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   出东门,不顾归

小说:后汉长夜 作者:十年卧雪 更新时间:16小时前

二月的幽燕大地,寒风凌冽,白雪连绵,燕山脚下的大地上,不见一点绿色。

辰时,冷冰冰的朝阳方从东南方露头,上谷郡郡治,沮阳县中便是人声鼎沸,人们一边往城中心的郡衙、州衙处涌,一边高唱着: 

“出东门,不顾归。

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

郡衙之前的空地上,早已筑起一坐高坛,高坛上,王大志一身蓝袍,黑发飘飘,长剑闪闪。他俯视着台下,这些来自幽州各地的信徒,声泪俱下地吼道:“父老乡亲们,某自十余年前,跟随大贤良师张师,走遍天下一十三州,见过被抛弃于道旁的婴孩,见过独守空房的闺妇,见过倚门望儿的老母,也见过从军六十五载,却连亲人的最后一面都没能见着的老卒。

父老乡亲们,你们也一定读过官府的邸报,他们总是在说,开仓救济了某某乡村,帮助了某某矜寡,显得一副很仁慈的样子。但你们知道,为何这某某村落需要救济,为何有某某矜寡需要帮助吗?”

台下一片寂静,王大志“啪”“啪”地拍了两下手掌,土坛后,立刻有十数黄巾裹头的壮士押着七八个灰头土脸,却大腹便便,衣着华贵的中老年男人走到台中,这些人还没站定,便被一脚踢在脚弯处,当场“咚”“咚”“咚”地跪倒在地。

王大志一手扯起其中一人的发冠,长剑则指着另一人的太阳穴:“是他!是他,是他们!他们不用耕种,却享受着最上等的麦子,不用纺织,却穿着最昂贵的丝绸!”

“这是宁县的黄老爷,你知道他给佃农的租是多少吗?三十取二十九!三十取二十九啊,乡亲们。”王大志一把甩下这个中年人,那中年人立刻一头砸在地上,颤颤巍巍了半天,也支吾不出一个字来。

“没良心的狗东西!”台下传来一片谩骂声。

“这是代县的县令,他因开仓救济了李家村而被歌颂,但你们知道吗?他上任后,代县的税项,由十九项变成三十九项!李家村为什么需要救济?就是因为他!收刮干净了该村的最后一点种子粮!是种子粮啊,弟兄们!”

“断子绝孙的狗官!杀了他!杀了他!”土台下,围观者的情绪被扯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还有他,上谷郡的郡守。孙府君,您可有钱啊,两千万钱买个太守来当!相当于您几百年的俸禄了吧?哦,所以您将上谷郡的税收到四十年后,已经很仁慈了,我们还得直娘贼地感谢您对吧?”

“呃呃呃……饶……饶命啊……”孙府君口齿不清地喊着。

“还有你!我们尊敬的代王。恭喜你了,喜得第三十二个儿子。”王大志一把抓起那些人中间,衣着最华贵,脸上的淤青也最多的那人。

“乱……臣……贼……子……”大家从代王身上,终于见到了一点太祖高皇帝的影子,因为他是唯一一个, 敢于盯着王大志的眼睛的人。

“哈哈哈哈!听见了吗?乡亲们,他说我是乱臣贼子。”王大志疯癫地笑着,然后右手猛地扯起代王的衣襟,缺了尾指与无名指的左手一掌盖在代王眼前,“睁大你的狗眼看清楚了!”

“先父王立强,度辽营军候,十五年前死在夫馀人的箭下。八年前,鲜卑人入寇代国、上谷、渔阳三郡,我大哥王大富,二哥王大富,皆战死!而我的手指头,也是在八年前的战争中,被夫馀人砍断的!我是乱臣贼子,我还是乱臣贼子,直娘贼的,那你是什么!敢问代王,你可曾为这个国家,流过一滴血?做过一件事?!”

“乱……”

“啪”王大志一巴掌将代王拍倒在地。

“父老乡亲们。天宁年大旱,他们不减赋,不救灾,我们忍了,因为我那时,我们手头上,还有余粮。熹平年蝗灾,他们不放粮,还加税。我们也忍了,因为,我们还相信陛下的圣明。光和三年,大旱,可他们还要加税,我们也忍了,因为他们说要征讨夫馀。光和五年,大旱,蝗灾,我们都已经易子而食了。可这群直娘贼的,还要加税!父老乡亲们,他们这是在将我们往死路上逼啊!”

“是啊。”

“是啊。”

台下众人纷纷响应道,眼眶中,愤怒、哀伤相互交织。

“我们总在期盼,这群直娘贼的会良心发现,给我们减点租赋,让我们也能过几天好日子。殊不知,贪婪才是他们的本性!他们根本就没有将我们当人看过!”

“乡亲们,大贤良师已经于钜鹿南??县首倡义旗,他将带领我们,杀掉皇帝以及所有吃人不吐骨头的狗官!建立一个真正属于我们所有人的太平盛世。”

“乡亲们,跟着我们走,或许会死,但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妻子,不再被凌辱,都是为了我们的孩子,能够平平安安地长大,成人。”

“乡亲们,我知道你们在犹豫什么。你们在想,现在勒紧裤腰带,或许还能活下去,而跟我们走,将大概率会死是不是?”

“好,我告诉你们。五十年前,黄老爷家给佃农的租,是三十抽十,四十年前是三十抽十五,佃农们私下埋怨,但没有反抗,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还能活得三分像人样。三十年前,是三十抽二十,佃农们有怨言,黄老爷杀了几个最大声的,众人消停了,因为他们都怕死,尽管剩下的东西,已经不能让他们像个人一样活。”

“就这样,黄老爷一年年地升高租金,佃农们则愈发饥寒交迫,甚至冻死、饿死,但却依然没有人想反抗,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已经饿得连镰刀都拿不起来了!因此,只能任由黄老爷鱼肉!乡亲们,你们想这样吗?以现在的赋税来看,最多明年,你们就将饿得连镰刀也拿不起,然后,这群狗官,就会来抢你的屋子,烧你的田地,奸 淫 你的妻子,而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因为,你已经没有任何力气反抗了!你们愿意就这样儒弱地死去吗?”

王大志的话如同一把熊熊的火炬,将那台下人群胸中的热血“砰”的点燃,只见他们齐齐举着手高声的嘶吼着:“不愿意!不愿意!”

“咚咚咚咚咚”事先安排好的鼓手立刻用尽全身力气,敲着牛皮鼓。鼓声如雷,将台下众人的情绪彻底引至最高潮。

“很好,现在,我就让你们看看,这群平日无恶不作的狗官,究竟有多卑鄙,多虚弱!”王大志长剑一指,高声喝道,“来人,将他们砍了祭旗!”

一声怒吼,穿云裂石,仿佛天空中飞下一道雷霆,震碎了沮阳县的宁静,也照亮了众人眼前的道路!

光着臂膀的刽子手猛地往砍刀上喷了一口酒,赶在酒液落地之前挥刀,手起刀落,黄老爷便已人头落地,刽子手飞起一脚,将人头踹至台下:“这是黄老爷的狗头!”

余下的几人的心理防线及时崩溃,一个个惊恐万状魂飞魄散,接连栽倒在台上,更有一人匍匐着趴过来紧紧的抱着王大志的脚,边舔着他布满泥垢的靴子,一边摆尾求饶。

“呦呵,原来是代王啊,你不是刚还很神气的吗?”王大志一脚将代王踹飞,迎风而立,蓝衣飘飘,朝阳正好照在他身后,让他看起来,就像是刚下凡的天神,“乡亲们,你们看见了吗?他们在颤抖,他们在求饶,他们比我们想象的都要脆弱,只要我们拧成一股绳,就能让他们,为他们过去所做的一切恶行,还债!”

刽子手接二连三地挥刀,将县令、孙府君乃至代王的头都给砍了下来。

“乡亲们。这是代王的脑袋,你们都见证了他的死亡,官府绝不会放过这里的所有人,所以,你们要么,拿起手中的武器,跟我们一并,去建造一个真正属于我们的太平盛世,要么,缩在家中,等着被狗官拿去车裂!你们怎么选?”

奸佞蛀虫的血,终于唤醒了众人体内的血性与兽性,只见众人纷纷举起手中的一切物什“愿随大贤良师死战到底!”的呼声响彻云霄。

“愿随大贤良师死战到底!”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在王大志的带领下,所有人都狂笑着高举手中的各种武器齐声怒吼,这排山倒海的呼声,仿佛要将天空撕开一个大洞,大地扯开一条深沟,成千上万的木棍、锄头、镰刀、菜刀在日光下散发着一片寒光。

看着台下的一切,王大志的嘴角,升起一丝讥笑,然后他疾步离坛,直奔郡衙而去。

郡衙之中,早就聚集了百十黄巾军汉,人人身披从汉军身上缴获而来的甲胄,却都不带头盔而是以黄巾代替。这些人一见了王大志,立刻先以手加额,再深深一躬身:“渠帅。”

“宗员可有动作?”王大志边颔首回礼,边用急切的语气问道。

“据我等探知,官军于幽州总兵力为一万两千人,其中,八千人位于玄菟以东。玄菟以西,只有不到四千官军,且大都布置于蓟城、古北口、卢龙塞、冷口等地。其余地方,兵力薄弱。”

“我师送来消息,让我们尽快攻占蓟城,然后南下冀州,与他们汇合。”王大志听罢手下的汇报,补充了一句,“所以,我们需要派遣一支兵力,前往右北平郡土垠县,阻止两辽官军西进支援。”

“渠帅,末将愿往!”众黄巾军汉中,立刻闪出一将。王大志定睛一看,只见此人生得虎背熊腰,豹头虎须,正是代国赫赫有名的大力士相三臣。

“好,本帅命你为东营总旗官,领兵两万,务必在土垠县截住南下的官军。”

“末将定不辱使命!”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辽左冰霜藏箭矢 第二章    借刀杀人谁能觉 第三章     薄酒几坛与君醉 第四章    人命关天岂儿戏(一) 第五章      人命关天岂儿戏(二) 第六章    死期将近全无觉(一) 第七章     死期将近全无觉(二) 第八章      泰山压顶难透气 第九章       行恶一生终遭报 第十章     目中无人终闯祸 第十一章      太平老道眉目慈 第十二章    将人当人看 第十三章      战争的理由 第十四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一) 第十五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二) 第十六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三) 第十七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四) 第十八章    军国大事西园谈 第十九章    暗箭何其多 第二十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一) 第二十一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二) 第二十二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三) 第二十三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四) 第二十四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一) 第二十五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二) 第二十六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三) 第二十七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四) 第二十八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五) 第二十九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六) 第三十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七) 第三十一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八) 第三十二章   虎穴狼窝寒人心(一) 第三十三章     虎穴狼窝寒人心(二) 第三十四章    尺牍一封路茫茫(一) 第三十五章        步步有坑 第三十六章     过把瘾 第三十七章      再出边墙(一) 第三十八章   再出边墙(二) 第三十九章    再出边墙(三) 第四十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一) 第四十一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二) 第四十二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三) 第四十三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四) 第四十四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五) 第四十五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六) 第四十六章(上)  运数杳渺谁能知(七) 第四十六章(下)  运数杳渺谁能知(七) 第四十七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八) 第四十八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九) 第四十九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 第五十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一) 第五十一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二) 第五十二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三) 第五十三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四) 第五十四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五) 第五十五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六) 第五十六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 第五十七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二) 第五十八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三) 第五十九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四) 第六十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五) 第六十一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六) 第六十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七) 第六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八) 第六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九) 第六十五章    收服 第六十六章  两个鬼才 第六十七章  整军经武 第六十八章   军情似火 第六十九章   出东门,不顾归 第七十章   布防 第七十一章    初战 第七十二章      坚守 第七十三章     斩将 第七十四章   对峙 第七十五章    枕戈待旦 第七十六章    畏死无损殉国志 第七十七章   浭水东岸会英豪(一) 第七十八章    浭水东岸会英豪(二) 第七十九章(上)  众正盈朝国事艰(一) 第七十九章(下)  众正盈朝国事艰(二) 第八十章   七尺之躯当许国(一) 第八十一章     七尺之躯当许国(二) 第八十二章    援军 第八十三章  奇计 第八十四章    破敌 第八十五章   斩将 第八十六章    收编 第八十七章   难题 第八十八章   危机 第八十九章   收心 第九十章     剿匪(一) 第九十一章     剿匪(二) 第九十二章   剿匪(三) 第九十三章      剿匪(四) 第九十四章   吴府 第九十五章     家事 第九十六章    选择 第九十七章     醉卧疆场为了谁? 第九十八章   马匪 第九十九章    捆绑 第一百章    泥沼 第一百零一章    自罚 第一百零二章    前路茫茫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