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四章 推陈出新

小说: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更新时间:1个月前

朱文垚的出生似乎让整个应天府都弥漫着喜庆的氛围,这一点倒是没有太多的夸张。

因为皇帝大喜,应天府上下官员也忙着报喜,也难得的安排了一些喜庆的庆祝。

再加上皇室出面接济一些孤老,或者是施粥、赏布匹等等,还是有些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朱文垚这才刚刚出生,就已经让很多人见识到了皇帝的喜爱和偏心。但是这一幕好像也不值得奇怪,皇帝一向都是喜欢嫡长,偏心的没边。

朱允熥这个时候也是无比开心的,不只是因为初为人父,也是因为他这个皇储的位置在有了朱文垣之后更加的稳固了。

皇室的血脉传承一直都是无比重要的大事,此前徐妙锦有了身孕的时候就让人安心了不少。而现在添了一个儿子,自然更加意味着朱允熥无懈可击了。

老朱欢欢喜喜的,关心问道,“咱重孙如何了?”

“好着呢,能吃能睡。”朱允熥也乐和和的回答说道,“祖父,不是孙儿多嘴啊。文垚这才出生几天,您老人家眼里就只有重孙了。我这么大个孙儿整天在跟前,也不问问。”

老朱则直白说道,“你都这么大个了,还要咱处处护着?咱现在只要重孙,孙儿看不看就那么回事了。”

这极有可能是老朱的心里话,虽然是夸张了点。不过在老朱的眼里,重孙现在就是命根子。

“宁妃娘娘现在就守在东宫呢,我想要和妙锦多说说话,她老人家都不准。”朱允熥忍不住吐槽说道,“说妙锦要歇着,不能惊扰。”

老朱就无比认可的说道,“咱孙媳立了大功,是该好好歇歇,你就不要去叨扰!”

这也让朱允熥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不过想想看的话,老朱和郭宁妃现在的一些观点和做法,也是符合这个年代的认知。

家里有些条件的,在产妇生完小孩后肯定是需要静养,是需要坐月子好好的条理一番才行。

至于想要见到小孩,那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了。起码要十天半个月之后,才有可能进入产房见到孩子。

老朱和朱允熥实际上一个待遇,就算是他们再着急、再期待,这个时候也只能是乖乖的等着,这事情是任谁都挑不出毛病的。

在老朱和朱允熥闲聊着的时候,齐王朱榑忧心忡忡的回到了皇城,首先就是先去奉先殿祭拜。

他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是因为此前提议回师惹得皇帝、太孙不高兴,而是手底下的人做事情不周密,被查实了一些事情。

祭拜结束之后,朱榑问道,“本王现在要去何处?”

一个小太监回答说道,“齐王殿下,陛下令殿下去往武英殿。”

朱榑也是心里苦啊,他现在连一般的藩王待遇都没了。在奉先殿祭拜结束,就算皇帝不过来,太孙也应该露面的。

可是现在呢,直接将他召去武英殿。这省去的一步就是家人礼,如果是以前可能还不是特别的在意,但是现在就不得不多想了。

实际上自从知道为何被召之后,朱榑一直都是在想着对策,想着如何狡辩、推卸责任等等。

在封地的时候他可以横行无忌,觉得天高皇帝远没有人可以管的到他。但是到了应天府之后,那自然也就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了。

到了武英殿,朱榑立刻跪拜行礼。“儿臣朱榑,叩见父皇。”

老朱抬头看了一眼朱榑,随口说道,“你就跪着好了,无君无父的东西,也该好好的反省一下。”

朱榑连忙磕头,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父皇明鉴,儿臣实属被人蒙蔽。儿臣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肆意妄为!”

“你比你二哥、三哥几个还胆大!”老朱心平气和的说道,“他们就是再不法,也只是敢在王府里胡来,不敢做危害社稷之事。你是咱儿子,带头勾连商贾、侵害边关士卒,还真的是朕的好儿子!”

朱榑更是连连磕头,“父皇明鉴,儿臣冤枉!”

朱允熥拿出卷宗递给朱榑,“七叔,你自己好好看看。若是还说冤枉,我即刻去查办那些庸官、还七叔清白。若是七叔看了之后不觉得冤枉,我就只能请皇祖父以朝廷律法、宗室之法对待七叔了。”

这一下朱榑瞬间不知所措了,他很想狡辩、很想推卸责任。可是这个时候嘴硬,很有可能将事情闹大。

朱允熥就说道,“你手下指挥使,府里管事,我都拿了。那些商贾、盐商等,我也让人一并拿了。若是七叔还不服,我可将他们带来当面说清楚。”

朱榑就更加尴尬了,他自己做了些什么事情,他自然也心里清楚了。真要是较真,他肯定不敢。

朱允熥则继续说道,“辽东本就是苦寒,粮食不足、食盐不足,朝廷设开中法本就是为了偏远边塞之保障。七叔这么做,岂不是自毁长城!可是前些年削减了宗室供用,七叔心存怨念?”

朱榑更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朱允熥的那些话有些道理。以前供用多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削减了不少,就觉得不够用了。

至于自己的供用是百姓不敢想的,朱榑可不管那些。他是朝廷的亲王,自然也就要用最好的、过最为奢华的生活了。

老朱冷哼一声,说道,“你若是敢辩解,朕即刻收拾你!也就是朕现在心情好,你即刻回凤阳种田。什么时候改了,什么时候再说回藩之事!”

朱榑脸色惨白,已经摇摇欲坠了,“父皇,可是要废了儿臣!”

老朱狠下心来说道,“废不废,全看你自己,其他人帮不了你!齐王府的时候让世子先照看,朕也懒得说你了。”

朱榑哀求着,期盼老朱回心转意,但是老朱看起来没有任何打算改变心意的样子。

面对朱榑求助的目光,朱允熥也没有任何的表示。对于自家七叔的处置,他甚至是比老朱更为坚决。

朱榑是真的慌了,以前肆意妄为的底气就是因为他是皇子,以及知道老朱的性格。但是现在呢,他实际上和被废也差不多。

但是要说起来也有操作的余地,就像此前的秦王朱樉、周王朱橚,以及靖江王朱守谦,都是犯了事之后回老家种田的。

也就是朱守谦一再犯事,所以才最终没能第三次回到桂林。而朱樉和朱橚,都是回到了封地继续是逍遥的王爷。

虽然没有被废,可是谁也不知道最终的结局到底是什么样啊。都说太孙最为看重宗室,可是现在就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根本没有任何帮忙求情的意思!

朱榑不是心灰意冷,而是根本不敢违逆老朱的意思,只能灰溜溜的离开武英殿。他现在只能回凤阳,未来是什么样就难说了。

看到朱榑离开,朱允熥开口,“明天在朝堂上昭告天下,七叔这一次的处置就该公诸天下。”

老朱也不反对,都狠下心来好好的收拾一下亲儿子了,那自然也就是要震慑一下天下的臣民,免得一些人继续肆意妄为。

“你七叔也处置了,剩下的那些犯官、贪官污吏,你让人处置了。”老朱冷哼说道,“和这些人混在一起损朝廷的根基,亏他做的出来!”

老朱有理由生气,这是朱家的天下,朱家的子孙自然也就有理由维护着。而朱榑和一些贪官污吏、不法商贩勾结,损害的就是朝廷的利益了。

朱允熥则笑着说道,“祖父,七叔他们未必这么想。江山和他们无关,他们只想着自己的王府。”

老朱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呢,寻常百姓家分了家之后,亲兄弟也会争、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想要劲往一处使也没那么容易了。

儿子们现在也是如此,江山社稷和他们无关,得了好处就收归王府。捅了篓子,那是皇帝和太孙的事情!

有类似想法的藩王绝非一两个,这也是老朱狠下心处置朱榑的原因,这也是给其他宗室的一个警告,可千万别再肆意妄为了!

大明很快就要换当家人了,那些藩王们要是不改改习性,那就不会像现如今这么好说话了!

很多文武百官也都是在盯着一些事情呢,在盯着对宗室的一些处罚。

周王和武林郡王看似也就是小惩大诫,而不少官员也知道那两位宗室虽然卷入事情,但是也不是直接的当事人。

齐王才是关键,因为他是亲自指使了,这些事情当中他就是主犯了。真的要是如同对周王、武林郡王那样的处置,估计有人会不服气。

而现在呢,齐王被责令回凤阳。没说废,也没说不废。令齐王世子赞管齐王府事,派蓝玉改道收回齐王三卫兵权,安置好了再回京。

这一系列的处置方式,让很多人都觉得齐王殿下可能就是大明实质上被废的第一个藩王了。

指望两三年内回到封地是不可能的,这位亲王遭受到了大明开国以来对宗室最为严重的处罚了。

有人会在这个时候暗自叫好,因为大明朝的一些宗室确实有些不像话了,此前皇帝对宗室太过宽宥,以至于一些藩王眼里根本没有律法。

而现在通过对齐王的惩戒,相信其他的一些宗室藩王会心中有所顾忌了,他们有可能不会再敢像以前那样有恃无恐。

而有些人心里则满满的都是担忧,皇帝以前就是喜欢一些重刑,对待官员极其的严苛。

现在对宗室都开始严苛起来了,那么对于官员们来说,接下来的日子势必是要更加的难过了。

在这个时候要是再犯了错,基本上就不要指望有任何的侥幸,也肯定是不会有任何的好下场,这一点根本就没什么好怀疑的。

有人欢喜有人愁,不过这些对于朱允熥来说好像也没有那么重要,朝野上下的一些反应也是在预料之中的事情。

他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已,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回事。

“过两天大军就要回京了,事情给安排好。”朱允熥提醒道衍,说道,“让五军都督府、兵部快点把酬功的册子递上来,大军回京之日,封赏就要赐下。”

赏功罚过,这也是朱允熥的一个特点。别管这一次出征是不是有着极其重大的战果,取得了一些战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那自然就不能小气了。

道衍也立刻回答说道,“回殿下,五军都督府、兵部及都察院在核查军功,明后日就能送上奏折。”

大军凯旋而归也不是简单的事情,不是带兵的将领报了多少功朝廷就要认多少功。

还是要各方查证的,实际上军中也一直都是有着一些负责军功考核的御史,包括一些锦衣卫、东厂的人。大军在外,朝廷不可能一点安排都没有。

对于这个回答,朱允熥比较满意,“这就好,千万不要误了事。”

这是不折不扣的大事,朱允熥肯定是不希望有任何的耽搁,希望将事情给做好才行。

相关的衙门实际上也是这么想的,如今勋贵集团的实力依然强盛,再加上这一次还有好几个藩王领军出征,这些都是不能得罪的人物,大家都仔细着呢。

朱允熥再次说道,“老将们的事情快些给安排好,礼部和工部都要准备好,既然让他们卸甲归田、颐养天年,还有的体面都要有。”

道衍更加清楚这些事情,朝廷更新换代的速度是在提升了,一些勋贵也要离开朝堂了。

作为对那些勋贵功绩的认可,朝廷自然也会在老将们卸甲归田的时候给与足够的荣耀和尊重。

所以有些事情也确实是需要抓紧时间去做好才行,要不然皇太孙会有意见,那些勋贵们也会有些不满。

要是谁耽误了皇帝和一些勋贵君臣相得的佳话,影响了皇太孙推进勋贵集团更新换代的计划,估计到时候也是会被重罚的。

办事情就是要得力,才能在这个皇太孙手里得到重用!

虽然刚刚有了儿子,可是不代表朱允熥就可以闲下来,需要处理的政事依然会及时处理。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提剑 第二章 他能守得住天下? 第三章 谁教你的? 第四章 搬出去 第五章 正好,我也记仇 第六章 我去哪? 第七章 叩见大明兴宗皇帝 第八章 子不类父 第九章 都是兄弟 第十章 发难 第十一章 朝堂争辩 第十二章 朝堂大乱 第十三章 接着斗呗 第十四章 应对方式 第十五章 前途未卜 第十六章 行动 第十七章 规矩 第十八章 行动 第十九章 舍我其谁 第二十章 都没了活路 第二十一章 睚眦必报 第二十二章 家长里短 第二十三章 不甘、嫉恨 第二十四章 我不能输 第二十五章 皇孙出宫 第二十六章 武人集团 第二十七章 勋贵 第二十八章 望之不似人君 第二十九章 沉住气 第三十章 纨绔的皇孙 第三十一章 我是允熥啊 第三十二章 小聪明 第三十三章 沐王 第三十四章 不省心的叔叔们 第三十五章 平稳、隐忧 第三十六章 纨绔的理想 第三十七章 周王返京 第三十八章 真假纨绔 第三十九章 你也有今天 第四十章 有意思了 第四十一章 交锋、试探 第四十二章 儿臣不敢 第四十三章 多疑、信任 第四十四章 功臣之后 第四十五章 心结 第四十六章 定下来吧 第四十七章 自寻死路 第四十八章 狠辣 第四十九章 杀鸡儆猴 第五十章 行情涨了 第五十一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 第五十二章 区别对待 第五十三章 有趣的关系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处置 第五十五章 安心上路 第五十六章 安排 第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 第五十八章 嫡、庶 第五十九章 我没错 第六十章 堂堂正正 第六十一章 一个贤王的诞生 第六十二章 三师 第六十三章 葬礼 第六十四章 权力下放 第六十五章 朱家的王爷们 第六十六章 特务头子 第六十七章 市长、局长 第六十八章 分蛋糕 第六十九章 不急 第七十章 不好惹的叔叔们 第七十一章 准备就绪 第七十二章 大典(一) 第七十三章 大典(二) 第七十四章 大典 (三) 三江+上架感言 第七十五章 对皇叔的期待 第七十六章 上岸第一剑 第七十七章 各自的立场 第七十八章 移风易俗不易 第七十八章 不只是家事 第七十九章 和离吧 第八十章 大明凤凰男 第八十一章 放开手脚 第八十二章 时间、改变 第八十三章 永镇云南 第八十四章 凉国公威风 第八十五章 人情世故 第八十六章 他急了 第八十七章 画大饼的香火 第八十八章 踏实办事 第八十九章 勤政爱民皇太孙 第九十章 我来主事 第九十一章 拖字诀 第九十二章 一唱一和 第九十三章 不一样的生辰 第九十四章 在祀与戎 第九十五章 涌泉相报 第九十六章 久远的谋划 第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的双簧 第九十八章 拱火 第九十九章 添柴 第一百章 又掉坑里了 第一百零一章 我错哪了? 第一百零二章 搂草打兔子 第一百零三章 建文三宝 第一百零四章 冷处理 第一百零五章 戏中戏 第一百零六章 改变从现在开始 第一百零七章 烈火烹油 第一百零八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 第一百零七章 持续丢脸 第一百一十章 大戏开张 第一百一十一章 发动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人、北人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对峙 第一百一十四章 猎杀时刻 第一百一十五章 输麻了的文官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获全胜 第一百一十七章 物是人非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六根不净的和尚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才 第一百二十章 要求不低 第一百二十一章 聪明人聚会 第一百二十二章 媳妇不好找 第一百二十三章 国子监 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亲戚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名宦 第一百二十六章 徐妙锦、宝钞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宝钞必须改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太孙妃 第一百二十九章 延续性 第一百三十章 文武制衡 第一百三十一章 皇太孙的位置最舒服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上)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中)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民生、科技 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家人才能放心 第一百三十七章 观政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我不是要削藩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老交替 第一百四十章 忙且累 第一百四十一章 种田的太孙 第一百四十二章 正事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权力交接 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着出成果 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门大户 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王的左膀右臂 第一百四十七章 良相、良田 第一百四十八章 操之过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 诸王秋猎 第一百五十章 勋贵女眷 第一百五十一章 摘桃子 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五十四章 宗室的区别对待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宗室,还得用 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有规划 第一百五十七章 现在、以后 第一百五十八章 平稳过渡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过不安生的年 第一百六十章 理直气壮 第一百六十一章 宗室也得考评 第一百六十二章 聪明的秦王 第一百六十三章 年轻才俊 第一百六十四章 坏人他来当 第一百六十五章 无辜的周王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太孙和秦王的争吵 第一百六十七章 该罚还得罚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孙和秦王的交易 第一百六十九章 自古以来 第一百七十章 匹夫无罪 第一百七十一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一百七十二章 顺顺利利、稳稳当当 第一百七十三章 此一时彼一时 第一百七十四章 改进 第一百七十五章 赏功罚过 第一百七十六章 投其所好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戏精 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选 第一百八十章 慢慢发展 第一百八十一章 武苑 第一百八十二章 如获至宝 第一百八十三章 二代们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才、喜事 第一百八十五章 长大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是孤家寡人 第一百八十七章 种田的朱家人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实事、好处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京军改编 第一百九十章 早做安排 第一百九十一章 好大喜功 第一百九十二章 调兵遣将 第一百九十三章 走一走、聊一聊 第一百九十四章 自家人先上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功、该赏 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略主动 第一百九十七章 踏实做事的周王 第一百九十八章 家事 第一百九十九章 借题发挥 第两百章 勤俭持家 第二百零一章 臂助 第二百零二章 越权 第二百零三章 心胸 第二百零四章 抓紧 第二百零五章 人伦温情 第二百零六章 心意 第二百零七章 大婚的序曲 第二百零八章 大婚 第二百零九章 这是生活 第二百一十章 有喜 第二百一十一章 欢天喜地 第二百一十二章 地位稳固 第二百一十三章 正经事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不是玩笑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难取舍 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一十七章 循序渐进 第二百一十八章 安南攻略 第二百一十九章 缺人 第二百二十章 铁律 第二百二十一章 试探 第二百二十二掌 小小底牌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用着急 第二百二十四章 顽疾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先办事 第二百二十六章 得有本事才行 第二百二十七章 踏实办事 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续推进 第二百二十九章 藩王心思 第二百三十章 各自的安排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分摊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一家人 第二百三十三章 糟心事 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步进行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脉相承的刻薄 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出风声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事无巨细 第二百三十八章 都是聪明人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头等大事 第二百四十章 图穷匕见 第二百四十一章 这不是削藩 第二百四十二章 杀鸡儆猴 第二百四十三章 喜事 第二百四十四章 推陈出新 第二百四十五章 回朝 第二百四十六章 公开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面的推进 第二百四十八章 吹风 第二百四十九章 低调做人 第二百五十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二百五十一章 教育问题 第二百五十二章 六部尚书总有缺 第二百五十三章 造势 第二百五十四章 终于等到你 第二百五十五章 颐养天年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传世之孙 第二百五十七章 盛世的开端 第二百五十八章 忙且累 第二百五十九章 有惊喜 第二百六十章 主动权 第二百六十一章 坚持斗争 第二百六十二章 安心 第二百六十三章 好主意 第二百六十四章 软刀子割肉 第二百六十五章 能臣干吏 第二百六十六章 该做的事情有很多 第二百六十七章 提前安排的后事 第二百六十八章 尽善尽美 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事、坏事 第二百七十章 好事就是好事 第二百七十一章 闻风而动 第二百七十二章 看表现 第二百七十三章 旧制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能苦孩子 第二百七十五章 当前之事 第二百七十六章 坐享其成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势所趋 第二百七十八章 利益 第二百七十九章 言者无罪 第二百八十章 根本 第二百八十一章 偏爱 第二百八十二章 端正态度 第二百八十三章 有好处不能忘了自家人 第二百八十四章 低调的宗室 第二百八十五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八十六章 都别急 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份不同 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假老乡 第二百八十九章 重用、限制 第二百九十章 回京 第二百九十一章 创造条件 第二百九十二章 应有的位置 第二百九十三章 南还是北 第二百九十四章 齐头并进 第二百九十五章 纨绔、搬家 第二百九十六章 全力以赴 第二百九十七章 补偿 第二百九十八章 规矩就是规矩 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事、小事 第三百章 人大辈分小 第三百零一章 特殊之处 第三百零二章 圣诞 第三百零三章 传位 第三百零四章 训斥、安排 第三百零五章 养起来 第三百零六章 意见不少 第三百零七章 穷 第三百零八章 身份的改变 第三百零九章 规划 第三百一十章 黄道吉日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多管齐下 第三百一十二章 改变 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事不少 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人、旧人 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道的多不是坏事 第三百一十六章 共议国政 第三百一十七章 哥俩好 第三百一十八章 规矩 第三百一十九章 预防 第三百二十章 不能委屈了好孩子 第三百二十二章 小气 第三百二十三章 能省则省 第三百二十四章 窝案 第三百二十五章 民、士、官 第三百二十六章 从重从严 第三百二十七章 斗而不破 第三百二十九章 担当 第三百三十章 少些遗憾 第三百三十一章 高效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三百三十三章 紧迫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修 第三百三十六章 经贸、军事 第三百三十七章 能臣干吏 第三百三十八章 安宁祥和 第三百三十九章 装 第三百四十章 等不起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用多想 第三百四十二章 最好的选择 第三百四十三章 深意 第三百四十四章 安排妥当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经地义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多做事 第三百四十七章 小康 第三百四十八章 身份的差距 第三百六十五章 社稷为先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切如常 第三百六十七章 武备废弛 第三百六十八章 持续努力 第三百六十九章 元年 第三百七十章 好的开始 第三百七十一章 正心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多心 第三百七十三章 福气 第三百七十四章 靠山 第三百七十五章 军备 第三百七十六章 又要有大案 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阴阳师 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省心的宗室 第三百七十九章 该放权 第三百八十章 责任 第三百八十一章 习惯了就好 第三百八十二章 特殊待遇 第三百八十三章 决不允许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八十五章 得罚 第三百八十六章 这不是贬戍 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各有志 第三百八十八章 事无巨细 第三百八十九章 动员 第三百九十章 当家做主 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留遗憾 第三百九十二章 阻力 第三百九十三章 躲清净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主意已定 第三百九十五章 着眼未来 第三百九十六章 得有人分忧 第三百九十七章 猝不及防 第三百九十八章 向前看 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办成了就行 第四百章 省刑减狱 第四百零一章 宽、严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