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办成了就行

小说: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更新时间:1个月前

第三百九十九章事办成了就行第三百九十九章事办成了就行::

麓川的事情只是一些小小的意外,对于大局根本不会造成什么影响,自然也就不需要因为这件事情牵扯太多的精力。

西南那边的事情自然需要重视,可是对于大一统王朝来说,西南的一系列事情暂时还不是关注的焦点。

而安南或者高丽等等,那就等到腾出手来了再说,只是一味的开疆拓土可不是朱允熥的目标。

就像蒙古人那样可不好,他们是一度打到了欧洲不假,可是最终的结果是没有彻底的将一些疆域给控制住。

甚至分裂出来了四大汗国等等,这也是和一些‘正统’没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存在并没有让蒙古更加强盛。

开疆拓土自然是功绩,可是朱允熥看重的不只是打下来疆域,而是要在打下来之后治理好,要能够给中央王朝更多的补充等等。

不只是朱允熥对于西南的一些事情不太放在心上,文武百官看似也没有特别在意这些。

五军都督府那边会安排好军事方面的一些事情,兵部或者户部等只需要准备好调令或者辎重等也就行了,这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事。

朱允熥来到了开平王府,常升倒是看起来还是很正常,而常森看起来就有些不好意思了。

朱允熥也不好说重话,笑着问道,“三舅,这是埋怨我让你回老家,都不愿给外甥打个招呼了?”

常森连忙解释说道,“陛下言重了,实在是臣做的事情太难以启齿,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陛下。”

这些也是常森的心里话,让他回乡守着老家,他也不觉得这就是发配之类的。真的要是论罪,他应该是要和大哥常茂一样被流放到边陲之地。

而现在是回到老家去看守祖业,这可以说是最为轻的处罚了。只是没个仕途而已,并不影响他当一个安逸舒适的富家翁。

朱允熥就笑着说道,“三舅也别多想,也是我安排的不周到。只是如今有些法度,我虽为天子,只是也不能一味纵容宗室外戚。”

常森连忙开口,“陛下就是罚的再重臣也都认了,是臣办砸了差事,怨不得其他人。”

在这件事情上常森也不觉得有什么怨言,确实是他失察了。要不是朱允熥的照顾,他肯定少不了一个渎职、失察的责任。

这一次倒楣的也不只是他一个,包括此前被朱允熥比较看好的傅忠基本上也就是结束了仕途,这一点大家都心里有数。

秦王现在在凤阳老家种田,周王等将府中的管事等交给朝廷治罪,吴王也上请罪折等等。

宗室现在都在被处罚,更别说常森这样的外戚了。毕竟大家也都明白,朱允熥到底是朱家人,他和常家亲近不假,但是不可能处处都护着常家。

简单的和常森聊了一会儿,主要就是安抚一下,这段时间的常森也确实是心理上的压力不小。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当到了常蓝氏的房间之后,朱允熥好像理解到了什么叫做‘老人味’,这也让他心里的情绪更加复杂了。

老朱的寝宫里暂时没有这样的感觉,就算是在去年来到开平王府的时候,朱允熥也不觉得常蓝氏的卧室有这样的气息。

常蓝氏看似心情不错,看着朱允熥说道,“允熥来了啊?”

朱允熥连忙说道,“还是外孙的不是,没能勤快点来探望外祖母。”

常蓝氏不在意的说道,“你现在是皇帝,天天都在忙国家大事。不用管我,我都这个岁数了。”

随即常蓝氏笑着对徐妙锦说道,“皇后自便,老身实在动不了。”

“外祖母说的哪里话。”徐妙锦坐在床榻上,拉着常蓝氏的手说道,“陛下现在国事繁重不能常来探望外祖母,孙媳也来的少,还请您老人家见谅。”

常蓝氏温和的说道,“我心里头都有数,你们都忙。看着你们如今的样子,我心里也高兴。不来瞧我才好,我就是想要瞧瞧你们,好去跟你们爹娘说一声。”

不要说朱允熥了,就算是徐妙锦一时间也都是心情复杂。

说到底就是常蓝氏只有一个亲生的女儿,那就是朱允熥的母亲。而常茂三兄弟则是庶出,哪怕常蓝氏视如己出,那也不是亲生的儿子。

这么些年,常蓝氏怎么可能不去想她的女儿呢。现在看到女儿的骨血成为了皇帝,自然也非常开心。

陪着虚弱的常蓝氏说了会儿话,朱允熥和徐妙锦看起来也只能做这些事情了。

不管朱允熥愿不愿意承认,常蓝氏的身体状况就是越来越糟糕了,即使贵为王侯将相,这也是没办法避免生老病死这样的自然规律。

虽然心里不是滋味,可是朱允熥在离开开平王府之后还要重新打起精神,接下来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最主要的大事是位于太仓港的船队出发了,这是一个规模无比庞大的队伍。

士兵两万六千人,官员八百,百户级别的武官四百人,再有两大侯爵等率军,配以医官等两百人、礼部使臣五人。

这支庞大的船队有大船四十条,就这么从太仓港出发,他们开启了第二次远洋航行。

这一次船队出发就是名正言顺了,就是带着使臣、货物,这一次就是为了联络海外的番国,除了要外交之外,也需要开始通商。

朱允熥还是比较欣慰的,毕竟第一次船队出海就是靠着他坑蒙拐骗的,是从老朱那里要来水师兵马,让常升等勋贵配合着演戏。

让勋贵出钱出力准备货物,打着剿倭寇的旗号出海,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似是而非的,甚至有那么一点上不得台面。

但是这一次显然就不一样了,满朝文武都知道这个船队的情况,江南地区不少百姓也都知道这件事情。

甚至是在福建泉州等地也有人知道这些,毕竟朝廷征召了不少此前出海过的水手或者海商等等,这都是朝廷在办的正事,而不是在小打小闹了。

对于朱允熥来说,这肯定是有成就感的一个事情了,他成功的再次改变了很多的事情,也算是将原本紧闭的大门给推开了一道缝隙了。

以后的历史到底会朝着什么样的走向发展,朱允熥现在甚至都有些不敢保证了,因为他确实改变了很多的事情。

船队现在出海了,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事,另一个大事就是承康皇帝率领文武百官一直到了江边。

太上皇朱元璋看着庞大的船队,笑着对朱文垚说道,“看看,咱们现在要过江了。”

朱文垚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一直在宫里的他是‘没见识’的,以前觉得新奇的一些东西,现在再看看好像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老朱就颇为自豪的说道,“咱第一回过江的时候,那会儿渔船、小船一大堆,还要防着鞑子的大船和炮、箭,现在咱们乘大船,将士们护卫着咱!”

朱文垚不耐烦的伸手推开老朱的脸,出身的看着江面上的大船,这对于小小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震撼。

看着朱文垚如此模样,老朱还是非常开心的,是该带着孩子出来见识一下,让孩子知道天下之大、要他知道外头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世道。

朱允熥就笑着对老朱说道,“祖父,我可不跟着过江了,一会儿我就准备回宫了。”

“你要是跟着过江,咱立马收拾你。”老朱就笑着说道,“这就行了,要不是带着文垚,咱自个儿率几十兵马就能回去,这天底下没几个人比咱会打仗。”

这不只是开国皇帝的自信,更因为老朱在打天下的过程中没少亲自率军出征,他可不是只靠权谋等当上皇帝的。

文武百官跟着朱允熥跪下,恭送太上皇登船。只是忽然间有人意识到不对了,太上皇一直都是抱着皇长子呢。

本来不觉得有什么问题,那是因为皇长子自从出生后就被太上皇抱过去养着,大家也都知道太上皇格外偏爱皇长子,走到哪就带到哪。

太上皇回老家本来就让人有些不放心的,可是怎么现在连皇长子也是直接跟着带回去了?

这,这风险也实在是太大了,这可是一个曾经的皇帝,以及大概率的大明下一任皇帝,怎么就都回凤阳了?

七十的老头,两岁的孩子,这样的组合如何能让人安心?

太上皇和当今天子实在是太任性了,很多的事情根本就是不和朝臣们商量,几乎就是将这些大臣们给蒙在鼓里呢。

只是在这个时候这些大臣们看似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了,因为这就属于木已成舟了,他们在这个时候也确实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朱允熥对于大臣们的一些埋怨和不满也是早就有所预料,只不过显然也是没有特别放在心上了。

主要就是因为木已成舟,就算是现在大臣们有些意见,现在也只能是不断的劝谏,是希望这样的事情以后不能再次出现了。

至于拦下船队、让太上皇回心转意,这满朝文武没人认为自己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还是不要去做那些看似超出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吧。

其实仔细想想,也用不着特别担心,毕竟太上皇看着就是身体状况非常好。

就算是一些五六十岁的官员,在看到了雄伟魁梧的太上皇轻松的单手抱着皇长子昂首阔步,这都要为自己感觉到汗颜。

太上皇只是头发白了,别人带孩子带的心力憔悴,但是太上皇带孩子显然是越带越精神,根本就不需要别人去搀扶等等。

更何况虽然太上皇和当今天子看似任性,可是准备工作也非常充分,带了足够多的兵马护卫,太监、侍女等等也有很多。

所以也没什么太多可操心的,只要路上细心一点,那也没什么大问题,毕竟凤阳离应天府也不算远。

老朱带着朱文垚回凤阳老家,这件事情也就是这么顺利的展开了,这时候就根本不用去多想什么,现在有了一个看似非常不错的结果就行。

事情现在已经办了,而且看起来还是有着不错的效果,朱允熥也比较满意。

朱允熥回到了皇宫,召见徐辉祖问道,“麓川那边的事情现在安排的怎么样了?”

徐辉祖立刻回答说道,“回陛下,颍国公与凉国公已经写好了出兵详略,只是临阵之事尚且需要西平侯决断。”

朱允熥笑着点头说道,“两位老将是给了他们的带兵心得,西平侯临机决断,这自然是最好不过的做法了。用不着在千里之外瞎指挥,西平侯有本事取胜。”

不只是朱允熥这么认为,徐辉祖也是这么认为。

因为沐春少年从军,他已经有二十年的军旅经验了。

沐春可是十五六的时候就跟着沐英在云南厮杀,他的战场经验十分丰富,也数次领军镇压一些土司的叛乱等等。

云南那边的情况没几个人比沐春更加清楚了,所以在应天府的这些人就别遥控指挥了,最多给些参考建议,而不是去限制沐春的发挥。

朱允熥可不会微操,不要说千里之外的云南了,就算是近一点的地方出现战事,他也不会微操。

只给自己对于战争的看法,以及需要将领们需要完成的任务就行,其他的临阵之事就是将领的发挥了,毕竟隔行如隔山。

朱允熥随即开口说道,“曹国公现在回凤阳了,你也注意一下京卫的事情。你和开国公商议一下,上十二卫的兵马要调动一下。”

上十二卫就是老朱早期起家的核心京军队伍,现在也算是皇帝直接执掌的兵马,这和一般的京军还是有些差别。

朱允熥这么说倒不是打算直接将兵权等彻底放给常升、徐辉祖,只不过也需要这两位身份特殊的国公去整顿一下这些骄兵悍将。

徐辉祖自然也心里有数,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该做到什么样的程度,他都心里清楚。

这本来就是个谨慎的人,在朱文垚出生之后更加谨慎了,生怕影响到自家外甥的前程。

毕竟魏国公这一脉的地位本来就稳固、超然,以后势必也是更加稳固。所以也需要谨慎,避免‘功大难封’,那就不好了。: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提剑 第二章 他能守得住天下? 第三章 谁教你的? 第四章 搬出去 第五章 正好,我也记仇 第六章 我去哪? 第七章 叩见大明兴宗皇帝 第八章 子不类父 第九章 都是兄弟 第十章 发难 第十一章 朝堂争辩 第十二章 朝堂大乱 第十三章 接着斗呗 第十四章 应对方式 第十五章 前途未卜 第十六章 行动 第十七章 规矩 第十八章 行动 第十九章 舍我其谁 第二十章 都没了活路 第二十一章 睚眦必报 第二十二章 家长里短 第二十三章 不甘、嫉恨 第二十四章 我不能输 第二十五章 皇孙出宫 第二十六章 武人集团 第二十七章 勋贵 第二十八章 望之不似人君 第二十九章 沉住气 第三十章 纨绔的皇孙 第三十一章 我是允熥啊 第三十二章 小聪明 第三十三章 沐王 第三十四章 不省心的叔叔们 第三十五章 平稳、隐忧 第三十六章 纨绔的理想 第三十七章 周王返京 第三十八章 真假纨绔 第三十九章 你也有今天 第四十章 有意思了 第四十一章 交锋、试探 第四十二章 儿臣不敢 第四十三章 多疑、信任 第四十四章 功臣之后 第四十五章 心结 第四十六章 定下来吧 第四十七章 自寻死路 第四十八章 狠辣 第四十九章 杀鸡儆猴 第五十章 行情涨了 第五十一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 第五十二章 区别对待 第五十三章 有趣的关系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处置 第五十五章 安心上路 第五十六章 安排 第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 第五十八章 嫡、庶 第五十九章 我没错 第六十章 堂堂正正 第六十一章 一个贤王的诞生 第六十二章 三师 第六十三章 葬礼 第六十四章 权力下放 第六十五章 朱家的王爷们 第六十六章 特务头子 第六十七章 市长、局长 第六十八章 分蛋糕 第六十九章 不急 第七十章 不好惹的叔叔们 第七十一章 准备就绪 第七十二章 大典(一) 第七十三章 大典(二) 第七十四章 大典 (三) 三江+上架感言 第七十五章 对皇叔的期待 第七十六章 上岸第一剑 第七十七章 各自的立场 第七十八章 移风易俗不易 第七十八章 不只是家事 第七十九章 和离吧 第八十章 大明凤凰男 第八十一章 放开手脚 第八十二章 时间、改变 第八十三章 永镇云南 第八十四章 凉国公威风 第八十五章 人情世故 第八十六章 他急了 第八十七章 画大饼的香火 第八十八章 踏实办事 第八十九章 勤政爱民皇太孙 第九十章 我来主事 第九十一章 拖字诀 第九十二章 一唱一和 第九十三章 不一样的生辰 第九十四章 在祀与戎 第九十五章 涌泉相报 第九十六章 久远的谋划 第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的双簧 第九十八章 拱火 第九十九章 添柴 第一百章 又掉坑里了 第一百零一章 我错哪了? 第一百零二章 搂草打兔子 第一百零三章 建文三宝 第一百零四章 冷处理 第一百零五章 戏中戏 第一百零六章 改变从现在开始 第一百零七章 烈火烹油 第一百零八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 第一百零七章 持续丢脸 第一百一十章 大戏开张 第一百一十一章 发动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人、北人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对峙 第一百一十四章 猎杀时刻 第一百一十五章 输麻了的文官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获全胜 第一百一十七章 物是人非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六根不净的和尚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才 第一百二十章 要求不低 第一百二十一章 聪明人聚会 第一百二十二章 媳妇不好找 第一百二十三章 国子监 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亲戚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名宦 第一百二十六章 徐妙锦、宝钞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宝钞必须改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太孙妃 第一百二十九章 延续性 第一百三十章 文武制衡 第一百三十一章 皇太孙的位置最舒服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上)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中)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民生、科技 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家人才能放心 第一百三十七章 观政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我不是要削藩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老交替 第一百四十章 忙且累 第一百四十一章 种田的太孙 第一百四十二章 正事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权力交接 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着出成果 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门大户 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王的左膀右臂 第一百四十七章 良相、良田 第一百四十八章 操之过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 诸王秋猎 第一百五十章 勋贵女眷 第一百五十一章 摘桃子 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五十四章 宗室的区别对待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宗室,还得用 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有规划 第一百五十七章 现在、以后 第一百五十八章 平稳过渡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过不安生的年 第一百六十章 理直气壮 第一百六十一章 宗室也得考评 第一百六十二章 聪明的秦王 第一百六十三章 年轻才俊 第一百六十四章 坏人他来当 第一百六十五章 无辜的周王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太孙和秦王的争吵 第一百六十七章 该罚还得罚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孙和秦王的交易 第一百六十九章 自古以来 第一百七十章 匹夫无罪 第一百七十一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一百七十二章 顺顺利利、稳稳当当 第一百七十三章 此一时彼一时 第一百七十四章 改进 第一百七十五章 赏功罚过 第一百七十六章 投其所好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戏精 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选 第一百八十章 慢慢发展 第一百八十一章 武苑 第一百八十二章 如获至宝 第一百八十三章 二代们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才、喜事 第一百八十五章 长大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是孤家寡人 第一百八十七章 种田的朱家人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实事、好处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京军改编 第一百九十章 早做安排 第一百九十一章 好大喜功 第一百九十二章 调兵遣将 第一百九十三章 走一走、聊一聊 第一百九十四章 自家人先上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功、该赏 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略主动 第一百九十七章 踏实做事的周王 第一百九十八章 家事 第一百九十九章 借题发挥 第两百章 勤俭持家 第二百零一章 臂助 第二百零二章 越权 第二百零三章 心胸 第二百零四章 抓紧 第二百零五章 人伦温情 第二百零六章 心意 第二百零七章 大婚的序曲 第二百零八章 大婚 第二百零九章 这是生活 第二百一十章 有喜 第二百一十一章 欢天喜地 第二百一十二章 地位稳固 第二百一十三章 正经事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不是玩笑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难取舍 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一十七章 循序渐进 第二百一十八章 安南攻略 第二百一十九章 缺人 第二百二十章 铁律 第二百二十一章 试探 第二百二十二掌 小小底牌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用着急 第二百二十四章 顽疾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先办事 第二百二十六章 得有本事才行 第二百二十七章 踏实办事 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续推进 第二百二十九章 藩王心思 第二百三十章 各自的安排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分摊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一家人 第二百三十三章 糟心事 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步进行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脉相承的刻薄 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出风声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事无巨细 第二百三十八章 都是聪明人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头等大事 第二百四十章 图穷匕见 第二百四十一章 这不是削藩 第二百四十二章 杀鸡儆猴 第二百四十三章 喜事 第二百四十四章 推陈出新 第二百四十五章 回朝 第二百四十六章 公开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面的推进 第二百四十八章 吹风 第二百四十九章 低调做人 第二百五十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二百五十一章 教育问题 第二百五十二章 六部尚书总有缺 第二百五十三章 造势 第二百五十四章 终于等到你 第二百五十五章 颐养天年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传世之孙 第二百五十七章 盛世的开端 第二百五十八章 忙且累 第二百五十九章 有惊喜 第二百六十章 主动权 第二百六十一章 坚持斗争 第二百六十二章 安心 第二百六十三章 好主意 第二百六十四章 软刀子割肉 第二百六十五章 能臣干吏 第二百六十六章 该做的事情有很多 第二百六十七章 提前安排的后事 第二百六十八章 尽善尽美 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事、坏事 第二百七十章 好事就是好事 第二百七十一章 闻风而动 第二百七十二章 看表现 第二百七十三章 旧制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能苦孩子 第二百七十五章 当前之事 第二百七十六章 坐享其成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势所趋 第二百七十八章 利益 第二百七十九章 言者无罪 第二百八十章 根本 第二百八十一章 偏爱 第二百八十二章 端正态度 第二百八十三章 有好处不能忘了自家人 第二百八十四章 低调的宗室 第二百八十五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八十六章 都别急 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份不同 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假老乡 第二百八十九章 重用、限制 第二百九十章 回京 第二百九十一章 创造条件 第二百九十二章 应有的位置 第二百九十三章 南还是北 第二百九十四章 齐头并进 第二百九十五章 纨绔、搬家 第二百九十六章 全力以赴 第二百九十七章 补偿 第二百九十八章 规矩就是规矩 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事、小事 第三百章 人大辈分小 第三百零一章 特殊之处 第三百零二章 圣诞 第三百零三章 传位 第三百零四章 训斥、安排 第三百零五章 养起来 第三百零六章 意见不少 第三百零七章 穷 第三百零八章 身份的改变 第三百零九章 规划 第三百一十章 黄道吉日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多管齐下 第三百一十二章 改变 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事不少 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人、旧人 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道的多不是坏事 第三百一十六章 共议国政 第三百一十七章 哥俩好 第三百一十八章 规矩 第三百一十九章 预防 第三百二十章 不能委屈了好孩子 第三百二十二章 小气 第三百二十三章 能省则省 第三百二十四章 窝案 第三百二十五章 民、士、官 第三百二十六章 从重从严 第三百二十七章 斗而不破 第三百二十九章 担当 第三百三十章 少些遗憾 第三百三十一章 高效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三百三十三章 紧迫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修 第三百三十六章 经贸、军事 第三百三十七章 能臣干吏 第三百三十八章 安宁祥和 第三百三十九章 装 第三百四十章 等不起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用多想 第三百四十二章 最好的选择 第三百四十三章 深意 第三百四十四章 安排妥当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经地义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多做事 第三百四十七章 小康 第三百四十八章 身份的差距 第三百六十五章 社稷为先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切如常 第三百六十七章 武备废弛 第三百六十八章 持续努力 第三百六十九章 元年 第三百七十章 好的开始 第三百七十一章 正心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多心 第三百七十三章 福气 第三百七十四章 靠山 第三百七十五章 军备 第三百七十六章 又要有大案 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阴阳师 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省心的宗室 第三百七十九章 该放权 第三百八十章 责任 第三百八十一章 习惯了就好 第三百八十二章 特殊待遇 第三百八十三章 决不允许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八十五章 得罚 第三百八十六章 这不是贬戍 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各有志 第三百八十八章 事无巨细 第三百八十九章 动员 第三百九十章 当家做主 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留遗憾 第三百九十二章 阻力 第三百九十三章 躲清净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主意已定 第三百九十五章 着眼未来 第三百九十六章 得有人分忧 第三百九十七章 猝不及防 第三百九十八章 向前看 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办成了就行 第四百章 省刑减狱 第四百零一章 宽、严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