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八章 向前看

小说: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更新时间:1个月前

第三百九十八章向前看第三百九十八章向前看::

孟刀干这家伙赶走了司伦法,这还真的是一个没有人想到的事情。

可是仔细想一想好像也根本不值得有什么好奇怪的,历史上有着太多次大臣夺位之类的事情,大家对此都有了免疫力了。

再仔细的想一想,大明周边的这些国家等,基本上都是在发生着和篡位有关的事情,麓川现在总算是及时赶上了。

东瀛的是两个天皇在争正统,高丽那边是李成桂几乎篡位成功,安南肯定就是胡季犛在行谋逆之事。

就算是北边也好不到哪去,前几年就有着杀了主君的事情,蒙古人现在分为瓦剌、鞑靼两大势力,这也是在争所谓的正统等。

绕了这么一圈,现在也就是大明现在看起来是比较安稳的。当然如果不是朱允熥,说不定马上也就要要出现靖难了。

所以这么想一想,现在就是最为合适的谋朝篡位的时代了,好似大家都在忙这些事情,不跟上的话就好像有点违背天意了。

下朝后的朱允熥来到了武英殿,直接召见五军都督府的军中大将,这件事情自然是需要慎重对待了。

魏国公徐辉祖、开国公常升、曹国公李景隆,再加上凉国公蓝玉、颍国公傅友德,朱允熥还是觉得自己手头上还是有可靠的大将,用不着担心太多。

朱允熥也开门见山的问道,“事情在朝堂上也说了,你们现在心里头到底是怎么想的?”

蓝玉想都不想的回答说道,“陛下,臣请战!臣愿令湖广、四川之兵,再遣西平侯所率云南兵马,麓川定能覆灭。”

这些也就是蓝玉的想法了,在他看来这件事情真的不算什么,因为以前也都是这么做的,关于麓川也就是那么回事而已,看似甚至是一再上演了。

麓川叛乱也不是第一次发生,包括此前的建昌卫等等,这都是西南那边有些不太稳,朝廷也确实派遣大军了,基本上就是蓝玉、沐春等人镇压。

傅友德上前,说道,“陛下,臣虽年老,尚且有领兵之力。”

傅友德还是不服老,觉得有了出征的机会,心里头还是想要去打一仗的,这也算是他现在最大的追求了。

毕竟这也是打了一辈子仗,自认为现在身体还算不错,所以现在要是有机会的话,傅友德肯定不认为这是负担,这是他继续建功立业的机会。

尤其是考虑到自家儿子此前在太仓港那边虽然没有大过,可是也根本没有功劳,这也使得傅友德更加的担心。

儿子是真的一点都靠不住了,现在他只希望拼着一把老骨头再多立些功劳,到时候皇帝可以看在他的功劳以及寿春公主的面子上让傅荣承袭爵位。

李景隆其实也想请战,可是现在的他也就只能是想一想而已,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其他的重要任务。

虽然战事来了,不过现在也根本不需要考虑尽起大军,也用不着数个国公级别的大将出征,他还是要护送老朱回凤阳,这是李景隆最重要的任务。

徐辉祖也立刻说道,“陛下,臣愿领军,辅佐湘王、蜀王平定麓川内乱。”

蓝玉和傅友德立刻忍不住看向徐辉祖,还是不能小看这些小辈,徐辉祖这人实在是太聪明了。

毕竟这也不算是多大规模的战争,理论上来说就算是朝廷派出军队,不过也可以说以藩王为主帅率军镇压,此前朝廷已经有类似的举动好多次了。

常升就觉得自己还是算了,如今的这些国公里面,也就是他的能力最为低微了,根本不具备独自领兵的能力。

不对,还有承袭了信国公爵位的汤昱,这小子当年被汤和托付给朱允熥,这也是个能力平庸的,保住爵位对于他来说也就算是最大的成功了。

看着这些大将,朱允熥笑了起来,“我想用不着如此,我觉得只需要西平侯总督滇、黔、蜀军征讨即可,你们觉得呢?”

这也算是朱允熥的自知之明了,他知道自己没有太多的军事才华,所以在很多的战事上,他还是会征求一下五军都督府的这些高级将领。

尤其是蓝玉、傅友德这样的军中宿将,他们的能力更是值得肯定,在军事方面他们还是有很大的发言权,可以给朱允熥提供不少的参考意见。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傅友德等人也沉默下来了,因为他们也都认为这是一个看似不错的选择。

早些年司伦法叛乱的时候就是被沐英镇压了,而沐春作为沐英的长子,自小就是在军中,也是战功卓著的年轻将领。

他现在坐镇云南,对于云南的情况很了解,对于麓川的各股势力也都非常的熟悉。

沐春本来就是云南的总兵官,现在再调集四川、贵州的兵马,其实完全足够了,用不着从湖广之地千里迢迢的去调兵。

有着沐春坐镇,基本上也就够了。而且朱允熥很明显想要控制战事规模,那自然也就不用调动更多的兵马了。

真要是出动了傅友德、蓝玉等人,这些人想的可能就不是镇压麓川的内乱了,而是彻彻底底的将麓川给灭掉。

朱允熥也无奈的开口说道,“你们想来也知道水师即将出航,这也带着大量的将士。”

蓝玉就再试着努力争取一下,“陛下,臣以为出海归出海,并不会牵涉太多兵马。我大明兵强马壮,完全可以征调大军。”

这也是蓝玉的心里话,麓川而已,根本就不算什么。虽然现在水师确实带走了不少兵马,但是兵力紧缺就是根本不存在的事情。

真的要是打起来大仗,现在的大明可以轻易的征调至少三支十万规模的大军。

而不管是打麓川还是水师出港,加起来也都是不到十万兵马,这些对于大明来说根本就是毫无压力的事情,多线作战根本就不会是负担。

“那疏浚运河呢?”朱允熥就没好气的说道,“你们去了麓川,只怕是要趁机灭了麓川,一路打去安南吧?”

蓝玉真的有这个心思,麓川蟠踞在西南太久了,而且动不动就生乱,这让他肯定不高兴,要是一口气灭了麓川,那才是最好的事情。

至于安南就没必要放在压力了,被大明打的溃不成军的麓川好像是不厉害。但是这个政权一度所向披靡,将安南等中南半岛的小国打的毫无招架之力。

麓川只是相对于大明来说不值一提,可是在中南半岛简直就是巨无霸一般的势力了,这个政权过去曾经是和纵横天下的蒙古军队互有胜负、对峙了几十年。

看着蓝玉等人,朱允熥也是无奈,“打下来了之后呢?打下来了如何治理?”

朱允熥自然是对中南半岛的心思不少,甚至在他看来打下中南半岛的意义更是要超过拿下朝鲜半岛。

可是现实的情况就是打下安南或者灭掉属于强弩之末的麓川不算太难,军事上的优势确实存在,可是比较难的事情是大胜后的治理。

历史上的朱棣灭了安南,到了朱瞻基时期就因为治理成本太大、没有什么回报所以主动的放弃了安南。

这看似是值得吐槽的事情,可是朱瞻基也是无奈,因为治理安南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那里的民众时常叛乱,大军也要持续的镇压。

付出与回报根本形成不了正比,甚至是那边简直就是一个无底的黑洞,自然也就让人心存疑虑了。

毕竟安南等国还是对于中原王朝有芥蒂之心,这些国家的历史上有着太多次和中原王朝征战的历史,他们也习惯了偶尔被灭国、然后再次叛乱的经历。

打天下难,坐天下更难,这些也是朱允熥现在的一些感受。

打下来麓川和安南,绝对不可能是打完了就走,他要做的是打完了之后彻彻底底的控制住这些地区,这就需要好好的筹谋。

随即朱允熥说道,“这么说来以沐春为主将是合适了?那朕就派人去传旨,五军都督府这边也配合着安排好事情。”

蓝玉等人虽然心中失落,不过还是说道,“陛下英明。”

虽然这有些拍马屁的意思,可是如果只是单纯的镇压麓川的叛乱,避免这些人冲入大明的疆域,以沐春为主将完全就足够了。

朱允熥也笑了起来,“以后有你们打仗的时候,这两年先消停些。内政处置好了,再去想打仗的事情。”

蓝玉等人对此更加没有什么意见了,他们虽然想要出征,可是也能够明白当今天子的一些难处。

说到底就是新君刚刚坐上龙椅,不一定就是需要用一场军事上的大胜来立威。大明此前定下的基调就是这两年要进一步的提升民生,要持续整顿吏治。

这自然也就意味着大规模的战争,基本上是不大可能爆发,这和此前定下的基调不符。

至于以后会不会真的还有机会去打仗,这些事情实际上也非常难说。

起码傅友德就觉得自己应该是没有机会,现在皇帝都嫌弃他的年龄大不愿意让他出征呢,要是过个几年,谁知道那会儿人还在不在呢?

甚至就算是蓝玉也开始有这方面的担心,他可是眼看着就要六十了,这也是真正的进入到老将的行列了。

既然大家看起来对于这样的安排没有什么意见,朱允熥也就心里安稳了。军事上面的事情,他确实需要这些大将给与帮助。

而接下来就是下旨、调兵,或者是一应的军令等下达了,这些也都不需要朱允熥操心太多,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也不是摆设。

忙完这些事情朱允熥来到西宫,“祖父,麓川那边出了乱臣贼子,篡了司伦法。”

老朱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个司伦法以前还算个人物,现在越来越成不了气候。你呢,是怎么想的?”

“我是想着让沐春表兄率军镇压,大军不用灭了麓川。”朱允熥就笑着说道,“他好像是逃到了沐春兄长那里,人留着以后再用。”

老朱忍不住看了一眼朱允熥,说道,“你的心思还真不少,这两年就算了,过些年再去打麓川吧。”

将司伦法留下来自然也就是大义了,以后打着司伦法的旗号去打麓川。至于现在就急着帮司伦法夺回麓川,这显然就是想多了。

哪怕司伦法已经对大明称臣,可是也不该是单纯的为了一些名义让自家将士去厮杀,除非是有足够多的好处。

老朱也习惯了朱允熥的一些做法,比如说在安南那边,朱允熥可是没少让人去找安南李氏的后裔。

这也算是藏了心思,只要时机合适,大明就可以打着李氏的旗号去打篡国的胡季犛。

在高丽那边也是一样,王氏高丽覆灭几乎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李成桂一方面忌惮冯胜陈兵辽东,另一方面就是大明其实以召使为名义押着王氏高丽的几个宗室。

时机不到自然不会用兵,只不过时机一旦成熟,大明就要帮着这些亡国的宗室等去复国了。

这些事情朱允熥不算是得心应手,可是在大义之类的事情上,他绝不介意做些惠而不费的事情。

以较小的代价养着几个人不算什么,以后说不定就能派上大用处,就可以让他的一些政策得到很好的施行。

即使是有些人都能够看出来他的心思也不要紧,有些时候脸面没有那么重要,实实在在的好处才是他真正在意的东西。

更何况实事求是的来说,他假如打着这些亡国宗室的旗号,也符合如今的普世价值。

想到这些,朱允熥还是忍不住有着那么些小小的得意,看看他现在所做的一些事情就知道了,这就是真正的未雨绸缪、深谋远虑。

至于战争的安排等等也不算什么,战火不大可能烧到大明的境内,西南那边的整体秩序还是稳定。

继续宣扬教化、继续改土归流等等,云贵边陲等地必然是在大明的掌控之下,这一点也是根本就不会改变的政策。

虽然有些小小的变故,可是依然不影响大局,朱允熥只需要继续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也就足够了。: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提剑 第二章 他能守得住天下? 第三章 谁教你的? 第四章 搬出去 第五章 正好,我也记仇 第六章 我去哪? 第七章 叩见大明兴宗皇帝 第八章 子不类父 第九章 都是兄弟 第十章 发难 第十一章 朝堂争辩 第十二章 朝堂大乱 第十三章 接着斗呗 第十四章 应对方式 第十五章 前途未卜 第十六章 行动 第十七章 规矩 第十八章 行动 第十九章 舍我其谁 第二十章 都没了活路 第二十一章 睚眦必报 第二十二章 家长里短 第二十三章 不甘、嫉恨 第二十四章 我不能输 第二十五章 皇孙出宫 第二十六章 武人集团 第二十七章 勋贵 第二十八章 望之不似人君 第二十九章 沉住气 第三十章 纨绔的皇孙 第三十一章 我是允熥啊 第三十二章 小聪明 第三十三章 沐王 第三十四章 不省心的叔叔们 第三十五章 平稳、隐忧 第三十六章 纨绔的理想 第三十七章 周王返京 第三十八章 真假纨绔 第三十九章 你也有今天 第四十章 有意思了 第四十一章 交锋、试探 第四十二章 儿臣不敢 第四十三章 多疑、信任 第四十四章 功臣之后 第四十五章 心结 第四十六章 定下来吧 第四十七章 自寻死路 第四十八章 狠辣 第四十九章 杀鸡儆猴 第五十章 行情涨了 第五十一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 第五十二章 区别对待 第五十三章 有趣的关系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处置 第五十五章 安心上路 第五十六章 安排 第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 第五十八章 嫡、庶 第五十九章 我没错 第六十章 堂堂正正 第六十一章 一个贤王的诞生 第六十二章 三师 第六十三章 葬礼 第六十四章 权力下放 第六十五章 朱家的王爷们 第六十六章 特务头子 第六十七章 市长、局长 第六十八章 分蛋糕 第六十九章 不急 第七十章 不好惹的叔叔们 第七十一章 准备就绪 第七十二章 大典(一) 第七十三章 大典(二) 第七十四章 大典 (三) 三江+上架感言 第七十五章 对皇叔的期待 第七十六章 上岸第一剑 第七十七章 各自的立场 第七十八章 移风易俗不易 第七十八章 不只是家事 第七十九章 和离吧 第八十章 大明凤凰男 第八十一章 放开手脚 第八十二章 时间、改变 第八十三章 永镇云南 第八十四章 凉国公威风 第八十五章 人情世故 第八十六章 他急了 第八十七章 画大饼的香火 第八十八章 踏实办事 第八十九章 勤政爱民皇太孙 第九十章 我来主事 第九十一章 拖字诀 第九十二章 一唱一和 第九十三章 不一样的生辰 第九十四章 在祀与戎 第九十五章 涌泉相报 第九十六章 久远的谋划 第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的双簧 第九十八章 拱火 第九十九章 添柴 第一百章 又掉坑里了 第一百零一章 我错哪了? 第一百零二章 搂草打兔子 第一百零三章 建文三宝 第一百零四章 冷处理 第一百零五章 戏中戏 第一百零六章 改变从现在开始 第一百零七章 烈火烹油 第一百零八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 第一百零七章 持续丢脸 第一百一十章 大戏开张 第一百一十一章 发动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人、北人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对峙 第一百一十四章 猎杀时刻 第一百一十五章 输麻了的文官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获全胜 第一百一十七章 物是人非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六根不净的和尚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才 第一百二十章 要求不低 第一百二十一章 聪明人聚会 第一百二十二章 媳妇不好找 第一百二十三章 国子监 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亲戚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名宦 第一百二十六章 徐妙锦、宝钞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宝钞必须改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太孙妃 第一百二十九章 延续性 第一百三十章 文武制衡 第一百三十一章 皇太孙的位置最舒服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上)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中)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民生、科技 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家人才能放心 第一百三十七章 观政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我不是要削藩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老交替 第一百四十章 忙且累 第一百四十一章 种田的太孙 第一百四十二章 正事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权力交接 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着出成果 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门大户 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王的左膀右臂 第一百四十七章 良相、良田 第一百四十八章 操之过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 诸王秋猎 第一百五十章 勋贵女眷 第一百五十一章 摘桃子 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五十四章 宗室的区别对待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宗室,还得用 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有规划 第一百五十七章 现在、以后 第一百五十八章 平稳过渡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过不安生的年 第一百六十章 理直气壮 第一百六十一章 宗室也得考评 第一百六十二章 聪明的秦王 第一百六十三章 年轻才俊 第一百六十四章 坏人他来当 第一百六十五章 无辜的周王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太孙和秦王的争吵 第一百六十七章 该罚还得罚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孙和秦王的交易 第一百六十九章 自古以来 第一百七十章 匹夫无罪 第一百七十一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一百七十二章 顺顺利利、稳稳当当 第一百七十三章 此一时彼一时 第一百七十四章 改进 第一百七十五章 赏功罚过 第一百七十六章 投其所好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戏精 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选 第一百八十章 慢慢发展 第一百八十一章 武苑 第一百八十二章 如获至宝 第一百八十三章 二代们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才、喜事 第一百八十五章 长大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是孤家寡人 第一百八十七章 种田的朱家人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实事、好处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京军改编 第一百九十章 早做安排 第一百九十一章 好大喜功 第一百九十二章 调兵遣将 第一百九十三章 走一走、聊一聊 第一百九十四章 自家人先上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功、该赏 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略主动 第一百九十七章 踏实做事的周王 第一百九十八章 家事 第一百九十九章 借题发挥 第两百章 勤俭持家 第二百零一章 臂助 第二百零二章 越权 第二百零三章 心胸 第二百零四章 抓紧 第二百零五章 人伦温情 第二百零六章 心意 第二百零七章 大婚的序曲 第二百零八章 大婚 第二百零九章 这是生活 第二百一十章 有喜 第二百一十一章 欢天喜地 第二百一十二章 地位稳固 第二百一十三章 正经事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不是玩笑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难取舍 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一十七章 循序渐进 第二百一十八章 安南攻略 第二百一十九章 缺人 第二百二十章 铁律 第二百二十一章 试探 第二百二十二掌 小小底牌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用着急 第二百二十四章 顽疾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先办事 第二百二十六章 得有本事才行 第二百二十七章 踏实办事 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续推进 第二百二十九章 藩王心思 第二百三十章 各自的安排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分摊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一家人 第二百三十三章 糟心事 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步进行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脉相承的刻薄 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出风声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事无巨细 第二百三十八章 都是聪明人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头等大事 第二百四十章 图穷匕见 第二百四十一章 这不是削藩 第二百四十二章 杀鸡儆猴 第二百四十三章 喜事 第二百四十四章 推陈出新 第二百四十五章 回朝 第二百四十六章 公开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面的推进 第二百四十八章 吹风 第二百四十九章 低调做人 第二百五十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二百五十一章 教育问题 第二百五十二章 六部尚书总有缺 第二百五十三章 造势 第二百五十四章 终于等到你 第二百五十五章 颐养天年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传世之孙 第二百五十七章 盛世的开端 第二百五十八章 忙且累 第二百五十九章 有惊喜 第二百六十章 主动权 第二百六十一章 坚持斗争 第二百六十二章 安心 第二百六十三章 好主意 第二百六十四章 软刀子割肉 第二百六十五章 能臣干吏 第二百六十六章 该做的事情有很多 第二百六十七章 提前安排的后事 第二百六十八章 尽善尽美 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事、坏事 第二百七十章 好事就是好事 第二百七十一章 闻风而动 第二百七十二章 看表现 第二百七十三章 旧制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能苦孩子 第二百七十五章 当前之事 第二百七十六章 坐享其成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势所趋 第二百七十八章 利益 第二百七十九章 言者无罪 第二百八十章 根本 第二百八十一章 偏爱 第二百八十二章 端正态度 第二百八十三章 有好处不能忘了自家人 第二百八十四章 低调的宗室 第二百八十五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八十六章 都别急 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份不同 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假老乡 第二百八十九章 重用、限制 第二百九十章 回京 第二百九十一章 创造条件 第二百九十二章 应有的位置 第二百九十三章 南还是北 第二百九十四章 齐头并进 第二百九十五章 纨绔、搬家 第二百九十六章 全力以赴 第二百九十七章 补偿 第二百九十八章 规矩就是规矩 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事、小事 第三百章 人大辈分小 第三百零一章 特殊之处 第三百零二章 圣诞 第三百零三章 传位 第三百零四章 训斥、安排 第三百零五章 养起来 第三百零六章 意见不少 第三百零七章 穷 第三百零八章 身份的改变 第三百零九章 规划 第三百一十章 黄道吉日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多管齐下 第三百一十二章 改变 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事不少 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人、旧人 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道的多不是坏事 第三百一十六章 共议国政 第三百一十七章 哥俩好 第三百一十八章 规矩 第三百一十九章 预防 第三百二十章 不能委屈了好孩子 第三百二十二章 小气 第三百二十三章 能省则省 第三百二十四章 窝案 第三百二十五章 民、士、官 第三百二十六章 从重从严 第三百二十七章 斗而不破 第三百二十九章 担当 第三百三十章 少些遗憾 第三百三十一章 高效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三百三十三章 紧迫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修 第三百三十六章 经贸、军事 第三百三十七章 能臣干吏 第三百三十八章 安宁祥和 第三百三十九章 装 第三百四十章 等不起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用多想 第三百四十二章 最好的选择 第三百四十三章 深意 第三百四十四章 安排妥当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经地义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多做事 第三百四十七章 小康 第三百四十八章 身份的差距 第三百六十五章 社稷为先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切如常 第三百六十七章 武备废弛 第三百六十八章 持续努力 第三百六十九章 元年 第三百七十章 好的开始 第三百七十一章 正心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多心 第三百七十三章 福气 第三百七十四章 靠山 第三百七十五章 军备 第三百七十六章 又要有大案 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阴阳师 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省心的宗室 第三百七十九章 该放权 第三百八十章 责任 第三百八十一章 习惯了就好 第三百八十二章 特殊待遇 第三百八十三章 决不允许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八十五章 得罚 第三百八十六章 这不是贬戍 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各有志 第三百八十八章 事无巨细 第三百八十九章 动员 第三百九十章 当家做主 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留遗憾 第三百九十二章 阻力 第三百九十三章 躲清净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主意已定 第三百九十五章 着眼未来 第三百九十六章 得有人分忧 第三百九十七章 猝不及防 第三百九十八章 向前看 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办成了就行 第四百章 省刑减狱 第四百零一章 宽、严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