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一章     辽左冰霜藏箭矢

小说:后汉长夜 作者:十年卧雪 更新时间:16小时前

自打出了临渝后,便是一片连绵的雪景,由山境直延伸至不远处的平原,尽是一片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倒是与那棉花般轻柔的云朵遥相呼应。

雪景止于一座自地平线下而升起的夯土墙,这墙高两丈,周长六百步,是一座标准的方城,这就是辽西郡最北的一座城池——令支县县城所在地。 

令支县依例,在城池正中设有县衙一处,但由于地处边塞,这县衙修得也是十分坚固,三进厅堂,每进之间,都有重重设障的墙壁,厚实的墙壁上,却也布满箭眼,防守不可谓不森严。如此设计,便是为了,在城墙被突破时,县令也可收拢残兵,据衙固守,以待郡兵相救。

但这令支县衙,也仍非城破后据点固守的首选之地。这首选之地,位于令支西北的一座小山坡上,山坡上,修着一圈三丈高的青石砖墙,青石砖墙的每一只拐角上都筑有一栋高大的箭楼,箭楼上,日夜均有手持强弓劲弩的壮士守备,俨然一副关防要塞的模样。

但这戒备森严的堡垒,却是一栋私宅。宅子的主人,复姓公孙单字名奋,乃令支县第一大家,即使放在整个辽西郡,也是排的上名的豪右。

青石砖墙后的大宅,占地以顷来计算,前院虽阔落,却有数堵高有两丈的砖墙盘亘其中,形如迷宫,砖墙之中,不乏机关陷阱。出了迷宫,前面的景色,也是为之一变,但见那前庭客堂,雕栏玉砌、底阔顶尖,形如春笋;流金闪烁,蟒饰飞檐。即有边地的雄浑,又不失内境的精巧。就是与那京城的众多名楼相比,也是不遣多让。

“啪”一声粗鲁的拍桌声,硬是扰了这园楼的清雅,再一声“废物!”更是令人心生怒意。

而做出这等煮鹤焚琴之事的人,名为公孙贵,乃公孙奋族侄,现任令支县县尉。其人满脸横肉,眉毛浓粗,一身黑色的袍服,袖子上戴着护手,他刚才这用力一拍,这张精美的雕花木桌桌面上,便出现了一道浅浅的裂纹。

而那个惹着他的人,早已吓得瘫倒在地上,嘴唇颤得跟筛米似的,却是一丝声音也说不出来。

“休得无礼。”坐在客厅正中,首位上的公孙奋瞪了这个鲁莽的族侄一眼,“先下去。”

那个人如蒙大赦,连声认罪后,就没影儿了。

“哼,二十多人,去杀四个人,竟然都还能失手!”公孙贵气犹未消,只是看到公孙奋正盯着自己,才悻悻地闭上了嘴。

“均之,你看这?”公孙奋一脸赔笑地看着坐在自己右手侧的那个表字叫均之的人。

这人三十来岁,虽只套着一身青色襕衫,头扎一方蓝色旧纶巾,但却依然掩不住那自然流露的文翰之气,别看他穿得朴素,可身份却是一点也不“卑贱”,他就是代天子守牧令支县的令支县长崔平,此番如此穿着,只不过是不想被人认出身份,再多几句市井流言罢了。

“吾等所奉,皆孔门之学,不可语怪力乱神。”崔平轻轻地托起茶杯,端在手中摩挲,他本想以此来暖手,可这辽左的天,也确实是寒,这茶方离了暖炉上的壶,便冷了,茶一冷,香味便也淡了,崔平不禁剑眉一弯,心生恶意,只是不知,是对这迥异于中原的天气,还是对那个“死而复生”的人,“他还能在胡台驿露头,就说明……”

崔平的眼神,就如同他的眉毛一般,带着一股凌然的剑气,公孙奋仅被这眼神一“碰”,心中就打了个寒颤。当然这个寒颤,到底是为崔平这一瞪而打,还是因骇惧他背后的势力而作,恐怕还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有人办事不力。”崔平不紧不慢地作出宣判,这六个字,立刻就在公孙奋的眼前,蒙上了一层阴影,他的鼻息,也慢慢地急了起来。

公孙贵急不可耐地叫嚷道:“崔县长,属下这就让鹤顶红再去一次,这次势必不能再让那小子逃了。”

公孙奋虽不作声,但观看神色,也是在等待着崔平点一点头。

怎知,崔平却是摇了摇头:“胡台驿距县城,不过三十里路,快马加鞭赶来,也不需要多少时间,现在,这梁祯,恐怕已经快到城门了吧。”

一番话,便说得另外两人面面厮觑,公孙贵的嘴唇更是动了十多下,要不是族叔一个劲地朝他使眼色,他势必会大嚷着:我现在就去,定亲手斩了梁祯!

“那均之可有良策?”

崔平这才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姿态:“胡台驿的报告称,梁祯只剩下单人匹马,可见鹤顶红等人,也并非完全无功。只是那梁祯太过狡猾。”

公孙奋和公孙贵连连点头,口中一个劲地说着:“是是是是。”

“但你们可曾想过,这梁祯,到了令支,又是归谁节制呢?”

“呃?”两个身子正一点点前倾的公孙登时停了下来,一大一小两双眼珠转了好些下,接着才一起哈哈大笑起来,异口同声道,“那自然是归县长管制。”

崔平点了点头,两人佩服的眼神让他颇有成就感:“上障的障尉,可是空缺?”

公孙贵立刻点头道:“是的,上障谭障尉刚于日前,陨于王事。”

“唉,谭障尉勇猛非常,又格尽职守,真是可惜了。”崔平故作感慨道,实际上,他连这个谭障尉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梁祯既能从鹤顶红手里逃走,想必也是精于刀马之人,那就让他补了这个缺,去抵御扶余寇吧。”

说完后,崔平意味深长地瞄了公孙贵一眼。

“哈哈哈哈,好好好,县长此计,滴水不漏,妙哉,妙哉。”公孙贵拍手称赞,要知道,这上障之外,便是苦寒的扶余地,而扶余人又是以“多有勇力,发能入目”而著称的,光是这两年,就杀死了三个上障尉!现在,崔平让梁祯去当这个上障尉,其意再明显不过了,就是要借扶余人之手,杀掉梁祯。

但他的族叔公孙奋,却在心中,暗暗地抹了一把汗,因为崔平出的,是一条杀人不见血的毒计——崔平让梁祯去上障的理由是“为天子守障,护百姓安宁”,这是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啊!这梁祯要是敢推辞,立刻免为庶民都是轻的了,当场以“畏敌不前”给军法从事了,都没有人会有二话。这是何等心狠手辣之人,才能想出这种法子啊?

主意一打定,崔平和公孙贵就起身告辞,一来,县衙还有很多的事务要处理,二来,两人在这私人府邸里逗留太久了,终究还是不恰当的——这就像有的事情,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就是不能摆在桌子面上说一样。

半个时辰后,穿戴整齐的公孙贵,便在自己的公厅中,见到了这个令他在崔平跟族叔面前丢尽了脸的梁祯!

梁祯看上去尚未到弱冠之年,头戴一顶军中常见的屋山帻,身穿粗布短衣,唯独腰间的那把环首刀,刀柄的环首是金色的,远远就能感受到凹凸感,想必是环首内,雕刻了精美的龙雀图案。

公孙贵暗暗点了点头,要不是见到了这把带有“龙雀大环”的环首刀,他是打死都不会相信,来的这个人,会是那个在鹤顶红的报告里,已经“死”了的梁祯!

原来,这带有“龙雀大环”的环首刀,乃是全刀一体锻造,并配以雕刻精美的环首,光是从技术上来说,就要精于那些分体锻造的环首刀了,而且这“龙雀大环”,往往也是出自大家之手,因此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非有一定地位,且家境殷实之人,是断然不敢用,也用不起的。而也只有这个层次的人,才能和崔平产生瓜葛。

“属下梁祯,见过公孙县尉。”梁祯首先行礼道,举止都很合礼教,既不像那些奔命一般桀骜,亦不似黔首出身的戍卒那般莽撞。

“哈哈。”公孙贵连忙笑了两声,摆出一副亲近的姿势,起身还礼道:“不必多礼,梁卿一路辛苦。”

公孙贵的热情,倒是令初来乍到且不知内情的梁祯心中生出一丝温暖,于是连忙道:“多谢县尉关心,下属既是为国奔劳,哪有言苦之理?”

公孙贵在心里冷笑一笑:好,好一个为国奔劳,不敢言苦。这可是你说的。

“梁卿,那我等,就先办公事吧。”公孙贵说完,轻轻地用手点了点自己的办公桌。

“是。”梁祯高兴地应了声,从背上的包裹中,取出自己的诰命,双手递给公孙贵。

公孙贵收起了之前的笑脸,摆出一副办事时的严肃样,先是对过了诰命,确认无误后,便让梁祯先去驿馆休息,待找到合适的职位后,再来衙门候命。梁祯见公孙贵这么爽快,自然是高高兴兴地应了,告退后,又倒着身子退后了几步,然后才转身离去。

看着梁祯愉快离去的背影,公孙贵嘴角一弯,冷笑着“哼”了声。

注1 丈、尺:古代计量单位,一汉丈为2.375米,一汉尺为0.23米,汉代六尺为步,故一步约等于1.38米。

章节 设置 返回

第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辽左冰霜藏箭矢 第二章    借刀杀人谁能觉 第三章     薄酒几坛与君醉 第四章    人命关天岂儿戏(一) 第五章      人命关天岂儿戏(二) 第六章    死期将近全无觉(一) 第七章     死期将近全无觉(二) 第八章      泰山压顶难透气 第九章       行恶一生终遭报 第十章     目中无人终闯祸 第十一章      太平老道眉目慈 第十二章    将人当人看 第十三章      战争的理由 第十四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一) 第十五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二) 第十六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三) 第十七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四) 第十八章    军国大事西园谈 第十九章    暗箭何其多 第二十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一) 第二十一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二) 第二十二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三) 第二十三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四) 第二十四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一) 第二十五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二) 第二十六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三) 第二十七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四) 第二十八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五) 第二十九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六) 第三十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七) 第三十一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八) 第三十二章   虎穴狼窝寒人心(一) 第三十三章     虎穴狼窝寒人心(二) 第三十四章    尺牍一封路茫茫(一) 第三十五章        步步有坑 第三十六章     过把瘾 第三十七章      再出边墙(一) 第三十八章   再出边墙(二) 第三十九章    再出边墙(三) 第四十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一) 第四十一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二) 第四十二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三) 第四十三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四) 第四十四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五) 第四十五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六) 第四十六章(上)  运数杳渺谁能知(七) 第四十六章(下)  运数杳渺谁能知(七) 第四十七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八) 第四十八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九) 第四十九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 第五十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一) 第五十一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二) 第五十二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三) 第五十三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四) 第五十四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五) 第五十五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六) 第五十六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 第五十七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二) 第五十八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三) 第五十九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四) 第六十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五) 第六十一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六) 第六十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七) 第六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八) 第六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九) 第六十五章    收服 第六十六章  两个鬼才 第六十七章  整军经武 第六十八章   军情似火 第六十九章   出东门,不顾归 第七十章   布防 第七十一章    初战 第七十二章      坚守 第七十三章     斩将 第七十四章   对峙 第七十五章    枕戈待旦 第七十六章    畏死无损殉国志 第七十七章   浭水东岸会英豪(一) 第七十八章    浭水东岸会英豪(二) 第七十九章(上)  众正盈朝国事艰(一) 第七十九章(下)  众正盈朝国事艰(二) 第八十章   七尺之躯当许国(一) 第八十一章     七尺之躯当许国(二) 第八十二章    援军 第八十三章  奇计 第八十四章    破敌 第八十五章   斩将 第八十六章    收编 第八十七章   难题 第八十八章   危机 第八十九章   收心 第九十章     剿匪(一) 第九十一章     剿匪(二) 第九十二章   剿匪(三) 第九十三章      剿匪(四) 第九十四章   吴府 第九十五章     家事 第九十六章    选择 第九十七章     醉卧疆场为了谁? 第九十八章   马匪 第九十九章    捆绑 第一百章    泥沼 第一百零一章    自罚 第一百零二章    前路茫茫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