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三章 福气

小说: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更新时间:1个月前

第三百七十三章福气第三百七十三章福气::

朱允熥看似有些多心,甚至称得上多疑了,但他对此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这也不见得就是作为皇帝就想的多等等,或者是什么帝王心术等等。单纯的就是因为疏浚运河的事情太重要了,这是不容有失的一项工程。

事情既然重要,那肯定就需要准备的更加周全、考虑的更加周到才行。

看到朱允熥不像是要反对的意思,道衍继续说道,“陛下,自太上皇陛下开始,我大明宗室朱藩控要塞不说,也在诸地兴文教、保安宁。”

朱允熥露出笑容,很多人提起宗室藩王总觉得是要作乱,就好像这些朱家人就是最不稳定的群体了,好似他们就是大明的祸害。

可是藩王们在镇压叛乱有功的情况下,也在地方上做了不少的事情。

蜀王朱椿在蜀地大兴文风,坚决执行老朱定下‘以礼教守西陲’的策略。

这就是最好的代表之一了,管理封地的一些卫所军务、镇守塞上疆土,保境安民等等,这些也就是宗室藩王带来的好处。

兵权从勋贵手里也收回来了,这些也就是大明宗室带来的另一个好处了。皇权高度集中,傅友德这些勋贵现在只能在五军都督府听令。

尾大不掉是不存在的,权力的集中就是大明最大的优势,现在想要去做些事情也不会再有什么难度了。

道衍也继续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天下初定,宗室诸王无兵权、临民治权,无需担心宗室诸王收拢民心等。”

夏原吉有不同的意见了,“陛下,臣以为此言差矣。现在诸宗室藩王无实权,只是太上皇、陛下威望太甚。若是宗室诸王开始管事,必然会提升威望。”

道衍的观点很简单,那自然也就是大明的宗室藩王看似是有些权力和地位,可是实事求是的来说也就是一些摆设,真的没有什么实权。

要钱没钱、要兵没兵,地方的政事等等也是宗室藩王们完全不可以插手的,这一切都说明宗室诸王看似显赫,可是真的不会对皇权构成威胁。

但是夏原吉的观点也正确,现在的宗室藩王被限制的非常厉害,那是因为老朱和朱允熥的手段厉害。

真的要是开始给宗室诸王放开一些限制,这些人说不定就会掌握越来越多的权力,对地方的政事等渗透也会越来越深。

现在的宗室藩王非常老实本分,不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可是一旦多了一些机会,野心等说不定就会慢慢的滋生出来了,这显然就不太好了。

道衍就不是很担心这些,“陛下英明神武,只需解决眼前之事即可。待事情结束了,自然是收回藩王之权。”

夏原吉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不不不,若是藩王们掌控权力,必然不愿舍弃。”

“宗室诸王能有何权力?”道衍就直接反问了,“宗室诸王诸多权柄都是陛下所授,收回自然也不会难。”

道衍这话似乎是有那么点强词夺理了,不要说宗室诸王了,就算是朝廷百官的权力,名义上也是皇帝给授予的。

不过不管是夏原吉还是道衍,也都是有着各自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也很难说谁对谁错,因为有些事情实际上就是这么的复杂,认知不同、出发点不一样。

道衍的观点就是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先将眼前的一些主要事情给解决了,再去考虑其他的一系列事情,因为事情总是会不断出现。

而夏原吉则是觉得有些事情不能开头,一旦开了头,必然会导致以后出现效仿,那就多了很多的隐患,这就是不好的事情了。

朱允熥就忍不住笑了起来,虽然他的四叔是历史上唯一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历史上也有朱厚照时期的宁王造反。

这些显然不是他投鼠忌器的理由,他从一开始就不会将宗室藩王当做心腹大患。要兵没兵、要钱没钱,朝廷数十万大军、钱粮无数,这有什么可担心的?

可以让自家四叔他们就近监督一下运河疏浚的工程,不过依然是不会过于放权。

信任归信任,可是该有的一些警惕等等还是应该保持着。

让朱棣等人去监督一些事情,这件事情没必要立刻就下达旨意,还是可以稍微的再等几天,再放在朝堂上商议。

百官可不是完全的摆设,对于这样的一些国家大事,也有必要稍微的尊重一下他们,说不定也可以带来一些比较好的思路呢。

运河疏浚的工程要推进下去,满朝文武对此也不会有任何意见,因为他们也都知道兴修水利、疏浚运河的重要性,这就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情。

更何况这件事情早先就在各种筹备了,现在也只是正式的开始动工而已,自然也不用大惊小怪了。

群策群力,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朱允熥也希望这件事情能够办的更好一些,千万不能出现一些差错,可不能好心办坏事。

挤压的一些奏章被朱允熥快速的翻阅,有些自然就是果断的处置好,这些对于他来说也只是常规操作了。

好歹也是观政、理政好几年了,自己经手的政事就不算少了,该怎么处置肯定心里有数。

张福生轻声开口说道,“陛下,礼部尚书在殿外求见。”

在朱允熥点头后,陈迪很快到了武英殿,“臣礼部尚书陈迪,叩见皇帝陛下。”

朱允熥头也没抬直接问道,“这个时候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陈迪就直接说道,“启禀陛下,宗室诸亲王、亲王世子要么就藩要么回藩,依礼制需遣官员送行。就藩亲王王府,需指派长史等官员。”

朱允熥这才抬头,心里也早就有答案了,“藩王世子回藩倒也不要紧,到时候礼部派遣官员出城送一送就好,这个事情你来安排。”

得到这份差事的陈迪一点都不意外,这本身就属于礼部的工作,也应该是他来做好这类事情。

朱允熥沉默片刻才说道,“藩王就藩需遣官员随行,这个事情我也心里有数,过两天再和你说一声就好。”

陈迪自然也不会有任何意见,对于那些王府的属官安排,理论上来说是需要用吏部来派遣,此前基本上也一直都是这么安排的。

但是同样的惯例就是藩王就藩的时候,除了安排僧道、德高望重的属官之外,还会安排几个藩王的亲戚,比如说他们母妃的娘家人。

这也是很多官员一门心思的想要将自家女儿送进皇宫的原因,有了一儿半女之后,整个家族就富贵起来了。

不说对龙椅有什么奢望等,一个成年的藩王也足以保证一些家族的富贵,可以跟着就藩呢!

“这二叔也是,从不管宗人府的事情。”朱允熥在陈迪离开后忍不住抱怨说道,“去太上皇那边问一问,看看给我叔叔们有没有指派的官员?”

韩王朱松会去辽东开原就藩,沈王朱模会去沈阳就藩。

历史上的朱松没有就藩,因为那会儿赶上了朱允炆登基以及靖难。朱棣篡位后显然不会想到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朱松是病死在应天府。

朱模稍微强一点,没有去沈阳,而是被朱棣该封到了泗州。从东北到了山西,可以说生活水平一下子提升了一大截,现在的东北可不好过。

至于这原本是老朱设定的塞王,是大明在边塞的第一道防线等,朱棣可不管那么多,他有自己的一些计划。

不过现在就不一样了,朱松和朱模都是要去就藩,都是要去东北地带了,和他们的那些兄长们一起构筑成大明的第一道防线。

等到处理完一天的事情,张福生才说道,“陛下,太上皇陛下传召。”

朱允熥没有任何意见,本来也就是准备去老朱那里蹭饭。以前住在东宫离的比较远,而现在就是几步路的事情,没事就过去看看。

老朱的岁数大了,现在又在帮忙带孩子,别看总是和老朱抬杠,可是该孝顺的时候还是要孝顺。皇位都穿了,老朱对朱允熥的态度也不用怀疑。

朱文垚看到朱允熥就像没看到一样,看了一眼就咿咿呀呀、摇摇晃晃的跑回屋内。这么算起来也不是没看到,这是跑去通知老朱了。

朱允熥前脚刚到,徐妙锦也就跟着过来了,看来也是派人在关注着朱允熥的动静。

老朱看到朱允熥后问道,“这是准备安排一下你叔叔们去就藩了?”

“嗯,本来也就是安排好的事情,全都是按照您老人家的意思。”朱允熥就笑着说道,“王号没改、封地没改,这么安排还能出差错?”

老朱笑着问道,“你家老四呢?按说岁数也是到了,现在也是该让他去就藩了。”

“年中吧,哪能前脚刚给他封王,后脚就给他送出去就藩?”朱允熥就笑着说道,“还是要让他稍微历练一下,和允炆一样都是读书读傻了。”

老朱忍不住说道,“允炆现在也不错,他当不当的好皇帝不知道。当个王爷就算是好的,不管事也不惹事,喜欢读书,还能帮你做事,还要他怎么样?”

听到老朱这么说,朱允熥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么说还真的没什么问题。

杭州是安稳繁华之地,文风也盛,朱允炆在那边可谓是如鱼得水,除了没权利什么都有。

尤其是刚刚被进封为吴王了,供用等也提升了一大截,足够他继续在西湖旁边造亭子,足够他四处翻新书院等,这也是一个好秀才。

朱允熥开口说道,“先前我和允炆闹的不可开交,他去就藩的时候没让吕家人跟着。老四去就藩的话,安排两三个吕家人跟着。”

老朱笑盈盈的问道,“你能放心?”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吕家现在是什么样子?”朱允熥就笑着说道,“以前还算是有些人物,现在我看是一代不如一代。”

老朱也不反对了,因为事实还就是这么回事。

吕氏是太常卿吕本之女,这个吕本虽然也是凤阳府人,但是早年在元朝当官,在大明也成为了太常寺卿,这算是比较高级的文官了,算得上重臣。

吕氏没有兄弟姐妹,但是她有堂兄弟啊,早年在东宫就有一些吕家的人,会格外的照顾朱允熥。可是现在呢,吕家的人都怕被清算。

不要说在朝堂上没有半点声量了,在应天府这些人也都是格外的低调,基本上也都是对仕途不报任何希望的。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老朱也笑了起来,“也好,安排两三个吕家人跟着,这也不是坏事。”

朱允熙几个就是朱允熥的‘牌坊’,谁要是敢说他对兄弟姐妹不好,那就看看朱允炆、朱允熙几个人的待遇,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皇家一直都是兄友弟恭的,至于此前可能发生过一些事情,那显然也就是有心之人的谣传了,抓出来了就是可以治罪的。

几个官职不高的位置,给了其他人也是给了,给了吕家人可以得个好名声,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情。更何况真要是找理由处置,当官后有的是机会责罚等。

不过朱允熥自认为不是那么小心眼的人,现在还没打算秋后算账呢。

老朱也习惯了朱允熥这样的一些做事风格,作为皇帝来说也是没有任何可挑剔的。

这些才算得上是恩威并施,尤其是对一些宗室子弟一味的强调‘威’,那未必就是什么好的选择。

朱允熥也继续说道,“祖父,我今天就忙着运河疏浚的事情了。大运河这边疏浚好了,还有黄河改道的事情要处置,这么一直夺淮入海也不容易。”

老朱忍不住叹气说道,“事情全都压在你身上了,以后有的忙了。”

“我是皇帝,自然该我忙。”朱允熥笑着说道,“祖父打了江山,我起码不用担心周边有敌人。我安心搞好这些事情,我家文垚就能享福了!”

看着坐在怀里的胖娃娃,老朱说道,“这孩子有福气,以后能有大福气!

这话还真的没有太大问题,如果朱允熥真的是将一些事情给打理好了,朱文垚以后继承的就是锦绣江山,盛世很有可能就是从他手里开始!: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提剑 第二章 他能守得住天下? 第三章 谁教你的? 第四章 搬出去 第五章 正好,我也记仇 第六章 我去哪? 第七章 叩见大明兴宗皇帝 第八章 子不类父 第九章 都是兄弟 第十章 发难 第十一章 朝堂争辩 第十二章 朝堂大乱 第十三章 接着斗呗 第十四章 应对方式 第十五章 前途未卜 第十六章 行动 第十七章 规矩 第十八章 行动 第十九章 舍我其谁 第二十章 都没了活路 第二十一章 睚眦必报 第二十二章 家长里短 第二十三章 不甘、嫉恨 第二十四章 我不能输 第二十五章 皇孙出宫 第二十六章 武人集团 第二十七章 勋贵 第二十八章 望之不似人君 第二十九章 沉住气 第三十章 纨绔的皇孙 第三十一章 我是允熥啊 第三十二章 小聪明 第三十三章 沐王 第三十四章 不省心的叔叔们 第三十五章 平稳、隐忧 第三十六章 纨绔的理想 第三十七章 周王返京 第三十八章 真假纨绔 第三十九章 你也有今天 第四十章 有意思了 第四十一章 交锋、试探 第四十二章 儿臣不敢 第四十三章 多疑、信任 第四十四章 功臣之后 第四十五章 心结 第四十六章 定下来吧 第四十七章 自寻死路 第四十八章 狠辣 第四十九章 杀鸡儆猴 第五十章 行情涨了 第五十一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 第五十二章 区别对待 第五十三章 有趣的关系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处置 第五十五章 安心上路 第五十六章 安排 第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 第五十八章 嫡、庶 第五十九章 我没错 第六十章 堂堂正正 第六十一章 一个贤王的诞生 第六十二章 三师 第六十三章 葬礼 第六十四章 权力下放 第六十五章 朱家的王爷们 第六十六章 特务头子 第六十七章 市长、局长 第六十八章 分蛋糕 第六十九章 不急 第七十章 不好惹的叔叔们 第七十一章 准备就绪 第七十二章 大典(一) 第七十三章 大典(二) 第七十四章 大典 (三) 三江+上架感言 第七十五章 对皇叔的期待 第七十六章 上岸第一剑 第七十七章 各自的立场 第七十八章 移风易俗不易 第七十八章 不只是家事 第七十九章 和离吧 第八十章 大明凤凰男 第八十一章 放开手脚 第八十二章 时间、改变 第八十三章 永镇云南 第八十四章 凉国公威风 第八十五章 人情世故 第八十六章 他急了 第八十七章 画大饼的香火 第八十八章 踏实办事 第八十九章 勤政爱民皇太孙 第九十章 我来主事 第九十一章 拖字诀 第九十二章 一唱一和 第九十三章 不一样的生辰 第九十四章 在祀与戎 第九十五章 涌泉相报 第九十六章 久远的谋划 第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的双簧 第九十八章 拱火 第九十九章 添柴 第一百章 又掉坑里了 第一百零一章 我错哪了? 第一百零二章 搂草打兔子 第一百零三章 建文三宝 第一百零四章 冷处理 第一百零五章 戏中戏 第一百零六章 改变从现在开始 第一百零七章 烈火烹油 第一百零八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 第一百零七章 持续丢脸 第一百一十章 大戏开张 第一百一十一章 发动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人、北人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对峙 第一百一十四章 猎杀时刻 第一百一十五章 输麻了的文官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获全胜 第一百一十七章 物是人非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六根不净的和尚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才 第一百二十章 要求不低 第一百二十一章 聪明人聚会 第一百二十二章 媳妇不好找 第一百二十三章 国子监 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亲戚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名宦 第一百二十六章 徐妙锦、宝钞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宝钞必须改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太孙妃 第一百二十九章 延续性 第一百三十章 文武制衡 第一百三十一章 皇太孙的位置最舒服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上)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中)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民生、科技 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家人才能放心 第一百三十七章 观政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我不是要削藩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老交替 第一百四十章 忙且累 第一百四十一章 种田的太孙 第一百四十二章 正事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权力交接 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着出成果 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门大户 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王的左膀右臂 第一百四十七章 良相、良田 第一百四十八章 操之过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 诸王秋猎 第一百五十章 勋贵女眷 第一百五十一章 摘桃子 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五十四章 宗室的区别对待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宗室,还得用 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有规划 第一百五十七章 现在、以后 第一百五十八章 平稳过渡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过不安生的年 第一百六十章 理直气壮 第一百六十一章 宗室也得考评 第一百六十二章 聪明的秦王 第一百六十三章 年轻才俊 第一百六十四章 坏人他来当 第一百六十五章 无辜的周王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太孙和秦王的争吵 第一百六十七章 该罚还得罚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孙和秦王的交易 第一百六十九章 自古以来 第一百七十章 匹夫无罪 第一百七十一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一百七十二章 顺顺利利、稳稳当当 第一百七十三章 此一时彼一时 第一百七十四章 改进 第一百七十五章 赏功罚过 第一百七十六章 投其所好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戏精 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选 第一百八十章 慢慢发展 第一百八十一章 武苑 第一百八十二章 如获至宝 第一百八十三章 二代们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才、喜事 第一百八十五章 长大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是孤家寡人 第一百八十七章 种田的朱家人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实事、好处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京军改编 第一百九十章 早做安排 第一百九十一章 好大喜功 第一百九十二章 调兵遣将 第一百九十三章 走一走、聊一聊 第一百九十四章 自家人先上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功、该赏 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略主动 第一百九十七章 踏实做事的周王 第一百九十八章 家事 第一百九十九章 借题发挥 第两百章 勤俭持家 第二百零一章 臂助 第二百零二章 越权 第二百零三章 心胸 第二百零四章 抓紧 第二百零五章 人伦温情 第二百零六章 心意 第二百零七章 大婚的序曲 第二百零八章 大婚 第二百零九章 这是生活 第二百一十章 有喜 第二百一十一章 欢天喜地 第二百一十二章 地位稳固 第二百一十三章 正经事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不是玩笑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难取舍 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一十七章 循序渐进 第二百一十八章 安南攻略 第二百一十九章 缺人 第二百二十章 铁律 第二百二十一章 试探 第二百二十二掌 小小底牌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用着急 第二百二十四章 顽疾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先办事 第二百二十六章 得有本事才行 第二百二十七章 踏实办事 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续推进 第二百二十九章 藩王心思 第二百三十章 各自的安排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分摊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一家人 第二百三十三章 糟心事 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步进行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脉相承的刻薄 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出风声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事无巨细 第二百三十八章 都是聪明人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头等大事 第二百四十章 图穷匕见 第二百四十一章 这不是削藩 第二百四十二章 杀鸡儆猴 第二百四十三章 喜事 第二百四十四章 推陈出新 第二百四十五章 回朝 第二百四十六章 公开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面的推进 第二百四十八章 吹风 第二百四十九章 低调做人 第二百五十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二百五十一章 教育问题 第二百五十二章 六部尚书总有缺 第二百五十三章 造势 第二百五十四章 终于等到你 第二百五十五章 颐养天年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传世之孙 第二百五十七章 盛世的开端 第二百五十八章 忙且累 第二百五十九章 有惊喜 第二百六十章 主动权 第二百六十一章 坚持斗争 第二百六十二章 安心 第二百六十三章 好主意 第二百六十四章 软刀子割肉 第二百六十五章 能臣干吏 第二百六十六章 该做的事情有很多 第二百六十七章 提前安排的后事 第二百六十八章 尽善尽美 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事、坏事 第二百七十章 好事就是好事 第二百七十一章 闻风而动 第二百七十二章 看表现 第二百七十三章 旧制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能苦孩子 第二百七十五章 当前之事 第二百七十六章 坐享其成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势所趋 第二百七十八章 利益 第二百七十九章 言者无罪 第二百八十章 根本 第二百八十一章 偏爱 第二百八十二章 端正态度 第二百八十三章 有好处不能忘了自家人 第二百八十四章 低调的宗室 第二百八十五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八十六章 都别急 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份不同 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假老乡 第二百八十九章 重用、限制 第二百九十章 回京 第二百九十一章 创造条件 第二百九十二章 应有的位置 第二百九十三章 南还是北 第二百九十四章 齐头并进 第二百九十五章 纨绔、搬家 第二百九十六章 全力以赴 第二百九十七章 补偿 第二百九十八章 规矩就是规矩 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事、小事 第三百章 人大辈分小 第三百零一章 特殊之处 第三百零二章 圣诞 第三百零三章 传位 第三百零四章 训斥、安排 第三百零五章 养起来 第三百零六章 意见不少 第三百零七章 穷 第三百零八章 身份的改变 第三百零九章 规划 第三百一十章 黄道吉日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多管齐下 第三百一十二章 改变 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事不少 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人、旧人 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道的多不是坏事 第三百一十六章 共议国政 第三百一十七章 哥俩好 第三百一十八章 规矩 第三百一十九章 预防 第三百二十章 不能委屈了好孩子 第三百二十二章 小气 第三百二十三章 能省则省 第三百二十四章 窝案 第三百二十五章 民、士、官 第三百二十六章 从重从严 第三百二十七章 斗而不破 第三百二十九章 担当 第三百三十章 少些遗憾 第三百三十一章 高效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三百三十三章 紧迫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修 第三百三十六章 经贸、军事 第三百三十七章 能臣干吏 第三百三十八章 安宁祥和 第三百三十九章 装 第三百四十章 等不起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用多想 第三百四十二章 最好的选择 第三百四十三章 深意 第三百四十四章 安排妥当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经地义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多做事 第三百四十七章 小康 第三百四十八章 身份的差距 第三百六十五章 社稷为先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切如常 第三百六十七章 武备废弛 第三百六十八章 持续努力 第三百六十九章 元年 第三百七十章 好的开始 第三百七十一章 正心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多心 第三百七十三章 福气 第三百七十四章 靠山 第三百七十五章 军备 第三百七十六章 又要有大案 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阴阳师 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省心的宗室 第三百七十九章 该放权 第三百八十章 责任 第三百八十一章 习惯了就好 第三百八十二章 特殊待遇 第三百八十三章 决不允许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八十五章 得罚 第三百八十六章 这不是贬戍 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各有志 第三百八十八章 事无巨细 第三百八十九章 动员 第三百九十章 当家做主 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留遗憾 第三百九十二章 阻力 第三百九十三章 躲清净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主意已定 第三百九十五章 着眼未来 第三百九十六章 得有人分忧 第三百九十七章 猝不及防 第三百九十八章 向前看 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办成了就行 第四百章 省刑减狱 第四百零一章 宽、严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