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八章      泰山压顶难透气

小说:后汉长夜 作者:十年卧雪 更新时间:1天前

饮过壮胆酒后,梁祯的胸口,登时升起一股火辣辣的感觉,与此同时,那初次杀人时所带来的的强烈的心慌、无力感,也被压了下去。他又休息了一刻钟,等恢复了些气力后,便去指挥大家,先将尸首一具具地排好,戍卒的摆一边,匪徒的摆在另一边。

接着又统计了有斩获的戍卒的名字,至于梁祯亲手杀的那一个,虽然没有人来争,但梁祯却坚持,这功劳,不能记在自己的头上。然而,那个用长戟将匪徒从墙上打下来的戍卒,却一直没有“露面”,估摸着是出于种种原因不敢认,于是,梁祯便自作主张,将这功劳,记在所有人的头上。

按照军律,一旦发生障塞遇袭的情况,障尉要立刻修书一封,详细说明情况,然后派快马,将军书交到县尉手中,以供县尉判断是否需要有所行动。于是梁祯便细细地检查那些人的遗体,但越看他心中,就越犯难。因为这些人全都穿着白色的衣甲。而在辽左的诸多部族中,穿白色衣甲打仗的,就只有崇拜白色的扶余人!

但这些人的发型,又不全是扶余人的披发,甚至有两个是束冠的!

“左兄,你怎么看?”拿不定主意,梁祯也不好面子,当即对左延年施礼,并询问他的看法。其实,无论声望、资历还是实力,左延年都要超过梁祯,向他施礼,非但不失身份,反而显得梁祯很尊敬前辈。

“军律,若敌疑有内应,当报之郡县。”左延年对军律条文的熟悉程度,是远超初来乍到的梁祯,当即就给出了答案。

“多谢左兄指教。”

“不敢。”

梁祯当即修书两封,并派遣两个没有受伤的戍卒,从马槽中牵出两匹值更快马,让他们速速去郡县报告警情。

但当前往令支县的戍卒刚刚将贴有三根鸡毛的竹简背好时,梁祯却叫住了他,塞给他一只重量不低的袋子,袋子中装着的,全是五铢钱:“报告完后,去买些金疮药回来。剩下的,就当酒钱。”

“是,属下定不负障尉所托。”戍卒拱手行礼,随即翻身上马而去。

送走了两个戍卒,梁祯又去了一趟后房,协助左延年给伤卒们清理伤口,并安慰了戍卒们几句。待这一切都做完后,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劳碌了一天一夜,大伙都已经筋疲力尽,于是就各回房中休息。

“左兄,你对昨晚之事,有什么看法?”刚回到两人的木屋,梁祯就迫不及待地摆出一副虚心请教的样子。尽管昨天并没有人责怪梁祯的胆怯,但梁祯的内心,却依旧饶不了他自己,因此梁祯决定,要尽快熟悉这里的一切,洗刷掉这一“奇耻大辱”,而遇事向左延年等老戍卒请教,自然是一条捷径。

左延年上年纪了,而到了这个年纪的男人,都会有意无意地,开始培养自己的“接班人”,换句话说,就是想“收”个徒弟,好将自己的理念、技术传承下去,哪怕这个徒弟的身份,比自己还要高。而梁祯正是在无意中,吃中了这一点,而且,他又将自己的姿态,摆得这么低,这左延年,就是想拒绝,也找不到理由。

“梁障尉,这事情,不能一件件地看。”左延年双手捧起一抔清水,浇在自己的脸上,“要想整明白它,就得先缕清,它的来龙去脉。”

梁祯似懂非懂地点着头,他毕竟涉世不深,对于左延年所说之事,尚无一个准确的认识。

“这次的贼寇,是从令支的方向来的,而不是越过城墙。”左延年继续道,“这说明,他们要么就如刚才所说,是有内应策应,以攻取上障,毁我边防。但这可能性不大,毕竟这么大手笔,这墙外,定是大军云集,可这扶余贼,去年十二月,才大举进犯过一次。间距不会如此之短。”

“这其二,就是。”左延年住口不说,而是定定地看着梁祯。

梁祯被他搞得好不自在:“左兄,就是什么?”

“不知梁障尉,可曾开罪过谁?”

“哈哈。左兄,梁某自内地来辽西,方不过数日,人都不认识几个呢,何谈开罪之说?”

不曾想,左延年还是一脸严肃,并没有跟着梁祯一起笑:“梁障尉,这人生在世,开罪了谁,有时候,自己也不一定能够知晓。”

这话有如晴天霹雳,梁祯也不敢笑了,赶忙开始检索起,自己脑海中,与真梁祯有关的所有记忆,左延年这话,是忠告也是警告,梁祯必须确认,自己的“前世”,究竟是什么人,又做过什么事,而这些事,虽然一直存在于脑海中,可却从没被他当成一回事,更莫论“复盘”了。

“上障的敌人,不仅来自墙外,也来自墙内,墙外的,尚可言反抗,至于墙内的。”左延年冷笑两声并摇了摇头,该说的,他都已经说完了,接下来,就看梁祯能够领悟多少了。

梁祯开始审视“前世”的家世,在记忆中,自己离家时,尚不及弱冠,而一般的官宦子弟,在冠礼后,都会养望、游学数年,到二十四五岁左右才出仕。

未及弱冠便出仕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家世显赫,自身也是胸怀经天纬地之才,故而提前任职,造福一方,另一种,就是家里实在是穷得揭不开锅了,不得已,早早出仕,谋个小职,以求帮补家用,这种人,大多是家道中落,或是家中父兄早早离世。

而梁祯,很明显就是后一种,因为自他记事开始,关于家父梁伯焕的记忆,就一直是缺失的,而家母梁钟氏对此,也是三缄其口。其实自真梁祯出生以来,他也就只见过家父一面。

那好像是一个繁花似锦的春日,放眼望去,尽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忽然,田边的黄泥道上,卷起一阵黄尘,泥尘之间,隐隐约约的见有黑影众众。

马队在家门口停了下来,梁钟氏抱着尚在学步的小梁祯出门,轻轻地将这个小家伙抱起,以便让骑在马上的梁伯焕,能够看清儿子的小脸。可小梁祯却不愿意与父亲对视,而是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父亲身上的那把环首刀上,而这把环首刀的刀环,是纯金的,而且上面,盘龙画雀。

梁伯焕见状,便摘下自己的佩刀,弯腰将它交在梁钟氏的手上。

这是一家三口最后一次团聚,自此以后,关于家父梁伯焕的一切,就只剩下了他带在身边的这把饰有龙雀大环的环首刀。尽管信息非常有限,但梁祯还是认为,如果真有仇人,也只能出在家父身上,毕竟这个时代,“祸不及妻儿”,只是用来赞扬某人品行高洁的褒义词,“人死罪消”也只是诸多失败者的最后妄想而已。

“左兄,那如果这敌人是来自墙内,又该如何应对?”

左延年微微皱了皱眉头:“依法行事,他们就不能走正常的程序杀你。当然,如果他们不体面,那能活多久,就看你的运气了。”

梁祯顿觉五雷轰顶:开什么玩笑?我才刚来这世上没几天,就给我整了这么一个不知从哪来的对头?

左延年以双臂为枕,躺下了,看他的脸色,似乎也是想起了那深埋在心底中的往事:“边墙以内的战争,杀人,向来不见血。”

“可我连我做错了什么都不知道!”梁祯火了,猛地一拍炕桌,但他心中,却连个辱骂的对象都没有。

左延年闭着眼,像是在说梦话:“你做错了什么不重要,他们认为你做错了什么才重要。”

不多久,就发生了一件事,直接证实了左延年的话。按照军律,斩敌首一级,当有财帛赏赐,而公孙贵那边也表了态:已向郡里报功,一旦核实,奖赏即刻发放。

可听左延年一背军律,公孙贵的说辞,马上就漏洞百出了,因为障燧戍卒的赏赐,是由管辖他们的各县,直接拨给的。郡里根本就不会管,又何来上报之说?这公孙贵,分明就是以此为借口,将赏赐给上下其手了。

梁祯大惊失色:“戍卒们就不会有意见?”梁祯就算再笨,也知道,但凡治军,最紧要的,就是赏罚分明。可公孙贵这么一胡搞,以后,还有谁会出力打仗?搞不好,戍卒们起了反心都有可能。

“军律,凡叛乱、降敌者,满门车裂。而且。”左延年伸出手指,先指了指梁祯,再指了指自己,皮笑肉不笑道,“如果他们闹事,最先死的,也是你我。”

也就是说,公孙贵惹出来的麻烦,还要梁祯帮忙善后,而且一旦搞不好,他自己还是替罪羊!这算什么话?我不仅一点好处都没有,还要替他们干脏活累活?

梁祯气呼呼地握着拳头:“要是这样,我不还成了他们的帮凶了?”

左延年哈哈大笑:“梁障尉,你以为所谓的奸党,真的有万把人?能分钱的,其实就那么一点人,绝大部分的人,只不过是想多领几年俸禄而已。”

“梁障尉,县里来了急递。”木屋的门,忽然被戍卒敲响,梁祯和左延年急忙起身,简单地整理了衣装,然后赶紧出门相迎。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辽左冰霜藏箭矢 第二章    借刀杀人谁能觉 第三章     薄酒几坛与君醉 第四章    人命关天岂儿戏(一) 第五章      人命关天岂儿戏(二) 第六章    死期将近全无觉(一) 第七章     死期将近全无觉(二) 第八章      泰山压顶难透气 第九章       行恶一生终遭报 第十章     目中无人终闯祸 第十一章      太平老道眉目慈 第十二章    将人当人看 第十三章      战争的理由 第十四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一) 第十五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二) 第十六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三) 第十七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四) 第十八章    军国大事西园谈 第十九章    暗箭何其多 第二十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一) 第二十一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二) 第二十二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三) 第二十三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四) 第二十四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一) 第二十五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二) 第二十六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三) 第二十七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四) 第二十八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五) 第二十九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六) 第三十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七) 第三十一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八) 第三十二章   虎穴狼窝寒人心(一) 第三十三章     虎穴狼窝寒人心(二) 第三十四章    尺牍一封路茫茫(一) 第三十五章        步步有坑 第三十六章     过把瘾 第三十七章      再出边墙(一) 第三十八章   再出边墙(二) 第三十九章    再出边墙(三) 第四十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一) 第四十一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二) 第四十二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三) 第四十三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四) 第四十四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五) 第四十五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六) 第四十六章(上)  运数杳渺谁能知(七) 第四十六章(下)  运数杳渺谁能知(七) 第四十七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八) 第四十八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九) 第四十九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 第五十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一) 第五十一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二) 第五十二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三) 第五十三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四) 第五十四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五) 第五十五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六) 第五十六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 第五十七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二) 第五十八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三) 第五十九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四) 第六十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五) 第六十一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六) 第六十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七) 第六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八) 第六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九) 第六十五章    收服 第六十六章  两个鬼才 第六十七章  整军经武 第六十八章   军情似火 第六十九章   出东门,不顾归 第七十章   布防 第七十一章    初战 第七十二章      坚守 第七十三章     斩将 第七十四章   对峙 第七十五章    枕戈待旦 第七十六章    畏死无损殉国志 第七十七章   浭水东岸会英豪(一) 第七十八章    浭水东岸会英豪(二) 第七十九章(上)  众正盈朝国事艰(一) 第七十九章(下)  众正盈朝国事艰(二) 第八十章   七尺之躯当许国(一) 第八十一章     七尺之躯当许国(二) 第八十二章    援军 第八十三章  奇计 第八十四章    破敌 第八十五章   斩将 第八十六章    收编 第八十七章   难题 第八十八章   危机 第八十九章   收心 第九十章     剿匪(一) 第九十一章     剿匪(二) 第九十二章   剿匪(三) 第九十三章      剿匪(四) 第九十四章   吴府 第九十五章     家事 第九十六章    选择 第九十七章     醉卧疆场为了谁? 第九十八章   马匪 第九十九章    捆绑 第一百章    泥沼 第一百零一章    自罚 第一百零二章    前路茫茫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