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十一章      太平老道眉目慈

小说:后汉长夜 作者:十年卧雪 更新时间:1天前

赵尚华让人将梁祯扶进公厅,又叫人在自己身边加了一张凳子,供崔平就坐,随后便让公孙贵与梁祯二人当面对质。其实,这事的来龙去脉,赵尚华早已通过自己的眼线获悉,连该谁有罪、谁有功、如何赏、如何罚,都已经商定好了,现在这一出,只不过是做个样子而已。

梁祯虽然没吃足一百军棍,但这十来棍下去,也是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光是站着,都直不起腰了,更别说坐着,或者行走了。而公孙贵,看样子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也是站着,但前额都快碰到地砖上去了,满头都是豆大的汗珠,汗珠之间,还有几条血河在静静地流淌着。完全就是一副吃了一百军棍的样子。

赵尚华先是问了梁祯上障的情况,梁祯初时还有些犹豫,以为这又是一个打他军棍的借口,但转念一想,反正这是在公堂之上,旁侧还有负责记录的书吏在,要是再不说清楚,这以后,恐怕就是再无机会了,于是梁祯就一五一十地将上障的戍卒人数,以及那天上障遭袭的经过说了出来。

负责记录的书吏,也立刻奋笔直书,梁祯话音刚落,他也记叙完毕。赵尚华取过来一看,点了点头:“梁障尉你看下,可有错漏?”

梁祯不敢怠慢,一口气连着看了三遍,确认无误后,才道:“回赵长史,无误。”

“好,签字画押。”

接着赵尚华将头转向公孙贵,但却没有问他什么,仅是瞪了一眼便道:“来人。”

“有!”两个皂隶跨过公厅门槛,拱手行礼,大声应道。

“令支县尉公孙贵,公堂之上口出妄言,即刻收入监牢,听候发落。”

“诺!”两个皂隶应了声,就要上来架公孙贵。

公孙贵可没有梁祯刚才的底气来大喝“谁敢?”了,只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叫:“长史饶命啊!小的再也不敢了!长史饶命啊!”但没想到他这么一搞,那两个皂隶也不敢动了,呆呆地立在公孙贵后面,用问询的目光,看向崔平。

“愣着干什么?”崔平呵斥道,“拖下去!”

两个皂隶这才动手,一人夹起公孙贵的一条肩膀,将他给拖了下去。

待公孙贵杀猪般的叫声去远了,赵尚华这才问道:“梁障尉,可还有事?”

“回赵长史,还有一事。”

“何事?”

梁祯从袖口中掏出一卷竹简,并用双手将它举过头顶,立刻有书吏接过,转交给赵尚华。这卷竹简,记载的是自去年以来,上障所有有斩获的戍卒的名字,以及斩获赏赐从未发放的证言。

赵尚华的脸色变得很难看:好啊,你个公孙贵,竟敢拿郡里来给你当挡箭牌!

“崔县长,你看看。”赵尚华将印有不少手指毛的竹简递给崔平,却没说要怎么处理。

崔平看了会,只觉得这竹简,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他不禁开始揣摩起赵尚华的意思,赵尚华是真的想公孙贵死?还是别有所图?如果是想公孙贵死,那他崔平,可就不能光站着了,毕竟这令支县,还是公孙家的天下,自己要是因此与公孙奋结下了不解之怨,那以后的日子,就别想好过了。

“赵长史,戍卒们为朝廷守疆,立功自当予赏。本次斩获之赏赐,当立即发放,只是这去年之事,本官以为,还应该仔细查清,再作定夺。”

“梁障尉,你以为呢?”

梁祯赶忙拱手行礼:“属下梁祯,谨代上障所有戍卒,谢过赵长史、崔县长。”

“那就这样吧。”征得赵尚华的眼神同意后,崔平挥挥手,“公孙强,带梁障尉去钱库领赏。”

名叫公孙强的书吏应了声,便引了梁祯出去。

而赵尚华和崔平,则从后门离了公厅,再沿着一条向南的甬道,离开了这筑着公厅的月台,月台尽头,便是后宅,这是县长的居所,平日,也是禁止书吏杂役等进入的。后宅带有一个小院子,院子中间,有一座小小的六角亭,亭中有块石碑,上刻:“公生明”三字。石碑后面还有两行小字: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见左右无人,崔平便躬身执礼问赵尚华道:“不知文儒今日,为何要对那公孙贵,这么狠啊?”

赵尚华微微昂着头,看着院中的积雪:“均之,如今八常侍乱政,宦党耳目更是遍布朝野州郡,公孙贵这般治事,于公堂之上口出妄言。于你我,只有祸害,而无益处。若不早除,一旦为那毕望探知,你我便有党事之祸矣。”

“可这公孙贵毕竟是令支望族,杀了他,只怕……”

“均之不必多虑,只待这毕望一走,便可教这公孙奋,将其侄领走。”

“文儒高见,在下自愧不如。”

梁祯刚走出县衙,迎面便刮来一阵冷风,这风出奇地大,梁祯在其中,就如同一棵被蛀蚀了根的无根之木一般,摇晃两下后,就扑倒在地,人事不知。

不知过了多久,梁祯才醒了过来,首先映入眼中的是一片不停摇曳着的昏黄灯光,还有一股子刺鼻的气味。借着油灯的摇曳的光,梁祯打量着这个房间,房间很小,最多走两步,便到头了。梁祯左手边,是黄土夯筑成的粗糙墙壁,表面上还有着因岁月而沉淀下来的黑色,但墙体土纹依然清晰可辨。

“你醒了?”

梁祯回头一看,只见说话的人童颜鹤发,身高约七尺上下,身穿一件蓝色且长及脚腕的大褂,左手持一根九节杖,右手握着一个木碗。梁祯心下一惊,刚想翻身坐起,但没想到,身子刚动,背上就传来一阵火辣辣的痛。

“你背上、臀上皆有伤,不可妄动。”道人赶忙上前一步制止道,“来,先喝了这碗汤。”

“汤?”

道人点点头,将木碗放到梁祯眼前,梁祯低头一看,这碗水,并不清澈,碗底,似乎还有些类似灰烬的黑点,梁祯大惊:“道长,这是?”

“这是符水,里面有大法在,喝了以后,只需扣头思过,向我师忏悔,不出几日,这伤就能痊愈。”

扯!梁祯心下当即反驳道,这老道,分明就是个跳大神的。要是喝了这碗符水,伤就能好,那还要疾医和金疮药干什么?

梁祯本想大喝一声,揭了这老道的底,但声音刚到喉咙,又被他咽了回去,毕竟,这老道再怎么“跳大神”,好歹也是将自己从衙门搬到了屋子里烤火不是吗?要不是他好心,自己保准就冻毙在这冰冷的石板路上,沦为那诸多冻死骨中的一员了。

“那在下,谢过道长。”梁祯说着,端起木碗,抿了一口,这汤暖暖的,正好能驱除体内的寒意。

“不知君家在何处?贫道好送你回去。”老道见梁祯饮了符水,便问道。

“有点远。”梁祯苦笑一声:就你着把老骨头,怕不是没到半路,就散架了。

“无妨,告知贫道地址即可,贫道自去请君家人。”老道热情得,让梁祯心生愧疚——看来,自己刚才,是真的误会人家了。毕竟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科技发展缓慢的古代,跳大神又不是什么稀奇事。梁祯认为,只要心是善的,这也无妨。

梁祯当然不会让老道冒着寒风跑三十里山路,所以就请老道将自己搀扶到衙门的后门,取回自己骑来的马,又请老道将自己捆在马上。没想到老道却是一口回绝,接着扭头就走了,过了约莫一刻钟,老道回来了,还带来一辆装货的驴车,这驴车是山里的猎户的,早上刚拉了一车山货入城贩卖,现在正好卖完。

老道跟驴车夫交代几句,这车夫便过来,将梁祯扶上车,让他在平板上趴好,老道又嘱咐了车夫几句,接着袍袖一扬,就要离去。梁祯急忙叫住他,挣扎着撑起一点身子,从怀中掏出一些铁钱,想塞给老道。

怎知,老道坚持不受:“‘上天有好生之德。’贫道治病救人,乃顺应天意,怎可贪求钱帛?只求于上无愧于天,于下无愧于心。”老道说完,挥袖而去,背影虽说寒酸,却也不失潇洒。

三十里的路,按照驴车的速度,非得要四五个时辰不可,可此时,已是未时末,入夜前,是万万不能赶到的了。于是那车夫,便邀请梁祯先去他家歇一晚,天明再送他回去,梁祯虽说不想打扰,但考虑到自己现在这情况,也无法赶夜路,于是,便答应了:还是明早,多给他几文钱作为酬谢吧。

车夫姓杜,自称老杜头,家就在令支城外六七里路的一条小村庄里,屋顶上还积着一层薄薄的雪,屋内除四堵围墙外,就只有一张坡脚的木桌,一只水缸,一只小架子,一张大大的炕。基本上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了。

将梁祯伏倒炕上趴着后,老杜头便走到厨房去了,没一会,就碰着一只上面还冒着热浪的碗出来了:“军爷,家中无甚吃的,将就一下吧。”

“多谢。”梁祯赶忙答谢,接过来一看,这碗里之物,简直比在上障时吃的,还要简陋,就连猪食,看上去都比它要美味。梁祯真的好好奇,这些东西,老杜头究竟是怎么咽下去的?

“老杜头,请问,刚才那位老道是何许人啊?”

没想到,梁祯此话刚出,老杜头的眼光就立刻变得奇怪起来:“哦?军爷您连慎师都不知道?”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辽左冰霜藏箭矢 第二章    借刀杀人谁能觉 第三章     薄酒几坛与君醉 第四章    人命关天岂儿戏(一) 第五章      人命关天岂儿戏(二) 第六章    死期将近全无觉(一) 第七章     死期将近全无觉(二) 第八章      泰山压顶难透气 第九章       行恶一生终遭报 第十章     目中无人终闯祸 第十一章      太平老道眉目慈 第十二章    将人当人看 第十三章      战争的理由 第十四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一) 第十五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二) 第十六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三) 第十七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四) 第十八章    军国大事西园谈 第十九章    暗箭何其多 第二十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一) 第二十一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二) 第二十二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三) 第二十三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四) 第二十四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一) 第二十五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二) 第二十六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三) 第二十七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四) 第二十八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五) 第二十九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六) 第三十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七) 第三十一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八) 第三十二章   虎穴狼窝寒人心(一) 第三十三章     虎穴狼窝寒人心(二) 第三十四章    尺牍一封路茫茫(一) 第三十五章        步步有坑 第三十六章     过把瘾 第三十七章      再出边墙(一) 第三十八章   再出边墙(二) 第三十九章    再出边墙(三) 第四十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一) 第四十一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二) 第四十二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三) 第四十三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四) 第四十四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五) 第四十五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六) 第四十六章(上)  运数杳渺谁能知(七) 第四十六章(下)  运数杳渺谁能知(七) 第四十七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八) 第四十八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九) 第四十九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 第五十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一) 第五十一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二) 第五十二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三) 第五十三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四) 第五十四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五) 第五十五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六) 第五十六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 第五十七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二) 第五十八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三) 第五十九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四) 第六十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五) 第六十一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六) 第六十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七) 第六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八) 第六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九) 第六十五章    收服 第六十六章  两个鬼才 第六十七章  整军经武 第六十八章   军情似火 第六十九章   出东门,不顾归 第七十章   布防 第七十一章    初战 第七十二章      坚守 第七十三章     斩将 第七十四章   对峙 第七十五章    枕戈待旦 第七十六章    畏死无损殉国志 第七十七章   浭水东岸会英豪(一) 第七十八章    浭水东岸会英豪(二) 第七十九章(上)  众正盈朝国事艰(一) 第七十九章(下)  众正盈朝国事艰(二) 第八十章   七尺之躯当许国(一) 第八十一章     七尺之躯当许国(二) 第八十二章    援军 第八十三章  奇计 第八十四章    破敌 第八十五章   斩将 第八十六章    收编 第八十七章   难题 第八十八章   危机 第八十九章   收心 第九十章     剿匪(一) 第九十一章     剿匪(二) 第九十二章   剿匪(三) 第九十三章      剿匪(四) 第九十四章   吴府 第九十五章     家事 第九十六章    选择 第九十七章     醉卧疆场为了谁? 第九十八章   马匪 第九十九章    捆绑 第一百章    泥沼 第一百零一章    自罚 第一百零二章    前路茫茫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