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三章 造势

小说: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更新时间:1个月前

第二百五十三章造势第二百五十三章造势:sjwx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这实属无奈。

才定下来礼部尚书的人选,现在刑部尚书又有了空缺。不少文官都盯着这个位置,接下来肯定少不了要去争取。

朱允熥对此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虽然大明的尚书看似是一个高危职业,只是谁还没有点上进心呢。

主管一部,那也是文官的顶峰了,能够想要争取尚书之位的,哪一个不认为自己是一世人杰呢,那个不觉得自己是有些真本事呢!

有着这样的一些追求,也是人之常情,朱允熥显然不会因为这些事情不高兴。

和一众官员等仔细商讨了《大明律诰》的事情,对于一些增补和修订,朱允熥也心里有数。

杨靖确实是一个有能力的官员,他主持的修订和增补非常不错。

考虑到当前的一些情况,也考虑到一些如今的世俗道德等等,也包括了对此前《大明律》的延续性。

只是想想看这些事情,朱允熥更觉得惋惜,这个杨靖实在是可惜。

常升来到了文华殿,说道,“殿下,臣已经安排好了,杨靖去了宁波必然不会受委屈。”

朱允熥就笑着开口,“这样最好,杨靖的事情低调点办。他现在到底是犯官,身上也没有官职,若是高调了难免落人口舌。”

朱允熥说的这些道理,常升自然也是能够明白的,他也知道现在的一些情况,确实是需要在该低调的时候就低调。

杨靖虽然罢官去职了,可是他的一身才华还是有些作用的,就这么弃之不用实在是有些可惜。

正好现在又需要准备接下来开海贸的事情,有着杨靖这样一个负责刑律的人坐镇,确实是可以带来一些帮助。

当然杨靖如果是刑部尚书,那么自然是作用更大。只是今时今日的情形,杨靖如果继续留在朝堂上,自然也就是对大明的吏治发展不好。

常升就得意的说道,“殿下放心就是,都是亲近的心腹,也是臣安排的事情。”

朱允熥就笑着开口,“这么说倒也是,真要是出了差错,到时候被弹劾的也是你。”

“臣本来就不怕弹劾,前些时候还有人说臣尸位素餐。”常升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说道,“只要殿下信任,臣就不怕弹劾。”

理论上朱允熥要是死保杨靖,那也是可以将人留下,只不过到时候是沸反盈天了,长久的来看肯定是弊大于利,这就不划算了。

但是常升这样的人被弹劾,只要不是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大罪,弹劾了也就是弹劾了,惩罚起来也就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情。

朱允熥就开玩笑说道,“二舅本身就是官声不少,真要是到了以后,只怕是官声更难听了。”

常升毫不在意的说道,“殿下,臣不在乎那些官声。若是到了以后,殿下赐个‘襄’、‘恭’就行。”

这自然也是说谥号了,常升这也是在表明自己的心志。

忠看似更好,但是常遇春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徐达谥号武宁、李文忠谥号武靖、汤和谥号襄武。

至于说汤和的谥号是‘襄武’,这也不需要担心撞了,因为常升自认为他不配‘武’,可能是‘靖’、‘昭之类的谥号。

朱允熥就笑着说道,“二舅,就别说这些事了。有些事情我心里有数,有些事情只交给你和三舅去办,那也是有原因的。”

常升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他对于自己的一些定位一直都是非常清楚,对于自己的能力更加清楚。

对于杨靖的一些安置问题,这件事情也没什么可担心的。这位前刑部尚书因为犯下一些错之后,他自然也只能承担这样的一个结果。

留给朱允熥的也不算是烂摊子,无非就是现在需要仔细的去选择一个合适的新任刑部尚书。

朱允熥现在也有选择,一个是刑部右侍郎暴昭,这人布衣麻履,以清俭知名。也是历史上密告朱棣谋反,在靖难之后被车裂的。

另一个是大理寺右寺丞夏恕,这人早年入仕,每一步都走的比较塌实。也不需要担心跨行的事情,三法司有些时候是有着一定的共通性。

虽然有一些看似还算说得过去的选择,只是仔细想想看,这两人和杨靖的能力还是有些差距。

道衍显然顾不上朱允熥的忧虑,说道,“殿下,臣等已经拟好了《大明律诰》刊印诸事条陈,还请殿下过目。”

朱允熥接过来仔细看了看,说道,“我知道了,这两天送去给陛下,待陛下审阅后批复。”

这话说的没有任何的毛病,哪怕大家几乎都知道现在当家做主的就是这位皇太孙。

但是皇帝没有退位,那么有些事情就需要皇帝批复,这才算是真正的合法程序。

至于朱允熥,现在也算得上是实质性的皇帝,起码他做的那些事情就是皇帝的职权。比起前几年,现在的权力更大,绝大多数的事情是直接批复。

甚至是一些大事,也都是他来定夺,而不是前几年那样遇到了大事还要皇帝过目。

又是一桩大事需要处置,只不过朱允熥也习以为常了,经历的多了自然也就没问题。

朱允熥提醒问道,“颍国公现在可常去武苑?”

道衍明白朱允熥的意思,连忙回答说道,“回殿下,颍国公近些时日不再过问五军都督府的事情,只是忙于武苑公务。”

朱允熥就笑着打趣,“这倒难说,我那姑父现在也在五军都督府任职,谁知道关起门来之后,他们有没有商讨一些事情。”

道衍等人只是陪笑,有些话题他们确实是不好参与,也不敢轻易的接话。

傅忠现在看似是比较受朱允熥重视的,有些任务都会安排他来做,现在在五军都督府也算是比较显赫、有些话语权了,比起前些年无人问津要好太多。

可是很多人也都明白,那位颍国公世子、驸马都尉,能力平平,和常升几乎是不相上下。

现在他在五军都督府,看似是接了傅友德的班,但是权力也几乎被彻底拿走。

这就是现实情形,皇太孙不只是在忙着削一些藩王们的兵权,对于勋贵们的兵权也持续在削。

开国的那一批老将,不包括老朱此前清除的。基本上也都是告老还乡了,他们在军中的影响力显然也就是越来越小了。

傅友德也是差不多的情形,现在只管武苑的事情了,兵权不可能再染指。

而几乎被一些人遗忘的冯胜还在辽东,看似是深受信任的。

可是他好几年也没有回京了,远离朝堂和权力中心,就算是回来之后,冯胜在军中的影响力也很有限。

现在看似手里有着一些实权和影响力的,也就是一个凉国公蓝玉了。

但是还有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在分权,会有武定侯郭英和长兴侯耿炳文这两位老将在制衡,这些人也都是朱允熥的亲近人家。

真要是仔细计算的话,大明朝的兵权看似实际上已经被朱允熥完全掌握在手里了。五军都督府,也确实可以算全都是他的人。

唯独只剩下一个郭英,那是老朱的心腹,唯独效忠的是老朱。但是只要朱允熥这个皇太孙不造反,郭英就会坚定不移的支持,因为这是皇帝选择的皇储。

想想看还是有些小小的膨胀和得意,但是朱允熥也习以为常了。

权力的交接早就开始了,老朱不断的放权,朱允熥也能够稳稳的接住。

这就是如今这位皇太孙看似权势滔天的原因,这就是大家觉得就算是现在太孙登基,也不会有任何的波折。

忙了一天的朱允熥直接回到东宫,看到徐妙锦问道,“祖父和文垚怎么样?”

徐妙锦笑着说道,“文垚还是老样子,睡醒了就闹着要吃,吃好了就要玩闹。皇祖父抱着文垚出来转了几圈,就闹着不回去。”

朱允熥顿时笑了起来,“那以后祖父有的忙了,听说很多小孩不着家,就喜欢在外头跑。看样子我们家文垚也是如此,以后有的折腾了。”

徐妙锦也只是在笑,倒不至于担心太多。毕竟老朱是在带孩子不假,可是身边也有很多人帮忙伺候,自然也不可能真的让他累着。

徐妙锦提起正事说道,“今日杨靖之妻上折请罪。”

朱允熥就说道,“该褫夺的褫夺,杨靖犯下那些错事,也难留情。”

对于朱允熥这样的回答,徐妙锦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实际情况就是如此,一些大臣立下大功或者表现出色的时候,他们的妻女跟着沾光,他们的父母也有机会得到封赠,这也是常态。

但是那些大臣犯事之后,当初朝廷赏赐的一些身份,自然也就要收回来了。

不要说杨靖的一些家人了,就算是一些勋贵人家的也是如此。犯事后,爵位被除,很有可能也会牵连父母、子女,身上的一些身份都要被朝廷收回。

既然朱允熥这个皇太孙都已经做出了觉得,徐妙锦自然也就会执行好。

毕竟有些命妇等等,现在基本上也都是她在管理,太孙妃可不只是长的好看就行,也不是说忙着宫斗稳住地位,也是需要踏踏实实的去办好事情。

朱允熥继续说道,“过些天你和姑姑们、姐姐们商议一下,上奏折请旨修寺、筑塔。”

徐妙锦就关心问道,“殿下,应天府现有灵谷寺、天界寺,这也够了吧?”

别看老朱当过和尚,可是他对于宗教一直都是有限制。大名鼎鼎的灵隐寺,现如今的日子也是苦哈哈的。道教的话,也会有严格的限制。

朱允熥就说道,“百姓到底是要心中有些慰藉,佛、道两家确实不该有大量僧众,也不该广占田地,我更不喜一些妖人因此作祟。只是有些事,该做还是要做。”

这也是朱允熥的一个观点,对于宗教他不会只是说喊打喊杀,不管是佛还是道,只要不妖就行。只要有一定的限制,这也就可以接受。

“就选天禧寺吧。”朱允熥开口说道,“你们上折,改回报恩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说的就是报恩寺,从东吴时期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为前身,也是国内第二座佛寺。历经各朝,有过长干寺、天禧寺等名字。

南朝、北周,都是以报恩寺为名。

徐妙锦立刻明白朱允熥的意思,“殿下纯孝,臣妾远不及。”

朱允熥笑了笑,徐妙锦这么理解自然也是没什么问题。可是如果有人觉得这是为了名声、为了登基做准备,也可以理解。

有些事情也不得不做,天底下的人都看着呢。

徐妙锦斟酌片刻后才建议道,“殿下,若是改为报恩寺,臣妾觉得还是殿下上奏章更好些。”

她当然也是想要朱允熥得到更多的好名声,如果这件事情办成了,天底下的人都会想到皇太孙的孝顺,这是有着极大的好处。

朱允熥就笑着说道,“无碍,你们只管上奏章就是。”

好名声谁都想要,可是也不可能是所有人都有好名声,朱允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不可能全都得到,也没必要特别贪心,有些好处分出去一点也不是坏事。

但是在徐妙锦的眼里,这一次的事情自然也是在为她争取了。她这个太孙妃也是需要名声的,明媒正娶、生下宗室首嗣,这足以让她的地位稳固。

可是好名声同样不会有人嫌多,她的名声好、有贤名,对于以后的朱文垚来说也是巨大的帮助。

更何况这件事情看起来也是皇太孙为了登基在做的又一个准备,这是开始了从方方面面的造势,让有些事情看起来更加的顺理成章、理所当然。

朱允熥这个皇太孙的登基之事,看似是在势不可挡的推进下去了,这也是在全方位的做着一系列的准备了。

这可能也是禅位的好处之一,不会让人手忙脚乱的,很多的事情都是安排好了、可以有条不紊的去准备。

这确实没有坏处,朱允熥就挺喜欢现在这样的进度。:sjwx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提剑 第二章 他能守得住天下? 第三章 谁教你的? 第四章 搬出去 第五章 正好,我也记仇 第六章 我去哪? 第七章 叩见大明兴宗皇帝 第八章 子不类父 第九章 都是兄弟 第十章 发难 第十一章 朝堂争辩 第十二章 朝堂大乱 第十三章 接着斗呗 第十四章 应对方式 第十五章 前途未卜 第十六章 行动 第十七章 规矩 第十八章 行动 第十九章 舍我其谁 第二十章 都没了活路 第二十一章 睚眦必报 第二十二章 家长里短 第二十三章 不甘、嫉恨 第二十四章 我不能输 第二十五章 皇孙出宫 第二十六章 武人集团 第二十七章 勋贵 第二十八章 望之不似人君 第二十九章 沉住气 第三十章 纨绔的皇孙 第三十一章 我是允熥啊 第三十二章 小聪明 第三十三章 沐王 第三十四章 不省心的叔叔们 第三十五章 平稳、隐忧 第三十六章 纨绔的理想 第三十七章 周王返京 第三十八章 真假纨绔 第三十九章 你也有今天 第四十章 有意思了 第四十一章 交锋、试探 第四十二章 儿臣不敢 第四十三章 多疑、信任 第四十四章 功臣之后 第四十五章 心结 第四十六章 定下来吧 第四十七章 自寻死路 第四十八章 狠辣 第四十九章 杀鸡儆猴 第五十章 行情涨了 第五十一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 第五十二章 区别对待 第五十三章 有趣的关系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处置 第五十五章 安心上路 第五十六章 安排 第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 第五十八章 嫡、庶 第五十九章 我没错 第六十章 堂堂正正 第六十一章 一个贤王的诞生 第六十二章 三师 第六十三章 葬礼 第六十四章 权力下放 第六十五章 朱家的王爷们 第六十六章 特务头子 第六十七章 市长、局长 第六十八章 分蛋糕 第六十九章 不急 第七十章 不好惹的叔叔们 第七十一章 准备就绪 第七十二章 大典(一) 第七十三章 大典(二) 第七十四章 大典 (三) 三江+上架感言 第七十五章 对皇叔的期待 第七十六章 上岸第一剑 第七十七章 各自的立场 第七十八章 移风易俗不易 第七十八章 不只是家事 第七十九章 和离吧 第八十章 大明凤凰男 第八十一章 放开手脚 第八十二章 时间、改变 第八十三章 永镇云南 第八十四章 凉国公威风 第八十五章 人情世故 第八十六章 他急了 第八十七章 画大饼的香火 第八十八章 踏实办事 第八十九章 勤政爱民皇太孙 第九十章 我来主事 第九十一章 拖字诀 第九十二章 一唱一和 第九十三章 不一样的生辰 第九十四章 在祀与戎 第九十五章 涌泉相报 第九十六章 久远的谋划 第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的双簧 第九十八章 拱火 第九十九章 添柴 第一百章 又掉坑里了 第一百零一章 我错哪了? 第一百零二章 搂草打兔子 第一百零三章 建文三宝 第一百零四章 冷处理 第一百零五章 戏中戏 第一百零六章 改变从现在开始 第一百零七章 烈火烹油 第一百零八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 第一百零七章 持续丢脸 第一百一十章 大戏开张 第一百一十一章 发动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人、北人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对峙 第一百一十四章 猎杀时刻 第一百一十五章 输麻了的文官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获全胜 第一百一十七章 物是人非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六根不净的和尚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才 第一百二十章 要求不低 第一百二十一章 聪明人聚会 第一百二十二章 媳妇不好找 第一百二十三章 国子监 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亲戚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名宦 第一百二十六章 徐妙锦、宝钞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宝钞必须改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太孙妃 第一百二十九章 延续性 第一百三十章 文武制衡 第一百三十一章 皇太孙的位置最舒服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上)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中)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民生、科技 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家人才能放心 第一百三十七章 观政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我不是要削藩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老交替 第一百四十章 忙且累 第一百四十一章 种田的太孙 第一百四十二章 正事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权力交接 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着出成果 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门大户 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王的左膀右臂 第一百四十七章 良相、良田 第一百四十八章 操之过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 诸王秋猎 第一百五十章 勋贵女眷 第一百五十一章 摘桃子 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五十四章 宗室的区别对待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宗室,还得用 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有规划 第一百五十七章 现在、以后 第一百五十八章 平稳过渡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过不安生的年 第一百六十章 理直气壮 第一百六十一章 宗室也得考评 第一百六十二章 聪明的秦王 第一百六十三章 年轻才俊 第一百六十四章 坏人他来当 第一百六十五章 无辜的周王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太孙和秦王的争吵 第一百六十七章 该罚还得罚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孙和秦王的交易 第一百六十九章 自古以来 第一百七十章 匹夫无罪 第一百七十一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一百七十二章 顺顺利利、稳稳当当 第一百七十三章 此一时彼一时 第一百七十四章 改进 第一百七十五章 赏功罚过 第一百七十六章 投其所好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戏精 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选 第一百八十章 慢慢发展 第一百八十一章 武苑 第一百八十二章 如获至宝 第一百八十三章 二代们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才、喜事 第一百八十五章 长大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是孤家寡人 第一百八十七章 种田的朱家人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实事、好处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京军改编 第一百九十章 早做安排 第一百九十一章 好大喜功 第一百九十二章 调兵遣将 第一百九十三章 走一走、聊一聊 第一百九十四章 自家人先上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功、该赏 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略主动 第一百九十七章 踏实做事的周王 第一百九十八章 家事 第一百九十九章 借题发挥 第两百章 勤俭持家 第二百零一章 臂助 第二百零二章 越权 第二百零三章 心胸 第二百零四章 抓紧 第二百零五章 人伦温情 第二百零六章 心意 第二百零七章 大婚的序曲 第二百零八章 大婚 第二百零九章 这是生活 第二百一十章 有喜 第二百一十一章 欢天喜地 第二百一十二章 地位稳固 第二百一十三章 正经事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不是玩笑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难取舍 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一十七章 循序渐进 第二百一十八章 安南攻略 第二百一十九章 缺人 第二百二十章 铁律 第二百二十一章 试探 第二百二十二掌 小小底牌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用着急 第二百二十四章 顽疾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先办事 第二百二十六章 得有本事才行 第二百二十七章 踏实办事 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续推进 第二百二十九章 藩王心思 第二百三十章 各自的安排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分摊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一家人 第二百三十三章 糟心事 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步进行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脉相承的刻薄 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出风声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事无巨细 第二百三十八章 都是聪明人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头等大事 第二百四十章 图穷匕见 第二百四十一章 这不是削藩 第二百四十二章 杀鸡儆猴 第二百四十三章 喜事 第二百四十四章 推陈出新 第二百四十五章 回朝 第二百四十六章 公开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面的推进 第二百四十八章 吹风 第二百四十九章 低调做人 第二百五十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二百五十一章 教育问题 第二百五十二章 六部尚书总有缺 第二百五十三章 造势 第二百五十四章 终于等到你 第二百五十五章 颐养天年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传世之孙 第二百五十七章 盛世的开端 第二百五十八章 忙且累 第二百五十九章 有惊喜 第二百六十章 主动权 第二百六十一章 坚持斗争 第二百六十二章 安心 第二百六十三章 好主意 第二百六十四章 软刀子割肉 第二百六十五章 能臣干吏 第二百六十六章 该做的事情有很多 第二百六十七章 提前安排的后事 第二百六十八章 尽善尽美 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事、坏事 第二百七十章 好事就是好事 第二百七十一章 闻风而动 第二百七十二章 看表现 第二百七十三章 旧制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能苦孩子 第二百七十五章 当前之事 第二百七十六章 坐享其成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势所趋 第二百七十八章 利益 第二百七十九章 言者无罪 第二百八十章 根本 第二百八十一章 偏爱 第二百八十二章 端正态度 第二百八十三章 有好处不能忘了自家人 第二百八十四章 低调的宗室 第二百八十五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八十六章 都别急 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份不同 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假老乡 第二百八十九章 重用、限制 第二百九十章 回京 第二百九十一章 创造条件 第二百九十二章 应有的位置 第二百九十三章 南还是北 第二百九十四章 齐头并进 第二百九十五章 纨绔、搬家 第二百九十六章 全力以赴 第二百九十七章 补偿 第二百九十八章 规矩就是规矩 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事、小事 第三百章 人大辈分小 第三百零一章 特殊之处 第三百零二章 圣诞 第三百零三章 传位 第三百零四章 训斥、安排 第三百零五章 养起来 第三百零六章 意见不少 第三百零七章 穷 第三百零八章 身份的改变 第三百零九章 规划 第三百一十章 黄道吉日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多管齐下 第三百一十二章 改变 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事不少 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人、旧人 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道的多不是坏事 第三百一十六章 共议国政 第三百一十七章 哥俩好 第三百一十八章 规矩 第三百一十九章 预防 第三百二十章 不能委屈了好孩子 第三百二十二章 小气 第三百二十三章 能省则省 第三百二十四章 窝案 第三百二十五章 民、士、官 第三百二十六章 从重从严 第三百二十七章 斗而不破 第三百二十九章 担当 第三百三十章 少些遗憾 第三百三十一章 高效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三百三十三章 紧迫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修 第三百三十六章 经贸、军事 第三百三十七章 能臣干吏 第三百三十八章 安宁祥和 第三百三十九章 装 第三百四十章 等不起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用多想 第三百四十二章 最好的选择 第三百四十三章 深意 第三百四十四章 安排妥当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经地义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多做事 第三百四十七章 小康 第三百四十八章 身份的差距 第三百六十五章 社稷为先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切如常 第三百六十七章 武备废弛 第三百六十八章 持续努力 第三百六十九章 元年 第三百七十章 好的开始 第三百七十一章 正心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多心 第三百七十三章 福气 第三百七十四章 靠山 第三百七十五章 军备 第三百七十六章 又要有大案 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阴阳师 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省心的宗室 第三百七十九章 该放权 第三百八十章 责任 第三百八十一章 习惯了就好 第三百八十二章 特殊待遇 第三百八十三章 决不允许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八十五章 得罚 第三百八十六章 这不是贬戍 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各有志 第三百八十八章 事无巨细 第三百八十九章 动员 第三百九十章 当家做主 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留遗憾 第三百九十二章 阻力 第三百九十三章 躲清净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主意已定 第三百九十五章 着眼未来 第三百九十六章 得有人分忧 第三百九十七章 猝不及防 第三百九十八章 向前看 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办成了就行 第四百章 省刑减狱 第四百零一章 宽、严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