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四)

小说:后汉长夜 作者:十年卧雪 更新时间:1天前

“哦,来了来了。”章阿柳大声应答着,然后低头对梁祯道,“这张师来了,全村人都得去,你们俩就现在这歇会儿,万万不可露面。”

梁祯当然不会反对,当即道:“我们都听伯母的。”

躺在里屋的黑齿影寒也听到了外面的喧嚣,但她的身体,却不允许她去一探究竟,只好逮着梁祯问:“外面怎……怎么……这么吵?”

“太平道的张师来了。” 梁祯说着轻轻地托起黑齿影寒的脊背,将她扶了起来,然后将那只很有质感的褐色木碗递到她嘴边,“来,喝点。”

黑齿影寒微一皱眉:“清……太平道?”

“就是一蛊惑人心的邪说。”

梁祯叹了口气:“唉,除了伯母,这村人几乎都信。我有点后悔,把你带到这里。但又不知道,哪里,才能安安静静地养伤。”

被褥忽然动了,一只略显苍白的手从里面伸出,搭在梁祯手上:“放心吧,我……能保……保护好自己。”

窗外喧嚣渐盛,窗内却安静得很,因为两人的五官六觉,已经全部用在对方身上,再难分出一丝,去给窗外的喧嚣。

梁祯在村里休息了一晚上,直到次日五更天,方才抢在张师出门前,踏着凌晨的星光,策马而去。

从令支县到蓟城,不惜马力的话,要差不多十天时间。但梁祯走得特别慢,多花了足足一倍的时间,才回到蓟城。与往昔相比,这座百年雄城沧桑了不少,在残阳的照射下,就如同一个行将入木的老人,痴痴地看着遥远的中原。

不知什么原因,今天等在城门外准备排队入城的队伍几乎消失了,因而梁祯甚至不需亮出武官的身份,也能不受阻滞地进入城门。

青石板铺成的市街面上,不见一个行人,两旁那曾经客如云集的商肆,如今也是门可罗雀,仅剩的看铺伙计,慵懒地趴在柜台上,只是时不时地伸出手,驱赶一下贪婪的苍蝇。

“兄弟,问个事。”梁祯走进一间果肆,这间无人问津的果肆,在年初可是要排半个时辰的队,才能入内采买的。

伙计一见梁祯亮出腰牌,再打量了一眼他的衣着,脸“刷”的一声就绿透了,赶忙跳起来,弓着腰满脸堆笑地问道:“呃。军……军爷,您……您有什么……需……需要的吗?”

梁祯压根就没打算采买,因而直接开门见山道:“最近的生意是怎么一回事?怎么冷清了这么多?”

“呃……呃……军爷,您,您是有所不知啊。”伙计的腰弓得更厉害了,“今……今年收成坏……赋税……又……又重……所以,都,都没人买东西了。”

“原来如此。”梁祯点点头,伙计的说法倒与他这一路的所见所闻颇为相似,“叨扰了。”

“哪里哪里。”

出了集市,梁祯便直奔州衙而去。

但出乎意料的是,梁祯还没有见到州衙的样,就被甲士给拦了下来。这些甲士,无一不身披圆领扎甲,铁罩遮面,只露出一双寒光闪闪的眼睛。而且,他们的站位也很是讲究,刀牌在前,长戟居中,拒鹿后,还列着一队弓弩手。别说梁祯一人了,就是给他二十甲骑,都不一定能冲过去。

“我是宗将军帐下文书。”梁祯跳下马,掏出腰牌交与带头的甲士。

“外出做什么?什么时候出去的?”甲士接过腰牌仔仔细细地看了个遍,却没有递还梁祯。

梁祯掏出军书,交给甲士:“奉命外出,现事毕复命。”

甲士接在手中,一字一句地读着,最后又仔细地对过了军书末尾的军印,才将军书与腰牌交还梁祯,拱手道:“文书莫怪,我等也是奉命行事。”

“怎么会,怎么会。”

从这里到州衙,本来也就是两百步的路途,可梁祯足足被查了三次,耽搁了整整一刻钟,才得以进入州衙。

州衙内,梁祯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吉从事,此刻他刚从宗员的公厅中退出来,眉目飞扬,不知是被嘉奖了,还是自己的什么建议被宗员采纳了。

“吉从事。”梁祯拱手行礼,正想问他是何事这么开心。可吉从事却并不理会他,径直从梁祯面前走过,似乎并不曾见到他一样。

梁祯藏在左掌后的右手狠狠一握,被故意无视的感觉,令他很不爽。

还是先去见见将军吧,他对自己还是挺不错的。梁祯想着敲响了公厅的门。

跟一年前相比,宗员老了不少,发际线上移了一个半指节,剑眉、戟须都像染了一层霜一般。那宽宽的肩胛、笔挺的脊梁,也缩了,弯了。

“将军。”

“哦?梁卿,你可回来了,累坏了吧?”宗员闻声放下笔,抬起头,换上一副不怎么平易近人,但却令人心生暖意的笑容。

“多谢将军关心,属下不累。”梁祯再次拱手。

“回来就好,哎呀,你上次差人送回来的舆图,对我军是益处不少啊。”宗员笑呵呵地讲着。

梁祯心头一松,如此说来,李雕儿等人应该是安全回来了,因为在去鱼肚谷侦察时,梁祯就与他们约定,如果三天之内,不见他们回音,李雕儿就带人返回上障。但紧接着,梁祯又眉头一皱,如果李雕儿等人都还活着,那黑齿影寒盗用豹子身份一事,就更容易被揭穿了。

“能替将军效劳,是属下的荣幸。”

没想到梁祯的逢迎,换来的却是宗员严肃的指正:“是替大汉尽忠。”

宗员的话,有两种解释,以君子之心来猜,就是要梁祯一心为国,不能存私。以小人之眼来看,就是说,想替将军效劳,你梁祯还不够格。梁祯倾向于第一种,因为宗将军给人的感觉,确实要比崔平、公孙贵之流要好太多。

梁祯赶忙赔礼并纠正自己的说辞:“替大汉尽忠。”

“梁卿,你这一路走来,路上,可有发现什么不对劲?”

梁祯眉头一皱,宗员这话,倒是让他有点猝不及防。

“不知将军所指,是否太平道一事?”

宗员坐回原处,左手揉着右手手腕:“说来听听。”

梁祯还不习惯跟宗员这种高官说那么多话,因而支吾了两三秒才成功开口道:“属下回来时,但见沿途郡县,多有太平道人筑坛行法事,乡民信者颇多。若有心怀叵测之人居中挑拨,恐成大患。”

宗员像是在思考什么,直到梁祯说完已有一炷香的时间,他才突然开口道:“梁卿可有去过集市?”

“有,但集市货肆大多闭门,仅有数家,亦是门可罗雀。属下问过伙计,说是今年大旱,故而生意减少。”梁祯当然不会将伙计“今年大旱,但赋税不减反增”的原话说出来,因而只是点到即止,他知道,经验丰富的宗员,一定能听出自己的弦外之音。

果然,宗员听出了梁祯的弦外之音,而且也用“弦外之音”给他出了一道题:“前日,尚书台发了邸报,要求各州征发恶少年入伍。幽州的员额是八千,不知梁卿可否愿意负责玄菟、辽西、辽西三郡征发事宜?”

“属下定当不辱使命。”梁祯当即施礼,表示对将军信任的感谢,然后略一皱眉,因为他还没弄明白,宗员如此行为背后有无深意。

“梁卿,这恶少年不比良家子。他们好勇斗狠,目无纲常。你大约需要多少甲士,辎重?”

如果说前一句话是交代任务的话,那这句话就是在给资源了。梁祯虽没多少年的工作经验,但也明白,资源的多少,将直接决定任务的成败。于是梁祯当即报大数:“大概需要两百甲士。”

宗员自然不会同意,因为他手上,总共就四千甲士,要是梁祯一人就要走两百,那还得了?

“梁卿,这三郡,虽然民风彪悍,但也不至于这么多吧?”

“回将军,此三郡乃抵御夫馀前哨,民风彪悍,且今年旱灾,受灾最重,恶少年颇多,若甲士去少了,恐怕……”

宗员眯着眼来摇头,一副“不听不听,我就不听”的样子,接着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一个屯。”

若是换做吉从事等宗员的老部下,保准还会继续跟宗员再讨价还价一翻,以求最大量地获取资源,但梁祯却就此打住,一来,他跟宗员还不熟,不知此人的界限在哪,生怕过了头,影响到自己在他心中的评价,二来,作为资历最浅的幕僚,梁祯也需要一次在资源不怎么充足的情况下仍出色完成工作的事迹,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属下,定当全力以赴。”

辞别宗员后,梁祯当即拿着军书去跟主薄、军司马等人接洽,以便尽快落实启程日期。如此着急,一来是他牵挂着黑齿影寒,二来是因为,在蓟城,他是孤家寡人,刘虞和宗员的层次太高,他攀不上,而地位与他相当的吉从事等人,又永远对他板着一张脸,不肯接纳他。

既然如此,与其终日在此受排挤,还不如早点回辽西,眼不见心不烦呢。

注1中原:据古称河南及其附近之地为中原。蓟城位于今河北,故称遥望。 

注2 市:在实行坊市制度的历史时期中,坊和市是严格区分开的,两者之间,常有高墙相隔。其中坊是住宅区,市是交易区。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辽左冰霜藏箭矢 第二章    借刀杀人谁能觉 第三章     薄酒几坛与君醉 第四章    人命关天岂儿戏(一) 第五章      人命关天岂儿戏(二) 第六章    死期将近全无觉(一) 第七章     死期将近全无觉(二) 第八章      泰山压顶难透气 第九章       行恶一生终遭报 第十章     目中无人终闯祸 第十一章      太平老道眉目慈 第十二章    将人当人看 第十三章      战争的理由 第十四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一) 第十五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二) 第十六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三) 第十七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四) 第十八章    军国大事西园谈 第十九章    暗箭何其多 第二十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一) 第二十一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二) 第二十二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三) 第二十三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四) 第二十四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一) 第二十五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二) 第二十六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三) 第二十七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四) 第二十八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五) 第二十九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六) 第三十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七) 第三十一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八) 第三十二章   虎穴狼窝寒人心(一) 第三十三章     虎穴狼窝寒人心(二) 第三十四章    尺牍一封路茫茫(一) 第三十五章        步步有坑 第三十六章     过把瘾 第三十七章      再出边墙(一) 第三十八章   再出边墙(二) 第三十九章    再出边墙(三) 第四十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一) 第四十一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二) 第四十二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三) 第四十三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四) 第四十四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五) 第四十五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六) 第四十六章(上)  运数杳渺谁能知(七) 第四十六章(下)  运数杳渺谁能知(七) 第四十七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八) 第四十八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九) 第四十九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 第五十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一) 第五十一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二) 第五十二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三) 第五十三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四) 第五十四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五) 第五十五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六) 第五十六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 第五十七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二) 第五十八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三) 第五十九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四) 第六十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五) 第六十一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六) 第六十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七) 第六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八) 第六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九) 第六十五章    收服 第六十六章  两个鬼才 第六十七章  整军经武 第六十八章   军情似火 第六十九章   出东门,不顾归 第七十章   布防 第七十一章    初战 第七十二章      坚守 第七十三章     斩将 第七十四章   对峙 第七十五章    枕戈待旦 第七十六章    畏死无损殉国志 第七十七章   浭水东岸会英豪(一) 第七十八章    浭水东岸会英豪(二) 第七十九章(上)  众正盈朝国事艰(一) 第七十九章(下)  众正盈朝国事艰(二) 第八十章   七尺之躯当许国(一) 第八十一章     七尺之躯当许国(二) 第八十二章    援军 第八十三章  奇计 第八十四章    破敌 第八十五章   斩将 第八十六章    收编 第八十七章   难题 第八十八章   危机 第八十九章   收心 第九十章     剿匪(一) 第九十一章     剿匪(二) 第九十二章   剿匪(三) 第九十三章      剿匪(四) 第九十四章   吴府 第九十五章     家事 第九十六章    选择 第九十七章     醉卧疆场为了谁? 第九十八章   马匪 第九十九章    捆绑 第一百章    泥沼 第一百零一章    自罚 第一百零二章    前路茫茫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