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八章 持续努力

小说: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更新时间:1个月前

第三百六十八章持续努力第三百六十八章持续努力::

武备废弛是不可能的事情,只不过是国家建设会在接下来调整一些重点罢了。

这些也算得上是老朱和朱允熥的默契,以及朱允熥背负的历史使命。

老朱基本上是剪除了内外的敌人,军事方面来说大明已经没有敌人,现在的大明确实就是有着一个比较安稳的内外局面,有着天下太平的基础条件。

也不得不说从元末乱世到现在超过了五十年,大量的人口损失、无数的良田荒废,经济等等都是遭到了重创。

哪怕是有着老朱兢兢业业的努力,依然改变不了即使大明现在看似恢复了些元气,百姓看似可以安居乐业,但是家底子依然非常薄。

第一代皇帝打江山,那么第二代天子就需要治理江山了,更何况大明开国后一直战争不断,也是时候让百姓、让军队喘口气了。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无疑是好消息了,毕竟在一些人眼里四处用兵就是穷兵黩武,那是无道的一个表现。

忙完一天工作的朱允熥没有回乾清宫,而是直奔西宫,“祖父,这又是在忙什么呢?”

“闲着也是闲着,准备开块地。”老朱放下锄头说道,“上回去看了沤肥,觉得还算不错,明年开春的时候肯定能派上用场。”

对于朱允熥此前不嫌脏累的研究沤肥,老朱那是发自内心的感觉到骄傲,这就是重视农耕的最好体现,比平时做什么亲耕礼要实际太多了。

不过夸奖归夸奖,沤肥的功劳现在基本上是被老朱给揽下来了。自家孙儿弄出来的东西,老朱自然也就心安理得的拿过来,孙儿的一切都是他给的。

小脸脏兮兮的朱文垚也扔掉小锄头,“爹,没虫。”

“你祖祖在挖地,你是在挖虫呢?”朱允熥觉得好笑,“你这孩子倒是胆子大,你那两个姑母见着蚯蚓都吓得不敢走路,你还挖虫!”

老朱就直接给出了自己的评价,“文垚这样的才叫好,这才是男娃,该皮的时候皮。你那两姐姐就是矫情,出身富贵也不能忘了本。”

“忘本?”朱允熥不服气的说道,“她们怎么就忘本了?不说我那两姐姐,就是我的叔叔们、姑姑们,有几个还真就是农家子弟了?”

郭宁妃都习惯了老朱和朱允熥时常吵起来,也不算是真正的吵架,无非就是拌嘴而已,不用当真。

朱文垚左看看、右瞧瞧,立刻生气了,“你走、走!”

这熊孩子还是护短,和他祖祖最亲。所以现在还不犹豫的冲了过来,推着朱允熥的腿,想要将欺负他祖祖的坏爹爹给赶走。

老朱那叫一个欣慰,连忙抱起来朱文垚,“咱是真没白疼你,不像你爹是个白眼狼。咱对他那么好,他还天天气咱!”

徐妙锦刚刚来到西宫,就看到这一幕,也表现的非常平静,就好似什么都没有看到一样,只是给老朱行了个礼,就去帮郭宁妃安排饭菜。

“这孩子气性真大,看样子没半个时辰是好不了。”朱允熥也了解朱文垚,说道,“还真是我儿子,这么点大的人就小心眼、记仇。”

老朱宠溺的将朱文垚抱在怀里,他觉得朱允熥也好、朱文垚也罢,小心眼、记仇的毛病确实是一脉相承,根源就是在他这里。

这可不是什么坏事情,皇帝有些时候就应该小心眼、就应该记仇,这样文武百官才会更加的敬畏。

朱允熥也不多聊一些政事,主要是没必要。该和老朱商量的时候肯定会商量,但是显然不是在这个时刻。

老朱看向朱允熥,问道,“听说你准备安排你叔叔们、你弟弟回老家了?”

“嗯,明年该就藩的就藩,该封王的封王。”朱允熥笑着开玩笑,“我兄弟姐妹们可都没有受封,现在可还是郡王、郡主,他们都盼着呢。”

老朱也笑着开玩笑,“是有些不像话了,你登基后也就是追封你爹娘、册立皇后,其他人到现在也没个动静,这是有些不像话了。”

“正旦的时候封,也不在乎他们多等一个月。”朱允熥就显得蔫坏了,“该他们的肯定是会给他们,急也没用,我这都要安排好才行。”

老朱也没多说什么,给朱允炆几个什么样的王号、封地,此前也都是商量过,自然没什么可担心的,他也相信朱允熥不会忽然间去做些大的变动。

老朱又问道,“真让济熺几个留在京里过年?要我说回来一趟就行,留一个多月像什么话。”

“高炽那么胖,从北平过来又疲惫,总要歇歇。”朱允熥就笑着说道,“我现在隔个三五天就和他们说说话,我倒是挺开心。”

虽然老朱觉得朱高炽虽然胖了点,但是这一路从北平到应天府也不会真的累着了。但是到底是心疼孙子,而且既然允熥高兴,那就没问题了。

最主要的是藩王们到了应天府都翻不出来风浪,更别提几个藩王世子了。

一个个的都服服帖帖,在应天府玩闹就玩闹好了,也没什么可担心的,稍微看着点就是。

“我先前和妙锦商量了一下,其他兄弟也差不多有了适婚的岁数,世子就不再许公侯嫡女了。”朱允熥对老朱说道,“要是祖父没意见,就这么办了?”

老朱仔细想了想说道,“这么安排也好,你叔叔们也是没法子,咱也是要拉拢那些勋贵,只能拿自家儿子去做买卖了。”

政治联姻也就是如此,开国初期的一些皇子皇女,也确实基本上都是和位高权重的勋贵子弟联谊,大家也都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了。

只是在老朱的眼里,他的子女都是吃亏的,别人家的丫头、小子,可配不上他的儿子、闺女。

朱允熥对此也就是笑了笑,随即说道,“三年不进京是不是严苛了些?我觉得一年也就差不多了。”

老朱哪里不明白朱允熥的意思,斩钉截铁的说道,“你是不碍事,不要说三年,就是现在让你的叔叔们都进京也不怕,只是以后呢?”

新皇登基、三年内藩王不许进京,老朱防的就是藩王进京可能会有隐患。留出来三年的时间,足够让新皇帝掌控政局,不用担心藩王回京上下串连。

老朱语重心长的说道,“不为你自己考虑,你也该为子孙考虑。咱是想那些儿子,只是谁让咱是天子,就该这么着!”

朱允熥也不好说些什么,有些看似不近人情的规矩等等,实际上也就是出于江山社稷的缘故。朱允熥这里没有问题,但是以后说不定就会有。

而且有些头不能开,一旦朱允熥这里开了头,后世子孙就可以有样学样了,一些所谓的祖宗之法不可变也有一定的道理。

老朱看着朱允熥,认真叮嘱,“别说咱觉得还能再活个三年、五年,就是咱明天闭了眼,你的叔叔们一个不准回来奔丧,谁回来了,你给他关凤阳去!”

朱允熥知道这些事情没办法插科打诨,就说道,“我知道,叔叔们也知道,肯定不会有这么一出戏,大家都心里有分寸。”

对于朱允熥这样的表态,老朱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既然成为了皇帝,有些时候就应该抛弃一些情感。

不是皇帝薄凉,而是出于对江山社稷的考虑,必须要将一些风险和不可控降到最低,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该做的事情。

皇帝要是太过意气用事,在老朱看来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那也难以让人觉得放心。

在西宫混了顿饭,朱允熥这才回到了乾清宫休息,还有不少事要继续处理呢。

日子看似就是这么平静,新皇登基看起来也就是这么简单、自然,大明上下甚至都没有感受到什么太大的变动,一切都是无比自然。

对于朱允熥来说也是有着一些好事发生,比如说又多了一个女儿。

徐妙锦自然是要去做好嫡母该做的事情,悉心的照料,但是老朱也就是问了一下也就算了。

不要说去起名之类的,就算是去看看都不愿意。他本身就是重男轻女,亲生女儿基本上都是不太过多的去关心,更何况还是重孙女呢。

朱允熥对此倒是比较开心,说到底就是现在儿女双全了,这对于朱允熥来说也是极有好处的。皇帝嘛,二女多一点不是什么坏事情。

别看现在有了朱文垚,可是很多人还是希望朱允熥能够再有几个儿子。

看看大明的一些情况就知道了,作为老朱的嫡长孙,朱雄英在八岁就没了。而朱标这个皇太子享年三十八岁,这都是一些不太好的案例。

如果朱允熥只有一个儿子,在一些人眼里看来自然也就是有着不小的风险。要是徐妙锦能够再为朱允熥添两三个子嗣,在很多人看来才是皆大欢喜。

朱允熥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有些事情好像也是急不来的事情。

他也没和徐妙锦刻意,甚至一些妃嫔那边也没有刻意的不留子嗣,可是现在的朱允熥也就是只有一儿一女,看似还是有着一些子嗣艰难。

但是这也没必要太担心,说到底就是朱允熥现在还非常年轻。这才二十岁的人就有了儿女,这都算是人生赢家了。

时间过的很快,承康皇帝登基一个月了,这也就意味着到了年尾,接下来自然也就是正旦了,以及需要正式开始承康这个年号了。

洪武三十年,这也会正式成为一个历史,大明开始进入了全新的一个篇章。

本来正旦就是一年最为重要的节日,这时候自然也就是有着大朝仪了,百官对此也都习以为常了,一点都不会觉得有什么好新鲜的。

无非就是今年的情况稍微特殊一点,这是新皇登基的第一次大朝仪,大家也会对此更加的慎重,安排的也会更加周到。

朱允熥下朝后到了武英殿,将梅殷叫了过来,“开完年你去北平,到时候将高炽也一并带着。”

梅殷肯定没有意见,他本来就是要去北平,“陛下,臣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臣子应该留在应天府。”

“怎么,是将我那些表弟们留在京里当质子?”朱允熥笑着打趣说道,“真要是这么做了,不说大姑会找我麻烦,祖父就先要骂我。”

梅殷就赶紧说道,“陛下,臣这一次去北平赴任,岂能携带家眷通行?”

“我大明朝的官,有几个是不带家眷的?”朱允熥直接反问,“你说说,我大明什么时候不准文官携带家眷赴任了?什么时候要让官员留下质子?”

梅殷一时间也语塞,因为朱允熥说的那些也是非常在理,大明朝此前还真的就是没有这样的先例。

就算是有,那也是针对一些勋贵,一些统兵大将的家眷确实不能随军,这一点也没什么可说的,但是文官显然也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愿在这件事情上多聊的朱允熥说道,“北平为要地,北方经济、军事重心该在那边,你过去后一定要记得安抚百姓。”

北平的地理位置、政治地位确实特殊,这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

西周时这里就是燕国,元朝时候这里更是大都,地位自然可见一斑。

朱允熥认真叮嘱说道,“这里本就是北上草原的后方,你也要记得在天津建港、设府,北平不能只通水道,海运也不能耽误。”

对于天津卫这么个地位,满朝文武都不好多说什么,‘天子亲临’,这位皇太孙前几年就在那边搞开发,赐名天津。

不谈名字,天津的重要性大家也是有目共睹,这不只是对北平的一个保障和补充,这也是对辽东等地的补充和保障,是大明北方海运的重要支点。

所以该做些什么事情,梅殷自然也都是心里有数,他也确实感觉到了不小的压力。

这一次他去北平布政使司,显然就是皇帝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些任务,他也就应该是去将这些事情给彻彻底底的办好。

朱允熥想要进一步的开发湖广等地,这不是秘密。但是对于北方的开发,也是从未有任何的懈怠!: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提剑 第二章 他能守得住天下? 第三章 谁教你的? 第四章 搬出去 第五章 正好,我也记仇 第六章 我去哪? 第七章 叩见大明兴宗皇帝 第八章 子不类父 第九章 都是兄弟 第十章 发难 第十一章 朝堂争辩 第十二章 朝堂大乱 第十三章 接着斗呗 第十四章 应对方式 第十五章 前途未卜 第十六章 行动 第十七章 规矩 第十八章 行动 第十九章 舍我其谁 第二十章 都没了活路 第二十一章 睚眦必报 第二十二章 家长里短 第二十三章 不甘、嫉恨 第二十四章 我不能输 第二十五章 皇孙出宫 第二十六章 武人集团 第二十七章 勋贵 第二十八章 望之不似人君 第二十九章 沉住气 第三十章 纨绔的皇孙 第三十一章 我是允熥啊 第三十二章 小聪明 第三十三章 沐王 第三十四章 不省心的叔叔们 第三十五章 平稳、隐忧 第三十六章 纨绔的理想 第三十七章 周王返京 第三十八章 真假纨绔 第三十九章 你也有今天 第四十章 有意思了 第四十一章 交锋、试探 第四十二章 儿臣不敢 第四十三章 多疑、信任 第四十四章 功臣之后 第四十五章 心结 第四十六章 定下来吧 第四十七章 自寻死路 第四十八章 狠辣 第四十九章 杀鸡儆猴 第五十章 行情涨了 第五十一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 第五十二章 区别对待 第五十三章 有趣的关系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处置 第五十五章 安心上路 第五十六章 安排 第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 第五十八章 嫡、庶 第五十九章 我没错 第六十章 堂堂正正 第六十一章 一个贤王的诞生 第六十二章 三师 第六十三章 葬礼 第六十四章 权力下放 第六十五章 朱家的王爷们 第六十六章 特务头子 第六十七章 市长、局长 第六十八章 分蛋糕 第六十九章 不急 第七十章 不好惹的叔叔们 第七十一章 准备就绪 第七十二章 大典(一) 第七十三章 大典(二) 第七十四章 大典 (三) 三江+上架感言 第七十五章 对皇叔的期待 第七十六章 上岸第一剑 第七十七章 各自的立场 第七十八章 移风易俗不易 第七十八章 不只是家事 第七十九章 和离吧 第八十章 大明凤凰男 第八十一章 放开手脚 第八十二章 时间、改变 第八十三章 永镇云南 第八十四章 凉国公威风 第八十五章 人情世故 第八十六章 他急了 第八十七章 画大饼的香火 第八十八章 踏实办事 第八十九章 勤政爱民皇太孙 第九十章 我来主事 第九十一章 拖字诀 第九十二章 一唱一和 第九十三章 不一样的生辰 第九十四章 在祀与戎 第九十五章 涌泉相报 第九十六章 久远的谋划 第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的双簧 第九十八章 拱火 第九十九章 添柴 第一百章 又掉坑里了 第一百零一章 我错哪了? 第一百零二章 搂草打兔子 第一百零三章 建文三宝 第一百零四章 冷处理 第一百零五章 戏中戏 第一百零六章 改变从现在开始 第一百零七章 烈火烹油 第一百零八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 第一百零七章 持续丢脸 第一百一十章 大戏开张 第一百一十一章 发动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人、北人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对峙 第一百一十四章 猎杀时刻 第一百一十五章 输麻了的文官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获全胜 第一百一十七章 物是人非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六根不净的和尚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才 第一百二十章 要求不低 第一百二十一章 聪明人聚会 第一百二十二章 媳妇不好找 第一百二十三章 国子监 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亲戚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名宦 第一百二十六章 徐妙锦、宝钞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宝钞必须改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太孙妃 第一百二十九章 延续性 第一百三十章 文武制衡 第一百三十一章 皇太孙的位置最舒服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上)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中)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民生、科技 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家人才能放心 第一百三十七章 观政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我不是要削藩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老交替 第一百四十章 忙且累 第一百四十一章 种田的太孙 第一百四十二章 正事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权力交接 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着出成果 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门大户 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王的左膀右臂 第一百四十七章 良相、良田 第一百四十八章 操之过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 诸王秋猎 第一百五十章 勋贵女眷 第一百五十一章 摘桃子 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五十四章 宗室的区别对待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宗室,还得用 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有规划 第一百五十七章 现在、以后 第一百五十八章 平稳过渡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过不安生的年 第一百六十章 理直气壮 第一百六十一章 宗室也得考评 第一百六十二章 聪明的秦王 第一百六十三章 年轻才俊 第一百六十四章 坏人他来当 第一百六十五章 无辜的周王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太孙和秦王的争吵 第一百六十七章 该罚还得罚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孙和秦王的交易 第一百六十九章 自古以来 第一百七十章 匹夫无罪 第一百七十一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一百七十二章 顺顺利利、稳稳当当 第一百七十三章 此一时彼一时 第一百七十四章 改进 第一百七十五章 赏功罚过 第一百七十六章 投其所好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戏精 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选 第一百八十章 慢慢发展 第一百八十一章 武苑 第一百八十二章 如获至宝 第一百八十三章 二代们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才、喜事 第一百八十五章 长大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是孤家寡人 第一百八十七章 种田的朱家人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实事、好处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京军改编 第一百九十章 早做安排 第一百九十一章 好大喜功 第一百九十二章 调兵遣将 第一百九十三章 走一走、聊一聊 第一百九十四章 自家人先上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功、该赏 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略主动 第一百九十七章 踏实做事的周王 第一百九十八章 家事 第一百九十九章 借题发挥 第两百章 勤俭持家 第二百零一章 臂助 第二百零二章 越权 第二百零三章 心胸 第二百零四章 抓紧 第二百零五章 人伦温情 第二百零六章 心意 第二百零七章 大婚的序曲 第二百零八章 大婚 第二百零九章 这是生活 第二百一十章 有喜 第二百一十一章 欢天喜地 第二百一十二章 地位稳固 第二百一十三章 正经事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不是玩笑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难取舍 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一十七章 循序渐进 第二百一十八章 安南攻略 第二百一十九章 缺人 第二百二十章 铁律 第二百二十一章 试探 第二百二十二掌 小小底牌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用着急 第二百二十四章 顽疾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先办事 第二百二十六章 得有本事才行 第二百二十七章 踏实办事 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续推进 第二百二十九章 藩王心思 第二百三十章 各自的安排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分摊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一家人 第二百三十三章 糟心事 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步进行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脉相承的刻薄 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出风声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事无巨细 第二百三十八章 都是聪明人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头等大事 第二百四十章 图穷匕见 第二百四十一章 这不是削藩 第二百四十二章 杀鸡儆猴 第二百四十三章 喜事 第二百四十四章 推陈出新 第二百四十五章 回朝 第二百四十六章 公开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面的推进 第二百四十八章 吹风 第二百四十九章 低调做人 第二百五十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二百五十一章 教育问题 第二百五十二章 六部尚书总有缺 第二百五十三章 造势 第二百五十四章 终于等到你 第二百五十五章 颐养天年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传世之孙 第二百五十七章 盛世的开端 第二百五十八章 忙且累 第二百五十九章 有惊喜 第二百六十章 主动权 第二百六十一章 坚持斗争 第二百六十二章 安心 第二百六十三章 好主意 第二百六十四章 软刀子割肉 第二百六十五章 能臣干吏 第二百六十六章 该做的事情有很多 第二百六十七章 提前安排的后事 第二百六十八章 尽善尽美 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事、坏事 第二百七十章 好事就是好事 第二百七十一章 闻风而动 第二百七十二章 看表现 第二百七十三章 旧制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能苦孩子 第二百七十五章 当前之事 第二百七十六章 坐享其成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势所趋 第二百七十八章 利益 第二百七十九章 言者无罪 第二百八十章 根本 第二百八十一章 偏爱 第二百八十二章 端正态度 第二百八十三章 有好处不能忘了自家人 第二百八十四章 低调的宗室 第二百八十五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八十六章 都别急 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份不同 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假老乡 第二百八十九章 重用、限制 第二百九十章 回京 第二百九十一章 创造条件 第二百九十二章 应有的位置 第二百九十三章 南还是北 第二百九十四章 齐头并进 第二百九十五章 纨绔、搬家 第二百九十六章 全力以赴 第二百九十七章 补偿 第二百九十八章 规矩就是规矩 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事、小事 第三百章 人大辈分小 第三百零一章 特殊之处 第三百零二章 圣诞 第三百零三章 传位 第三百零四章 训斥、安排 第三百零五章 养起来 第三百零六章 意见不少 第三百零七章 穷 第三百零八章 身份的改变 第三百零九章 规划 第三百一十章 黄道吉日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多管齐下 第三百一十二章 改变 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事不少 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人、旧人 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道的多不是坏事 第三百一十六章 共议国政 第三百一十七章 哥俩好 第三百一十八章 规矩 第三百一十九章 预防 第三百二十章 不能委屈了好孩子 第三百二十二章 小气 第三百二十三章 能省则省 第三百二十四章 窝案 第三百二十五章 民、士、官 第三百二十六章 从重从严 第三百二十七章 斗而不破 第三百二十九章 担当 第三百三十章 少些遗憾 第三百三十一章 高效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三百三十三章 紧迫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修 第三百三十六章 经贸、军事 第三百三十七章 能臣干吏 第三百三十八章 安宁祥和 第三百三十九章 装 第三百四十章 等不起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用多想 第三百四十二章 最好的选择 第三百四十三章 深意 第三百四十四章 安排妥当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经地义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多做事 第三百四十七章 小康 第三百四十八章 身份的差距 第三百六十五章 社稷为先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切如常 第三百六十七章 武备废弛 第三百六十八章 持续努力 第三百六十九章 元年 第三百七十章 好的开始 第三百七十一章 正心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多心 第三百七十三章 福气 第三百七十四章 靠山 第三百七十五章 军备 第三百七十六章 又要有大案 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阴阳师 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省心的宗室 第三百七十九章 该放权 第三百八十章 责任 第三百八十一章 习惯了就好 第三百八十二章 特殊待遇 第三百八十三章 决不允许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八十五章 得罚 第三百八十六章 这不是贬戍 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各有志 第三百八十八章 事无巨细 第三百八十九章 动员 第三百九十章 当家做主 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留遗憾 第三百九十二章 阻力 第三百九十三章 躲清净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主意已定 第三百九十五章 着眼未来 第三百九十六章 得有人分忧 第三百九十七章 猝不及防 第三百九十八章 向前看 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办成了就行 第四百章 省刑减狱 第四百零一章 宽、严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