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三百零三章 传位

小说: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更新时间:1个月前

第三百零三章传位第三百零三章传位:

怀里的小胖娃犹如胖头鱼,不断的扭动着,想要安稳的抱住压力有点大。尤其是小胖娃已经开始哼哼唧唧了,随时都有可能开始哭闹。

坐在龙椅上的老朱自然也看到了,但是他不着急。

缓缓起身的老朱开口说道,“秦皇横扫六合,何等雄伟。只可惜晚年被奸贼、愚子蒙蔽,以至于秦二世而亡。”

文武百官都不说话,大家也都明白这些事情,老朱说的历史大家都心里清楚。

老朱继续说道,“汉武年轻时有抱负、壮年时开疆拓土,只是晚年猜忌、迷信,以至于国本动荡,险些失了社稷。隋文偏爱幼子,落的一个隋朝强盛之时二世而亡,这是何道理?”

看着老朱缓步走下丹陛,最着急的就是朱文垚,这小子已经扭过身了,张开双手就要老朱抱。再不抱的话,这孩子就要哭了。

老朱伸手接过朱文垚就抱着,本来以为这是要将孩子送去偏殿,但是他偏偏不是这样。

朱文垚在朱允熥的怀里就是如同胖头鱼在不断的扭动,可是在老朱的怀里,这小胖娃就很乖巧,将肥腻的小脸靠在老朱肩头。

老朱看着百官,继续说道,“唐太宗英明神武无需多言,只是废长立幼,以至于李唐险些失了江山。”

百官一言难尽,但是皇帝这么说也没问题。

老朱就是在混淆概念,可是也没办法觉得这就是错的。李世民偏心李泰这是事实。李治当皇帝实际上也不错,但是让武则天上位,这也是很多人认为的黑点。

至于李承乾为什么造反,那其实没什么好在意的,事实就是他造反了。

老朱继续说道,“朕时常在想,那唐玄宗要是早死几年,那也是一代圣君。只可惜他死的晚,沉迷女色、贪图享乐,好好的盛世成了安史之乱,李唐江山就是亡于他之手!”

如果是其他的场合,或许会有一些饱学之士认真的和老朱探讨李唐江山覆灭到底是哪位皇帝该背锅,只是现在这个场合还是不要去争辩。

这倒不是老朱的一家之言就是绝对的正确,而是现在李隆基确实要承担李唐覆灭的不小责任,这些也都算得上是事实。无非就是锅大锅小的问题,该背锅还是要背。

老朱就继续说道,“宋太祖致身行伍、方得天下,和兄弟饮酒共宿宫中,隔天就驾崩。其有四子,然传位其弟?这又是何道理?徒留烛影斧声,其子也是先后离世,何其惨烈。”

其他官员更是战战兢兢了,赵匡四个儿子、两个早逝。但是实事求是的来说,赵匡义对他的侄子们也不好,还好赵匡也是留下了子孙后代。

老朱有些感触颇深的说道,“这两年朕为何时常不来上朝?实在是朕年老体弱、精力不济,想要处置朝政时常觉得力不从心。”

百官们都不想吐槽,就皇帝这孔武有力、老当益壮的样子,一点都不像是年老体衰的样子。抱着个胖娃娃也非常的轻松,哪里有半点力不从心的姿态?

可是心里头明白归明白,这时候要是说出来,那显然就是最为愚蠢的做法了。

老朱看向朱允熥,说道,“先太子早逝,朕时常担心江山社稷之传承。好在太孙英明睿智、待人宽厚又能决断,朕方才觉得江山社稷无忧。”

朱允熥就乖乖跪着好了,其他文武百官也都是跪着,这时候就别想其他的事情了。

老朱随即说道,“朕的这些子孙当中,太孙最为像朕。年少没少受磋磨,历练出来了心性。有皇后、太子悉心教导,又不缺仁爱之心。”

百官都选择当做不知情,这位太孙年少时是什么样的情况,很多人也都是心里有数。但是皇帝说太孙是先皇后和先太子教出来的,那就是他们教出来的。

为什么这么做,大家也都心里明白,这一切也都是为了更加的‘名正言顺’。

实际上也有不少人在猜测,先太子朱标可能确实偏心朱允熥,要不然一个年少时以纨绔闻名遐迩的皇孙,怎么可能少年老成、心机颇深呢,要不然也没办法解释这位太孙能够迅速的处置政事,这肯定是太子教过的。

这也不只是一些官员的想法,老朱这么些年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老朱看向百官,严肃说道,“太孙乃大明国本,皇重孙更是我朱家万世子孙。”

严肃无比的老朱说道,“朕为何喜爱皇重孙?他出生那会儿,朕梦到先皇、先皇后,他们将大圭传入我手,称将万世子孙交予我。父母之命,朕岂敢违逆?”

老朱还是别说其他皇帝封建迷信了,他本人也差不多。最重要的是老朱现在也是一点都不客气,他有没有做梦别人不知道,但是他说了,那就是真的。

关于朱文垚是传世之孙,老朱也不是第一次提出来,只是场合有所不同。

此前在私下里说过,在文华殿的时候当着几个重臣的面也说过。

但是这一次的意义不同了,这就是在无比正式的场合提出,而且这还是大朝仪。

“朕年老无力处置朝政,又不敢违逆父母之命,只能专心抚育皇重孙。”老朱严肃无比说道,“朕想着,教好了皇重孙才是最为紧要之事。”

随即老朱看向陈迪,说道,“礼部尚书,汝等才学不俗,近些时日商议出年号报与朕。”

来了,百官们知道重头戏真的来了。

年号意味着什么大家都心里清楚,大明的皇帝一辈子只用一个年号。现在的洪武用了三十年,皇帝忽然间要大臣商讨新年号,那自然就是意味着为新君准备。

老朱不管陈迪等人敢不敢接话,说道,“朕决议传位太孙,正旦前太孙登基,朕退为太上皇。”

偌大的奉天殿落针可闻,要说有些声音就是朱文垚在咿咿呀呀的,揪着老朱冕冠上的珠子,看起来对于这些是非常感兴趣的,这是一个闲不住的胖娃娃。

老朱继续说道,“皇重孙也满了周岁,皇帝登基后立为太子,报江山社稷、天地宗庙。”

朱允熥跪的规规矩矩不敢说话,文武百官们这时候也不敢说话。

老朱随即严肃无比说道,“武定侯,奉传位诏书。”

郭英这个心腹立刻捧着传位诏书跪在老朱跟前。

而老朱看也不看,说道,“礼部尚书宣读诏书,吏部尚书与安王传召。”

陈迪、茹瑺和朱楹立刻也都爬起身,一个个的也都有些腿脚发软,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们自然也心里清楚。

郭英是武定侯,是淮西勋贵的代表。陈迪和茹瑺是文官,有些仪式也需要这些文官来做。而安王朱楹则是大明宗室,他的任务就是在旁边‘监督’,避免有人说传位诏书有伪。

朱允熥这个时候还是一言不发的,没有什么诚惶诚恐,没有什么推辞不受,就只是跪在一边,好似什么事情都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一样。

但是要说内心的激动是肯定的,现在正式的宣读了诏书,就意味着大事已定。而且说是正旦前登基,这就是一个非常灵活的事情了。

月底可以,下个月也可以,看似是只要挑出来了黄道吉日,那么登基大典就可以证实开始了。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也不用多说,皇储就是皇储,而皇帝则是皇帝,这里面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甚至可谓是天壤之别。

哪怕有人觉得以老朱的地位,就算是退为为太上皇,也可以将朝政把持着。但是不管怎么说,朱允熥接下来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帝了。

对于文武百官们来说,有些事情一点都不会让他们觉得有什么好意外的,一切看似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一般,有些事情早就是在他们的预料之中。

原因也可以说非常简单了,单纯的就是关于皇帝可能会传位的事情,早就有各种言论传出,大家对此也都是心知肚明了。

甚至在今天上朝之前,很多人也都是在猜测,毕竟这是极其重要的场合,严肃的事情自然也需要严肃的对待了。

陈迪开始大声的宣读着传位诏书,茹瑺和朱楹则是在认真的盯着诏书上的每一个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敢错看、漏看一个字。

朱允熥还是跪在一边,文武百官们也都是跪着,聆听着圣旨。

朱允熥心里吐槽,老朱虽然此前让人帮忙修改了一下诏书,也确实是稍微修改了一点点,但是本质上还是以老朱的意见为主。

传位诏书当中将朱允熥夸成了一朵花,强调出身、强调能力和品行,也在强调着这是民心所向、宗室的一致呼声,似乎是不传位就对不起江山社稷。

朱文垚忽然扭头看向陈迪,他听到了自己的名字。虽然学说话不算早,现在也不会走路,但是不妨碍这孩子还是知道点事情。

比如说提起他的名字就开心,至于是如何在夸奖他等等,这孩子现在就是没有那些认知了。

诏书宣读完毕,老朱问道,“吏部尚书、安王,诏书宣读可有误?”

朱楹和茹瑺立刻跪下,连忙说道,“回陛下,无误。”

老朱随即看向百官问道,“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这自然也没有什么异议了,先不说老朱或者朱允熥的威望了。历史上也有过几次传位,皇帝退为太上皇的事情,虽然可能当时情况不一样,但是有就行。

这就意味着老朱不是开历史的先河,这么做也是有理有据了。他以后放不放权不用管,皇帝现在退位,也不算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早一点的有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他就是历史上首位健在时把王位直接内禅给儿子的君主。唐高祖、唐玄宗、宋光宗等,也都是直接内禅,哪怕当时是迫于形势而非自愿退位的。

北周宣帝、宋高宗等等,这就是退位后也有实权的。

至于说是太上皇也没问题,隋末大乱,李渊入长安,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帝,遥尊远在江都的炀帝为太上皇。这不一定非要是父子,禅让帝位的皇帝都可以是太上皇。

老朱满意的点头,随即说道,“吏部尚书去殿外宣读诏书,安王且去午门宣读诏书,以昭示天下黎民。”

看到有人离开大殿,朱文垚不乐意了,指着大殿门口,“祖,肘。”

口齿不清的小胖孩有些不耐烦了,现在外头亮堂堂的,既然天亮了那就要出去玩。对于朱文垚来说,在屋子里可以呆,只是呆不长久。

老朱和蔼说道,“一会儿,咱还有事,一会儿就带文垚去玩。”

老朱看向朱允熥,问道,“太孙,朕将江山社稷托付与你,你可能肩挑社稷,以安天下百姓?”

朱允熥恭恭敬敬回答说道,“回祖父皇帝陛下,孙臣愚钝,定当勤勉于朝政,不负祖父皇帝陛下所托。”

老朱笑着点头说道,“你非愚笨之人,善谋果断像朕,英明仁厚类你父。勤于政事,你当为我大明开盛世之君。莫负朕所托,江山社稷交由你了。”

抖着小手、手舞足蹈的朱文垚开心了,被老朱抱在怀里开心的指着大殿门口,现在要出去玩。

朱允熥有些傻眼,百官也有些傻眼,这位皇帝果断不是秘密。可是现在大寿朝仪就这么结束,传位诏书宣读完毕,这就直接去带孩子了?

朱允熥不敢起身,百官这个时候更是不能起身,只能跪在地上看着地板,耳边传来老朱的走路声,以及朱文垚的欢笑声。

许久之后朱允熥才起身,脸色如常,“孤才疏学浅、德行不修,蒙陛下信重。只是传位之事兹事体大,诸位爱卿当上奏规劝陛下。”

百官算是服了这一对爷孙,老朱要传位没人敢拦。朱允熥这个太孙让百官上奏规劝,可是那些规劝的奏章多半是要落在他的案头。

但是这个时候还是要表示遵令,表面工作还是要做一下,太孙如此、百官们自然也是如此,程序该走还是要走。

只不过这个规劝的奏章就要用心一点了,不只是要讨好皇帝,也要讨好新君,可不能是真心实意的去劝皇帝收回成命。

甚至现在就算是想要收都不行,传位岂能开玩笑!相邻阅读:

《》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都市小说,88读书网转载收集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提剑 第二章 他能守得住天下? 第三章 谁教你的? 第四章 搬出去 第五章 正好,我也记仇 第六章 我去哪? 第七章 叩见大明兴宗皇帝 第八章 子不类父 第九章 都是兄弟 第十章 发难 第十一章 朝堂争辩 第十二章 朝堂大乱 第十三章 接着斗呗 第十四章 应对方式 第十五章 前途未卜 第十六章 行动 第十七章 规矩 第十八章 行动 第十九章 舍我其谁 第二十章 都没了活路 第二十一章 睚眦必报 第二十二章 家长里短 第二十三章 不甘、嫉恨 第二十四章 我不能输 第二十五章 皇孙出宫 第二十六章 武人集团 第二十七章 勋贵 第二十八章 望之不似人君 第二十九章 沉住气 第三十章 纨绔的皇孙 第三十一章 我是允熥啊 第三十二章 小聪明 第三十三章 沐王 第三十四章 不省心的叔叔们 第三十五章 平稳、隐忧 第三十六章 纨绔的理想 第三十七章 周王返京 第三十八章 真假纨绔 第三十九章 你也有今天 第四十章 有意思了 第四十一章 交锋、试探 第四十二章 儿臣不敢 第四十三章 多疑、信任 第四十四章 功臣之后 第四十五章 心结 第四十六章 定下来吧 第四十七章 自寻死路 第四十八章 狠辣 第四十九章 杀鸡儆猴 第五十章 行情涨了 第五十一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 第五十二章 区别对待 第五十三章 有趣的关系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处置 第五十五章 安心上路 第五十六章 安排 第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 第五十八章 嫡、庶 第五十九章 我没错 第六十章 堂堂正正 第六十一章 一个贤王的诞生 第六十二章 三师 第六十三章 葬礼 第六十四章 权力下放 第六十五章 朱家的王爷们 第六十六章 特务头子 第六十七章 市长、局长 第六十八章 分蛋糕 第六十九章 不急 第七十章 不好惹的叔叔们 第七十一章 准备就绪 第七十二章 大典(一) 第七十三章 大典(二) 第七十四章 大典 (三) 三江+上架感言 第七十五章 对皇叔的期待 第七十六章 上岸第一剑 第七十七章 各自的立场 第七十八章 移风易俗不易 第七十八章 不只是家事 第七十九章 和离吧 第八十章 大明凤凰男 第八十一章 放开手脚 第八十二章 时间、改变 第八十三章 永镇云南 第八十四章 凉国公威风 第八十五章 人情世故 第八十六章 他急了 第八十七章 画大饼的香火 第八十八章 踏实办事 第八十九章 勤政爱民皇太孙 第九十章 我来主事 第九十一章 拖字诀 第九十二章 一唱一和 第九十三章 不一样的生辰 第九十四章 在祀与戎 第九十五章 涌泉相报 第九十六章 久远的谋划 第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的双簧 第九十八章 拱火 第九十九章 添柴 第一百章 又掉坑里了 第一百零一章 我错哪了? 第一百零二章 搂草打兔子 第一百零三章 建文三宝 第一百零四章 冷处理 第一百零五章 戏中戏 第一百零六章 改变从现在开始 第一百零七章 烈火烹油 第一百零八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 第一百零七章 持续丢脸 第一百一十章 大戏开张 第一百一十一章 发动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人、北人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对峙 第一百一十四章 猎杀时刻 第一百一十五章 输麻了的文官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获全胜 第一百一十七章 物是人非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六根不净的和尚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才 第一百二十章 要求不低 第一百二十一章 聪明人聚会 第一百二十二章 媳妇不好找 第一百二十三章 国子监 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亲戚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名宦 第一百二十六章 徐妙锦、宝钞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宝钞必须改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太孙妃 第一百二十九章 延续性 第一百三十章 文武制衡 第一百三十一章 皇太孙的位置最舒服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上)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中)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民生、科技 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家人才能放心 第一百三十七章 观政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我不是要削藩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老交替 第一百四十章 忙且累 第一百四十一章 种田的太孙 第一百四十二章 正事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权力交接 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着出成果 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门大户 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王的左膀右臂 第一百四十七章 良相、良田 第一百四十八章 操之过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 诸王秋猎 第一百五十章 勋贵女眷 第一百五十一章 摘桃子 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五十四章 宗室的区别对待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宗室,还得用 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有规划 第一百五十七章 现在、以后 第一百五十八章 平稳过渡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过不安生的年 第一百六十章 理直气壮 第一百六十一章 宗室也得考评 第一百六十二章 聪明的秦王 第一百六十三章 年轻才俊 第一百六十四章 坏人他来当 第一百六十五章 无辜的周王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太孙和秦王的争吵 第一百六十七章 该罚还得罚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孙和秦王的交易 第一百六十九章 自古以来 第一百七十章 匹夫无罪 第一百七十一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一百七十二章 顺顺利利、稳稳当当 第一百七十三章 此一时彼一时 第一百七十四章 改进 第一百七十五章 赏功罚过 第一百七十六章 投其所好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戏精 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选 第一百八十章 慢慢发展 第一百八十一章 武苑 第一百八十二章 如获至宝 第一百八十三章 二代们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才、喜事 第一百八十五章 长大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是孤家寡人 第一百八十七章 种田的朱家人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实事、好处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京军改编 第一百九十章 早做安排 第一百九十一章 好大喜功 第一百九十二章 调兵遣将 第一百九十三章 走一走、聊一聊 第一百九十四章 自家人先上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功、该赏 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略主动 第一百九十七章 踏实做事的周王 第一百九十八章 家事 第一百九十九章 借题发挥 第两百章 勤俭持家 第二百零一章 臂助 第二百零二章 越权 第二百零三章 心胸 第二百零四章 抓紧 第二百零五章 人伦温情 第二百零六章 心意 第二百零七章 大婚的序曲 第二百零八章 大婚 第二百零九章 这是生活 第二百一十章 有喜 第二百一十一章 欢天喜地 第二百一十二章 地位稳固 第二百一十三章 正经事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不是玩笑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难取舍 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一十七章 循序渐进 第二百一十八章 安南攻略 第二百一十九章 缺人 第二百二十章 铁律 第二百二十一章 试探 第二百二十二掌 小小底牌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用着急 第二百二十四章 顽疾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先办事 第二百二十六章 得有本事才行 第二百二十七章 踏实办事 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续推进 第二百二十九章 藩王心思 第二百三十章 各自的安排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分摊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一家人 第二百三十三章 糟心事 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步进行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脉相承的刻薄 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出风声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事无巨细 第二百三十八章 都是聪明人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头等大事 第二百四十章 图穷匕见 第二百四十一章 这不是削藩 第二百四十二章 杀鸡儆猴 第二百四十三章 喜事 第二百四十四章 推陈出新 第二百四十五章 回朝 第二百四十六章 公开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面的推进 第二百四十八章 吹风 第二百四十九章 低调做人 第二百五十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二百五十一章 教育问题 第二百五十二章 六部尚书总有缺 第二百五十三章 造势 第二百五十四章 终于等到你 第二百五十五章 颐养天年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传世之孙 第二百五十七章 盛世的开端 第二百五十八章 忙且累 第二百五十九章 有惊喜 第二百六十章 主动权 第二百六十一章 坚持斗争 第二百六十二章 安心 第二百六十三章 好主意 第二百六十四章 软刀子割肉 第二百六十五章 能臣干吏 第二百六十六章 该做的事情有很多 第二百六十七章 提前安排的后事 第二百六十八章 尽善尽美 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事、坏事 第二百七十章 好事就是好事 第二百七十一章 闻风而动 第二百七十二章 看表现 第二百七十三章 旧制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能苦孩子 第二百七十五章 当前之事 第二百七十六章 坐享其成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势所趋 第二百七十八章 利益 第二百七十九章 言者无罪 第二百八十章 根本 第二百八十一章 偏爱 第二百八十二章 端正态度 第二百八十三章 有好处不能忘了自家人 第二百八十四章 低调的宗室 第二百八十五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八十六章 都别急 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份不同 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假老乡 第二百八十九章 重用、限制 第二百九十章 回京 第二百九十一章 创造条件 第二百九十二章 应有的位置 第二百九十三章 南还是北 第二百九十四章 齐头并进 第二百九十五章 纨绔、搬家 第二百九十六章 全力以赴 第二百九十七章 补偿 第二百九十八章 规矩就是规矩 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事、小事 第三百章 人大辈分小 第三百零一章 特殊之处 第三百零二章 圣诞 第三百零三章 传位 第三百零四章 训斥、安排 第三百零五章 养起来 第三百零六章 意见不少 第三百零七章 穷 第三百零八章 身份的改变 第三百零九章 规划 第三百一十章 黄道吉日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多管齐下 第三百一十二章 改变 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事不少 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人、旧人 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道的多不是坏事 第三百一十六章 共议国政 第三百一十七章 哥俩好 第三百一十八章 规矩 第三百一十九章 预防 第三百二十章 不能委屈了好孩子 第三百二十二章 小气 第三百二十三章 能省则省 第三百二十四章 窝案 第三百二十五章 民、士、官 第三百二十六章 从重从严 第三百二十七章 斗而不破 第三百二十九章 担当 第三百三十章 少些遗憾 第三百三十一章 高效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三百三十三章 紧迫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修 第三百三十六章 经贸、军事 第三百三十七章 能臣干吏 第三百三十八章 安宁祥和 第三百三十九章 装 第三百四十章 等不起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用多想 第三百四十二章 最好的选择 第三百四十三章 深意 第三百四十四章 安排妥当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经地义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多做事 第三百四十七章 小康 第三百四十八章 身份的差距 第三百六十五章 社稷为先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切如常 第三百六十七章 武备废弛 第三百六十八章 持续努力 第三百六十九章 元年 第三百七十章 好的开始 第三百七十一章 正心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多心 第三百七十三章 福气 第三百七十四章 靠山 第三百七十五章 军备 第三百七十六章 又要有大案 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阴阳师 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省心的宗室 第三百七十九章 该放权 第三百八十章 责任 第三百八十一章 习惯了就好 第三百八十二章 特殊待遇 第三百八十三章 决不允许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八十五章 得罚 第三百八十六章 这不是贬戍 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各有志 第三百八十八章 事无巨细 第三百八十九章 动员 第三百九十章 当家做主 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留遗憾 第三百九十二章 阻力 第三百九十三章 躲清净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主意已定 第三百九十五章 着眼未来 第三百九十六章 得有人分忧 第三百九十七章 猝不及防 第三百九十八章 向前看 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办成了就行 第四百章 省刑减狱 第四百零一章 宽、严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