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章 当家做主

小说: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更新时间:1个月前

第三百九十章当家做主第三百九十章当家做主::

花钱的事情不少,朱允熥自然也需要考虑赚钱的事情了,大明现在看似家大业大。不过相比起一系列的重大工程,家底子还是有些不够用。

惟一让朱允熥感觉到比较欣慰的,那就是现在的大明没有一些不必要的折腾。

老朱三十年的统治为朱允熥攒下了足够的家底子,没有靖难之役的死伤无数、国家动荡,现在朱允熥可以放开手脚去做一些事情。

毕竟经历了靖难之役之后,朱棣还完成了数次北伐,七下西洋以及远征安南、迁都等一系列的事情。

这里面自然是有朱棣和朱高炽励精图治的因素,不过这也是和老朱打下来的底子厚有关。

而朱允熥现在就不需要担心这些事情,现在家底子比较厚实,他就可以放开手脚了。所以不管是海贸也好,还是疏浚大运河也罢,都不算太大的负担。

最主要的是疏浚大运河短期来看是财政上的负担,但是对于回府中原地区的一些耕种有帮助,对弥合南北有重大意义,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而海贸,这就不是单纯的出去撒钱了,这是要从海外赚取到更多的利益。

郁新来到武英殿后连忙行礼说道,“臣郁新拜见陛下。”

“今年的税该收就收,除了遭灾地区减免之外,其余的必须按量。”朱允熥就直接说道,“报灾的派人详查,不可让贪官污吏借天灾人祸之借口蒙蔽朝廷。”

郁新连忙回答说道,“臣明白。”

不要怪朱允熥多心,实在是这样的先例称得上比比皆是了.

大明的疆域很大,所以每年都有一些地方报灾,正常情况下肯定就是减免受灾地区的税收,再给与一定的赈济。

可是每一年报灾上来的,有些未必是真正的遭灾,或者是报灾的程度夸大很多,以至于有些时候朱允熥都有些怀疑了。

所以该仁慈的时候肯定仁慈,该提防的时候必然就需要提防了,这不冲突。

朱允熥随即关心问道,“现在国库的银钱还够吗?”

郁新底气十足的说道,“陛下,不管是银钱还是粮仓里的粮食,都足矣。”

听到郁新这么说,朱允熥也有底气了,“那今年征税的时候,宝钞抵税的事情继续执行,再宽松一点也无不可。”

听到皇帝这么说,郁新等人也有些百感交集,如今的承康皇帝在宝钞这件事情上耗费了太多的心力了。

在皇帝还是皇太孙的时候,就开始主导不断的修复宝钞的信用度问题,力劝洪武皇帝改了政策,允许朝廷回收宝钞、让其货币的属性正常化。

这件事情看似是费力不讨好,这也毋庸置疑了,遇到的阻力等等也确实比较大。

不过不管朱允熥是皇太孙还是皇帝,他都是在坚定不移的去做这些事情,也算是一步步的看到了一些效果。

郁新露出笑容说道,“陛下,此前江南等地宝钞就已经重的民心了,江南地区的宝钞几乎不再贬值。”

听到郁新这么说,朱允熥也露出笑容,这只能说明有些情况被他扭转了。现在的宝钞不再是朝着废纸的方向发展了,这就算是对他努力的肯定。

当然这也是因为及时发现了问题,所以现阶段这么做还是能够及时调整。要是再过些年,几乎就是积重难返了,到时候想要再做这样的事情几乎是很难成功。

道衍也凑趣说道,“臣此前奉命去太仓,这些商贾一向聪明。北方地区不少人对宝钞还有戒心,他们低价从北方换取宝钞,到南方来用。”

要是其他人,尤其是老朱,肯定是下意识的不满,认为这些不事生产的商贾就是在汲取百姓的利益等,说不定就要重罚这些商贾了。

但是朱允熥则笑着说道,“只能说此前宝钞的事情伤了民心,北方的百姓不满也正常。只是现在宝钞能兑换了,这也是好事。”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郁新也好、道衍也罢,都觉得这样的说法其实也没什么问题。

在江南地区宝钞开始正常化,在北方地区宝钞虽然还是有所贬值,可是已经有商贾回收、兑换等,一些百姓也可以意识到宝钞正常化了。

尤其是税收开始不断的放松政策,开始允许用宝钞抵税、而不是一味要求实物,北方的百姓很快也就会意识到那些商贾的贪婪和狡诈了。

这都需要一个过程,朱允熥没有一步到位直接允许宝钞正常化,说到底就是前些年欠的债太多,也不敢放开,要不然朝廷的粮库等都要空了。

而现在百姓有了信心等等,接下来很多的事情自然也就好办了。

这些商贾的做法就像是倒腾国库券,从一个低价的地方倒腾到高价的地方兑换,赚一个差价。

这里头自然有人的利益受损,有些人可以赚的盆满钵满。

不过这也算是一些人对政策解读能力出色,以及敢冒风险等,这也是宝钞给了百姓信心,这些人才敢这么做,毕竟宝钞现在是大明的官方货币之一。

对于朱允熥来说,最值得开心的事情自然就是自己的努力收获到了成效,他发现的一些问题在得以解决。

至于这些事情现在看起来还不够完美等等,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他也不奢望一步到位,只要问题在不断的解决就好,只要事情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就行。

货币的正常化,在朱允熥眼里看来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毕竟大明缺少铜。

他不可能保证全都是用银子或者铜钱,也不能保证全都是用宝钞,但是在合理使用各种货币的时候,也能促进贸易等。

等到海贸能够有更多的金银珠宝和物资来到大明,这也可以更大的促进大明的经济。

到了那时候,朝廷的税收也可以更多,到时候想要去办一些事情自然也就可以更加的方便。毕竟只靠土地税等,看似是够用了,可是谁不希望财政更宽裕呢。

不过朱允熥也明白,以如今的情况来看,土地税才是财政的最大支持,他也不指望商税等能够彻底取代土地税成为财政的最大来源。

但是多收一些,那就多一些底气,以后想要做大事就有钱。

更何况对于商税等,朱允熥也是早就做了一些调整,他也确实不希望更多的财富被一些商贾、士绅拿走,他希望朝廷的赋税足一些,可以做些大事。

赋税也好、宝钞也罢,现在都是在有序的推行,而疏浚运河或者出海的预算、投资等,早就准备好了。

这自然也就意味着朱允熥用不着操心太多,现在大明的财政健康,看似一切都是在朝着正常的轨迹在发展着。

心满意足的朱允熥忙完一天的事情回到了西宫,“祖父,这是在做什么呢?”

拿着小锄头的老朱乐呵呵的说道,“闲着也没事,栽点果树。等着文垚长大了,正好也结果了。”

朱允熥忍不住吐槽说道,“那您就应该早点栽,现在文垚都能吃点水果了,等到树结果的时候,他说不定就不爱吃果子了。”

朱元璋不无惋惜的说道,“现在想想咱也是有些后悔了,早些年忙着大事,也没能种点果树。要不然等咱不在了,你们还能有个念想。”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老一辈的种些果树等,说不定小辈长大了还能摘点果子吃,说不定偶尔还能想到这是祖辈所栽。

“现在种也来得及,桃三杏四梨五年,无空莫种白果园。”朱允熥就笑着说道,“等到文垚爱吃果子的时候,正好赶得上。”

这也是好话坏话全都是让朱允熥给说了,刚还觉得老朱种果树晚了。可是这才眨眼的时间,他似乎就是觉得时机最为合适,转换的如此丝滑,好像一点都不违和。

看起来也不只是朱允熥如此想的,老朱也是这么认为,“文垚到底是我带大的,到时候有个念想。你就委屈点,也这么大岁数了,用不着这些。”

“您老人家身体这么好,怎么着也要再帮我带文垚十年。”朱允熥就笑着说道,“七十我嫌短,八十差不多才刚刚好。”

老朱在历史上就是这一年没的,所以朱允熥有些时候心里也会有些担心和紧张。

不过想想看自己改变了很多的事情,起码现在的老朱有个亲孙子在身边,还有一个重孙作为依靠,不至于像历史上晚年间连遭丧子之痛。

毕竟现在朱樉在活蹦乱跳,这要准备回老家种田了。而朱棡也在,还要继续承担在西北建造边塞、划分牧场的责任。

历史上的老朱在同时期精神状态如何不知道,反正现在的老朱精神状态不错。有着个朱文垚每天闹,老朱也没时间去想自己的妻子、长子。

老朱就笑着说道,“成,咱能活到八十就八十。活不到的话,那你也别怨我。多活几年,帮你带好文垚,你也落的轻松些。”

这些也是老朱的心里话,他知道政事多么繁忙。现在又这么大的岁数了,帮着照料孩子,他也认为就是自己能够做的最大的事情了。

聊了半天,朱允熥才觉得不对劲,“文垚呢?按说这么点肯定没睡,我说怎么这么安静呢?”

“他娘带走了,跟着宝庆去玩闹了。”老朱笑了起来,宠溺的说道,“要不是妙锦能帮忙带一会儿,咱也撑不住。到底是岁数大了,文垚又淘。”

小孩子精力旺盛,玩累了就呼呼大睡。醒来之后呢,依然是元气满满的,又是四处撒欢的时候,根本就不会觉得累。

但是对于老朱这个岁数的来说就不一样了,累了之后睡一觉不会觉得疲惫完全消除,可是朱文垚这样的孩子可不知道心疼老人。

朱允熥就笑着说道,“也就是能带一会儿,吃了晚饭、到了歇息的时候,他还是要找您。我看就算是妙锦,最多能带出去文垚半个多时辰。”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老朱也是得意起来了,因为事实也就是如此。

朱文垚基本上就是老朱一直在带,孩子自然也就只认他的‘祖祖’,徐妙锦带出去片刻不要紧,时间长了孩子就要找人了。

老朱在继续种树,朱允熥大少爷一般的直接坐在躺椅上。不帮老朱打下手也就罢了,时常还说几句,看似是在影响老朱的工作。

这要是放在一些大儒的眼里,肯定是直接抨击了,哪有这么当孙子的,哪有这么不讲孝道的,这还是当今皇帝呢,成何体统!

老朱对此自然也没意见,他早就习惯了朱允熥这个模样。

看似有些时候没有那么‘孝顺’,可是处处也是真亲近,这才是他想要的孙子,而不是朱允炆那样看着处处守礼,只是让人觉得难以亲近的样子。

小脸红扑扑的朱文垚人未到声先至,扑到了老朱的怀里讨水喝,这是在外头真的玩累了。

“小姑姑。”朱允熥笑着起身,逗着宝庆公主,“这是带着您侄孙去抓虫子了?”

宝庆公主也不怯场,声音清脆的说道,“皇帝侄儿,我怕虫子才不敢去抓。”

老朱抱着朱文垚就走,‘皇帝侄儿’,他听着就觉得别扭。可是没办法,朱允熥就喜欢逗宝庆这个小丫头。

当然也是因为宝庆公主岁数小,又是朱文垚的玩伴,老朱也懒得计较。

朱允熥乐呵呵的说道,“刚刚有人送了些东珠,我让人给小姑姑送去当以后的嫁妆。”

东珠可不是到了清朝才有,汉朝时就开始以珍珠的产地区分采珠区。而辽代的时候,女真人就要为辽天祚帝奉送东珠、海东青、紫貂皮等物品,这都是历史了。

现在辽东在大明的手里,女真三部虽然不全都是归于大明统治,时常不服。不过这里头也有不少人算识时务,进贡的一些东西也不错。

宝庆公主就开心说道,“那最好了,父皇也说过,我以后的婚事得皇帝侄儿做主。”

这话没毛病,宝庆公主才四岁呢,所以她的婚事老朱大概率是顾不上了,也只能是朱允熥这个皇帝侄儿来做主了。: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提剑 第二章 他能守得住天下? 第三章 谁教你的? 第四章 搬出去 第五章 正好,我也记仇 第六章 我去哪? 第七章 叩见大明兴宗皇帝 第八章 子不类父 第九章 都是兄弟 第十章 发难 第十一章 朝堂争辩 第十二章 朝堂大乱 第十三章 接着斗呗 第十四章 应对方式 第十五章 前途未卜 第十六章 行动 第十七章 规矩 第十八章 行动 第十九章 舍我其谁 第二十章 都没了活路 第二十一章 睚眦必报 第二十二章 家长里短 第二十三章 不甘、嫉恨 第二十四章 我不能输 第二十五章 皇孙出宫 第二十六章 武人集团 第二十七章 勋贵 第二十八章 望之不似人君 第二十九章 沉住气 第三十章 纨绔的皇孙 第三十一章 我是允熥啊 第三十二章 小聪明 第三十三章 沐王 第三十四章 不省心的叔叔们 第三十五章 平稳、隐忧 第三十六章 纨绔的理想 第三十七章 周王返京 第三十八章 真假纨绔 第三十九章 你也有今天 第四十章 有意思了 第四十一章 交锋、试探 第四十二章 儿臣不敢 第四十三章 多疑、信任 第四十四章 功臣之后 第四十五章 心结 第四十六章 定下来吧 第四十七章 自寻死路 第四十八章 狠辣 第四十九章 杀鸡儆猴 第五十章 行情涨了 第五十一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 第五十二章 区别对待 第五十三章 有趣的关系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处置 第五十五章 安心上路 第五十六章 安排 第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 第五十八章 嫡、庶 第五十九章 我没错 第六十章 堂堂正正 第六十一章 一个贤王的诞生 第六十二章 三师 第六十三章 葬礼 第六十四章 权力下放 第六十五章 朱家的王爷们 第六十六章 特务头子 第六十七章 市长、局长 第六十八章 分蛋糕 第六十九章 不急 第七十章 不好惹的叔叔们 第七十一章 准备就绪 第七十二章 大典(一) 第七十三章 大典(二) 第七十四章 大典 (三) 三江+上架感言 第七十五章 对皇叔的期待 第七十六章 上岸第一剑 第七十七章 各自的立场 第七十八章 移风易俗不易 第七十八章 不只是家事 第七十九章 和离吧 第八十章 大明凤凰男 第八十一章 放开手脚 第八十二章 时间、改变 第八十三章 永镇云南 第八十四章 凉国公威风 第八十五章 人情世故 第八十六章 他急了 第八十七章 画大饼的香火 第八十八章 踏实办事 第八十九章 勤政爱民皇太孙 第九十章 我来主事 第九十一章 拖字诀 第九十二章 一唱一和 第九十三章 不一样的生辰 第九十四章 在祀与戎 第九十五章 涌泉相报 第九十六章 久远的谋划 第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的双簧 第九十八章 拱火 第九十九章 添柴 第一百章 又掉坑里了 第一百零一章 我错哪了? 第一百零二章 搂草打兔子 第一百零三章 建文三宝 第一百零四章 冷处理 第一百零五章 戏中戏 第一百零六章 改变从现在开始 第一百零七章 烈火烹油 第一百零八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 第一百零七章 持续丢脸 第一百一十章 大戏开张 第一百一十一章 发动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人、北人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对峙 第一百一十四章 猎杀时刻 第一百一十五章 输麻了的文官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获全胜 第一百一十七章 物是人非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六根不净的和尚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才 第一百二十章 要求不低 第一百二十一章 聪明人聚会 第一百二十二章 媳妇不好找 第一百二十三章 国子监 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亲戚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名宦 第一百二十六章 徐妙锦、宝钞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宝钞必须改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太孙妃 第一百二十九章 延续性 第一百三十章 文武制衡 第一百三十一章 皇太孙的位置最舒服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上)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中)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民生、科技 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家人才能放心 第一百三十七章 观政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我不是要削藩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老交替 第一百四十章 忙且累 第一百四十一章 种田的太孙 第一百四十二章 正事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权力交接 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着出成果 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门大户 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王的左膀右臂 第一百四十七章 良相、良田 第一百四十八章 操之过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 诸王秋猎 第一百五十章 勋贵女眷 第一百五十一章 摘桃子 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五十四章 宗室的区别对待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宗室,还得用 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有规划 第一百五十七章 现在、以后 第一百五十八章 平稳过渡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过不安生的年 第一百六十章 理直气壮 第一百六十一章 宗室也得考评 第一百六十二章 聪明的秦王 第一百六十三章 年轻才俊 第一百六十四章 坏人他来当 第一百六十五章 无辜的周王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太孙和秦王的争吵 第一百六十七章 该罚还得罚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孙和秦王的交易 第一百六十九章 自古以来 第一百七十章 匹夫无罪 第一百七十一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一百七十二章 顺顺利利、稳稳当当 第一百七十三章 此一时彼一时 第一百七十四章 改进 第一百七十五章 赏功罚过 第一百七十六章 投其所好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戏精 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选 第一百八十章 慢慢发展 第一百八十一章 武苑 第一百八十二章 如获至宝 第一百八十三章 二代们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才、喜事 第一百八十五章 长大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是孤家寡人 第一百八十七章 种田的朱家人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实事、好处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京军改编 第一百九十章 早做安排 第一百九十一章 好大喜功 第一百九十二章 调兵遣将 第一百九十三章 走一走、聊一聊 第一百九十四章 自家人先上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功、该赏 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略主动 第一百九十七章 踏实做事的周王 第一百九十八章 家事 第一百九十九章 借题发挥 第两百章 勤俭持家 第二百零一章 臂助 第二百零二章 越权 第二百零三章 心胸 第二百零四章 抓紧 第二百零五章 人伦温情 第二百零六章 心意 第二百零七章 大婚的序曲 第二百零八章 大婚 第二百零九章 这是生活 第二百一十章 有喜 第二百一十一章 欢天喜地 第二百一十二章 地位稳固 第二百一十三章 正经事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不是玩笑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难取舍 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一十七章 循序渐进 第二百一十八章 安南攻略 第二百一十九章 缺人 第二百二十章 铁律 第二百二十一章 试探 第二百二十二掌 小小底牌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用着急 第二百二十四章 顽疾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先办事 第二百二十六章 得有本事才行 第二百二十七章 踏实办事 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续推进 第二百二十九章 藩王心思 第二百三十章 各自的安排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分摊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一家人 第二百三十三章 糟心事 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步进行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脉相承的刻薄 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出风声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事无巨细 第二百三十八章 都是聪明人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头等大事 第二百四十章 图穷匕见 第二百四十一章 这不是削藩 第二百四十二章 杀鸡儆猴 第二百四十三章 喜事 第二百四十四章 推陈出新 第二百四十五章 回朝 第二百四十六章 公开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面的推进 第二百四十八章 吹风 第二百四十九章 低调做人 第二百五十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二百五十一章 教育问题 第二百五十二章 六部尚书总有缺 第二百五十三章 造势 第二百五十四章 终于等到你 第二百五十五章 颐养天年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传世之孙 第二百五十七章 盛世的开端 第二百五十八章 忙且累 第二百五十九章 有惊喜 第二百六十章 主动权 第二百六十一章 坚持斗争 第二百六十二章 安心 第二百六十三章 好主意 第二百六十四章 软刀子割肉 第二百六十五章 能臣干吏 第二百六十六章 该做的事情有很多 第二百六十七章 提前安排的后事 第二百六十八章 尽善尽美 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事、坏事 第二百七十章 好事就是好事 第二百七十一章 闻风而动 第二百七十二章 看表现 第二百七十三章 旧制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能苦孩子 第二百七十五章 当前之事 第二百七十六章 坐享其成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势所趋 第二百七十八章 利益 第二百七十九章 言者无罪 第二百八十章 根本 第二百八十一章 偏爱 第二百八十二章 端正态度 第二百八十三章 有好处不能忘了自家人 第二百八十四章 低调的宗室 第二百八十五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八十六章 都别急 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份不同 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假老乡 第二百八十九章 重用、限制 第二百九十章 回京 第二百九十一章 创造条件 第二百九十二章 应有的位置 第二百九十三章 南还是北 第二百九十四章 齐头并进 第二百九十五章 纨绔、搬家 第二百九十六章 全力以赴 第二百九十七章 补偿 第二百九十八章 规矩就是规矩 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事、小事 第三百章 人大辈分小 第三百零一章 特殊之处 第三百零二章 圣诞 第三百零三章 传位 第三百零四章 训斥、安排 第三百零五章 养起来 第三百零六章 意见不少 第三百零七章 穷 第三百零八章 身份的改变 第三百零九章 规划 第三百一十章 黄道吉日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多管齐下 第三百一十二章 改变 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事不少 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人、旧人 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道的多不是坏事 第三百一十六章 共议国政 第三百一十七章 哥俩好 第三百一十八章 规矩 第三百一十九章 预防 第三百二十章 不能委屈了好孩子 第三百二十二章 小气 第三百二十三章 能省则省 第三百二十四章 窝案 第三百二十五章 民、士、官 第三百二十六章 从重从严 第三百二十七章 斗而不破 第三百二十九章 担当 第三百三十章 少些遗憾 第三百三十一章 高效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三百三十三章 紧迫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修 第三百三十六章 经贸、军事 第三百三十七章 能臣干吏 第三百三十八章 安宁祥和 第三百三十九章 装 第三百四十章 等不起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用多想 第三百四十二章 最好的选择 第三百四十三章 深意 第三百四十四章 安排妥当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经地义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多做事 第三百四十七章 小康 第三百四十八章 身份的差距 第三百六十五章 社稷为先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切如常 第三百六十七章 武备废弛 第三百六十八章 持续努力 第三百六十九章 元年 第三百七十章 好的开始 第三百七十一章 正心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多心 第三百七十三章 福气 第三百七十四章 靠山 第三百七十五章 军备 第三百七十六章 又要有大案 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阴阳师 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省心的宗室 第三百七十九章 该放权 第三百八十章 责任 第三百八十一章 习惯了就好 第三百八十二章 特殊待遇 第三百八十三章 决不允许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八十五章 得罚 第三百八十六章 这不是贬戍 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各有志 第三百八十八章 事无巨细 第三百八十九章 动员 第三百九十章 当家做主 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留遗憾 第三百九十二章 阻力 第三百九十三章 躲清净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主意已定 第三百九十五章 着眼未来 第三百九十六章 得有人分忧 第三百九十七章 猝不及防 第三百九十八章 向前看 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办成了就行 第四百章 省刑减狱 第四百零一章 宽、严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