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尺牍一封路茫茫(一)

小说:后汉长夜 作者:十年卧雪 更新时间:16小时前

赵苞北讨时,几乎调用了幽州所有的军事官员,这些熟悉边地事务的官员的死亡,给幽州边防线,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幽州边地更是谣言四起、人心惶惶。谷价亦由三十钱一斛,骤升至数千钱。而且,经此一败,天汉国威尽丧,啸聚山林者更是此起彼伏。

刘虞就是在这种下,接替甄世平出任幽州刺史的。

刘虞,字子安,乃本朝宗室,乐陵王礼之后。少举孝廉入仕,为人忠厚恭俭,素得治下百姓好评。由他来出镇人心浮动的幽州,是再适合不过了。而刘虞抵达幽州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觅合适人选,出任各郡的长史、兵曹掾等军事职位,以维持幽州防务体系的正常运作。

可能梁祯真的命不该绝,亦或崔平压根就没有升官的命。往常县里判下的死刑犯,都是郡守签个字,然后就发回县里行刑,复查制度可谓形同虚设。然而这次,同样初来乍到的郡守为了表示对刘虞的尊敬,同时为自己打造一个“宽宏仁德”的名声,他不辞辛苦,将梁祯的宗卷、供词送到了州衙,请刘使君发落。

俗话也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次镇守一方的刘虞,对这种生死要案可是一点也不敢怠慢,当场下令,将人犯带到州治,他要亲自审理。

这下好了,新郡守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宽宏谨慎,同时卖了梁祯及全体下僚一个人情。梁祯也暂时保住了性命。崔平则气得几近吐血:这个挨千刀的梁祯!怎么就是杀不掉!!!!

不管出发点如何,能得到上位者的“关照”都是一件好事,起码,刘虞的尺牍一到令支,公孙强及矮黑肥都不敢乱来了,言语态度也恭敬了许些,瓷盅中的液体,也不再散发出一股骚 味了,他们甚至主动给了梁祯一个蒸饼吃,免得他饿死——这毕竟是刘虞刘使君第一个点名要见的人,你让他死了?是我刘虞拿不动刀笔了,还是你崔平公孙强飘了?

“好吃好喝”了四天后,不成人样的梁祯脸上终于有了点人色,崔平又让人烧了盘开水,让梁祯沐浴,免得给别人留下把柄。但他左想右想,还是意气难平,总觉得太便宜梁祯了,于是在呵退左右后,他取来一把扫帚,扫了一大堆灰尘,一股脑地全倒进那只澡盆里,然后才让人将梁祯押来。

“水!”梁祯一下子挣脱束缚,衣服也不脱,“咚”的一声就跳了进来,这几天,那跳蚤是咬得他那叫一个疼,他手能够碰到的皮肤基本都被挠了个稀烂,如今再次见到清澈的水,心中,可别想有多兴奋了。

洗完澡后,公孙强找来一副轻飘飘的木枷,将梁祯钉了,押上木笼囚车。崔平点了四名精壮皂隶,簇拥着囚车上路了。 

“别让我再看见你!”崔平咬牙切齿,见左右无人后,又低低地吼了句,“狗——娘养的。”

幽州的辖地有点像哑铃,两端宽大,中间狭小。两端分别是以州治蓟县为中心的西部,以及以辽西为中心的东部,连接东西两部的,并不是后世那条平坦的傍海道,因为它此时还淹没在海水中,而是在崇山峻岭中蜿蜒的卢龙道。可今年这卢龙道是尤为难行,不仅是狭窄,更因为去年征夫馀,这两百里的山路上,死了不计其数的民夫力畜,尸体用积山填谷来形容,也是毫不为过。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梁祯情不自禁地感叹道,然而话音未落,一坨烂泥就被甩到他脸上,甩烂泥的,是几名过路的商贾:

“哎,你说,这人犯啥子事了?”

“不知道啊。反正不是啥好人。”

“会不会是劫道的?”

“看着像,你看这押送的兵丁,多雄壮。”

“呸!老子最痛恨这种拦道的了。看我不甩他一脸。”

对于商贾们的误解及不由分说的攻击,皂隶们是只眼开只眼闭,有的还将笑意写在了脸上。如此一来,梁祯就只能自求多福了——虽说皂隶们给他戴了顶头盔,但帅气的脸还是很痛啊!

挨了几天打,鼻青眼肿的梁祯终于来到了州治蓟县。此时正值日影西斜,暖色的阳光照在斑驳古朴的古城墙上,给古城涂上了一层庄严、一层肃穆。高大的城门下,十名黑盔铁甲的兵士分列两旁,左手叉腰,右手紧握长戟。神色虽不刻意,但来往行人见之还是禁不住心生敬畏,或许这就是天军那种深入骨髓的威仪吧。

梁祯很自觉地将脸“埋”进木枷中,虽说他自认无罪,但脸皮也没厚到能在光天化日之下,乘着囚车在州治巡游,还能面不改色。但让梁祯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一低头,就是一个时辰——因为交接程序,实在过于繁琐。

由于梁祯是使君点名要见的犯人,因此,州府的狱卒也不敢怠慢,将他安排到“甲”字号单的间里,没打杀威棒,也没有勒索钱物——毕竟能惊动使君大驾的人,都是得罪不起的,万一哪日咸鱼翻身了,自己不就完蛋了?

“终于到家了啊。”梁祯靠在州府的监狱墙上,长长地吁了口气,在这里他终于能够“昂首”做人了。

梁祯本以为,像刘虞这种公务繁忙的大员,能在一两个月内跟自己见面,就已经是行政效率超高了。怎想,这第二天的太阳刚出,刘虞就来了,没错,堂堂一州使君,竟然亲临监牢!吓得众大小牢头,人人面带惧色,毕恭毕敬地跟在前开道,在后服侍,生怕这位宗室出了丝毫差错。

然而,刚走数十步,刘虞就作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惊掉下巴的决定,他让其他人留在原地等他!这还得了?要是等会刘大使君脚底滑了,或是头有点晕,他们这帮小牢头可是万万担当不起啊。

“使君,这万万不可啊。还是由卑职等在旁伺候着为好。”

“怎么?你这监牢中,还能有劫道的不成?”

“呃,不是,不是,只是这牢狱昏暗。卑职等觉得,还是有人引路为好。”

“无妨。本官留心便是。”

话已挑明,众牢头虽有万千不愿,但也不能再说什么了,只能目送着刘虞的背影,一个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哐当”

狱吏打开了监门,将梁祯从床上赶了起来,接着从背后推着他,拐过七八个弯,最后来到一处空旷的地方。梁祯定睛一看,这地方看样子像是审讯室,一端放着一张短边往上卷起的黑色桌案,桌案左上角,放着一只青瓷卧羊型烛台,摇曳的烛影之中,坐着一个头戴两梁进贤冠的深衣官员,他大约五十来岁,双目炯炯,眉毛浓黑,左眉毛上有一颗黑痣,连鬓胡须。

“你是梁祯?”官员语气平和,声音富有磁性。 

梁祯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上:“罪人正是,敢问尊者是?”

“本官幽州刺史,刘虞。”这话要换成从公孙强口中说出来,一定是鼻孔扬天上去了,声音大得恨不得让大秦国的贵族们也能听见。可从刘虞口中说出来时,却是静如止水,丝毫不见初得权柄者的趾高气扬。

“罪人梁祯,见过刘使君。”梁祯赶忙扑倒在地上,尊卑有别,他还是懂得。

“坐吧。”刘虞伸手一引道。

“谢使君。”

刘虞双手抓起案卷,在桌子上摊平:“案卷上说,你弃军而逃,本官问你,这是怎么一回事?”

“别着急,慢点说。”刘虞捧起一只尚冒着白汽的青瓷盅,抿了一口道,“本官不会冤枉任何一个人。”

难道,我有救了?梁祯当即大喜过望,连忙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也就是说,李将军的部曲,在覆没前的几天,就已经断粮了?”

“是的。赵长史曾与李将军吵过一架。罪人听说,为的就是粮尽是否退兵这事。”

刘虞点点头,伸手从桌案上取过另一份案卷,这案卷是前两天,从玄菟郡发来的,那个犯人也是因弃军自逃而被判斩首,刘虞同样让玄菟太守将人先送过来,按日子算,最早明天,就能到蓟县。

“那赵尚华部的溃灭,又是怎么一回事?”

梁祯于是又将那一晚发生的事,完完本本地复述了一次,当然射杀同袍之事,被他刻意隐瞒了下来。

刘虞静心听着,时不时点点头,但却从不打断梁祯的发言,一炷香后,梁祯基本复述完毕,

“那时的天,有多冷?”

“能冻死人,雪能到腿肚。”

“兵法云:盛夏、寒冬不出兵。赵将军不会不懂。”刘虞眉头一皱,“那你可曾听闻,赵将军为何执意在秋冬出兵?”

“罪人不曾听闻。”梁祯当然能猜到,赵苞在这个时间出兵,十有八九是受到来自更高层的压力,就像后世的杨镐那样。但这些话,可不是他这个级别的人能说的——妄言县官不知兵事,你这不是给全家人找死吗?

注1大秦:古称罗马帝国为大秦国。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辽左冰霜藏箭矢 第二章    借刀杀人谁能觉 第三章     薄酒几坛与君醉 第四章    人命关天岂儿戏(一) 第五章      人命关天岂儿戏(二) 第六章    死期将近全无觉(一) 第七章     死期将近全无觉(二) 第八章      泰山压顶难透气 第九章       行恶一生终遭报 第十章     目中无人终闯祸 第十一章      太平老道眉目慈 第十二章    将人当人看 第十三章      战争的理由 第十四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一) 第十五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二) 第十六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三) 第十七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四) 第十八章    军国大事西园谈 第十九章    暗箭何其多 第二十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一) 第二十一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二) 第二十二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三) 第二十三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四) 第二十四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一) 第二十五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二) 第二十六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三) 第二十七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四) 第二十八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五) 第二十九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六) 第三十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七) 第三十一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八) 第三十二章   虎穴狼窝寒人心(一) 第三十三章     虎穴狼窝寒人心(二) 第三十四章    尺牍一封路茫茫(一) 第三十五章        步步有坑 第三十六章     过把瘾 第三十七章      再出边墙(一) 第三十八章   再出边墙(二) 第三十九章    再出边墙(三) 第四十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一) 第四十一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二) 第四十二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三) 第四十三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四) 第四十四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五) 第四十五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六) 第四十六章(上)  运数杳渺谁能知(七) 第四十六章(下)  运数杳渺谁能知(七) 第四十七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八) 第四十八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九) 第四十九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 第五十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一) 第五十一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二) 第五十二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三) 第五十三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四) 第五十四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五) 第五十五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六) 第五十六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 第五十七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二) 第五十八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三) 第五十九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四) 第六十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五) 第六十一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六) 第六十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七) 第六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八) 第六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九) 第六十五章    收服 第六十六章  两个鬼才 第六十七章  整军经武 第六十八章   军情似火 第六十九章   出东门,不顾归 第七十章   布防 第七十一章    初战 第七十二章      坚守 第七十三章     斩将 第七十四章   对峙 第七十五章    枕戈待旦 第七十六章    畏死无损殉国志 第七十七章   浭水东岸会英豪(一) 第七十八章    浭水东岸会英豪(二) 第七十九章(上)  众正盈朝国事艰(一) 第七十九章(下)  众正盈朝国事艰(二) 第八十章   七尺之躯当许国(一) 第八十一章     七尺之躯当许国(二) 第八十二章    援军 第八十三章  奇计 第八十四章    破敌 第八十五章   斩将 第八十六章    收编 第八十七章   难题 第八十八章   危机 第八十九章   收心 第九十章     剿匪(一) 第九十一章     剿匪(二) 第九十二章   剿匪(三) 第九十三章      剿匪(四) 第九十四章   吴府 第九十五章     家事 第九十六章    选择 第九十七章     醉卧疆场为了谁? 第九十八章   马匪 第九十九章    捆绑 第一百章    泥沼 第一百零一章    自罚 第一百零二章    前路茫茫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