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破敌

小说:后汉长夜 作者:十年卧雪 更新时间:16小时前

宗员端坐在军帐正中,刚毅的脸庞上不见一点神色,他面前的帅案上,平放着一柄剑鞘描金,剑身一面刻着腾飞的蛟龙,一面刻着展翅的凤凰的铁剑,剑刃末端,还刻有“尚方斩马”四个大字。 

这把天子御赐此剑之下,压着两卷血淋淋的军书,都是骑驿用自己的刀和血,从黄巾军汉手中抢回来的。军中上记载着的,是血腥之息不减分毫的伤亡情况。

“将军,王贼作乱至今,我军死伤五千有余,更有刘、程、申三个司马殉国。梁司马又送来急报,称土垠遭蛾贼大军围城,形势万分危急。刘使君想知道,将军有何打算?”

宗员脸色阴沉地将吏员的话听完,然后一手拍在帅案上,再狠狠一捏,接着才“唉”地长叹一声:“幽州黄巾不下六万之众,又得冀州北部两万黄巾策应,某虽领北军一万五千,并幽州刺史部军马一万二千,却被分隔两地,难啊。”

原来,当日汉帝决议将北军五营交给宗员指挥后,北军五营便在北军中候马翼的率领下,渡河北上,怎知刚到邺城,就遇上了“神上使”张程的十数万大军,双方于是在邺城一带展开对峙。

可这邺城,在冀州最南部,而宗员所在的蓟城,却远在幽州,两者之间,不仅隔着上千里的道途,更隔着天公将军张角亲自率领的二十多万黄巾军!以现在的通讯手段,宗员的军令,根本就无法送到马翼手中。

因此,现在最好的解决之法,应该是让北军配合冀州刺史部的兵马,讨平实力最为强劲的冀州黄巾。但问题来了,北军五营,是互不统属的,各应校尉地位相当,且都仅能管理本营的兵马,马翼虽是北军中候,却并非这五人的上级,手中更无调动一兵一卒的权力,他的职责,仅是监察五营兵马。

今次,他之所以能统兵北上,完全是因为,北军的实际指挥者宗员在幽州,朝廷需要一个人,将北军交到宗员手中而已。因此,五营校尉仅在北上这一事上,会遵守他的命令,而在其他的任何方面,却无遵从他将令的义务。

至于冀州的将领,则更不必说,私自指挥禁卫北军,那可是要诛九族的事!谁有这个胆子?因此,非常“有趣”的一幕发生了,冀州刺史部的兵马,被十余万之众的冀州黄巾揍得哭爹喊娘,求援的军书一封急切过一封,而拥有天汉最强战力的北军五营,却是一味在作壁上观。

至于幽州,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王大志统领四万黄巾军众,将蓟城围了个水泄不通,要不是刘虞当政的这一年多以来,减赋开仓,打压豪强、关爱矜寡,又一力调和汉民与归附的胡民之间的矛盾,在蓟城百姓之中,颇有声望,故而全城上下同仇敌忾,这蓟城,恐怕也早跟沮阳城一般,被黄巾军夷为平地了。

另外,新丧了明思王的夫馀人也没有闲着,据斥候回报,新即位的依台王正率领两千御前灵侍并过万的部落联军,屯驻在离卢龙塞仅三百五十里的奔牛原上。虽说,夫馀人派了使者来表示,屯兵奔牛原,是为了应对鲜卑人在映日河一带的挑衅。然而,刚在夫馀人手上栽了大跟头的幽州军民,还有哪个敢信他们的鬼话啊?

最后,则是土垠县的战报,宗员的斥候回报说,王大志手下的总旗官相三臣,带了不下两万人去土垠搞拆迁,虽有梁司马、公孙长史、刘义士的拼死抵抗,然而他们的部曲加一块,也不过千五之众,且已死伤大半,若宗员再不出兵,只怕这卢龙道,真的要被相三臣给断了。

“戏校尉。”宗员从帅案上摸出一支令箭,“听令!”

“末将在。”

“即刻整训虎、豹、狼三部骑士,明日一早,拔寨向东,全力攻打叛军相三臣部。”

“诺!”戏校尉领命而去。

吉从事一脸忧色地看着宗员:“将军,这蓟城被围多日,我军却拔寨向东,这……”

“土垠在蓟城东北,且被蛾贼大军围困,我军若救援蓟城,倘若相三臣率部南返,我军将腹背受敌。”

“相反,若我军攻黄巾相三臣部,王贼便会掂量,是救土垠城外的两万蛾贼,还是继续围攻唾手可得的蓟城。他掂量的时间,足够我军砍掉相三臣的脑袋了。”

“况且,蓟城城防坚固,蛾贼乌合之众,有个鸟的攻城器械?”

吉从事慌忙摇头道:“将军,可刘使君,毕竟是朝中重臣,宗亲之后。我等若舍他而救土垠,哪怕只是耽搁了一两日,传出去,恐怕也……”

“陛下将禁卫北军都交给了我,我自当以国事为重,不负陛下之托,尔等勿要再言。”

与宗员一样愁眉不展的,还有他最大的对手王大志本人。

王大志虽统领着人数多达四万的幽州黄巾,然而这些人中,多是老弱之人,能战的能有两万已是顶天了。而这蓟城又偏偏是幽燕重镇,自先秦时代开始,便一直是中原各国抵御北狄的重心,城高而坚,王大志的部队,是拿蓟城一点办法也没有。

“相总旗官那边战况如何了?”部队已经停止攻城两天了,可王大志却依旧想不出任何办法,能从这蓟城上刨下一块砖来,于是他索性将注意力转移到相三臣那边。

“禀渠帅,相总旗官已经进抵土垠城下,正在攻城。”

王大志眉头一拧,缺了两根手指的左手猛地一握冰凉的剑柄:“怎么还没攻下来?”

“本来前天就该打下来了,可是官军总在最后时刻,派来援兵。不过据相总旗官回报,我军已歼灭官军三个别部,重创一个别部,累计斩首一千四百级,官军死伤,当在三千以上。”

“如果没有宗贼的四千凉州兵,在一旁虎视眈眈,我会嘉奖他。”相三臣猛地给了舆图一拳,“姓宗的带着四千铁骑,在渔阳县引而不发,跟凉州兵野战,我们就是在自寻死路!”

“报!”忽地一个小旗闯门而入,他冲得太急了,以至于几乎撞到王大志面前,方才站住,以手抚额道:“禀渠帅,宗贼的大营中,号角连声,隐有拔营迹象。”

“拔营?什么时候的事?”

“两个时辰以前,是那边的兄弟,快马传来的。”

“宗贼今天动身,是想打谁?”大帐中的各个总旗官、护旗将都吓了一跳,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众人没有注意到,王大志脸上的神色,沉的,就像夫馀地的冬天的乌云一样,压得人,喘不过哪怕一点气来。

“命令全军,收拾行囊,随时准备动身。”良久,王大志才轻轻地拍了拍桌案,本来声如洪钟的他,说这话时,却是细若蚊吟。

“幽州的天,要变了。我们要南下。”

“南下?渠帅?”

“幽燕之地,一马平川,我们若不能抢在宗贼行动之前,攻下坚城以据守,往后,就更别想打得过他了。”

一个总旗官壮着胆子问了句:“那渠帅,我们要去哪?”

“冀州,跟天公将军汇合。”

“那……那攻打土垠的弟兄呢?”

“救不了啦。”王大志颓然地躺在胡床上,闭上了疲惫的眼睛,“再不走,我们都得死。”

一众总旗官、护旗将愁眉苦脸地离开了大帐,他们有的人,在咒骂渠帅的软弱,有的人,则开始思索今后将何去何从。不过,无论他们现在如何是想,当六天后,已经踏上冀州大地的他们,听到相三臣部全军覆没的消息时,他们心中,无不对王大志充满了感激。

宗员麾下的凉州兵,全是一人双马的骑兵,故而行进速度极快,辰时从渔阳县启程,酉时便到了浭水东岸。

早有斥候将这消息飞马报给相三臣。相三臣刚在公孙瓒的碎铁剑下得脱,正在大帐中喘着粗气,一听到这消息,立刻吓得面无人色。赶忙领着七八个护旗将并三十骑士,飞马往浭水而去。

怎知,他们还没到达浭水,便听见浭水边上,人声鼎沸,火光冲天,壮着胆子上前一看,原来,宗员的先头部队已经渡过浭水,正在浭水西岸,建立营寨,准备接应大部队渡河。

“快,立刻传令刘护旗,让他立刻率领八千健儿,全速赶到浭水!快!”

“诺!”传令兵赶忙打马而去。

一个护旗将傻头傻脑地问道:“总旗官,现在天色已晚,为何不等明天再开战?”

“明天?官军全是骑兵,若等他们全部渡河,这一马平川之地,我们拿头来抵挡?只能趁夜!趁他们刚渡河,立足未稳之际,全力攻击,将他们赶回浭水西岸,我们才有胜算!”

刘凡尘的执行力高得惊人,一个时辰不到,便领着前锋三千余人,赶到离浭水三里远的地方,开始列阵。黄巾军汉也一并点火把,放出冲天的火光,一来驱散夜晚的寒凉,二来也力求在开战前,在阵势上,压过面前的官军一筹。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辽左冰霜藏箭矢 第二章    借刀杀人谁能觉 第三章     薄酒几坛与君醉 第四章    人命关天岂儿戏(一) 第五章      人命关天岂儿戏(二) 第六章    死期将近全无觉(一) 第七章     死期将近全无觉(二) 第八章      泰山压顶难透气 第九章       行恶一生终遭报 第十章     目中无人终闯祸 第十一章      太平老道眉目慈 第十二章    将人当人看 第十三章      战争的理由 第十四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一) 第十五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二) 第十六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三) 第十七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四) 第十八章    军国大事西园谈 第十九章    暗箭何其多 第二十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一) 第二十一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二) 第二十二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三) 第二十三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四) 第二十四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一) 第二十五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二) 第二十六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三) 第二十七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四) 第二十八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五) 第二十九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六) 第三十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七) 第三十一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八) 第三十二章   虎穴狼窝寒人心(一) 第三十三章     虎穴狼窝寒人心(二) 第三十四章    尺牍一封路茫茫(一) 第三十五章        步步有坑 第三十六章     过把瘾 第三十七章      再出边墙(一) 第三十八章   再出边墙(二) 第三十九章    再出边墙(三) 第四十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一) 第四十一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二) 第四十二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三) 第四十三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四) 第四十四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五) 第四十五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六) 第四十六章(上)  运数杳渺谁能知(七) 第四十六章(下)  运数杳渺谁能知(七) 第四十七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八) 第四十八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九) 第四十九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 第五十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一) 第五十一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二) 第五十二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三) 第五十三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四) 第五十四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五) 第五十五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六) 第五十六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 第五十七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二) 第五十八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三) 第五十九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四) 第六十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五) 第六十一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六) 第六十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七) 第六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八) 第六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九) 第六十五章    收服 第六十六章  两个鬼才 第六十七章  整军经武 第六十八章   军情似火 第六十九章   出东门,不顾归 第七十章   布防 第七十一章    初战 第七十二章      坚守 第七十三章     斩将 第七十四章   对峙 第七十五章    枕戈待旦 第七十六章    畏死无损殉国志 第七十七章   浭水东岸会英豪(一) 第七十八章    浭水东岸会英豪(二) 第七十九章(上)  众正盈朝国事艰(一) 第七十九章(下)  众正盈朝国事艰(二) 第八十章   七尺之躯当许国(一) 第八十一章     七尺之躯当许国(二) 第八十二章    援军 第八十三章  奇计 第八十四章    破敌 第八十五章   斩将 第八十六章    收编 第八十七章   难题 第八十八章   危机 第八十九章   收心 第九十章     剿匪(一) 第九十一章     剿匪(二) 第九十二章   剿匪(三) 第九十三章      剿匪(四) 第九十四章   吴府 第九十五章     家事 第九十六章    选择 第九十七章     醉卧疆场为了谁? 第九十八章   马匪 第九十九章    捆绑 第一百章    泥沼 第一百零一章    自罚 第一百零二章    前路茫茫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