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二章 小气

小说: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更新时间:1个月前

对于老朱来上朝这件事情,大家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奇怪的。

哪怕这两三年来老朱上朝的频率越来越低,可是一些重要的场合从未缺席,有些大事还是需要他来定夺。

偶尔心血来潮来奉天殿主持早朝,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这是皇帝的权力。也不得不说老朱,这也算是开创了大明皇帝‘不上朝’的先例。

当然这和以后的正德、嘉靖还是有本质的区别,老朱不上朝是在为朱允熥铺路。那两位的话,不一定是在安心享乐、修道,也是在夺权、制衡。

权柄依然在皇帝的手中呢,就算是老朱不来上朝,文武百官也不敢有什么放肆,毕竟早朝还有皇太孙在坐镇。

开朝后,简单的各衙门奏报,老朱基本上没什么意见,大多数也都是让朱允熥处理。

等到奏事环节,陈迪主动出班说道,“启奏陛下,各地衙门已经张贴传位诏书,天下黎民俱已知晓。”

老朱也不生气,笑着说道,“好,这般好事是该早些昭告天下,我大明子民也该知道要皇太孙英明睿智,能为大明社稷谋福。”

百官对此也习以为常了,以前皇帝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夸赞太子。现在也没什么改变,总是不断的在各种场合夸奖太孙,让大家都知道储君很好。

朱允熥对此都习以为常了,一开始或许还有些羞耻感、会觉得稍微有那么一点脸红,但是听多了就真的觉得没什么。

有些时候一些上位者真的不是昏聩,而是每天只能听到各种赞美,时间久了自然也就习惯了只听一些悦耳的话了。

陈迪壮起胆子说道,“陛下,臣斗胆。礼部当筹办大典,只是未能知晓日期,很多事情就难以筹办。”

皇帝传位诏书都已经颁布了,可是没有定下来具体日期。大家都不怀疑老朱传位的真实性和决心,可是没有具体的时间,很多事情也心里没底。

不要说陈迪这个时候非常的紧张了,其他的文武百官也都开始紧张起来了,因为这个话题实在是太敏感了一些。

老朱倒是干脆,直接说道,“朕是在寿诞之时定下传位之事,这些天朕也问了钦天监。太孙生辰后七天为吉日,可登基。”

这一下答案算是彻底明确了,也没有让人特别意外,毕竟此前猜测的重点时间节点就包括朱允熥的生辰。

拖到明年是不可能的,因为到时候自然也就是要考虑改年号之类的事情。不可能前脚登基立刻就改年号,正常情况下是要继续先前的年号到新一年。

除非是朱棣那样的情况,在七月初一,祭告天地,宣布革除建文年号,改当年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为永乐。

到了朱允熥这里,就是农历十一月初九生辰,十六登基,看起来也留下来了一点缓冲的余地,可以筹办的事情也不会耽搁太多。

既然皇帝都说了十一月十六是吉日、适合登基,那么这自然也就是黄道吉日了,根本不用多怀疑。

对于陈迪等人来说,现在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了,自然也就知道该怎么样去更好的安排接下来的一系列工作。

登基大典不是什么小事情,需要考虑的事情确实比较多,需要的时间肯定也不会少,这一点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情。

郁新这时候就急忙上前说道,“启奏陛下,太孙登基必然国之盛事,不然难显朝廷之盛!”

不少人也都在点头,郁新这么说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登基这样的事情不管是在哪个朝代都是无比盛大的事情,就算是在乱世时,也会准备一番。

草头王还要想方设法弄个金色的椅子呢,更何况这还是大一统王朝呢,更何况现在的大明强盛无比,起码四周看不到任何敌人。

再加上三十年的发展,大明今非昔比,自然也有一定的底气去举办一场盛大的大典了。

老朱闻言点头说道,“爱卿说的极是,朕祭告天地开大明社稷。彼时尚且有内忧外患,如今四处安宁、百姓安居乐业,大典不能马虎了。”

这话也就是老朱能说了,当初老朱登基的时候虽然周边还有一些割据,但是那也都是秋后蚂蚱罢了,不会成为心腹大患。

可是老朱现在理解为当时有割据、没有统一,那就只能认了。

其实大家也都能猜得到,说到底就是老朱的意思就是登基大典一定要隆重,绝对不能寒酸了,绝对不能应付了事。

朱允熥在这个时候依然是跟个没事人一般,就好像这些话题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一样,始终就是保持着一言不发的样子。

但是大家也不会说些什么,说到底就是以他的身份,尤其是老朱在场,这类话题还是只听不说更好一些,要不然会让人觉得他不知进退、得意忘形。

老朱算是给大家更多的明确信号了,也知道了具体的时间,以及初步的一些心意,很多事情自然也就心里有数,如何操办就更为有底。

郁新壮着胆子说道,“陛下,臣以为殿下大典之时,当以十二万两白银为数,各处不显仓促。”

听到了这个数字,不少文武官员就显得不能淡定了,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了,甚至是大明在仪式方面花费最大的一次。

现在还没有货币贬值呢,不能和历史上的大明后期相比。中后期皇帝大婚一次次增加预算,那也是十几万两就不错了,几十万两就不敢想了。

老朱听到了之后也是有些皱眉,他不想委屈了朱允熥,可是十二万两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多了。

朱允熥更急,他淡定不了,“启奏皇祖父陛下,朝廷所需花销实在太多,十二万两实在太过。孙臣斗胆,请以六万两白银为准。”

虽然六万两白银依然是庞大的数字了,可是朱允熥直接砍了一个对半,这也让不少人觉得皇太孙还是勤俭的。

老朱心里更不是滋味了,他了解郁新,这人是有本事的。既然报出来了十二万两白银,那意思就是说抽出来这些银两的话,不会影响朝廷大事。

他了解这些,他相信朱允熥肯定也是知道这些,不过即使如此依然要削减一半,只能说这孩子实在是太懂事,太喜欢委屈自己了。

谁不喜欢场面宏大、隆重呢,谁不想风风光光的登基称帝呢,怎么在这个时候就偏偏要委屈自己?

朱允熥看到老朱脸色,连忙上前说道,“启奏皇祖父陛下,孙臣此前大婚已花费不少。明年朝廷用度也颇多,不好一下子拿出太多。”

朱允熥随即看向郁新说道,“你为户部尚书,该知道国库没有多少赢余,岂能花销如此之多!”

郁新也是没法子啊,这笔钱是不得不花的,而且花少了肯定也是有些不像话,到时候还会惹得皇帝和太孙都不高兴。

更何况大家也都是第一次办这样的事情呢,皇帝是直接传位,和所谓的灵前继位有本质的区别,这大典自然也就不用仓促了。

甚至就算是灵前继位,那也是很多人提前都做了一些准备的,该有的还是会有,不会因为老皇帝驾崩了,就让新皇帝寒酸的登基。

朱允熥是真的急了,继续说道,“皇祖父,十二万两实在太多。若是一口气拿出十二万两,朝廷明年必然有亏空!”

这一下老朱也不得不认真对待了,朝廷现在的财政情况如何,他其实也是心里有数的,他也知道朱允熥这么说可能的是有些规划的。

说到底就是现在的朱允熥基本上就是在监国、处置政事,对于财政情况更加了然于胸,是真的有些担心财政转不过来了。

朱允熥随即继续开口,说道,“陛下,六万两足以!”

老朱摆手说道,“礼部与诸衙门仔细商议,定好规制,召鸿儒以汉家古礼为准。”

文武百官也没意见,老朱在大明开国后一直都是在努力回复一些传统的仪式,很多都是参照了一些唐宋的制度、礼仪,然后加以改进。

此前定下的一些皇帝登基的仪式已经有了一些框架,现在再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整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也算是与时俱进。

老朱继续说道,“这些事情礼部抓紧点,到时候直接奏报到朕跟前,早些定下来章程才好筹办接下来的事。”

这么说自然也没什么问题,先定下来足够的规矩,才好做接下来的事情,总该是有着方案才能够更好的执行啊。

朱允熥都有些无语了,看起来这是被‘削权’了,老朱是打算直接亲自管登基大典的一些事情了。

好不容易才等到下朝,朱允熥立刻找到老朱,“祖父,十二万两实在太多了!”

“那也不能是六万!”老朱有些生气的说道,“你也知道郁新那人,若是国库空虚,他岂敢开那个口!”

这也算是事实,平时的时候郁新都是在哭穷,都是手里没钱。

现在既然提出十二万两白银,肯定是能运转开,哪怕这里头有很大一部分是将明年的一些收入算进去,但是好歹也是能运转开。

“明年要花的不会少,十二万两也太多了。”朱允熥说道,“真要是开了这个头,后世子孙再登基的话,那不是要花二十万两?五十万两?”

这一下老朱也不好反驳了,虽然他很想直接定下来登基花销的具体数字,但是也知道这是不现实的事情。

大明说不定也有衰落的时候,那时候怎么可能拿出来一大笔钱。定下来一个固定的数额‘永为定制’,真的也就是想想罢了,非常不现实。

老朱就认真问道,“就不能多等一年?”

“总要留点余钱才好,以后花销的地方多。”朱允熥直白说道,“真要是出个急事,那又是一大笔开销了。”

老朱气的不轻,随即也叹了口气。他明白朱允熥的担心,无非就是担心出现‘坏账’。

他现在身子骨是挺好,但是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没了。

假如明年没了的话,朝廷已经将财政的收入提前用在了皇帝登基了。到那时候怎么办,自然也就只能是提前将后年的财税算进去了。

所以还是留点余钱比较好,这样心里更加的安稳、踏实,说不定这笔钱什么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老朱随即不高兴的说道,“盼着咱早死是不是?”

朱允熥尴尬笑着说道,“哪能这么说,起码等文垚长大点再说,我和妙锦带不好孩子。”

老朱笑了笑,随即问道,“你侍妾有了身孕,现在如何了?”

“照料着呢,看样子还行。”朱允熥小声说道,“我盼着是一个闺女,这样好一点。”

老朱本能的想说男孩更好,但是再想想朱文垚,说道,“那倒也是,过个一两年再多生男娃!”

朱允熥也跟着说道,“这事倒是也不用多想,就说这一次开销。十二万两太多了,我还想着明年不急着给我修陵,就等着祖父勘定好地。”

老朱瞪眼说道,“你的陵不急着修,但是咱圈好了地,你得让人去开个工!”

朱允熥哭笑不得了,“难道还怕我跑了不成?”

“这可说不准!”老朱就不客气的说道,“等咱死了,你真要是跑了,咱也没法子。得圈好地、定下来,到时候你跑也跑不了!”

朱允熥也只能说道,“我本来也是这意思,明年先给我爹的陵寝好好升格。我那边就开个工、圈个地,暂时放一放不要紧,安排几个人过去做做样子就行。”

老朱对此没意见,朱允熥的陵寝确实没必要着急忙慌的就加紧建设。

“我和妙锦也仔细算过,八万两就很多了。”朱允熥继续说道,“她还说从内帑拆借出来一些钱,就是怕国库不足。”

老朱顿时两眼放光,“是啊,内帑能拿出来银钱给朝廷,那就是不缺钱!”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朱允熥赶紧说道,“那也是要还的,我那宝钞的事情还没弄好呢,岂能功亏一篑,现在宝钞能当铜钱、白银用,朝廷的白银可不多!”

老朱也偃旗息鼓了,宝钞的坑是他挖的,朱允熥在填呢!要不是宝钞的坑,国库也不至于现在这么拮据!小说屋xiaoshuoge:xiaoshuoge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提剑 第二章 他能守得住天下? 第三章 谁教你的? 第四章 搬出去 第五章 正好,我也记仇 第六章 我去哪? 第七章 叩见大明兴宗皇帝 第八章 子不类父 第九章 都是兄弟 第十章 发难 第十一章 朝堂争辩 第十二章 朝堂大乱 第十三章 接着斗呗 第十四章 应对方式 第十五章 前途未卜 第十六章 行动 第十七章 规矩 第十八章 行动 第十九章 舍我其谁 第二十章 都没了活路 第二十一章 睚眦必报 第二十二章 家长里短 第二十三章 不甘、嫉恨 第二十四章 我不能输 第二十五章 皇孙出宫 第二十六章 武人集团 第二十七章 勋贵 第二十八章 望之不似人君 第二十九章 沉住气 第三十章 纨绔的皇孙 第三十一章 我是允熥啊 第三十二章 小聪明 第三十三章 沐王 第三十四章 不省心的叔叔们 第三十五章 平稳、隐忧 第三十六章 纨绔的理想 第三十七章 周王返京 第三十八章 真假纨绔 第三十九章 你也有今天 第四十章 有意思了 第四十一章 交锋、试探 第四十二章 儿臣不敢 第四十三章 多疑、信任 第四十四章 功臣之后 第四十五章 心结 第四十六章 定下来吧 第四十七章 自寻死路 第四十八章 狠辣 第四十九章 杀鸡儆猴 第五十章 行情涨了 第五十一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 第五十二章 区别对待 第五十三章 有趣的关系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处置 第五十五章 安心上路 第五十六章 安排 第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 第五十八章 嫡、庶 第五十九章 我没错 第六十章 堂堂正正 第六十一章 一个贤王的诞生 第六十二章 三师 第六十三章 葬礼 第六十四章 权力下放 第六十五章 朱家的王爷们 第六十六章 特务头子 第六十七章 市长、局长 第六十八章 分蛋糕 第六十九章 不急 第七十章 不好惹的叔叔们 第七十一章 准备就绪 第七十二章 大典(一) 第七十三章 大典(二) 第七十四章 大典 (三) 三江+上架感言 第七十五章 对皇叔的期待 第七十六章 上岸第一剑 第七十七章 各自的立场 第七十八章 移风易俗不易 第七十八章 不只是家事 第七十九章 和离吧 第八十章 大明凤凰男 第八十一章 放开手脚 第八十二章 时间、改变 第八十三章 永镇云南 第八十四章 凉国公威风 第八十五章 人情世故 第八十六章 他急了 第八十七章 画大饼的香火 第八十八章 踏实办事 第八十九章 勤政爱民皇太孙 第九十章 我来主事 第九十一章 拖字诀 第九十二章 一唱一和 第九十三章 不一样的生辰 第九十四章 在祀与戎 第九十五章 涌泉相报 第九十六章 久远的谋划 第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的双簧 第九十八章 拱火 第九十九章 添柴 第一百章 又掉坑里了 第一百零一章 我错哪了? 第一百零二章 搂草打兔子 第一百零三章 建文三宝 第一百零四章 冷处理 第一百零五章 戏中戏 第一百零六章 改变从现在开始 第一百零七章 烈火烹油 第一百零八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 第一百零七章 持续丢脸 第一百一十章 大戏开张 第一百一十一章 发动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人、北人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对峙 第一百一十四章 猎杀时刻 第一百一十五章 输麻了的文官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获全胜 第一百一十七章 物是人非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六根不净的和尚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才 第一百二十章 要求不低 第一百二十一章 聪明人聚会 第一百二十二章 媳妇不好找 第一百二十三章 国子监 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亲戚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名宦 第一百二十六章 徐妙锦、宝钞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宝钞必须改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太孙妃 第一百二十九章 延续性 第一百三十章 文武制衡 第一百三十一章 皇太孙的位置最舒服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上)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中)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民生、科技 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家人才能放心 第一百三十七章 观政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我不是要削藩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老交替 第一百四十章 忙且累 第一百四十一章 种田的太孙 第一百四十二章 正事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权力交接 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着出成果 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门大户 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王的左膀右臂 第一百四十七章 良相、良田 第一百四十八章 操之过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 诸王秋猎 第一百五十章 勋贵女眷 第一百五十一章 摘桃子 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五十四章 宗室的区别对待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宗室,还得用 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有规划 第一百五十七章 现在、以后 第一百五十八章 平稳过渡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过不安生的年 第一百六十章 理直气壮 第一百六十一章 宗室也得考评 第一百六十二章 聪明的秦王 第一百六十三章 年轻才俊 第一百六十四章 坏人他来当 第一百六十五章 无辜的周王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太孙和秦王的争吵 第一百六十七章 该罚还得罚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孙和秦王的交易 第一百六十九章 自古以来 第一百七十章 匹夫无罪 第一百七十一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一百七十二章 顺顺利利、稳稳当当 第一百七十三章 此一时彼一时 第一百七十四章 改进 第一百七十五章 赏功罚过 第一百七十六章 投其所好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戏精 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选 第一百八十章 慢慢发展 第一百八十一章 武苑 第一百八十二章 如获至宝 第一百八十三章 二代们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才、喜事 第一百八十五章 长大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是孤家寡人 第一百八十七章 种田的朱家人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实事、好处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京军改编 第一百九十章 早做安排 第一百九十一章 好大喜功 第一百九十二章 调兵遣将 第一百九十三章 走一走、聊一聊 第一百九十四章 自家人先上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功、该赏 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略主动 第一百九十七章 踏实做事的周王 第一百九十八章 家事 第一百九十九章 借题发挥 第两百章 勤俭持家 第二百零一章 臂助 第二百零二章 越权 第二百零三章 心胸 第二百零四章 抓紧 第二百零五章 人伦温情 第二百零六章 心意 第二百零七章 大婚的序曲 第二百零八章 大婚 第二百零九章 这是生活 第二百一十章 有喜 第二百一十一章 欢天喜地 第二百一十二章 地位稳固 第二百一十三章 正经事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不是玩笑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难取舍 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一十七章 循序渐进 第二百一十八章 安南攻略 第二百一十九章 缺人 第二百二十章 铁律 第二百二十一章 试探 第二百二十二掌 小小底牌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用着急 第二百二十四章 顽疾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先办事 第二百二十六章 得有本事才行 第二百二十七章 踏实办事 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续推进 第二百二十九章 藩王心思 第二百三十章 各自的安排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分摊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一家人 第二百三十三章 糟心事 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步进行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脉相承的刻薄 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出风声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事无巨细 第二百三十八章 都是聪明人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头等大事 第二百四十章 图穷匕见 第二百四十一章 这不是削藩 第二百四十二章 杀鸡儆猴 第二百四十三章 喜事 第二百四十四章 推陈出新 第二百四十五章 回朝 第二百四十六章 公开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面的推进 第二百四十八章 吹风 第二百四十九章 低调做人 第二百五十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二百五十一章 教育问题 第二百五十二章 六部尚书总有缺 第二百五十三章 造势 第二百五十四章 终于等到你 第二百五十五章 颐养天年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传世之孙 第二百五十七章 盛世的开端 第二百五十八章 忙且累 第二百五十九章 有惊喜 第二百六十章 主动权 第二百六十一章 坚持斗争 第二百六十二章 安心 第二百六十三章 好主意 第二百六十四章 软刀子割肉 第二百六十五章 能臣干吏 第二百六十六章 该做的事情有很多 第二百六十七章 提前安排的后事 第二百六十八章 尽善尽美 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事、坏事 第二百七十章 好事就是好事 第二百七十一章 闻风而动 第二百七十二章 看表现 第二百七十三章 旧制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能苦孩子 第二百七十五章 当前之事 第二百七十六章 坐享其成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势所趋 第二百七十八章 利益 第二百七十九章 言者无罪 第二百八十章 根本 第二百八十一章 偏爱 第二百八十二章 端正态度 第二百八十三章 有好处不能忘了自家人 第二百八十四章 低调的宗室 第二百八十五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八十六章 都别急 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份不同 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假老乡 第二百八十九章 重用、限制 第二百九十章 回京 第二百九十一章 创造条件 第二百九十二章 应有的位置 第二百九十三章 南还是北 第二百九十四章 齐头并进 第二百九十五章 纨绔、搬家 第二百九十六章 全力以赴 第二百九十七章 补偿 第二百九十八章 规矩就是规矩 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事、小事 第三百章 人大辈分小 第三百零一章 特殊之处 第三百零二章 圣诞 第三百零三章 传位 第三百零四章 训斥、安排 第三百零五章 养起来 第三百零六章 意见不少 第三百零七章 穷 第三百零八章 身份的改变 第三百零九章 规划 第三百一十章 黄道吉日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多管齐下 第三百一十二章 改变 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事不少 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人、旧人 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道的多不是坏事 第三百一十六章 共议国政 第三百一十七章 哥俩好 第三百一十八章 规矩 第三百一十九章 预防 第三百二十章 不能委屈了好孩子 第三百二十二章 小气 第三百二十三章 能省则省 第三百二十四章 窝案 第三百二十五章 民、士、官 第三百二十六章 从重从严 第三百二十七章 斗而不破 第三百二十九章 担当 第三百三十章 少些遗憾 第三百三十一章 高效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三百三十三章 紧迫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修 第三百三十六章 经贸、军事 第三百三十七章 能臣干吏 第三百三十八章 安宁祥和 第三百三十九章 装 第三百四十章 等不起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用多想 第三百四十二章 最好的选择 第三百四十三章 深意 第三百四十四章 安排妥当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经地义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多做事 第三百四十七章 小康 第三百四十八章 身份的差距 第三百六十五章 社稷为先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切如常 第三百六十七章 武备废弛 第三百六十八章 持续努力 第三百六十九章 元年 第三百七十章 好的开始 第三百七十一章 正心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多心 第三百七十三章 福气 第三百七十四章 靠山 第三百七十五章 军备 第三百七十六章 又要有大案 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阴阳师 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省心的宗室 第三百七十九章 该放权 第三百八十章 责任 第三百八十一章 习惯了就好 第三百八十二章 特殊待遇 第三百八十三章 决不允许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八十五章 得罚 第三百八十六章 这不是贬戍 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各有志 第三百八十八章 事无巨细 第三百八十九章 动员 第三百九十章 当家做主 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留遗憾 第三百九十二章 阻力 第三百九十三章 躲清净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主意已定 第三百九十五章 着眼未来 第三百九十六章 得有人分忧 第三百九十七章 猝不及防 第三百九十八章 向前看 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办成了就行 第四百章 省刑减狱 第四百零一章 宽、严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