓荒虽可借力铁犁耕牛,却也少不得大费人力。以公子所能调动之兵卒民户计,收效将远不及曹公。”

蒋琬这话好似一盆凉水,将刘贤的奋发向上的热情无情浇灭。

他本以为自己是拥有上帝视角的穿越者,可在蒋琬眼中,竟然就真的是不学无术、不通实务的公子哥了!

“可是,可是,我们一路所见,这山下也有广袤平原,连田阡陌,难道那里没有荒地,不能屯田吗?非要往这山上屯田不可?”

刘贤的不服输,只换来蒋琬一声叹息。

“公子所见,皆是良田不假,可惜那既不是荒田,也非公子所谋。”

刘贤一脸困惑追问,蒋琬却闭口不言,转身回走。刘贤被逼无奈,只得抓着刘全问,那些田地到底是谁家的?

“那些……都是郡县里豪家大族的私田,可不是什么荒田。”

刘全声音卑微怯懦,仿佛提及他们都是罪过。

又是世家豪族,刘贤恨恨咒骂。

近一个月来,二人纵论时政,每每谈到这些世家豪族,刘贤便想起父亲的教诲叮嘱,顾左右而言他。没想到今日,这终究是过不去的话题了。

这些世族一面垄断学术仕途,将社会向上通道牢牢攥在手中,一面巧取豪夺兼并田地,私募部曲奴隶,成为称霸一方的大地主,土皇帝。

在他们眼中,最强宗室荆州牧刘表也不过如此,一介小小的零陵太守,那就真是个弟弟了。

“几个破落户,就吓得话都不敢说了?这天下,到底还姓不姓刘?!别的地方我不管,在零陵,只要太守还姓刘,他们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老子这条命虽然精贵,但是决不能再看别人脸色!”

这一段突然的爆发,让刘贤身后的众多侍从、书佐全都吓出一身冷汗。

这些随从虽然在太守身边行走,但出身无不是寒门小家,有些甚至出自平民贱籍,几代人仰世家豪强鼻息而活,虽有不满,但只能腹诽而已,谁敢如此明目张胆和豪强叫板?

可他们谁又懂得刘贤?

自从那日刘度给他讲述了零陵官场,一股怒火就已经在他心中萌发。

上一世他是打工人,整日为了生计唯唯诺诺、受尽委屈,已是不得已。

这一世翻身当了富二代,还是全郡最强富二代,怎么能容忍自己头上还有个甲方!

一旁的忠仆刘全偷偷扯袖,提醒他祸从口出,切莫年轻气盛。

“不气盛叫年轻人吗!真以为富二代不打人吗!我决心已定,就先拿这些人开刀!”

山风掠过,众人都像地里的稻谷一样打着寒颤。

唯独蒋琬,这个在豪强打压下沉寂多年的小吏,这个一生被人轻视白眼的寒门子弟,这个刚刚还欲言又止的年轻谋士,攥紧了拳头,转过身,眼含热泪,在满地泥污中慨然下跪,递上已经被汗水浸透的信札。

刘贤连忙扶起蒋琬,在阳光下打开信札,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汉隶小字:

“臣琬言:臣本末吏,蒙前太守韩公拔擢,侍事于郡府,不敢作腾达之想。然公子不以臣微陋,除臣郡丞,此间荣恩千万,非臣陨首可报一二……然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欲流之远者,当浚其源。自黄乱以来,豪强世家假称自保,吞民田,募部曲,连栋数百,膏田满野,行贿赂以乱执政,养剑客以威黔首。乡间闾里,父子低首,奴事富人,躬率妻孥,为之服役。富者席余而日炽,贫者蹑短而岁蹴,历代为虏,犹不赡于衣食,生有终身之贫,死有暴骨之忧。是以政令缓急,皆不出郡府;屯田百斛,财穗尽入庄坞。此之为郡国第一弊病,公子不可不察……”

刘贤虽然是穿越而来,但穿越日久,早已在文吏指导下学会了古文句读。

除了痛陈豪强之患,蒋琬还在信中详述了盐铁、水利、工商,乃至外交、治夷等多项施政举措,全部是二人近日来论政所得所想,堪称倾尽才学的心血之作。

此刻刘贤读着信,已对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士子豪情所深深感染。他实在想不出,自己究竟有多傻,才会放走这样一位人才。

更何况他本来就是彪炳史册的千古名相,一位名副其实的当世英才。

不愧是诸葛武侯选定的接班人。

“公子那日提出屯田之想后,蒋琬便夜撰此文,本欲作为辞表,待去国北行后奉上。可等不及了……”

蒋琬说着,竟然有一丝哽咽:“琬生年二十有七,生于此,长于此。零陵偏远,地狭民穷,却也是一方热土,琬实不忍见其毁于一旦。今袁绍覆灭,天下半归孟德。不出五年,待北境平定,其必挥师南下,恐重现徐州屠城惨象。琬观刘表其人,外宽内嫉,处事昏聩,难护荆州百姓周全。琬侍奉公子廿余日,已知公子虽有恶名在外,却心系家国,气度宏阔,远胜刘表二子。南国英雄,唯公子一人。望公子励精图治,保零陵百姓安危。琬在北国,亦……亦为公子事之!”

“停,停,停,我是个好人我知道。”刘贤只觉得蒋琬的话和前女友离开自己时的留言特别像。

玩笑话不能掩盖心底得澎湃。实际上,他被蒋琬说得潸然泪下,不自觉感觉肩头似乎多了一份沉重的责任。

他本想苟全此世,享乐一生,过一把富二代的瘾就好,此刻却被蒋琬说得,想要拿起刀枪与来敌大战一番似的。

“既然如此,留下来,亲手保护你的故土,不好吗?”

刘贤这一问,却是将蒋琬问住。

他们都知道那个赌注,依然作数。

他爱零陵,也爱芸娘。

至少此刻,分不出高低。

二人对视得一瞬间,刘贤突然想起了一个人。

刘备,当年你放走徐庶的时候,是否也是这样,既心有不甘,却无可奈何。

要恨就恨自己还不够强大。

也许就是这股恨意,激励着织席贩履之徒,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

就在蒋琬要回绝刘贤得当口,远处突然传来侍卫的高声惊呼:

“不好了!二公子被武陵蛮劫走了!”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告别996 第二章 财报立国 第三章 怒斥郡丞(签约了,求推荐,求收藏) 第四章 郡吏蒋琬(求收藏,求推荐) 第五章 以爱之名(求推荐,求收藏!) 第六章 水田论政 第七章 武陵蛮 第八章 南鹰骑 第九章 上将邢道荣(帮邢将军求收藏,求票票) 第十章 竖子凯旋(求各位公子收藏,求小票票!) 第十一章 遥远的她(求票票,求收藏!) 第十二章 撒网!撒网!(来都来了,不点个收藏,留张票票吗(´∀`*) ?) 第十三章故地重游 第十四章芸娘(明天上推荐啦,求各位大老爷收藏投票!) 第十五章琵琶行 第十六章 横生枝节 第十七章 陈年往事(发了新图,求收藏!求票票!) 第十八章 自投罗网(求收藏,求票票!) 第十九章 泠水送别 第二十章 佳人难再得 第二十一章 还得靠爹 第二十二章 鸡鸣狗盗(亲们,求收藏票票投资支持啦!) 第二十三章 一触即发 第二十四章 四大家族 第二十五章 镇服三强 第二十六章 二虎相争 第二十七章 来者不善 第二十八章 口耳相传 第二十九章 相忘相逢 第三十章 粮息新政(求收藏,求个小票票,笔芯) 第三十一章 公子与公子 第三十二章 捕蛇者说(单章4.4k,求支持!求票票!) 第三十三章 莎摩珂(上) 第三十四章 莎摩珂(下) 第三十五章 公子出征 第三十六章 人生初见 第三十七章 叫我大王 第三十八章 始安难破 第三十九章 乱战与乱局 第四十章 一死报君恩 第四十一章 君死社稷 第四十二章 少挽狂澜 第四十三章 蛇蝎美人 第四十四章 尘埃落定 第四十五章 伤情最是晚凉天 第四十六章 外公姓士,家住交州 第四十七章 外公姓士,家住交州 第四十六章 长亭外 古道边 第四十八章 目的地!交州! 第四十九章 江夏顾瑕 第五十章 酒后之语 第五十一章 拜见舅父 第五十二章 街头奇遇 第五十三章 祈丰夜宴(上) 第五十四章 祈丰夜宴(中) 第五十五章 祈丰夜宴(下) 第五十六章 任性而为 第五十七章 有所不为 第五十八章 悬梁遗命 第五十九章 归仙问道 第六十章 群龙无首 第六十一章 抓刺客! 第六十二章 慷慨邢道荣 第六十三章 顾瑕之谋 第六十四章 “毒”将士匡 第六十五章 骨肉之情 第六十六章 大鱼上钩 第六十七章 士徽出手 第六十八章 生死相随 第六十九章 龙编密道 第七十章 兄弟反目 第七十一章 交出遗命! 第七十二章 风雨对峙 第七十三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 第七十四章 交州刺史(上) 第七十五章 交州刺史(下) 第七十六章 太公归来 第七十七章 硝烟终散 第七十八章 道破天机 第七十九章 认罪认罚 第八十章 杯酒释兵权 第八十一章 亲上加亲 第八十二章 好风送我回零陵(劳动节啊!求朋友们投月票推荐票啊!) 第八十三章 爱才惜才 第八十四章 义结金兰 第八十五章 美周郎 第八十六章 故乡的玛丽苏 第八十七章 众人的隐忧 第八十八章 鲍隆与陈应(上) 第八十八章 桂阳密谋(上) 第八十九章 桂阳密议(下) 第九十章 黑白之争 第九十一章 泠道暗流 第九十二章 杀人放火 第九十三章 义无反顾 第九十四章 在劫难逃 第九十五章 大局为重 第九十六章 杀降不详 第九十七章 陈应拜服 第九十八章 忠义难全 第九十九章 奇门秘法(上) 第一百章 奇门秘法(下) 第一百零一章 擒龙斩虎 第一百零二章 鲍隆归降 第一百零三章 战后会议 第一百零四章 拜将练兵 第一百零五章 军令如山 第一百零六章 门前遇刺 第一百零七章 赖恭出手 第一百零八章 流言蜚语 第一百零九章 赵范末路 第一百一十章 乌角神通 第一百一十一章 桓阶出山(上) 第一百一十二章 桓阶出山(下) 第一百一十三章 蒋琬来信 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陵相聚 第一百一十五章 军师蔡瑁 第一百一十六章 金玉世家 上架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 旧病复发 第一百一十八章 风波暗涌 第一百一十九章 疏不间亲(祝各位读者老爷521快乐~)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