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上)  运数杳渺谁能知(七)

小说:后汉长夜 作者:十年卧雪 更新时间:16小时前

“你恨你的皇帝吗?”少年背对着花丛,微微昂头,看着夜空中,若隐若现的广寒。

“忘奴恨,也不恨。”花丛中的人答道。

“别这个奴,那个奴的,听着心塞!”

“是。”看着情况不对,梁祯赶忙脑袋一低,将声音压到最低道。

“为什么恨?”

“不是他,我就不会离开家乡。”梁祯道,

“为什么不恨?”

“是他给了我机会,让我能为自己的族人,做点什么。不至于,虚度此生。”

少年缓缓地转过身子,眸光清澈如水,看了梁祯一会,他又问道:“那你恨我吗?”

没有部族,能够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草原上存活,强大如夫馀,也不例外。因而他们与南边的汉蛮一样,选择通过和亲,来减少敌人的数量。因为相比起如天气般无常的共同利益,人们更乐意相信亲缘——这条看得见,摸得着的纽带。

梁祯眼前的少年,正是明思王黑齿仇宁的女儿黑齿影寒,生在帝王家的人,除了天生享有更多的权力外,也必然要承担更多的义务。而少年的义务,就是远嫁更为苦寒的北方,去跟挹娄人的首领和亲。

“我不恨你。”得知对方竟是个女孩后,梁祯登时心生怜意,“你说得对,生存没有对错。”

“你不像个普通兵士,倒像个千骑长。”

“嗯。”

“不过,很快,你就跟我一样了。”黑齿影寒收刀入鞘,凄楚一笑,“成为阿鲁望的奴隶。”

“哦。”

“阿鲁望有五十个妻子!他一不顺心,就会用马鞭去抽她们。”黑齿影寒捶打着树干,语气中,充满了愤怒与无奈。

梁祯只能对黑齿影寒即将遭遇的生活表示同情。因为他只是个奴隶,什么,也做不了。这一点,黑齿影寒当然知道,而她之所以跟梁祯说这些,完全就是想找个能听得懂她在说什么,又愿意听的人来倾诉,仅此而已。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黑齿影寒说得多,她心情很乱,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梁祯“嗯嗯哦哦”地敷衍着,心中却一遍遍地检索着黑齿影寒的话,试图从她的话中,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可黑齿影寒似乎又并不像看上去那般快言快语,说了老半天,一句有用的话都没有。

“你想家吗?”黑齿影寒靠在树干上,又换了个话题。

“怎么不想。”

“你家在哪?”

虽只是寥寥数字,却让梁祯的泪水,缺了堤:“扬州……”

“扬州一定很美。”

“嗯,那里有漫山的繁花,满江的碧水。”

……

次日一早,整个院落中的人,便都动了起来,纷纷将院中的物品打包装车,哪怕是消息最闭塞的人,也能猜到,远行的日子,就要来了。

出乎梁祯意料的是,挹娄人只派了一个人来迎亲——如果那个满身臭气的向导也兼职和亲大使的话。就连夫馀王室内部,似乎也对这次和亲并不感兴趣。因为,和亲队伍出发的那一天,前来送行的人,寥寥无几。三四丈宽的石板路上,只有两只手掌能数得过来的人来送行,来客的年纪,大都与黑齿影寒相仿。而这其中,并没有她亲哥哥依台王的身影。

梁祯大惊:纵是地位低下,也不至如此吧?

尽管穿着兽皮鞋,但梁祯还是感觉到了,脚下青石板传来的彻骨寒意。

和亲使团的规模,比梁祯后世见过的所有迎亲队伍都要小,总共就那院落里的二十多人,两辆马车,三匹马,加上五名佩刀背弓的骑马侍卫。寒酸得连中原地区的良家子弟娶亲都比它派头来得大。

“唉”梁祯长长地叹了口气:还真是给人当奴隶去的。

这次和亲,就像一片枯黄的枫叶,轻飘飘地落在深湖上,连一点涟漪,都没能激起。

使团从北门出了王城,沿着被马蹄踏出来的道路,弯弯曲曲地向北行。王城虽地处一马平川的原野上,可这里的道路,却总是“舍近求远”,明明可以直行,但所有人,包括野兽都不会不约而同地选择,绕一个大圈子。

这是因为这平原上,多有濊地。所谓濊地,就是表面看去,跟平地无异,也是绿油油的一片,可当你踩上去时,就会突然觉得脚下一空,当反应过来时,双脚,已经被不知多厚的淤泥,给死死地吸住了,你要挣扎吧,越挣扎就陷得越快,不挣扎吧,身子又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一寸寸地往淤泥里沉去,这种情况,完全就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因而,常住这里的人,都会对这平原,怀有深深的敬畏之心,哪怕需要绕上一天一夜的路,也绝不会贪图一时的方便。

但需要绕的路,却被人严严实实地堵上了。

堵路的,是一队甲骑,人数约在百人左右,排成整齐的两列,银白色的枪尖直指云霄,冷光阵阵,寒气瘆人。

使团中仅有的五名护卫立刻勒马抽刀,护在使团前面,至于其他人,早就吓得直将身子往车辆下、同伴身后缩了,个别胆小的,甚至还尿裤子了。

梁祯也赶忙将身子闪到一辆马车后面,他承认他被吓住了,因为他手上,并没有哪怕一寸可以用来护身的铁器。

有时候,事情的进展,往往就是如此出人意料——众人最后等来的,并不是“呼!喝~”“呼!喝~”的冲杀声,而是一阵齐刷刷的下马声。

梁祯探头一看,对面所有的骑士,都已站在自己战马的右侧,一动不动,好像他们由始至终都站在那里似的,

“行礼!”有人高呼一声。

上百名骑士同时以手按肩。身子微弯。动作整齐划一,没有半点滞后。

能劳动这上百御前灵侍行此大礼的,自然是黑齿影寒本人了。此时,她已经策马走到骑士们面前,同样以手按肩,轻轻躬身。

几个站在最前排的骑士离开了队列,将白衣少年围在中间,低声说着什么,他们虽然都带着笑容,但这笑容,却是苦涩的;他们虽然都说着憧憬的话,但说话的语气,却都带着深深的绝望。

他们或许只说了一炷香的时间,又或许说了很多年,很多年。最后,御前灵侍们往道路两旁散开,替使团挡住了从两侧山间吹来的寒风。白衣少年重新上马,手一挥,领着众人缓缓地穿过御前灵侍的队列。

这是梁祯第一次从如此之近的距离,去观察这支来自幽冥的骑兵。哪怕他已数历生死,哪怕他早已忘记了何谓明天。但从御前灵侍面前经过时、听见他们的呼气声时,梁祯还是觉得胸口像压了块大石头一样难受,脑袋也“嗡”“嗡”作响,好像随时都会裂开。

哪怕我们吃饱喝足,也不是他们的对手。梁祯的脑海中,这个念头反复出现。

所幸,这支御前灵侍,并没有与使团同行。但他们却一直目送着使团,直到使团消失在山峦之中。

往后,一连数日,使团都行走在野兽踩出来的道路上,这是一条仅容两人并排行走的道路,沿途没有聚落、没有草场、更没有人迹。二十多人的和亲使团,就像大海中的一叶孤舟,漫无目的地,随波逐流着。

越往北走,天就越冷,树木就越零星,阳光,更是几乎消失不见。

当晚,大家在苔原上扎营,风很大,火星总是将自己当成流星,刚一冒头,就消失了。最后,众人命令仅有的三匹马挡在正北面,再将马车挡在西面,然后所有人都挤在一块,将柴堆紧紧围住,这才点燃了篝火。

带路的挹娄人右手握着一根长树枝,左手拍着自己的胸脯,用所有人都听不懂的语言唱着他们的歌谣,歌声悠长而悲凉,唱至高潮处,其歌意虽无法辨识,可其旋律,却也足以让所有人落泪。

少年再一次吹起了胡笳,曲声婉转悠长,有如高山流水。这是一首,梁祯从未听过的曲子,因为它包含着太多的阳光,乃至于,完全迥异于夫馀地的风格。

“这是先生谱的曲子,他说,这是当年他在扬州游历时所作。”少年又一次来找梁祯聊天,因为她认定,使团那么多人中,能懂这曲的,只有梁祯一人。

“为什么吹这首?” 

“因为这曲里,有十里春风。”少年微微一笑,眼中不觉,泛起盈盈秋波,“不像这里,只有万里苦寒。”

梁祯不知道,在一个自己完全陌生且讨厌的地方,跟一个自己完全不爱的人终老,会是怎么样的感觉。

反正,如果是我,我应该会选择死吧。一颗同样年少的心,如是想。

有人病倒了,是个脸上布满沟壑的老奴隶,常年的辛苦劳作对他身心所造成的伤害,令他难以适应变化巨大的环境。最终他在一次躺倒后,就再也不肯起来了。

挹娄向导舞起斧子,剖开老奴的胸膛,将里面的内脏一件件地取出,在地上摊平,最后双掌合十,嘴中念念有词。

“这是挹娄人的习俗。飞鸟会将他的灵魂,带到昆仑神面前。”黑齿影寒神色黯然地看着挹娄向导的动作,絮絮叨叨地给吓得面无人色的梁祯讲解着挹娄向导的行为。

“他怎么能随意处置你的奴隶?”

“我也是他们的奴隶。”

少年的回答,令梁祯惊掉了下巴。

“不可能,你再怎么样,也是明思王的女儿!”念到“明思王”这几个字时,梁祯刻意加重了语气。因为,梁祯需要唤醒黑齿影寒的心,让她强势起来,因为只有这样,他们这些奴隶以后的日子,才有可能,舒服一点点。

“你背后,不是有一个强大的夫馀吗?”

“你身后,不也有一个天汉吗?”少年看似在反唇相讥,实则是在抒发同病相怜的感叹,“在夫馀,豪民们都以有一个汉人奴隶为荣。知道为什么吗?”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辽左冰霜藏箭矢 第二章    借刀杀人谁能觉 第三章     薄酒几坛与君醉 第四章    人命关天岂儿戏(一) 第五章      人命关天岂儿戏(二) 第六章    死期将近全无觉(一) 第七章     死期将近全无觉(二) 第八章      泰山压顶难透气 第九章       行恶一生终遭报 第十章     目中无人终闯祸 第十一章      太平老道眉目慈 第十二章    将人当人看 第十三章      战争的理由 第十四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一) 第十五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二) 第十六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三) 第十七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四) 第十八章    军国大事西园谈 第十九章    暗箭何其多 第二十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一) 第二十一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二) 第二十二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三) 第二十三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四) 第二十四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一) 第二十五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二) 第二十六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三) 第二十七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四) 第二十八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五) 第二十九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六) 第三十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七) 第三十一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八) 第三十二章   虎穴狼窝寒人心(一) 第三十三章     虎穴狼窝寒人心(二) 第三十四章    尺牍一封路茫茫(一) 第三十五章        步步有坑 第三十六章     过把瘾 第三十七章      再出边墙(一) 第三十八章   再出边墙(二) 第三十九章    再出边墙(三) 第四十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一) 第四十一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二) 第四十二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三) 第四十三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四) 第四十四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五) 第四十五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六) 第四十六章(上)  运数杳渺谁能知(七) 第四十六章(下)  运数杳渺谁能知(七) 第四十七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八) 第四十八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九) 第四十九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 第五十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一) 第五十一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二) 第五十二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三) 第五十三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四) 第五十四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五) 第五十五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六) 第五十六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 第五十七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二) 第五十八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三) 第五十九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四) 第六十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五) 第六十一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六) 第六十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七) 第六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八) 第六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九) 第六十五章    收服 第六十六章  两个鬼才 第六十七章  整军经武 第六十八章   军情似火 第六十九章   出东门,不顾归 第七十章   布防 第七十一章    初战 第七十二章      坚守 第七十三章     斩将 第七十四章   对峙 第七十五章    枕戈待旦 第七十六章    畏死无损殉国志 第七十七章   浭水东岸会英豪(一) 第七十八章    浭水东岸会英豪(二) 第七十九章(上)  众正盈朝国事艰(一) 第七十九章(下)  众正盈朝国事艰(二) 第八十章   七尺之躯当许国(一) 第八十一章     七尺之躯当许国(二) 第八十二章    援军 第八十三章  奇计 第八十四章    破敌 第八十五章   斩将 第八十六章    收编 第八十七章   难题 第八十八章   危机 第八十九章   收心 第九十章     剿匪(一) 第九十一章     剿匪(二) 第九十二章   剿匪(三) 第九十三章      剿匪(四) 第九十四章   吴府 第九十五章     家事 第九十六章    选择 第九十七章     醉卧疆场为了谁? 第九十八章   马匪 第九十九章    捆绑 第一百章    泥沼 第一百零一章    自罚 第一百零二章    前路茫茫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