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用着急

小说: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更新时间:1个月前

(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第二百二十三章不用着急大明:我才是皇太孙_第二百二十三章不用着急小说作者:来点猪头肉内容大小:1.59MB书页:上传时间:2024030105:02:20ibiquta

老朱手里还有点底牌,朱允熥自然也心里有数,不过也不在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现在大明朝需要考虑的不只是皇储的问题了,而是变成了皇位的交替。

从以前是皇帝对于储君的选择一直都是无比坚定,而现在变成了就算是传位也顺滑无比。

老朱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朱允熥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连徐妙锦对于一些事情都看开了,皇帝是毫无保留的宠爱太孙,愿意扶持。太孙也不藏着掖着,从不掩饰自己的一些所图所愿。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切也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皇太孙继承皇位完全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徐妙锦觉得她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安心养胎,为皇太孙诞下子嗣,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只要诞下了子嗣,太孙顺利登基的概率就增加一分了。

实际上以徐妙锦的看法,都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了,皇帝明年基本上是肯定会退位的。但是如果是一个儿子的话,那自然也就意味着皇帝会全心全意的培养、抚育皇重孙了。

到了那时候,自然也就意味着皇太孙登基后想要做些事情就会更加的顺利。

吃饱喝足后,朱允熥和徐妙锦蹓跶着向东宫走去。

徐妙锦问道,“殿下,臣妾要是有幸为殿下诞下子嗣,有些事情是不是再缓缓?”

朱允熥也明白徐妙锦的意思,笑着说道,“祖父这辈子都没享过福,也就是开国那两年祖母和我大哥在的时候过了几年一家和睦的日子。咱们要是真孝顺,就给他添个重孙,让乾清宫闹腾起来,其他的都不用多想。”

既然朱允熥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了,徐妙锦自然也心里有数了,有些事情她现在也算是看的比较明白了,她也不觉得朱允熥就是为了皇位在夸大其词。

皇帝对皇后、太子的感情是不容置喙的,甚至是现在的皇太孙朱允熥,也就是沾了他父兄的光。在情感比较缺失的老朱那里,朱允熥有些时候也是一个‘替代品’,这一点连他们本人多少也都是心里有数的。

可是这对爷孙的感情也是根本不需要怀疑的,这对天底下最为尊贵的爷孙,对彼此的感情也都是无比真挚。

“我现在就想着要是以后祖父带孩子,怕是给惯的不像话。”朱允熥说着自己的担忧,“真要是如此,那怕是有些为难了。”

徐妙锦觉得问题不大,宽慰说道,“殿下无需多虑,父王贤德天下皆知,殿下也如此英明。若是文垚有幸得皇祖父教导,肯定能贤明上进。”

徐妙锦这样的观点也没问题,虽然大明宗室不见得各个都是贤德。但是大明的宗室普遍来说能力没什么问题,最多也就是有些藩王的品德出了问题。

而先太子以及现在的皇太孙朱允熥,都算得上是比较贤明的,这些在徐妙锦看来也是皇帝培养的好了。

朱允熥看了一眼徐妙锦,说道,“我父王就不用说了,真以为我贤亮、仁善?真贤明就不至于纨绔名声现在还在应天府流传,而且我仪态不佳、不识礼数,很多人也都心里明白。”

这一下徐妙锦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了,因为朱允熥所说的那些情况也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是事实。

朱允熥继续说道,“以祖父现在的性子,如果真带文垚几年,肯定是教出来一个霸道的小子。”

徐妙锦则是看了看朱允熥,有些话他实在是不好多说。因为这位皇太孙似乎没有意识到一些事情,比如说他只是看到了别人的问题,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些情况。

皇太孙到底是不是霸道、强势,这件事情徐妙锦实际上都不需要去评价的。而她也相信文武百官们心里更加有数,这位皇太孙有些时候看起来和当今天子如出一辙,这件事情也没什么好怀疑了。

强势的皇太孙担心皇重孙太过霸道、强势,这件事情说起来嗨真的是有那么点让人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才好了。

不过徐妙锦也不觉得这是太大的问题,作为皇储,能力是排在第一位的。而且以皇太孙的性格,对于有些事情实际上也不会特别的敏感在意。

皇家的一些氛围在徐妙锦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明确的嫡长继承制,实际上也可以将很多的隐患提前给消除掉,这件事情也会让她觉得非常的安稳。

很多的事情还是要慢慢的来,现在完全就是不需要过于着急,慢慢的发展也就足够了。

回到了东宫的朱允熥自然也就是好好的休息了,他需要做的事情可不少,每天都需要处理不少国政,需要上朝,这些也不轻松。

当个安于享乐的皇帝、追求奢靡的生活,那可不是朱允熥的志向所在。所以哪怕现在看起来有些累,但是乐在其中,因为现在在做的事情也是他感兴趣的事情。

新的一天开始了,朱允熥还是早早的就起床,简单的洗漱后就准备出上朝。

这就是他的生活,很多的事情对于他来说也算得上是习以为常了。叫苦肯定是不会叫苦,偷懒也不会偷懒,这也不是为了在老朱面前挣表现,单纯的就是早就将这一切当做了自己的责任,认为这一切也都是理所应当。

简单的看了一下身后的官员们,看到他们一个个的也都是老老实实的列队,朱允熥比较满意,现在早朝的规矩等等基本上是完善起来了。

开国近三十年,入朝的队列、奏事的顺序等等,实际上也就是在这两年才完全确定。

这一切也都正常,老朱草莽出身是次要,主要还是以前有其他的一系列事情要做。所以在礼节方面的事情就稍微的放一放,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可以说是至理名言。

对于百姓来说是如此,对于朝廷来说实际上也是如此。

早朝之后,朱允熥回到文华殿,这自然也就是要召见一些文武官员议事。

道衍将奏章整理好了,需要着急批复的,需要重点关注的,自然也就是放在显眼的位置。这一位大和尚还是有些能力,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秘书。

“殿下,如今礼部尚书之选也该早些定下来。”道衍就提议说道,“朝廷此前方定下亲王丧葬之礼、世子袭爵之礼,虽说已有完善,不过尚且需要推行。”

这话也没什么问题,鲁王去世的时候,实际上弄出来了一个明堂,这就是超出了藩王乃至储君的待遇,是正常的帝王陵的规格了。

礼仪的完善是从方方面面的,是从上而下的,很多的事情自然也就意味着朱允熥必须要重视。

朱允熥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很多的事情也确实是需要早一点去考虑到将礼部尚书的空缺给补上。

毕竟现在的大明有不少事情要做,进一步的将蒙元时期遗留的民风民俗给扭转,尤其是在北方,将汉人的礼节给重新根深蒂固的重建起来,这也无比重要。

更何况还需要考虑到明年的会试,要将第一次南北分榜的会试给执行好,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这也是一定的压力了。

朱允熥想了想,说道,“这个事情我尚且在考虑,怎么你觉得有合适之人?”

道衍就连忙开口,“回殿下,臣岂敢妄言。”

哪怕现在也算是朱允熥的心腹了,对于朝堂的很多事情也越来越了解了,但是越是如此,道衍就越是不敢有任何的大意。

尤其是他现在看似是殿阁大学士,实际上没有任何实际的权力,只能算是太孙的‘幕僚’。

他自认为还是有些才华、有些本事,以前也一直觉得有些壮志难酬,没有一展所学的机会,时常也会因此苦闷。

可是现在哪里敢多想啊,皇帝陛下现在还坐在龙椅上呢。而这位储君手腕和心机都很厉害,对朝政的掌控力度也无比出色。而燕王,哪怕燕王也是人中龙凤,不过基本上是不存在任何机会。

朱允熥也就笑了笑,对道衍说道,“不敢妄言就是最好了,不该问的不要问、不该说的不要说。”

道衍算是被小小的敲打了一下,现在还是继续老老实实的去做事情,这显然是更加重要、更加有意义的事情。

礼部尚书确实是需要早点定下来,始终拖着也绝对不是一个好事情,这一点朱允熥自然也是心里有数的,他也确实没打算一直让礼部尚书的位置空缺。

但是人选的事情上还需要斟酌一下,以及以此为饵稍微的观察一下朝堂上的格局。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也就意味着有些事情实在是急不来。拖到下半年吧,到时候这个事情自然也就可以做出来比较明确的决策了。

还是需要抓紧时间,毕竟明年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没有礼部尚书在任始终不好,朱允熥这也算是在提前为自己的登基做准备了。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就算是着急也没用,只能是一步步的慢慢来。

不管是礼部尚书的人选,或者是皇位的交替,都需要慢慢来。

常升乐呵呵的来了,说道,“殿下,宁波那边传来话了。”

朱允熥稍微有点好奇,问道,“宁波?难不成是我武定侯世子传来的话?”

郭英的长子郭镇这一次没有随军出征,而是按照朱允熥的指令去了宁波。在那边自然也就是要视察海防了,那边也是水师的重要基地之一。

常升就立刻回答说道,“武定侯世子令人来报,宁波四卫兵马俱是精锐,沿海筑城之事也齐全。”

这些此前朝廷也就是在努力的,这些事情不只是为了防止倭寇,也是在防备着当年张士诚、陈友谅的一些余孽,那些人到浙江外海的一些岛屿盘踞。

朱允熥心情不错,对于这个回答他非常满意,“让都督府那边准备一下,调令几个佥事过去。”

有些事情根本不用多想,朱允熥所要求的人肯定也就是精兵强将了。而且不只是精兵强将而已,而是针对性的安排一些对水战比较了解、熟悉的将领。

朱允熥对水师的重视也是众所周知,尤其是在五军都督府内部,不少人甚至会在暗地里吐槽、疑惑。

在这片土地,大家对于军事首先想到的就是陆战,想要发展的是骑兵和步兵。也就是三国东吴等极少数政权,回比较重视水军。实际上哪怕是东吴,也不是说就是将水军放在发展的第一位。

其实在大明也是一样,哪怕老朱在鄱阳湖水战打败陈友谅才算是奠定了称霸的基础,可是这不代表着大明就是特别重视水师。

海运粮草、清剿倭寇,这也就是水师存在的最大意义了。

但是很明显,这些在朱允熥眼里是远远不够的,他所需要发展的是具备着‘远海能力’的强大水师,而不是现在这样的规模。

常升继续说道,“殿下放心就是,臣等明白。江阴侯此前已率军登船,据说操练的不错。”

江阴侯吴高也就是江国公吴良之子,在勋贵二代当中也是佼佼者。历史上的他数次练兵、率军出征,镇守辽东表现不俗。甚至在靖难之役当中,也让朱棣投鼠忌器。

朱允熥笑着点头说道,“这就好,吴高虽说胆子小了点,但是做事周密、谨慎,也有谋略。这就很好,不至于出了差错。”

朱允熥继续说道,“将越巂侯也调过去,家学渊源总要记得点吧!”

越巂侯俞通渊就是老朱早期大将俞廷玉之子,他的两个兄长俞通海、俞通源也都是战功累累。不过俞通渊能力欠缺,前几年随蓝玉在建昌卫平叛,在越巂筑城,这才算是勉强封侯。

历史上也是随大军征伐燕王朱棣,战死于白沟河之战。

对于朱允熥的安排,常升基本上是不会反对。哪怕不明白也不要紧,只需要执行就行,这个他擅长。

思考太多的事情对于他来说也没意义,既然自己不是一个明白人,就不去瞎琢磨。太孙这么安排肯定是有意义的,执行好了才不会误了太孙的大计!(本章完)

本文每页显示5000字共233页当前第227页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提剑 第二章 他能守得住天下? 第三章 谁教你的? 第四章 搬出去 第五章 正好,我也记仇 第六章 我去哪? 第七章 叩见大明兴宗皇帝 第八章 子不类父 第九章 都是兄弟 第十章 发难 第十一章 朝堂争辩 第十二章 朝堂大乱 第十三章 接着斗呗 第十四章 应对方式 第十五章 前途未卜 第十六章 行动 第十七章 规矩 第十八章 行动 第十九章 舍我其谁 第二十章 都没了活路 第二十一章 睚眦必报 第二十二章 家长里短 第二十三章 不甘、嫉恨 第二十四章 我不能输 第二十五章 皇孙出宫 第二十六章 武人集团 第二十七章 勋贵 第二十八章 望之不似人君 第二十九章 沉住气 第三十章 纨绔的皇孙 第三十一章 我是允熥啊 第三十二章 小聪明 第三十三章 沐王 第三十四章 不省心的叔叔们 第三十五章 平稳、隐忧 第三十六章 纨绔的理想 第三十七章 周王返京 第三十八章 真假纨绔 第三十九章 你也有今天 第四十章 有意思了 第四十一章 交锋、试探 第四十二章 儿臣不敢 第四十三章 多疑、信任 第四十四章 功臣之后 第四十五章 心结 第四十六章 定下来吧 第四十七章 自寻死路 第四十八章 狠辣 第四十九章 杀鸡儆猴 第五十章 行情涨了 第五十一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 第五十二章 区别对待 第五十三章 有趣的关系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处置 第五十五章 安心上路 第五十六章 安排 第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 第五十八章 嫡、庶 第五十九章 我没错 第六十章 堂堂正正 第六十一章 一个贤王的诞生 第六十二章 三师 第六十三章 葬礼 第六十四章 权力下放 第六十五章 朱家的王爷们 第六十六章 特务头子 第六十七章 市长、局长 第六十八章 分蛋糕 第六十九章 不急 第七十章 不好惹的叔叔们 第七十一章 准备就绪 第七十二章 大典(一) 第七十三章 大典(二) 第七十四章 大典 (三) 三江+上架感言 第七十五章 对皇叔的期待 第七十六章 上岸第一剑 第七十七章 各自的立场 第七十八章 移风易俗不易 第七十八章 不只是家事 第七十九章 和离吧 第八十章 大明凤凰男 第八十一章 放开手脚 第八十二章 时间、改变 第八十三章 永镇云南 第八十四章 凉国公威风 第八十五章 人情世故 第八十六章 他急了 第八十七章 画大饼的香火 第八十八章 踏实办事 第八十九章 勤政爱民皇太孙 第九十章 我来主事 第九十一章 拖字诀 第九十二章 一唱一和 第九十三章 不一样的生辰 第九十四章 在祀与戎 第九十五章 涌泉相报 第九十六章 久远的谋划 第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的双簧 第九十八章 拱火 第九十九章 添柴 第一百章 又掉坑里了 第一百零一章 我错哪了? 第一百零二章 搂草打兔子 第一百零三章 建文三宝 第一百零四章 冷处理 第一百零五章 戏中戏 第一百零六章 改变从现在开始 第一百零七章 烈火烹油 第一百零八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 第一百零七章 持续丢脸 第一百一十章 大戏开张 第一百一十一章 发动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人、北人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对峙 第一百一十四章 猎杀时刻 第一百一十五章 输麻了的文官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获全胜 第一百一十七章 物是人非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六根不净的和尚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才 第一百二十章 要求不低 第一百二十一章 聪明人聚会 第一百二十二章 媳妇不好找 第一百二十三章 国子监 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亲戚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名宦 第一百二十六章 徐妙锦、宝钞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宝钞必须改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太孙妃 第一百二十九章 延续性 第一百三十章 文武制衡 第一百三十一章 皇太孙的位置最舒服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上)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中)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民生、科技 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家人才能放心 第一百三十七章 观政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我不是要削藩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老交替 第一百四十章 忙且累 第一百四十一章 种田的太孙 第一百四十二章 正事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权力交接 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着出成果 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门大户 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王的左膀右臂 第一百四十七章 良相、良田 第一百四十八章 操之过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 诸王秋猎 第一百五十章 勋贵女眷 第一百五十一章 摘桃子 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五十四章 宗室的区别对待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宗室,还得用 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有规划 第一百五十七章 现在、以后 第一百五十八章 平稳过渡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过不安生的年 第一百六十章 理直气壮 第一百六十一章 宗室也得考评 第一百六十二章 聪明的秦王 第一百六十三章 年轻才俊 第一百六十四章 坏人他来当 第一百六十五章 无辜的周王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太孙和秦王的争吵 第一百六十七章 该罚还得罚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孙和秦王的交易 第一百六十九章 自古以来 第一百七十章 匹夫无罪 第一百七十一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一百七十二章 顺顺利利、稳稳当当 第一百七十三章 此一时彼一时 第一百七十四章 改进 第一百七十五章 赏功罚过 第一百七十六章 投其所好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戏精 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选 第一百八十章 慢慢发展 第一百八十一章 武苑 第一百八十二章 如获至宝 第一百八十三章 二代们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才、喜事 第一百八十五章 长大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是孤家寡人 第一百八十七章 种田的朱家人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实事、好处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京军改编 第一百九十章 早做安排 第一百九十一章 好大喜功 第一百九十二章 调兵遣将 第一百九十三章 走一走、聊一聊 第一百九十四章 自家人先上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功、该赏 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略主动 第一百九十七章 踏实做事的周王 第一百九十八章 家事 第一百九十九章 借题发挥 第两百章 勤俭持家 第二百零一章 臂助 第二百零二章 越权 第二百零三章 心胸 第二百零四章 抓紧 第二百零五章 人伦温情 第二百零六章 心意 第二百零七章 大婚的序曲 第二百零八章 大婚 第二百零九章 这是生活 第二百一十章 有喜 第二百一十一章 欢天喜地 第二百一十二章 地位稳固 第二百一十三章 正经事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不是玩笑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难取舍 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一十七章 循序渐进 第二百一十八章 安南攻略 第二百一十九章 缺人 第二百二十章 铁律 第二百二十一章 试探 第二百二十二掌 小小底牌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用着急 第二百二十四章 顽疾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先办事 第二百二十六章 得有本事才行 第二百二十七章 踏实办事 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续推进 第二百二十九章 藩王心思 第二百三十章 各自的安排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分摊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一家人 第二百三十三章 糟心事 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步进行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脉相承的刻薄 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出风声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事无巨细 第二百三十八章 都是聪明人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头等大事 第二百四十章 图穷匕见 第二百四十一章 这不是削藩 第二百四十二章 杀鸡儆猴 第二百四十三章 喜事 第二百四十四章 推陈出新 第二百四十五章 回朝 第二百四十六章 公开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面的推进 第二百四十八章 吹风 第二百四十九章 低调做人 第二百五十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二百五十一章 教育问题 第二百五十二章 六部尚书总有缺 第二百五十三章 造势 第二百五十四章 终于等到你 第二百五十五章 颐养天年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传世之孙 第二百五十七章 盛世的开端 第二百五十八章 忙且累 第二百五十九章 有惊喜 第二百六十章 主动权 第二百六十一章 坚持斗争 第二百六十二章 安心 第二百六十三章 好主意 第二百六十四章 软刀子割肉 第二百六十五章 能臣干吏 第二百六十六章 该做的事情有很多 第二百六十七章 提前安排的后事 第二百六十八章 尽善尽美 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事、坏事 第二百七十章 好事就是好事 第二百七十一章 闻风而动 第二百七十二章 看表现 第二百七十三章 旧制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能苦孩子 第二百七十五章 当前之事 第二百七十六章 坐享其成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势所趋 第二百七十八章 利益 第二百七十九章 言者无罪 第二百八十章 根本 第二百八十一章 偏爱 第二百八十二章 端正态度 第二百八十三章 有好处不能忘了自家人 第二百八十四章 低调的宗室 第二百八十五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八十六章 都别急 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份不同 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假老乡 第二百八十九章 重用、限制 第二百九十章 回京 第二百九十一章 创造条件 第二百九十二章 应有的位置 第二百九十三章 南还是北 第二百九十四章 齐头并进 第二百九十五章 纨绔、搬家 第二百九十六章 全力以赴 第二百九十七章 补偿 第二百九十八章 规矩就是规矩 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事、小事 第三百章 人大辈分小 第三百零一章 特殊之处 第三百零二章 圣诞 第三百零三章 传位 第三百零四章 训斥、安排 第三百零五章 养起来 第三百零六章 意见不少 第三百零七章 穷 第三百零八章 身份的改变 第三百零九章 规划 第三百一十章 黄道吉日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多管齐下 第三百一十二章 改变 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事不少 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人、旧人 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道的多不是坏事 第三百一十六章 共议国政 第三百一十七章 哥俩好 第三百一十八章 规矩 第三百一十九章 预防 第三百二十章 不能委屈了好孩子 第三百二十二章 小气 第三百二十三章 能省则省 第三百二十四章 窝案 第三百二十五章 民、士、官 第三百二十六章 从重从严 第三百二十七章 斗而不破 第三百二十九章 担当 第三百三十章 少些遗憾 第三百三十一章 高效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三百三十三章 紧迫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修 第三百三十六章 经贸、军事 第三百三十七章 能臣干吏 第三百三十八章 安宁祥和 第三百三十九章 装 第三百四十章 等不起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用多想 第三百四十二章 最好的选择 第三百四十三章 深意 第三百四十四章 安排妥当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经地义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多做事 第三百四十七章 小康 第三百四十八章 身份的差距 第三百六十五章 社稷为先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切如常 第三百六十七章 武备废弛 第三百六十八章 持续努力 第三百六十九章 元年 第三百七十章 好的开始 第三百七十一章 正心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多心 第三百七十三章 福气 第三百七十四章 靠山 第三百七十五章 军备 第三百七十六章 又要有大案 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阴阳师 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省心的宗室 第三百七十九章 该放权 第三百八十章 责任 第三百八十一章 习惯了就好 第三百八十二章 特殊待遇 第三百八十三章 决不允许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八十五章 得罚 第三百八十六章 这不是贬戍 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各有志 第三百八十八章 事无巨细 第三百八十九章 动员 第三百九十章 当家做主 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留遗憾 第三百九十二章 阻力 第三百九十三章 躲清净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主意已定 第三百九十五章 着眼未来 第三百九十六章 得有人分忧 第三百九十七章 猝不及防 第三百九十八章 向前看 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办成了就行 第四百章 省刑减狱 第四百零一章 宽、严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