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桓阶出山(下)

小说:三国贤太子 作者:岱起 更新时间:23小时前

刘贤听到对方称呼自己“零陵竖子”,尴尬的不知该点头,还是否认。

你是竖子,你全家都是竖子。他心中暗骂mmp,嘴上微笑道:“不才正是刘贤。”

桓阶为了避难,几年来不问世事,一心做纸,却也听过手下工人传颂零陵新政的好处。

“出山?在下当年反了刘景升,今日你要我辅佐荆州刘氏?士可杀不可辱,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桓阶语调升高,工人们还以为东主遇上了强买强卖的富商,纷纷聚拢过来撑腰,被桓阶劝退。

“伯绪不是怕死之人,这一点老夫当然知道。没有过人大勇,怎会涉险藏身郡治。”赖恭语言看似宽缓,实则在用逃窜的往事挑动桓阶的神经。

“你不必激我。”桓阶端坐回位。“在下留此有用之身,不为苟活,那是肩负大义,不敢轻死。”

“大义?就是造纸?”赖恭不以为然。

“哼,世人皆说你赖广孝有神机鬼谋,我看不过如此。”桓阶展开案上纸张,提笔蘸墨,写下了大大两个字:忠汉。

“嚯,商贾之途,真不埋没了你这位大忠臣。”赖恭讥讽道。

“你可以小看桓阶,不能小看这纸张。世间纷乱,豪强争权,世人皆以为刀枪马壮可为天子,方有王芬、袁术、阙宣之流觊觎大宝,妄称天命。桓阶愚钝,此生虽不能为天子征讨不臣,但可为汉室造万卷青史,颂忠臣佳话,余愿足矣。这纸张轻竹简百倍,却价贵不菲。湘南竹木茂盛,若能广而兴之,普惠多传,则天道大义传于四海,忠孝文义播于九州。虽有奸主窃命,可万民朝宗,八方归心,何愁汉室不能复兴?”

赖恭笑道:“所以,你这小小纸坊,取名朝宗?取意虽宏大,但仍是迂腐之见。伯绪不知秦嬴坑六国儒士,武帝禁太史公书?若比王道文章,鲁国早就一统华夏了。”

桓阶争道:“上善若水,不争一时短长,争的是滔滔不绝。”

“呵呵,人都挫骨扬灰了,绝不绝的有何意义……”

眼看要变成论战,刘贤开口阻拦道:

“恭叔,桓公不是腐儒,自是懂得道理。我想桓公造纸,是想留下张羡大人起兵奉道的真相吧。”

从见到桓阶第一面起,刘贤就知道,桓阶是个务实之人。若是迂腐之人,定不会赤膊与工人们流汗共劳,甘苦与共。更可况,他知道迂腐之人,是绝对不会受到曹操曹丕两代雄主的赏识的。

纸是拿来用的,既然不是迂腐之用,那便是务实之用。

从桓阶历史上的命运推演其性格,刘贤猜测,桓阶冒死造纸,他写出来的话,却又必须跨过大江大河,送到千里之外。

他要告诉世界,当初自己和张羡并非叛乱。

他们是忠臣,效忠的是大汉朝廷。相反刘表这个汉室宗亲,才是大汉真正的叛徒。

赖恭扔不放过桓阶:“既然是要奉王命讨不臣,那不是更要辅佐刘氏?伯礼公子可是汉室宗亲。”

桓阶拍桌怒道:“荆州刘氏算什么宗亲!名为宗亲,实为宗贼!当年天子蒙尘,董卓之乱,弘农遇险,刘表可曾派一兵一卒过江勤王?孙文台忠勇之臣,反遭其毒手。若要桓阶辅佐荆州刘氏,莫不如斩了桓阶首级,落得痛快!”

刘贤听他一口一个“荆州刘氏”,按捺不住,说道:“桓公说的在理,只是刘某并非襄阳一脉,并且……”刘贤见四下无人,只有他们三人在场,便大胆说道:

“刘表是汉贼,曹操更是。”

这话出口,桓阶一惊,连赖恭都忍不住眉角耸动。

刘贤知道,不仅对于桓阶,对于所有处在当代视角的文人士子来说,此时的曹操,还远不能称为权臣大白脸。

这一年,大汉朝廷在许昌扎根稳固,迎立了天子的曹操彻底横扫了叛臣袁绍的势力。曹孟德虽实力大涨,却还只是大汉的丞相,想达到“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加九锡、封魏王”的高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他的运作下,汉室的国运就像一支从低点开始节节攀升的股票,一路彪红。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延续了几百年的王朝帝国,人们会将这几十年的骚乱当做千年王朝的短暂波折。

世人眼中,刘协是中兴之主,朝廷站满了天子的属臣,困难终将过去,刘姓天子将会千秋万代传下去,国祚绵长,一如始皇帝的梦想。

桓阶正是抱有如此热情幻想的人。时至今日,他最高只是坐到长沙郡吏,不可能站在后世的角度去质疑朝廷的合法性,更不可能预想到后面曹丕篡汉的后话。他对朝廷有期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刘贤观桓阶性格,放在今天可用八个字概括:家国情怀,使命担当。若要收为己用,必须破除他对朝廷的幻想。

他问桓阶:“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桓公以为许昌安稳?可知天子蒙难,已经发了‘衣带诏’!”

衣带诏,是说汉献帝受曹操挟持,只能将求救诏书夹于玉带之中传于刘备等人。因为被写入三国演义,很多人以为这是小说家杜撰,却不知对此多有记载。

桓阶只是长沙郡吏,八成不知道衣带诏的秘密。刘贤说出来,是要告诉他,许昌那个朝廷不值得。

待刘贤讲完衣带诏的故事,桓阶沉默不语。他的信念瞬间崩塌。

原本以为大汉中兴的年份,没想到,只是天子受难的又一个春秋。

“没有证据,你是在骗我。”桓阶不信。“你是刘表一脉,何必骗我一个布衣?”

“新野刘玄德正有此书,桓公寻新野旧故一问便知。”刘贤已经看出桓阶的动摇,诚恳道:“在下并非襄阳一脉。若说传承,在下永远是天子一脉,是高祖皇帝血脉。”

这个年代收服士子之心,必须打复兴大汉的牌。

刘贤坚定的说道:“刘表无耻,枉顾宗亲大义。曹操奸诈,终是王莽之徒。复兴汉室,除了家父和自己,刘某谁也不信。此时江左疲敝,尚难与之争锋。桓公大才,刘贤久闻。此来请桓公出山辅佐。他日迎立天子,兴复汉室。”

刘贤这话,若是别人说,定会被质疑:凭什么曹操是汉贼,你就是大汉忠臣?

除了你,普天之下没好人?

再说,你刘贤成了势,将来就不会成为新的权臣。篡位夺权?

还真不会。因为他本身就是大汉宗亲,论起来更是大汉鲁恭王之后,是高祖血脉。他将来即便取代刘协,那叫继汉,不叫篡汉。

更何况,在这个刘表的荆州,刘贤敢光明正大的请桓阶出山,本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零陵刘氏,不认同襄阳刘氏。

刘表是不可能辅佐的,曹操又是个欺辱天子的权臣,摆在桓阶面前的只有刘贤一个选择。

桓阶道:“公子忠心,桓阶信服。只是公子真的敢用桓阶?不怕刘景升怪罪?”

刘贤道:“不怕。刘贤只怕不能为天子纾难,以尽臣心。”

桓阶慨然行礼道:“桓某不才,愿为公子效犬马之劳,早日兴复汉室,灭汉贼于南北!”

刘贤起身将桓阶扶起:“今日非刘某得桓公,乃是荆州得桓公。只是一样,刘某请桓公应允。”

“公子但说无妨。”桓阶道。

“请桓公不要放弃这朝宗纸坊。纸张是文明之本,是华夏瑰宝。请桓公发扬光大,让零陵桂阳成为江左文都。”

“那可是苦了我江左竹林哟。”赖恭一声玩笑,惹得众人发笑。这老头子满脸笑意,显然对刘贤的表现十分满意。

这次举荐桓阶,不仅是赖恭惜才,更是他对刘贤的一次试探。刘表强盛如斯,刘贤敢任用襄阳通缉犯桓阶,就说明不是畏畏缩缩的孬种。成大事者必有大胆魄,这一点刘贤比刘度看来高出许多。

“桓某定当竭力为之。只是前有蔡侯纸,今有左伯纸,这桂阳新纸独用南木,质地坚韧,价格公允,还请公子起个名字。”

刘贤本想脱口而出“宣纸”两个字,却想起书上说宣纸是以产地安徽宣城为名,思虑片刻道:

“不妨就叫湘纸。”

桓阶念着,深以为然,当下便命工人以此纸命名为湘纸。

三人正说着,却见刘敏带人赶到,急匆匆说道:

“公子,使君带着小公子一行从零陵赶来,急着见公子。”

“父亲来了?”刘贤道。“好事啊,那为何如此惊慌?”

刘敏道:“使君要拉着公子,去襄阳负荆请罪!”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告别996 第二章 财报立国 第三章 怒斥郡丞(签约了,求推荐,求收藏) 第四章 郡吏蒋琬(求收藏,求推荐) 第五章 以爱之名(求推荐,求收藏!) 第六章 水田论政 第七章 武陵蛮 第八章 南鹰骑 第九章 上将邢道荣(帮邢将军求收藏,求票票) 第十章 竖子凯旋(求各位公子收藏,求小票票!) 第十一章 遥远的她(求票票,求收藏!) 第十二章 撒网!撒网!(来都来了,不点个收藏,留张票票吗(´∀`*) ?) 第十三章故地重游 第十四章芸娘(明天上推荐啦,求各位大老爷收藏投票!) 第十五章琵琶行 第十六章 横生枝节 第十七章 陈年往事(发了新图,求收藏!求票票!) 第十八章 自投罗网(求收藏,求票票!) 第十九章 泠水送别 第二十章 佳人难再得 第二十一章 还得靠爹 第二十二章 鸡鸣狗盗(亲们,求收藏票票投资支持啦!) 第二十三章 一触即发 第二十四章 四大家族 第二十五章 镇服三强 第二十六章 二虎相争 第二十七章 来者不善 第二十八章 口耳相传 第二十九章 相忘相逢 第三十章 粮息新政(求收藏,求个小票票,笔芯) 第三十一章 公子与公子 第三十二章 捕蛇者说(单章4.4k,求支持!求票票!) 第三十三章 莎摩珂(上) 第三十四章 莎摩珂(下) 第三十五章 公子出征 第三十六章 人生初见 第三十七章 叫我大王 第三十八章 始安难破 第三十九章 乱战与乱局 第四十章 一死报君恩 第四十一章 君死社稷 第四十二章 少挽狂澜 第四十三章 蛇蝎美人 第四十四章 尘埃落定 第四十五章 伤情最是晚凉天 第四十六章 外公姓士,家住交州 第四十七章 外公姓士,家住交州 第四十六章 长亭外 古道边 第四十八章 目的地!交州! 第四十九章 江夏顾瑕 第五十章 酒后之语 第五十一章 拜见舅父 第五十二章 街头奇遇 第五十三章 祈丰夜宴(上) 第五十四章 祈丰夜宴(中) 第五十五章 祈丰夜宴(下) 第五十六章 任性而为 第五十七章 有所不为 第五十八章 悬梁遗命 第五十九章 归仙问道 第六十章 群龙无首 第六十一章 抓刺客! 第六十二章 慷慨邢道荣 第六十三章 顾瑕之谋 第六十四章 “毒”将士匡 第六十五章 骨肉之情 第六十六章 大鱼上钩 第六十七章 士徽出手 第六十八章 生死相随 第六十九章 龙编密道 第七十章 兄弟反目 第七十一章 交出遗命! 第七十二章 风雨对峙 第七十三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 第七十四章 交州刺史(上) 第七十五章 交州刺史(下) 第七十六章 太公归来 第七十七章 硝烟终散 第七十八章 道破天机 第七十九章 认罪认罚 第八十章 杯酒释兵权 第八十一章 亲上加亲 第八十二章 好风送我回零陵(劳动节啊!求朋友们投月票推荐票啊!) 第八十三章 爱才惜才 第八十四章 义结金兰 第八十五章 美周郎 第八十六章 故乡的玛丽苏 第八十七章 众人的隐忧 第八十八章 鲍隆与陈应(上) 第八十八章 桂阳密谋(上) 第八十九章 桂阳密议(下) 第九十章 黑白之争 第九十一章 泠道暗流 第九十二章 杀人放火 第九十三章 义无反顾 第九十四章 在劫难逃 第九十五章 大局为重 第九十六章 杀降不详 第九十七章 陈应拜服 第九十八章 忠义难全 第九十九章 奇门秘法(上) 第一百章 奇门秘法(下) 第一百零一章 擒龙斩虎 第一百零二章 鲍隆归降 第一百零三章 战后会议 第一百零四章 拜将练兵 第一百零五章 军令如山 第一百零六章 门前遇刺 第一百零七章 赖恭出手 第一百零八章 流言蜚语 第一百零九章 赵范末路 第一百一十章 乌角神通 第一百一十一章 桓阶出山(上) 第一百一十二章 桓阶出山(下) 第一百一十三章 蒋琬来信 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陵相聚 第一百一十五章 军师蔡瑁 第一百一十六章 金玉世家 上架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 旧病复发 第一百一十八章 风波暗涌 第一百一十九章 疏不间亲(祝各位读者老爷521快乐~)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