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九章 借题发挥

小说: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更新时间:1个月前

第一百九十九章借题发挥第一百九十九章借题发挥:

汤和的离世对老朱来说确实是一个打击,只是老朱这辈子经历了太多。所以就算是伤心、难过,也不至于悲痛欲绝。

朱允熥也是要做些正经事情,朝政的事情还有不少。

蓝玉和常升欢欢喜喜的来到了文华殿,“殿下,龙州土官赵宗寿奉表请降。”

朱允熥瞬间乐了起来,“他这才刚刚造反,朝廷大军还未到,他这就开始请降了,这叫个什么事情?”

蓝玉则理所当然的说道,“王师强悍,那些土司自然心生畏惧。不要说他只是个龙州知州了,就是蒙元梁王、蟠踞云贵的段家,那又如何?王师所向披靡,这些人还不够瞧!”

这么说自然也是没问题,听闻朝廷大军来平叛,赵宗寿这样的土司自然肝胆俱裂。

元朝的梁王孛儿只斤·把匝剌瓦尔密面对大明王师的所向披靡逃离昆明后自杀,世代镇守大理的大理总管一系末代总管段世在沐英和王弼夹击后被生俘。明夏皇帝明升反绑双手、车载棺材,与母亲彭氏及官属前往军门投降。

麓川的司伦法在赵宗寿等人看来是多么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可是被大明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将一些心腹连同贡物一起进献大明皇帝。

朱允熥也不置可否,只是问道,“你们觉得该如何?”

蓝玉则立刻回答,“殿下,臣以为那些蛮人反复无常,还不如这一次一举荡平,免得这些人又是降而复叛,实在是闹心。”

常升在这个时候也附和说道,“殿下,臣以为凉国公言之有理。先不说那些蛮人降而复叛本就是天理不容,这赵宗寿本又是阴险狡诈之辈,更不可饶恕!”

朱允熥看着常升,说道,“你怕不是想要给大舅报仇吧?”

常茂死的时候就是在龙州地界,虽然和赵宗寿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常升可是迁怒于赵宗寿等人。

常升立刻有些尴尬,连忙说道,“殿下,臣并非是因公废私之人。只是这赵宗寿本就是前任知州赵贴坚侄子,岂能承袭官职?”

“赵贴坚无子,只有两个女儿,其中一女还成了大舅侍妾。”朱允熥没好气的说道,“总不能是让那女子知州龙州吧?”

赵贴坚和他的妻子黄氏也算得上是无所不用其极,为了荣华富贵毫不犹豫的将女儿送给常茂暖床。

常升就连忙说道,“赵贴坚还有一个弟弟,当年遣使奉表、贡方物便是其弟。再者说了,赵宗寿不是还有一个女婿么,叫什么李圆泰,也是土官。”

朱允熥忍不住上下打量着常升,问道,“二舅,家里头可是有了荣华富贵,你可别给我收受不该收的东西,别叫我为难。”

常升立刻急忙辩解,“殿下放心就是,现在京中上下谁还敢去府中送礼?不要说进门了,就算是进了门也要给我打出来!”

这话朱允熥倒是不怀疑,现在的常家有着足够的荣华富贵,普通的金银珠宝还真的看不上。

现在常家最在乎的,一个就是朱允熥的地位,另一个就是常升妻子肚子里的孩子,这两个才是常家的无价之宝。

朱允熥有些头疼,说道,“我知道按说是和赵家更为亲近一些,只是这事情有些复杂。算了,你们两个也都是武人心思,立场也有偏私。这事情报到朝堂之上,你们不用管了。”

既然朱允熥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哪怕觉得有那么一些失望,蓝玉和常升也没有过多的劝谏,这些事情也确实不是他们所擅长的。

等到这两位国公离开,道衍就笑着说道,“殿下,赵宗寿上表请降,朝廷该是要允准了吧?”

朱允熥就问道,“大和尚,这人都叛了,现在只是上表请降朝廷就允准了,这是不是有些儿戏了?真要是如此,以后那些土司可就肆无忌惮了。”

前两年年建昌卫降而复叛的时候,蓝玉可是直接带人平叛,建昌卫土司月鲁帖木儿并其子胖伯被俘后可是押解应天府正法的。

道衍就笑着说道,“殿下,龙州虽说也是卷入叛乱,只是这赵家并未卷入其中。要说这些土司之中,赵家算是最为恭顺了。”

真要是这么说也有道理,道衍这倒是没有夸大其词。

常茂被贬到龙州安置,赵家上下都恭恭敬敬百般讨好。对朝廷也是按时上贡,从不敢有什么耽搁。

至于说这一次龙州也算是叛乱了,但是赵家没有卷入其中,而是一些小土司或者是周边的一些部族开始叛乱。

道衍继续说道,“朝廷若是停兵也不妥,该剿的还是要剿。只是这赵家倒是可以留下来,朝廷若是一举剿灭龙州诸土司,怕是会再有祸乱。”

这也就是朱允熥有些为难的地方了,因为他知道道衍说的这些是非常有道理的。

云贵以及广西等地方有太多的小部族,他们当中大多数是不太认可大明,只是认可土司等等,也非常容易被裹挟等等。

现在朝廷要是一口气将所有的土司剿灭,先不说军事方面可能付出不小的代价。后续的开发等等,那也是非常大的一个问题,绝对不是轻松的事情。

朱允熥就看着道衍,说道,“大和尚的意思是以赵家作为一个榜样,让其他土司看到归顺朝廷的好处?”

道衍就说道,“回殿下,臣正有此意。臣听闻那些蛮夷不识王化,乃至不通教化,想要让这些人归心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朱允熥也不反驳,因为实际情况和道衍说的也是差不多,那边的一些偏远地区汉化程度确实比较低,所以对朝廷来说开发、管理也是非常有难度。

汉化程度太低、不识教化,想要管理这些地方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同样的情况在云南也是如此,所以现在沐家不只是要镇守、平叛,同样需要屯田、宣扬教化等等,这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不是打下来了疆域就行,不是打下来了就是百姓归心了,很多的时候后续的治理反而是一个更加耗时费力的事情。

道衍继续说道,“臣以为这一次平叛,大军当招降其胁从者,拒不投降者自然该剿灭。”

至于主犯就根本不用刻意提起了,对于这样发起叛乱的首恶等等,那肯定是要毫不留情的,这一点大家也都是心里有数。

朱允熥沉默片刻后说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只是这一次的叛乱若是不下狠手,实在是难以服众。”

道衍就说道,“这倒不难,赵宗寿本就是亲自来朝谢罪、贡方物,可见其诚意。再者朝廷数万大军出征,若是没有些许军功倒也说不过去。”

打肯定是要打,这一件事情根本没有什么好怀疑的,很多人都知道这件事情是必然。

只是到底怎么样去打,要打哪些人,或者是打出来什么样的一些成果,这就是需要好好的去思考了。

毕竟朱允熥不是大将军,不是只管打仗不管建设的类型。他要考虑的事情,实际上还是广西一些偏远地区的治理等等,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大事。

道衍就继续说道,“殿下,臣以为可趁此次改土归流。朝廷当设置卫所、添置官员,对当地实行管理,这些土司若是不从,自然就要平叛。”

朱允熥看向道衍,由衷说道,“你这个大和尚不还俗倒是有些可惜了,我也有这个意思,只是做起来不容易啊。”

道衍就含笑说道,“殿下也明白,打江山不易、治理江山社稷更难。广西说来还不是大事,殿下只需多花些心思就好。”

这话听起来是有些不客气,似乎就是在教育朱允熥这个皇太孙一般,实在是有着一些僭越的嫌疑。

只不过道衍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慌乱,也是因为相处一段时间之后,他知道这位皇太孙及时有些时候是小心眼,可是一般不会在意这些话语。

最主要的是这位皇太孙非常务实,认准了是人才就会多了宽容。要是一个庸才,这位皇太孙自然也就是要鸡蛋里挑骨头了。

朱允熥笑了起来,说道,“是这个道理,怕事情麻烦就不去做,这自然不妥。行了,这事我心里有数了。”

道衍提出来的一些想法和朱允熥也算得上是不谋而合,这也是一次恩威并施的好机会,可以让大明进一步加强对广西一些地区的掌控。

现在十万大军作为依仗,这个时候自然也就是要强力的去推进一些改土归流、添置官员的事情了。

若是那些土司不从,那自然也就不需要客气了,十万大军在那里呢。不听从朝廷的意思,自然也就是叛党了,肯定不需要有任何的客气。

要是识时务一些的话,朝廷还是会给个体面。配合朝廷办事的话,不说世世代代的荣华富贵,短期来看还是不需要担心跌落凡尘。

至于以后想要反叛,那肯定也不是简单的事情了,朝廷添置的流官就是去治理这些地方的。

而且肯定是要在平叛的一些地方设置卫所,加强一系列的军事存在作为保障,也可以让那些蠢蠢欲动的野心家们夹着尾巴做人。

有些事情必须要做,这一点朱允熥是毫不怀疑的,他不可能只是盯着还没有开发的海外等等,将大明境内给治理好,这更是首当其冲的要紧事。

至于说调整战略之类的事情显然也谈不上,因为再最初让徐辉祖出兵的时候,朱允熥也就是考虑过恩威并施,军事和政治手段是需要齐头并进的。

现在这个赵宗寿这么识时务,自然也就意味着一些政治手段需要使出来了。

军事方面的手段,只需要稍微的做一些调整,现在只是多了一个不会攻打赵宗寿而已。

朱允熥将傅友德叫来,问道,“我若是现在下令不攻龙州知州赵宗寿,会不会对魏国公用兵造成困扰?”

不怪朱允熥这么谨慎,实在是前车之鉴实在是太多了。虽说有一些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法,可是徐辉祖显然是不具备着违抗君令的勇气。

要是自己现在临时改变一些战略导致徐辉祖等人束手束脚以至于兵败,那朱允熥肯定是没办法原谅自己,这样的事情绝对要避免。

傅友德非常谨慎的问道,“殿下,是龙州知州赵宗寿,还是所有部众?”

朱允熥仔细的向傅友德解释了一下赵宗寿投降的事情,也明确了只是赵宗寿一部。

傅友德明白后直接说道,“殿下,臣以为若是此时下令,对魏国公并无困扰。朝廷不攻龙州,只需改道奉议等处。魏国公平定奉议后,可一路推进至都康、向武、南丹等地。”

朱允熥一听就心里有数了,“然后可在南丹、奉议、庆远,再置龙州指挥使司。”

傅友德觉得他从一个大将军的角度出发,可以很好的去完善朝廷的用兵,可以对接下来的一系列军事布置和安排埋下伏笔。

但是他到底是大将军,而不是统治者。这位皇太孙可不只是想着军事手段而已,而是借由军事手段将一些政治手段发挥到了极致。

大军改道之后可以平定其他地方的叛乱,可以在要地设置卫所。更重要的是算是卷入其中的龙州一下子就尴尬起来了,到时候知州赵宗寿想要当个土皇帝都难,会有一个龙州指挥使司对他形成一系列的威慑。

朱允熥心情非常好,对傅友德说道,“回去起草一份奏章,明天上朝时报上来。”

傅友德自然不会有任何的意见,这件事情也属于他的分内职责之一。哪怕看似是退居二线不再领兵了,可是这个颍国公在军方还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至于朱允熥就开开心心的朝着武英殿走去,这件事情他现在心里基本上是有了主意。不过还是让老朱再稍微的把把关,看看有没有一些不合适的地方,或者是需要完善的地方。

不是朱允熥没有主见,而是他希望在有些事情上做的尽善尽美。多费点事,对于他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坏事情。

只要多花点心思能将事情办好,那就是值得的。(本章完)相邻阅读:

《》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都市小说,88读书网转载收集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提剑 第二章 他能守得住天下? 第三章 谁教你的? 第四章 搬出去 第五章 正好,我也记仇 第六章 我去哪? 第七章 叩见大明兴宗皇帝 第八章 子不类父 第九章 都是兄弟 第十章 发难 第十一章 朝堂争辩 第十二章 朝堂大乱 第十三章 接着斗呗 第十四章 应对方式 第十五章 前途未卜 第十六章 行动 第十七章 规矩 第十八章 行动 第十九章 舍我其谁 第二十章 都没了活路 第二十一章 睚眦必报 第二十二章 家长里短 第二十三章 不甘、嫉恨 第二十四章 我不能输 第二十五章 皇孙出宫 第二十六章 武人集团 第二十七章 勋贵 第二十八章 望之不似人君 第二十九章 沉住气 第三十章 纨绔的皇孙 第三十一章 我是允熥啊 第三十二章 小聪明 第三十三章 沐王 第三十四章 不省心的叔叔们 第三十五章 平稳、隐忧 第三十六章 纨绔的理想 第三十七章 周王返京 第三十八章 真假纨绔 第三十九章 你也有今天 第四十章 有意思了 第四十一章 交锋、试探 第四十二章 儿臣不敢 第四十三章 多疑、信任 第四十四章 功臣之后 第四十五章 心结 第四十六章 定下来吧 第四十七章 自寻死路 第四十八章 狠辣 第四十九章 杀鸡儆猴 第五十章 行情涨了 第五十一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 第五十二章 区别对待 第五十三章 有趣的关系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处置 第五十五章 安心上路 第五十六章 安排 第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 第五十八章 嫡、庶 第五十九章 我没错 第六十章 堂堂正正 第六十一章 一个贤王的诞生 第六十二章 三师 第六十三章 葬礼 第六十四章 权力下放 第六十五章 朱家的王爷们 第六十六章 特务头子 第六十七章 市长、局长 第六十八章 分蛋糕 第六十九章 不急 第七十章 不好惹的叔叔们 第七十一章 准备就绪 第七十二章 大典(一) 第七十三章 大典(二) 第七十四章 大典 (三) 三江+上架感言 第七十五章 对皇叔的期待 第七十六章 上岸第一剑 第七十七章 各自的立场 第七十八章 移风易俗不易 第七十八章 不只是家事 第七十九章 和离吧 第八十章 大明凤凰男 第八十一章 放开手脚 第八十二章 时间、改变 第八十三章 永镇云南 第八十四章 凉国公威风 第八十五章 人情世故 第八十六章 他急了 第八十七章 画大饼的香火 第八十八章 踏实办事 第八十九章 勤政爱民皇太孙 第九十章 我来主事 第九十一章 拖字诀 第九十二章 一唱一和 第九十三章 不一样的生辰 第九十四章 在祀与戎 第九十五章 涌泉相报 第九十六章 久远的谋划 第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的双簧 第九十八章 拱火 第九十九章 添柴 第一百章 又掉坑里了 第一百零一章 我错哪了? 第一百零二章 搂草打兔子 第一百零三章 建文三宝 第一百零四章 冷处理 第一百零五章 戏中戏 第一百零六章 改变从现在开始 第一百零七章 烈火烹油 第一百零八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 第一百零七章 持续丢脸 第一百一十章 大戏开张 第一百一十一章 发动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人、北人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对峙 第一百一十四章 猎杀时刻 第一百一十五章 输麻了的文官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获全胜 第一百一十七章 物是人非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六根不净的和尚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才 第一百二十章 要求不低 第一百二十一章 聪明人聚会 第一百二十二章 媳妇不好找 第一百二十三章 国子监 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亲戚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名宦 第一百二十六章 徐妙锦、宝钞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宝钞必须改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太孙妃 第一百二十九章 延续性 第一百三十章 文武制衡 第一百三十一章 皇太孙的位置最舒服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上)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中)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民生、科技 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家人才能放心 第一百三十七章 观政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我不是要削藩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老交替 第一百四十章 忙且累 第一百四十一章 种田的太孙 第一百四十二章 正事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权力交接 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着出成果 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门大户 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王的左膀右臂 第一百四十七章 良相、良田 第一百四十八章 操之过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 诸王秋猎 第一百五十章 勋贵女眷 第一百五十一章 摘桃子 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五十四章 宗室的区别对待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宗室,还得用 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有规划 第一百五十七章 现在、以后 第一百五十八章 平稳过渡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过不安生的年 第一百六十章 理直气壮 第一百六十一章 宗室也得考评 第一百六十二章 聪明的秦王 第一百六十三章 年轻才俊 第一百六十四章 坏人他来当 第一百六十五章 无辜的周王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太孙和秦王的争吵 第一百六十七章 该罚还得罚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孙和秦王的交易 第一百六十九章 自古以来 第一百七十章 匹夫无罪 第一百七十一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一百七十二章 顺顺利利、稳稳当当 第一百七十三章 此一时彼一时 第一百七十四章 改进 第一百七十五章 赏功罚过 第一百七十六章 投其所好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戏精 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选 第一百八十章 慢慢发展 第一百八十一章 武苑 第一百八十二章 如获至宝 第一百八十三章 二代们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才、喜事 第一百八十五章 长大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是孤家寡人 第一百八十七章 种田的朱家人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实事、好处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京军改编 第一百九十章 早做安排 第一百九十一章 好大喜功 第一百九十二章 调兵遣将 第一百九十三章 走一走、聊一聊 第一百九十四章 自家人先上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功、该赏 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略主动 第一百九十七章 踏实做事的周王 第一百九十八章 家事 第一百九十九章 借题发挥 第两百章 勤俭持家 第二百零一章 臂助 第二百零二章 越权 第二百零三章 心胸 第二百零四章 抓紧 第二百零五章 人伦温情 第二百零六章 心意 第二百零七章 大婚的序曲 第二百零八章 大婚 第二百零九章 这是生活 第二百一十章 有喜 第二百一十一章 欢天喜地 第二百一十二章 地位稳固 第二百一十三章 正经事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不是玩笑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难取舍 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一十七章 循序渐进 第二百一十八章 安南攻略 第二百一十九章 缺人 第二百二十章 铁律 第二百二十一章 试探 第二百二十二掌 小小底牌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用着急 第二百二十四章 顽疾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先办事 第二百二十六章 得有本事才行 第二百二十七章 踏实办事 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续推进 第二百二十九章 藩王心思 第二百三十章 各自的安排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分摊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一家人 第二百三十三章 糟心事 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步进行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脉相承的刻薄 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出风声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事无巨细 第二百三十八章 都是聪明人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头等大事 第二百四十章 图穷匕见 第二百四十一章 这不是削藩 第二百四十二章 杀鸡儆猴 第二百四十三章 喜事 第二百四十四章 推陈出新 第二百四十五章 回朝 第二百四十六章 公开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面的推进 第二百四十八章 吹风 第二百四十九章 低调做人 第二百五十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二百五十一章 教育问题 第二百五十二章 六部尚书总有缺 第二百五十三章 造势 第二百五十四章 终于等到你 第二百五十五章 颐养天年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传世之孙 第二百五十七章 盛世的开端 第二百五十八章 忙且累 第二百五十九章 有惊喜 第二百六十章 主动权 第二百六十一章 坚持斗争 第二百六十二章 安心 第二百六十三章 好主意 第二百六十四章 软刀子割肉 第二百六十五章 能臣干吏 第二百六十六章 该做的事情有很多 第二百六十七章 提前安排的后事 第二百六十八章 尽善尽美 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事、坏事 第二百七十章 好事就是好事 第二百七十一章 闻风而动 第二百七十二章 看表现 第二百七十三章 旧制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能苦孩子 第二百七十五章 当前之事 第二百七十六章 坐享其成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势所趋 第二百七十八章 利益 第二百七十九章 言者无罪 第二百八十章 根本 第二百八十一章 偏爱 第二百八十二章 端正态度 第二百八十三章 有好处不能忘了自家人 第二百八十四章 低调的宗室 第二百八十五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八十六章 都别急 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份不同 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假老乡 第二百八十九章 重用、限制 第二百九十章 回京 第二百九十一章 创造条件 第二百九十二章 应有的位置 第二百九十三章 南还是北 第二百九十四章 齐头并进 第二百九十五章 纨绔、搬家 第二百九十六章 全力以赴 第二百九十七章 补偿 第二百九十八章 规矩就是规矩 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事、小事 第三百章 人大辈分小 第三百零一章 特殊之处 第三百零二章 圣诞 第三百零三章 传位 第三百零四章 训斥、安排 第三百零五章 养起来 第三百零六章 意见不少 第三百零七章 穷 第三百零八章 身份的改变 第三百零九章 规划 第三百一十章 黄道吉日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多管齐下 第三百一十二章 改变 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事不少 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人、旧人 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道的多不是坏事 第三百一十六章 共议国政 第三百一十七章 哥俩好 第三百一十八章 规矩 第三百一十九章 预防 第三百二十章 不能委屈了好孩子 第三百二十二章 小气 第三百二十三章 能省则省 第三百二十四章 窝案 第三百二十五章 民、士、官 第三百二十六章 从重从严 第三百二十七章 斗而不破 第三百二十九章 担当 第三百三十章 少些遗憾 第三百三十一章 高效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三百三十三章 紧迫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修 第三百三十六章 经贸、军事 第三百三十七章 能臣干吏 第三百三十八章 安宁祥和 第三百三十九章 装 第三百四十章 等不起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用多想 第三百四十二章 最好的选择 第三百四十三章 深意 第三百四十四章 安排妥当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经地义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多做事 第三百四十七章 小康 第三百四十八章 身份的差距 第三百六十五章 社稷为先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切如常 第三百六十七章 武备废弛 第三百六十八章 持续努力 第三百六十九章 元年 第三百七十章 好的开始 第三百七十一章 正心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多心 第三百七十三章 福气 第三百七十四章 靠山 第三百七十五章 军备 第三百七十六章 又要有大案 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阴阳师 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省心的宗室 第三百七十九章 该放权 第三百八十章 责任 第三百八十一章 习惯了就好 第三百八十二章 特殊待遇 第三百八十三章 决不允许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八十五章 得罚 第三百八十六章 这不是贬戍 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各有志 第三百八十八章 事无巨细 第三百八十九章 动员 第三百九十章 当家做主 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留遗憾 第三百九十二章 阻力 第三百九十三章 躲清净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主意已定 第三百九十五章 着眼未来 第三百九十六章 得有人分忧 第三百九十七章 猝不及防 第三百九十八章 向前看 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办成了就行 第四百章 省刑减狱 第四百零一章 宽、严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