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主意已定

小说: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更新时间:1个月前

第三百九十四章主意已定第三百九十四章主意已定::

老朱想要回去的阻力就不小,要是大臣们知道还会带着未来的‘国本’朱文垚,那肯定会无法淡定。

不过在这件事情上老朱和朱允熥也是比较坚决的,老朱既然回老家,肯定会带着朱文垚。

不只是因为孩子现在一岁多的年龄,也是因为这一路必然不会有什么奔波劳累可言,不管是老朱还是朱文垚都会得到悉心照料。

回去祭祖之后再好好的住一段时间,这些也都是根本不用想的事情了。

说不定朱文垚得多开心呢,这孩子出生以后就是在皇宫。最熟悉的地方就是乾清宫和西宫,有事没事去后花园转一转。

虽然皇宫的面积不小,不过外面到底是什么新鲜模样,朱文垚还真的没有见过。

哪怕现在是岁数小,可是带着出去稍微看一看也好,算是长点见识。等到孩子大一点之后,朱允熥肯定不会将孩子一直关在宫里。

要是不去见识一下真正的民间模样,想要治理好江山社稷也难,他的儿子不该是只知道权谋,更应该知道民间疾苦、知道民间百姓的诉求。

在老朱这里蹭完饭,朱允熥和徐妙锦就回到了乾清宫,也要准备安歇了。

忽然间张福生急促的说道,“陛下、陛下。”

朱允熥睁开眼,下意识的问道,“到点了,该上朝了?”

张福生立刻跪下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贤妃娘娘为陛下诞下一子。”

朱允熥愣了一下,笑着开口,“好!安排一下,我去奉先殿祭祀。等到天亮,你亲自去禀报太上皇。”

再添一个儿子,朱允熥自然是开心的。多子多福是一回事,主要也是虽然有着朱文垚这个嫡长子,但是也需要多些保险才好。

朱允熥也确实没可能立庶子,朱文垚长大就会按部就班的被册立为太子,然后继承皇位。

甚至朱允熥和徐妙锦还年轻,小两口也恩爱。如果徐妙锦再为朱允熥生下子嗣,那也是正常的事情。

忽然间朱允熥意识到不对,“皇后呢?”

张福生连忙回答说道,“贤妃娘娘临盆前,皇后殿下亲自过去照拂。皇后殿下指挥宫女、稳婆接生,皇次子殿下因而诞生。”

这才是当家主妇的风度和气场,徐妙锦或许心里有疙瘩。但是作为皇后,她就应该做好这些事情。

朱允熥笑着开口说道,“让皇后安排一下,早朝时令人去报喜。”

张福生自然也记下这件事情,只不过相比起朱文垚出生前的动静,这个皇次子的出生看似是比较受重视,但是也没有特别出格。

毕竟当初徐妙锦出生前就安排了报喜,出生那会儿更是老朱、朱允熥在奉天殿祈福等等。而现在呢,孩子出生了,朱允熥这才知道。

看似是不负责任,但是也没什么可说的,这不只是嫡庶有别,更是因为如今的朱允熥也不好对于一些妃嫔或者庶子等过于重视。

给了他们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那是害了他们,这也是在动摇大明的皇位传承秩序。

好不容易才拨乱反正,才算是进一步的明确大明的皇位传承,朱允熥势必不可能因为这些事情而开历史的倒车了。

所以孩子出生了自然会感觉到开心,只是现在看起来这也只是皇次子出生了,对于大明的朝堂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影响。

事后朱允熥去奉先殿祭告一下就行,根本谈不上当初朱文垚出生的时候还会祭告天地宗庙,这里头是有着一些本质的差别。

甚至以现在的情况,朱允熥都不会立刻去看看孩子。主要是坐月子呢,现在只能问一问徐妙锦,只能问一问稳婆了。

既然醒了,那也就没必要再睡,既然又有了儿子,该有的一些赏赐等等还是需要有。

先不说贤妃李氏那边会给封赏等,她的娘家那边也是要给些赏赐,好歹也是因为有了身孕、有了子嗣成为了正式的妃子,待遇和其他妃嫔肯定不一样。

好在这些事情也确实不需要朱允熥操心太多,主要就是很多的封赏等也都是有迹可循的,朝廷此前也定下来了一些规矩、礼制等。

所以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实际上也非常简单,那就是按照朝廷的礼制进行封赏等,这些显然也就足够了。

过于恩重,那显然就是适得其反了,这个道理朱允熥自然也是心里清楚的。

心情愉快的朱允熥脚步轻快,只是上朝之后显然就有那么点心情不太美妙了,虽然昨天用了点小手段去躲清闲。

可是这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还是有些大臣没有放弃,还是希望能够通过劝谏让太上皇和皇帝回心转意,他们显然是不希望冒任何的风险。

而朱允熥对此也是非常无赖,因为这些劝谏的大臣未必就是有什么私心等等,要是因此重则也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皇帝和大臣在一些事情上的政见不合,有些时候也确实会有着那么一些僵持、对峙,看似是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显然也不能只是用粗暴的手段就行了。

不要说朱允熥了,就算是老朱对这些大臣的时候,有时候也会退让一步,政治有些时候就是在不断的妥协。

无非就是老朱和朱允熥大权在握,想要让他们退步的难度非常大,大多数的时候都是臣子们退让一大步,然后皇帝的旨意可以得到贯彻和落实。

朱允熥就继续和大臣们耗着,也没必要担心太多,大家继续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也就行了。

大臣们继续劝谏,这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也没有人认为他们这么做有什么不对,更不用担心因此触怒了皇帝。

而朱允熥这边安排人手准备老朱回乡的事情,准备的工作一点都不会耽搁,也不会允许有人懈怠,等到老朱起驾也就行了,大家都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在这么个关键时刻,张福生安排的小太监出现了,“启奏陛下,皇后殿下差人求见。”

不少人非常意外,因为都知道徐妙锦这个皇后的地位非常稳固,但是她一般是不会在朝堂上有任何的存在感,更别说这么正式的让人在早朝时求见了。

在徐辉祖的紧张中,一个太监来到奉天殿,“启奏陛下,寅时一刻,贤妃娘娘诞下皇次子殿下。皇后殿下令奴奏禀陛下,恭贺陛下。”

虽然早就知道这些事情,不过朱允熥还是非常开心,“好!贤妃为我诞下子嗣,该赏。”

随即朱允熥就这么起身了,大摇大摆的离开了奉天殿。可是百官也没办法阻拦,因为他们也都是在为皇次子的诞生而在恭贺呢。

这不是找个理由开溜,这是真正的有了好事情,现在要去祭告宗庙了,这对于朱允熥来说是大事,是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朱允熥大摇大摆的到了西宫,“祖父,我准备去趟奉先殿,您老人家过去吗?”

老朱的态度很明确,“咱就不去了,你去祭告列祖列宗就行了。咱家允熥也是出息了,现在两个子嗣了!”

老朱极为重视朱文垚,但是这不影响他希望看到朱允熥多几个子嗣,这里头一点都不冲突。

不过老朱随即也告戒说道,“你和允炆当初闹的不可开交,这些事情也要引以为鉴。你呢,当重嫡长,这些事情心里有数对吧?”

朱允熥肯定的点头说道,“这些事情孙臣心里清楚,文垚就是我嫡长子,只待岁数到了就册立为储君。至于其他子嗣,我也会小心爱护。”

老朱就严肃的问道,“那你和咱说说,你怎么小心爱护?”

朱允熥一五一十的说道,“我的其他子嗣自然是到了岁数就册封亲王,到时候就就藩。年少时好好读书、培养心性,只是不许接触朝臣,不给偏宠。”

老朱露出笑容,其实朱允熥的意思就非常明显了,那就是除了朱文垚以外的其他皇子,都是一概不准接触到皇权,让他们从小就不会有非分之想。

这就是老朱认为最正确的做法了,事关皇位肯定是需要小心、谨慎对待,皇子们的心思是一个大学问。

老朱自认为做的不错,朱樉等人或许有些小心思,但是从来都不会表露,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小动作,算起来在皇位这件事情上是本本分分的。

玄武门之变是不存在的,而唐太宗偏爱魏王导致太子李承乾惶恐以致想要造反,这也是需要吸取教训的。

老朱就笑着开口,“这些道理你明白就好,咱也不担心你这些事情。大是大非的事情你主意正,以后就这么做好了。”

朱允熥笑着点头说道,“那我去奉先殿一趟了,我现在也是两个子嗣了。我想着以后子嗣肯定越来越多,列祖列宗肯定也都跟着高兴。”

跌跌撞撞跑出来的朱文垚扒着门框,“爹,玩。”

这孩子不一定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觉得他的亲爹要出去了,这就开始不甘寂寞也想要出去玩了。

“给你添了个弟弟,这是好事!”朱允熥笑着逗孩子,“玩,我看你还有多久可玩,过两年就要教你弟弟读书识字了。”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老朱也只是在笑,既然朱文垚是嫡长子,那肯定就要从小开始管教弟弟们,这是应该做的事情。

可是朱文垚急啊,因为他的亲爹看起来是没打算带他出去玩,而祖祖也没打算带他出去,这可就急坏了在家里呆不住、总是四处撒欢的孩子了。

听着孩子的哭闹声,朱允熥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些事情他不用多操心,老朱可以哄孩子呢。

祭告结束回到乾清宫,朱允熥问道,“孩子怎么样?”

“看着不错,哭声透亮。”徐妙锦笑着夸赞说道,“看着也胖,臣妾得恭贺陛下了。”

看着朱允熥含笑点头,徐妙锦说道,“陛下也该给孩子起名了,臣妾也该安排人记上宗氏族谱。”

朱允熥想都不想的说道,“还能是什么,这孩子以后就叫‘文均’。”

朱家的孩子起名没有太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朱允熥的子嗣只能是文这个字辈,再加上土字旁选个字。

徐妙锦笑着记下,看起来陛下对于皇次子的期望也不是特别高。其实从名字也可以看得出来,毕竟土字旁的字也有一些寓意不错的。

不过徐妙锦也觉得没什么可担忧的,她的地位稳固,她的儿子地位更加稳固。

所以作为皇后,她是一点都没有因为朱文均的出生而感觉到担忧。她要做的就是做好母仪天下的皇后该做的事情,毕竟朱文均名义上还是要记在她名下。

嫡母,朱允熥所有的子嗣的嫡母也只能是徐妙锦。

再添一个儿子,对于朱允熥来说自然是值得开心的事情,只不过这也仅仅只是一些家事而已,对江山社稷等没有半点影响。

该继续处理朝政的时候就继续处理朝政,这些才是当务之急,这些也是他关注的焦点。

不会只是和百官僵持,老朱回乡的事情不算多难处理,也不需要分心太多,还有其他的一系列事情需要朱允熥持续的去跟进。

大运河的疏浚、吏治的整顿、即将扬帆起航的船队,或者是大明的赋税征收、宝钞的正常化等等,哪一桩不是大事呢。

也包括五军都督府的一些奏报,边关军事需要持续的关注等,甚至是武器的更新换代等,每一桩都是需要持续关注的大事。

这也就意味着不只是朱允熥需要忙的脚不沾地,其他的文武官员也都应该如此。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也就没有太多的人有精力去持续关注老朱想要回乡的事情了。

更何况这件事情看起来也是根本就没有办法去阻拦的,太上皇兴致勃勃不说,当今天子也是在全力的准备着。

这件事情根本就是通知一下百官,让他们配合好太上皇回乡祭祀而已,而不是征求他们的意见、得到他们的允许。

所以到底该做些什么事情,这些文武百官也都心里清楚。

在这个时候也就别再犟着了,还是配合着安排事情更加重要。: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提剑 第二章 他能守得住天下? 第三章 谁教你的? 第四章 搬出去 第五章 正好,我也记仇 第六章 我去哪? 第七章 叩见大明兴宗皇帝 第八章 子不类父 第九章 都是兄弟 第十章 发难 第十一章 朝堂争辩 第十二章 朝堂大乱 第十三章 接着斗呗 第十四章 应对方式 第十五章 前途未卜 第十六章 行动 第十七章 规矩 第十八章 行动 第十九章 舍我其谁 第二十章 都没了活路 第二十一章 睚眦必报 第二十二章 家长里短 第二十三章 不甘、嫉恨 第二十四章 我不能输 第二十五章 皇孙出宫 第二十六章 武人集团 第二十七章 勋贵 第二十八章 望之不似人君 第二十九章 沉住气 第三十章 纨绔的皇孙 第三十一章 我是允熥啊 第三十二章 小聪明 第三十三章 沐王 第三十四章 不省心的叔叔们 第三十五章 平稳、隐忧 第三十六章 纨绔的理想 第三十七章 周王返京 第三十八章 真假纨绔 第三十九章 你也有今天 第四十章 有意思了 第四十一章 交锋、试探 第四十二章 儿臣不敢 第四十三章 多疑、信任 第四十四章 功臣之后 第四十五章 心结 第四十六章 定下来吧 第四十七章 自寻死路 第四十八章 狠辣 第四十九章 杀鸡儆猴 第五十章 行情涨了 第五十一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 第五十二章 区别对待 第五十三章 有趣的关系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处置 第五十五章 安心上路 第五十六章 安排 第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 第五十八章 嫡、庶 第五十九章 我没错 第六十章 堂堂正正 第六十一章 一个贤王的诞生 第六十二章 三师 第六十三章 葬礼 第六十四章 权力下放 第六十五章 朱家的王爷们 第六十六章 特务头子 第六十七章 市长、局长 第六十八章 分蛋糕 第六十九章 不急 第七十章 不好惹的叔叔们 第七十一章 准备就绪 第七十二章 大典(一) 第七十三章 大典(二) 第七十四章 大典 (三) 三江+上架感言 第七十五章 对皇叔的期待 第七十六章 上岸第一剑 第七十七章 各自的立场 第七十八章 移风易俗不易 第七十八章 不只是家事 第七十九章 和离吧 第八十章 大明凤凰男 第八十一章 放开手脚 第八十二章 时间、改变 第八十三章 永镇云南 第八十四章 凉国公威风 第八十五章 人情世故 第八十六章 他急了 第八十七章 画大饼的香火 第八十八章 踏实办事 第八十九章 勤政爱民皇太孙 第九十章 我来主事 第九十一章 拖字诀 第九十二章 一唱一和 第九十三章 不一样的生辰 第九十四章 在祀与戎 第九十五章 涌泉相报 第九十六章 久远的谋划 第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的双簧 第九十八章 拱火 第九十九章 添柴 第一百章 又掉坑里了 第一百零一章 我错哪了? 第一百零二章 搂草打兔子 第一百零三章 建文三宝 第一百零四章 冷处理 第一百零五章 戏中戏 第一百零六章 改变从现在开始 第一百零七章 烈火烹油 第一百零八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 第一百零七章 持续丢脸 第一百一十章 大戏开张 第一百一十一章 发动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人、北人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北对峙 第一百一十四章 猎杀时刻 第一百一十五章 输麻了的文官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获全胜 第一百一十七章 物是人非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六根不净的和尚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才 第一百二十章 要求不低 第一百二十一章 聪明人聚会 第一百二十二章 媳妇不好找 第一百二十三章 国子监 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亲戚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名宦 第一百二十六章 徐妙锦、宝钞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宝钞必须改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太孙妃 第一百二十九章 延续性 第一百三十章 文武制衡 第一百三十一章 皇太孙的位置最舒服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上)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中)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贤王第二弹 (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民生、科技 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家人才能放心 第一百三十七章 观政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我不是要削藩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老交替 第一百四十章 忙且累 第一百四十一章 种田的太孙 第一百四十二章 正事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权力交接 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着出成果 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门大户 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王的左膀右臂 第一百四十七章 良相、良田 第一百四十八章 操之过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 诸王秋猎 第一百五十章 勋贵女眷 第一百五十一章 摘桃子 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五十四章 宗室的区别对待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宗室,还得用 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有规划 第一百五十七章 现在、以后 第一百五十八章 平稳过渡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过不安生的年 第一百六十章 理直气壮 第一百六十一章 宗室也得考评 第一百六十二章 聪明的秦王 第一百六十三章 年轻才俊 第一百六十四章 坏人他来当 第一百六十五章 无辜的周王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太孙和秦王的争吵 第一百六十七章 该罚还得罚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孙和秦王的交易 第一百六十九章 自古以来 第一百七十章 匹夫无罪 第一百七十一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一百七十二章 顺顺利利、稳稳当当 第一百七十三章 此一时彼一时 第一百七十四章 改进 第一百七十五章 赏功罚过 第一百七十六章 投其所好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友弟恭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戏精 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选 第一百八十章 慢慢发展 第一百八十一章 武苑 第一百八十二章 如获至宝 第一百八十三章 二代们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才、喜事 第一百八十五章 长大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是孤家寡人 第一百八十七章 种田的朱家人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实事、好处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京军改编 第一百九十章 早做安排 第一百九十一章 好大喜功 第一百九十二章 调兵遣将 第一百九十三章 走一走、聊一聊 第一百九十四章 自家人先上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功、该赏 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略主动 第一百九十七章 踏实做事的周王 第一百九十八章 家事 第一百九十九章 借题发挥 第两百章 勤俭持家 第二百零一章 臂助 第二百零二章 越权 第二百零三章 心胸 第二百零四章 抓紧 第二百零五章 人伦温情 第二百零六章 心意 第二百零七章 大婚的序曲 第二百零八章 大婚 第二百零九章 这是生活 第二百一十章 有喜 第二百一十一章 欢天喜地 第二百一十二章 地位稳固 第二百一十三章 正经事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不是玩笑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难取舍 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一十七章 循序渐进 第二百一十八章 安南攻略 第二百一十九章 缺人 第二百二十章 铁律 第二百二十一章 试探 第二百二十二掌 小小底牌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用着急 第二百二十四章 顽疾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先办事 第二百二十六章 得有本事才行 第二百二十七章 踏实办事 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续推进 第二百二十九章 藩王心思 第二百三十章 各自的安排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分摊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一家人 第二百三十三章 糟心事 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步进行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脉相承的刻薄 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出风声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事无巨细 第二百三十八章 都是聪明人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头等大事 第二百四十章 图穷匕见 第二百四十一章 这不是削藩 第二百四十二章 杀鸡儆猴 第二百四十三章 喜事 第二百四十四章 推陈出新 第二百四十五章 回朝 第二百四十六章 公开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面的推进 第二百四十八章 吹风 第二百四十九章 低调做人 第二百五十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二百五十一章 教育问题 第二百五十二章 六部尚书总有缺 第二百五十三章 造势 第二百五十四章 终于等到你 第二百五十五章 颐养天年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传世之孙 第二百五十七章 盛世的开端 第二百五十八章 忙且累 第二百五十九章 有惊喜 第二百六十章 主动权 第二百六十一章 坚持斗争 第二百六十二章 安心 第二百六十三章 好主意 第二百六十四章 软刀子割肉 第二百六十五章 能臣干吏 第二百六十六章 该做的事情有很多 第二百六十七章 提前安排的后事 第二百六十八章 尽善尽美 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事、坏事 第二百七十章 好事就是好事 第二百七十一章 闻风而动 第二百七十二章 看表现 第二百七十三章 旧制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能苦孩子 第二百七十五章 当前之事 第二百七十六章 坐享其成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势所趋 第二百七十八章 利益 第二百七十九章 言者无罪 第二百八十章 根本 第二百八十一章 偏爱 第二百八十二章 端正态度 第二百八十三章 有好处不能忘了自家人 第二百八十四章 低调的宗室 第二百八十五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八十六章 都别急 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份不同 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假老乡 第二百八十九章 重用、限制 第二百九十章 回京 第二百九十一章 创造条件 第二百九十二章 应有的位置 第二百九十三章 南还是北 第二百九十四章 齐头并进 第二百九十五章 纨绔、搬家 第二百九十六章 全力以赴 第二百九十七章 补偿 第二百九十八章 规矩就是规矩 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事、小事 第三百章 人大辈分小 第三百零一章 特殊之处 第三百零二章 圣诞 第三百零三章 传位 第三百零四章 训斥、安排 第三百零五章 养起来 第三百零六章 意见不少 第三百零七章 穷 第三百零八章 身份的改变 第三百零九章 规划 第三百一十章 黄道吉日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多管齐下 第三百一十二章 改变 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事不少 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人、旧人 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道的多不是坏事 第三百一十六章 共议国政 第三百一十七章 哥俩好 第三百一十八章 规矩 第三百一十九章 预防 第三百二十章 不能委屈了好孩子 第三百二十二章 小气 第三百二十三章 能省则省 第三百二十四章 窝案 第三百二十五章 民、士、官 第三百二十六章 从重从严 第三百二十七章 斗而不破 第三百二十九章 担当 第三百三十章 少些遗憾 第三百三十一章 高效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三百三十三章 紧迫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修 第三百三十六章 经贸、军事 第三百三十七章 能臣干吏 第三百三十八章 安宁祥和 第三百三十九章 装 第三百四十章 等不起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用多想 第三百四十二章 最好的选择 第三百四十三章 深意 第三百四十四章 安排妥当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经地义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多做事 第三百四十七章 小康 第三百四十八章 身份的差距 第三百六十五章 社稷为先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切如常 第三百六十七章 武备废弛 第三百六十八章 持续努力 第三百六十九章 元年 第三百七十章 好的开始 第三百七十一章 正心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多心 第三百七十三章 福气 第三百七十四章 靠山 第三百七十五章 军备 第三百七十六章 又要有大案 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阴阳师 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省心的宗室 第三百七十九章 该放权 第三百八十章 责任 第三百八十一章 习惯了就好 第三百八十二章 特殊待遇 第三百八十三章 决不允许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视同仁 第三百八十五章 得罚 第三百八十六章 这不是贬戍 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各有志 第三百八十八章 事无巨细 第三百八十九章 动员 第三百九十章 当家做主 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留遗憾 第三百九十二章 阻力 第三百九十三章 躲清净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主意已定 第三百九十五章 着眼未来 第三百九十六章 得有人分忧 第三百九十七章 猝不及防 第三百九十八章 向前看 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办成了就行 第四百章 省刑减狱 第四百零一章 宽、严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