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步进行

小说: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更新时间:1个月前

朱允熥有了更多的期待,因为现在有了越来越多的‘互动’,他也多了一些新奇但是有趣的新体验,会觉得非常开心和期待。

因为徐妙锦肚子里的孩子不安分,偶尔可能是伸个手、蹬个脚,可以看到徐妙锦的肚皮有些动静,这就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了。

对于朱允熥来说,这绝对是每天忙活完一些事情最好的休息和放松了。

徐妙锦虽然一开始是有些害羞,只是慢慢的也都习以为常了,会觉得这是老天爷的庇佑,让她找到了良人。

不只是朱允熥的身份,更因为这位皇太孙所言所行有些时候看似是没有太多的规矩,可是给了她极大的自由和尊重。

“殿下,孩儿现在肯定不会动。”徐妙锦轻轻的摸着朱允熥的头发,说道,“哪能一直都是在动弹,那臣妾还过不过了。”

贴在徐妙锦肚皮上听着动静的朱允熥不太认可,“我觉得倒也不至于,说不准就动弹一下呢。”

觉得好笑的徐妙锦则开口,“殿下,今天张福生过来了,说是嫂子过几天也要回京?”

朱允熥愣了一下,随即也反应过来,“啊,她和允炆一道回来。到时候你也见一见,怎么说她那孩儿也是我侄儿,是我爹长孙。”

朱允炆还是比较利害的,是守孝结束就成婚。刚成婚没多久,这也就有了孩子,现在朱文奎都已经两个多月了。

徐妙锦就劝着说道,“殿下,侄儿到底太小了,还是不要让他劳顿。有事情召皇兄回来就是,岂能让皇嫂和侄儿也回来?”

朱允熥想了想,解释说道,“是允炆那王妃的家里人做的事,和盐官有些勾结。”

“那申饬皇兄就是,责令皇嫂约束家人,她家人犯事以法问罪就好。”徐妙锦继续劝道,“真要是想要见见侄儿,大可等侄儿一两岁之后再说。”

朱允熥一想也有道理,说道,“那倒也是,本以为侄儿两三个月了,也是安稳了。现如今想想,还是有些冒失了不太妥当。”

要说妥当也问题不大,毕竟两三个月了。而且从杭州到应天府,气候等等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不至于担心水土不服等等,而且一路上也不会太奔波。

可是徐妙锦说的那些也非常有道理,到底是小婴儿,还娇弱着呢,得悉心呵护才好,没理由让那孩子也跟着过来。

所以少点折腾也并非是什么坏事情,有些事情还是让朱允炆这个当家做主的过来解决就好。

经过徐妙锦的劝,朱允熥也就老实本分下来,不打算在一些事情上瞎折腾,安稳一点也没什么坏处。

不管怎么说,朱允炆也是他的兄长。至于朱文奎,那也是朱允熥的侄子。只是不知道,这孩子是不是历史上的那个所谓随建文帝不知所踪的恭愍太子。

这也就是他一些小小的好奇,毕竟历史已经在他这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新的一天同样是以早朝为开始,就在下朝后朱允熥被老朱叫去了武英殿。

“礼部尚书的事情你早些定下来,咱重孙出生之前就该定下来。”老朱催促着说道,“仔细说说,你想着的是谁?”

朱允熥就回答说道,“先让陈迪试试,他有操守,又历官侍讲、山东左参政,多有惠政。虽说是读书人,也不是科举入仕。”

老朱仔细想了想,说道,“这人有一点不好,是宁国府人。咱这朝堂之上,到底是离不得南方人啊!”

对于老朱的吐槽,朱允熥也有些无奈,“那怎么办?我用黄观的话,这又是一个南方人。练子宁让我赶去出海历练了,要不然还是南方人。”

对于朱允熥的这些话,老朱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他也非常清楚,这就是现实的一些情况了。

虽说朝廷现在开始在明年正式推出南北榜,也是在有意识的增加北方官员的比例,但是这也不是立竿见影、一朝一夕的事情。

老朱看着朱允熥,说道,“你手底下那个夏原吉就是江西人,以后你如何用?”

“户部尚书呗,说来郁新现在也年富力强,才五十。”朱允熥就说道,“只是也不好让他一直在户部尚书的任上,过几年让他换个衙门。”

老朱露出笑容,“这也是江南人,苏州府的人。你现在最不缺就是户部尚书,这倒是好事。”

管着朝廷钱袋子的人才不缺,这对于朱允熥来说自然是好事情了。

可是对于朱允熥来说,只是户部尚书的人选不缺,那也不够,他还需要更多的人才,需要在六部、五军都督府都有一些足够的人才才行。

“老将我准备只留下郭英、耿炳文,王弼、朱寿。”朱允熥就继续说着自己的安排,“其他的人就让他们告老,祖父觉得如何?”

老朱也明白朱允熥的意思,觉得这样的安排没什么问题。

郭英是老朱的心腹,耿炳文擅长防守而且和朱允熥现在也是亲戚。王弼就不用说了,蓝玉的手下大将。朱寿这个舳舻侯负责漕运、海运,现在也需要留下来。

仔细一算,老朱说道,“退回去七个侯爵?还都是你常家的人?”

让告老还乡的侯爵不少,基本上也都是历史上卷入蓝玉案的。

“祖父,这话说的!”朱允熥有些不满的抱怨说道,“这些人里头和常家有往来的是有几个,也不能都算是开平王的嫡系。再说了,这都是朝廷的兵马,怎就是常家的人?”

老朱也不开玩笑了,认真说道,“我仔细想想,多留个陈桓,这人在西南还是有些威名。”

这就是普定侯了,先后跟随傅友德平定明夏和征云南,这是凤阳人,当初最早追随老朱打天下的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徐辉祖有些平庸,不要说比肩中山王了,就算是你表伯们都比他强。”老朱略带失望的说道,“现如今看看,九江也是才智一般。”

朱允熥看着老朱,更加无语了,“祖父,是您老人家眼界太高。中山王、开平王这样的,纵观史书又能有多少?我表伯们,哪一个不是豪杰?徐辉祖和九江表兄比不上他们,历练一番也能长进,不至于朝中无将。”

拿徐辉祖、李景隆去和徐达、常遇春相比,这实在是有些不太公平,完全比不上。

就算是与李文忠、沐英去比较,那也是有些强人所难不太现实。

不过朱允熥心里也不会特别的担心,主要就是因为现在傅友德虽然年近七旬了,但是蓝玉算得上正壮年。再加上徐辉祖、李景隆还算是可以培养,朝中暂时不怕没有大将。

更何况自家那几个叔叔,真的遇到了大事的时候也算是可以用。以及张玉等人,也值得好好的培养,人才库还算有些储备。

这些自然也就是朱允熥的底气所在了,勋贵集团在朝堂依然影响力十足。

文官集团想要一下子膨胀起来,这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朱允熥看着老朱,继续说道,“祖父,我准备整肃吏治了,这一趟怕是要先从自家人开始了。”

老朱瞬间就来气了,“你那些叔叔就没几个省心的,这次的事情咱也知道。你只管处置,就是你要庇护他们,咱这一次也要动手!”

这些话听一听也就行了,朱允熥肯定是不会当真的,要不然就真的成为傻子了。

主要就是老朱心里有数,这一次别看他的一些儿孙卷入了盐引的事情,可是也不算是首恶,就算是处置显然也不会特别严重。

无非就是训斥、责罚,削减一些供用而已,了不起也就是回老家凤阳种田,还不至于落的一些废为庶人或者是关进凤阳高墙那样的程度。

老朱现在这样一个态度,自然也是因为真的生气,觉得是他的那些儿孙们没有管好身边的人。

“这又是五叔,我现在都头疼。”朱允熥有些好笑的说道,“本来也让允炆带着侄儿回来,妙锦说侄儿太小,想想也是我冒失了。”

老朱其实也想要见见朱文奎,毕竟那是朱标的长孙。虽然他心里最重视的还是朱允熥未来的嫡长子,但是不代表不想抱抱重孙,朱文奎也是老朱的第一个真正的重孙。

朱赞仪虽然是重孙辈的,但是到底不是老朱的直系血脉,还是稍微的有着一些区别。

听着朱允熥的话,老朱也夸赞说道,“妙锦心细,咱一直说娶妻娶贤。妙锦就贤惠、识大体,你以后就少为后宫之事闹心。”

这一点朱允熥也承认,笑着说道,“这倒也是,我现在只需要管着朝堂的事情就好。后宫的事情,妙锦能打理好。”

老朱更为认可,语重心长的说道,“咱给你找孙媳,还是看出身、看品性,要不你以后太累。咱思来想去,你爹那会儿差点出了岔子。”

让朱标娶常太子妃,老朱对此是从来都不后悔的。只是当初将吕氏扶正,现在复盘来看老朱会觉得急了点。

朱允熥笑了笑也没多在意,“昨天妙锦还说了,她肚中的孩儿颇为调皮好动。我现在就琢磨着到时候祖父也七十了,怕是带不了。”

老朱立刻正色说道,“咱还差一年才七十,还不至于带不动孩子。文垚就是再调皮,咱都喜欢。”

朱允熥无话可说,随即说道,“过几天二叔、三叔他们也该回京了,正好将宗室的事情也一并说说。管好跟前的人,免得叔叔们和我又嫌隙。”

老朱就点头,也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是该如此,你那些叔叔仗着咱舍不得责罚就胆大包天。以前有你爹护着,现在觉得你也护着,一个个的越来越放肆。他们啊,没几个是真聪明人!”

这也算是对朱允熥的小小‘敲打’,就差明说朱允熥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了,就差指着朱允熥的鼻子骂‘笑面虎’了。

不过老朱也算不上真正的担心,毕竟朱允熥看似不是毫无保留的护着宗室。只是也不算是有太多的坏心眼,不会真的想着要将自家人怎么样。

无非就是削减一些待遇、削减一些权力,这些老朱也能理解,这算得上是皇帝的一贯做法,这也合理。只是在老朱的情感上来说,有些想要抱怨而已。

既然老朱都已经确认了,朱允熥自然也就可以放开手脚了,不用顾虑太多。

说到底朱允熥还只是皇太孙,哪怕老朱舍得放权,现在在朝堂上皇太孙的声量也比较大。但是储君,到底也只是储君,这一点大家也都心里有数。

这也是朱允熥主持朝政了,甚至在老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开海了,但是不代表他忘乎所以,该尊重老朱的时候还是要尊重,该确认的时候也需要确认。

既然老朱这边没有什么问题,朱允熥确实可以放开手脚,整顿吏治以及约束宗室,这两件事情也可以同时进行了。

回到武英殿的朱允熥也不需要担心,直接示意开始下诏书,召几大藩王入京。

至于看到朱允熥拿着皇帝的印玺,道衍都已经可以做到心里波澜不惊了,皇帝都允许了,臣子还能有什么意见呢。

“夏原吉,你去让人列好账单。”朱允熥开口,笑着说道,“我这些叔叔们、兄弟既然让朝廷赋税受损,他们总该是要吐出来才行。”

夏原吉心领神会,这一次那几位惹事的宗室,恐怕不只是觉得一顿训斥就是极限了。不出意外的话,这一次是真的要‘破财免灾’了。

甚至是需要掏出来一大笔钱,放弃一些权力,才能安稳的回到封地!

有些事情还是有理有据的比较好,免得到时候一些宗室闹出来一个不服气,到时候伤了和气可不好,得让他们服服帖帖的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才行。

朱允熥看向道衍,说道,“明日让人上奏章,这件事情得给天下臣民一个交代,要不然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道衍也明白,事情摆在台面上、直接公开,这并非什么坏事情。

毕竟整肃吏治和约束宗室,在律令和法理上都是天经地义。

只要没有牵涉其中,就应该义正词严的拥护这些政策!(本章完)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提剑 第二章 他能守得住天下? 第三章 谁教你的? 第四章 搬出去 第五章 正好,我也记仇 第六章 我去哪? 第七章 叩见大明兴宗皇帝 第八章 子不类父 第九章 都是兄弟 第十章 发难 第十一章 朝堂争辩 第十二章 朝堂大乱 第十三章 接着斗呗 第十四章 应对方式 第十五章 前途未卜 第十六章 行动 第十七章 规矩 第十八章 行动 第十九章 舍我其谁 第二十章 都没了活路 第二十一章 睚眦必报 第二十二章 家长里短 第二十三章 不甘、嫉恨 第二十四章 我不能输 第二十五章 皇孙出宫 第二十六章 武人集团 第二十七章 勋贵 第二十八章 望之不似人君 第二十九章 沉住气 第三十章 纨绔的皇孙 第三十一章 我是允熥啊 第三十二章 小聪明 第三十三章 沐王 第三十四章 不省心的叔叔们 第三十五章 平稳、隐忧 第三十六章 纨绔的理想 第三十七章 周王返京 第三十八章 真假纨绔 第三十九章 你也有今天 第四十章 有意思了 第四十一章 交锋、试探 第四十二章 儿臣不敢 第四十三章 多疑、信任 第四十四章 功臣之后 第四十五章 心结 第四十六章 定下来吧 第四十七章 自寻死路 第四十八章 狠辣 第四十九章 杀鸡儆猴 第五十章 行情涨了 第五十一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 第五十二章 区别对待 第五十三章 有趣的关系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处置 第五十五章 安心上路 第五十六章 安排 第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 第五十八章 嫡、庶 第五十九章 我没错 第六十章 堂堂正正 第六十一章 一个贤王的诞生 第六十二章 三师 第六十三章 葬礼 第六十四章 权力下放 第六十五章 朱家的王爷们 第六十六章 特务头子 第六十七章 市长、局长 第六十八章 分蛋糕 第六十九章 不急 第七十章 不好惹的叔叔们 第七十一章 准备就绪 第七十二章 大典(一) 第七十三章 大典(二) 第七十四章 大典 (三) 三江+上架感言 第七十五章 对皇叔的期待 第七十六章 上岸第一剑 第七十七章 各自的立场 第七十八章 移风易俗不易 第七十八章 不只是家事 第七十九章 和离吧 第八十章 大明凤凰男 第八十一章 放开手脚 第八十二章 时间、改变 第八十三章 永镇云南 第八十四章 凉国公威风 第八十五章 人情世故 第八十六章 他急了 第八十七章 画大饼的香火 第八十八章 踏实办事 第八十九章 勤政爱民皇太孙 第九十章 我来主事 第九十一章 拖字诀 第九十二章 一唱一和 第九十三章 不一样的生辰 第九十四章 在祀与戎 第九十五章 涌泉相报 第九十六章 久远的谋划 第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的双簧 第九十八章 拱火 第九十九章 添柴 第一百章 又掉坑里了 第一百零一章 我错哪了? 第一百零二章 搂草打兔子 第一百零三章 建文三宝 第一百零四章 冷处理 第一百零五章 戏中戏 第一百零六章 改变从现在开始 第一百零七章 烈火烹油 第一百零八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 第一百零七章 持续丢脸 第一百一十章 大戏开张 第一百一十一章 发动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人、北人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对峙 第一百一十四章 猎杀时刻 第一百一十五章 输麻了的文官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获全胜 第一百一十七章 物是人非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六根不净的和尚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才 第一百二十章 要求不低 第一百二十一章 聪明人聚会 第一百二十二章 媳妇不好找 第一百二十三章 国子监 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亲戚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名宦 第一百二十六章 徐妙锦、宝钞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宝钞必须改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太孙妃 第一百二十九章 延续性 第一百三十章 文武制衡 第一百三十一章 皇太孙的位置最舒服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上)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中)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民生、科技 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家人才能放心 第一百三十七章 观政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我不是要削藩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老交替 第一百四十章 忙且累 第一百四十一章 种田的太孙 第一百四十二章 正事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权力交接 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着出成果 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门大户 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王的左膀右臂 第一百四十七章 良相、良田 第一百四十八章 操之过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 诸王秋猎 第一百五十章 勋贵女眷 第一百五十一章 摘桃子 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五十四章 宗室的区别对待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宗室,还得用 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有规划 第一百五十七章 现在、以后 第一百五十八章 平稳过渡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过不安生的年 第一百六十章 理直气壮 第一百六十一章 宗室也得考评 第一百六十二章 聪明的秦王 第一百六十三章 年轻才俊 第一百六十四章 坏人他来当 第一百六十五章 无辜的周王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太孙和秦王的争吵 第一百六十七章 该罚还得罚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孙和秦王的交易 第一百六十九章 自古以来 第一百七十章 匹夫无罪 第一百七十一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一百七十二章 顺顺利利、稳稳当当 第一百七十三章 此一时彼一时 第一百七十四章 改进 第一百七十五章 赏功罚过 第一百七十六章 投其所好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戏精 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选 第一百八十章 慢慢发展 第一百八十一章 武苑 第一百八十二章 如获至宝 第一百八十三章 二代们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才、喜事 第一百八十五章 长大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是孤家寡人 第一百八十七章 种田的朱家人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实事、好处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京军改编 第一百九十章 早做安排 第一百九十一章 好大喜功 第一百九十二章 调兵遣将 第一百九十三章 走一走、聊一聊 第一百九十四章 自家人先上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功、该赏 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略主动 第一百九十七章 踏实做事的周王 第一百九十八章 家事 第一百九十九章 借题发挥 第两百章 勤俭持家 第二百零一章 臂助 第二百零二章 越权 第二百零三章 心胸 第二百零四章 抓紧 第二百零五章 人伦温情 第二百零六章 心意 第二百零七章 大婚的序曲 第二百零八章 大婚 第二百零九章 这是生活 第二百一十章 有喜 第二百一十一章 欢天喜地 第二百一十二章 地位稳固 第二百一十三章 正经事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不是玩笑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难取舍 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一十七章 循序渐进 第二百一十八章 安南攻略 第二百一十九章 缺人 第二百二十章 铁律 第二百二十一章 试探 第二百二十二掌 小小底牌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用着急 第二百二十四章 顽疾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先办事 第二百二十六章 得有本事才行 第二百二十七章 踏实办事 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续推进 第二百二十九章 藩王心思 第二百三十章 各自的安排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分摊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一家人 第二百三十三章 糟心事 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步进行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脉相承的刻薄 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出风声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事无巨细 第二百三十八章 都是聪明人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头等大事 第二百四十章 图穷匕见 第二百四十一章 这不是削藩 第二百四十二章 杀鸡儆猴 第二百四十三章 喜事 第二百四十四章 推陈出新 第二百四十五章 回朝 第二百四十六章 公开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面的推进 第二百四十八章 吹风 第二百四十九章 低调做人 第二百五十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二百五十一章 教育问题 第二百五十二章 六部尚书总有缺 第二百五十三章 造势 第二百五十四章 终于等到你 第二百五十五章 颐养天年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传世之孙 第二百五十七章 盛世的开端 第二百五十八章 忙且累 第二百五十九章 有惊喜 第二百六十章 主动权 第二百六十一章 坚持斗争 第二百六十二章 安心 第二百六十三章 好主意 第二百六十四章 软刀子割肉 第二百六十五章 能臣干吏 第二百六十六章 该做的事情有很多 第二百六十七章 提前安排的后事 第二百六十八章 尽善尽美 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事、坏事 第二百七十章 好事就是好事 第二百七十一章 闻风而动 第二百七十二章 看表现 第二百七十三章 旧制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能苦孩子 第二百七十五章 当前之事 第二百七十六章 坐享其成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势所趋 第二百七十八章 利益 第二百七十九章 言者无罪 第二百八十章 根本 第二百八十一章 偏爱 第二百八十二章 端正态度 第二百八十三章 有好处不能忘了自家人 第二百八十四章 低调的宗室 第二百八十五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八十六章 都别急 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份不同 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假老乡 第二百八十九章 重用、限制 第二百九十章 回京 第二百九十一章 创造条件 第二百九十二章 应有的位置 第二百九十三章 南还是北 第二百九十四章 齐头并进 第二百九十五章 纨绔、搬家 第二百九十六章 全力以赴 第二百九十七章 补偿 第二百九十八章 规矩就是规矩 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事、小事 第三百章 人大辈分小 第三百零一章 特殊之处 第三百零二章 圣诞 第三百零三章 传位 第三百零四章 训斥、安排 第三百零五章 养起来 第三百零六章 意见不少 第三百零七章 穷 第三百零八章 身份的改变 第三百零九章 规划 第三百一十章 黄道吉日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多管齐下 第三百一十二章 改变 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事不少 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人、旧人 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道的多不是坏事 第三百一十六章 共议国政 第三百一十七章 哥俩好 第三百一十八章 规矩 第三百一十九章 预防 第三百二十章 不能委屈了好孩子 第三百二十二章 小气 第三百二十三章 能省则省 第三百二十四章 窝案 第三百二十五章 民、士、官 第三百二十六章 从重从严 第三百二十七章 斗而不破 第三百二十九章 担当 第三百三十章 少些遗憾 第三百三十一章 高效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三百三十三章 紧迫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修 第三百三十六章 经贸、军事 第三百三十七章 能臣干吏 第三百三十八章 安宁祥和 第三百三十九章 装 第三百四十章 等不起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用多想 第三百四十二章 最好的选择 第三百四十三章 深意 第三百四十四章 安排妥当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经地义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多做事 第三百四十七章 小康 第三百四十八章 身份的差距 第三百六十五章 社稷为先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切如常 第三百六十七章 武备废弛 第三百六十八章 持续努力 第三百六十九章 元年 第三百七十章 好的开始 第三百七十一章 正心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多心 第三百七十三章 福气 第三百七十四章 靠山 第三百七十五章 军备 第三百七十六章 又要有大案 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阴阳师 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省心的宗室 第三百七十九章 该放权 第三百八十章 责任 第三百八十一章 习惯了就好 第三百八十二章 特殊待遇 第三百八十三章 决不允许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八十五章 得罚 第三百八十六章 这不是贬戍 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各有志 第三百八十八章 事无巨细 第三百八十九章 动员 第三百九十章 当家做主 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留遗憾 第三百九十二章 阻力 第三百九十三章 躲清净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主意已定 第三百九十五章 着眼未来 第三百九十六章 得有人分忧 第三百九十七章 猝不及防 第三百九十八章 向前看 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办成了就行 第四百章 省刑减狱 第四百零一章 宽、严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