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再出边墙(三)

小说:后汉长夜 作者:十年卧雪 更新时间:1天前

“他们砍断死者的双腿,这样,他们就无法走入来世;他们挖去死者的眼睛,这样,他们的怨灵,就无法复仇;他们剖出死者的心脏,来回报保佑他们大胜的神灵;他们将死者的头颅堆成京观,以炫耀自己的武功。”

“他们将士兵的尸体砌成祭坛,然后在祭坛上面,活活剖出军官的心脏。”

“他们将投降的人分成两队,强迫他们挖坑,然后通过抽签决定生死。”

“他们骗抽到长签的人说,埋了你抽到短签的袍泽,你就能回家了。”

“可当抽到长签的人满怀希望地弄死了自己的袍泽后。”

“他们就掏出铁钩子,捅穿长签者的肋骨,将他们变作奴隶。”

“如果你是个将军,他们会给你找个漂亮的妻子,还会封你为豪民,给你一群牛羊。”

“若你只是个军士,那你最好战死沙场,因为只有这条路,才不会有痛苦。”

左延年的话,就如同咒语一般,在梁祯的脑海中,一遍遍地回荡着,每回荡一次,准能在梁祯心中,掀起更大的波涛。

距离从战场遗址中穿过已经整整一天了,然而梁祯的内心,还远没能平息下来:早知道,就该听杜尔的,有多远,绕多远。

傍晚,如血的残阳刺进梁祯的视网膜,在它的刺激之下,梁祯崩溃了:“我只是个军士,我只是个军士,我只是个军士!!!”

梁祯突如其来的怒吼,吓住了所有的斥候,当下就有人悄悄议论道:“文书莫不是撞邪了吧?”

“很可能,我见过一个。早上还好好的,晚上突然就疯了,大喊大叫。最后一个人冲进了大漠里。”

杜尔立刻翻身下马,扑倒在地,神色虔诚地用自己部落的语言,吟诵着什么。

“扎营!”李雕儿立刻策马上前,一把抢过梁祯手中的缰绳,回头对大眼胡儿等人道,“扶文书下马。快!”

大伙先后翻身下马,先在营地中间插上一根碗口粗的木桩,接着将驮马与骑乘马驱赶到营地外围,恰好围成一个圆圈,将人以及那十来匹地位最高的战马都“包裹”在内,随后又将马儿们的缰绳都捆到这木桩上。这样一来,一个圆阵就结成了,即使突然与夫馀游骑或马匪遭遇,斥候们也可以借此挡上一阵子。

“文书,要不来点压压惊?”豹子递过来一只羊皮囊。

“谢谢。”梁祯接过来,毫不客气地牛饮三口,然后用力一擦嘴唇。

李雕儿用钢盔盛来一碗稀粥,用铜勺拌了拌,随后将满满一勺粥递到梁祯嘴边。

“我能自己来。”梁祯推却道,“不过还是谢谢你。”

于是李雕儿就将铁盔及铜勺一并递给梁祯,自己则再去取来一份:“文书,我有一事不明,不知当不当问。”

“尽管问。”梁祯双臂一张,做出一个坦荡的样子。

“以文书的才学,去郡里混个功曹也并非难事,不知文书为何,要走这最险之途?”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梁祯说谎的功夫,也是大见增长,只见他的表情,一点点地变得严肃起来:“因为多年前,家父就战死在这,我要替他报仇。”

李雕儿他们看梁祯的神情中,多了几分亲切。正所谓人以群分,斥候们中的许多人,都跟梁祯有着相同的经历,他们的父辈或许就是死于外虏的马刀之下,因而自基因中,就对外虏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而与他们有着相似经历的梁祯,自然也就被他们所接纳了。

此时,已经接近南苏河河谷,当日大军就是在这里转向往东行的。而按照计划,梁祯等人也应该向东走,以探明古城四周的情况,以供宗员决断。

“文书,前方十里路,有农田!”半个时辰前出发探路的斥候回来禀告道。

“农田?”梁祯暗自吃惊:这夫馀人竟然还搞起了农耕?

“舆图!”

李雕儿立刻从随身的布袋中取出羊皮舆图,在地上摊开,梁祯三两下就在舆图上找到了他们所在的位置,然而斥候口中所说的农田以及一定存在的农耕区,这舆图上,却全没有标注。

“有田就意味着有聚居点,这聚居点离南苏河谷又是如此之近。可这舆图上,却并未提及。”梁祯边说,边遥遥望着东方地平线上那连绵的山峦,“雕儿,我觉得,我们应该先去探查一翻为妙。”

“想一块了。”李雕儿略微严肃地点点头,“这舆图要是出错,日后可是要吃大亏的。”

刚完成祈祷的杜尔起身道:“但我们不能就这样进去。”

“杜尔此话何意?”

“我们得换身衣服。”杜尔说着用手揪了揪自己的衣襟,“得换一身与这个部落相差无几的。”

“嗯,若想靠得足够近,也不能太过招摇。”梁祯深以为意地点点头。

见梁祯如此说,李雕儿立刻吩咐道:“豹子,你去挑两个精干点的兄弟。”

“诺。”

按照李雕儿的思路,侦察之事,兵在精而不在多。因而他只挑了三个弓马最为娴熟的斥候出来。由自己带领,准备去侦察,但梁祯坚持要李雕儿留下来,自己带人去。李雕儿劝阻了一遍后,便顺水推舟地应了,不过劫道抢衣的事,他还是没让梁祯去做——梁祯毕竟是他们的上司,又是读书人。怎可以做这种事?

李雕儿是早上带着四个人去的,一直到星光璀璨、明月高悬时才回来,不过跟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一大股属于牧群的骚 味。梁祯定睛一看,好家伙,这些人还真把自己当强盗了。

“你这怎么还赶着十来只羊来了?”梁祯迎上前,抬起头对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李雕儿吼道。

“我们也来当一把牧民。”李雕儿调皮地眨眨眼,“来,今晚加道菜。”

见有肉吃,在坐的人无不双眼发光,将火烧得越来越旺之余,也似乎将自己的身份给忘了个一干二净。众人吃饱喝足后,又美美地睡了一觉。

出身于凉州的斥候们,很多在从军之前,就是牧民,因此放牧对他们而言,没有一点困难,而梁祯,则将那顶象征地位的兽皮毡一戴,就足以掩盖住不会放牧的破绽了。

大眼胡儿入戏最快,他在附近寻来几块石头,撞在口袋中,见哪头羊跑开了,就往那抛一块石子,将羊给赶回来。

因交通的落后,汉人对夫馀地是知之甚少,而人对了解得越少的东西,就越容易产生偏见。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偏见就会越来越深。比如,在汉人的想象中,夫馀地西部是大漠茫茫、烈日炎炎,东部是白雪皑皑、寒风凛冽。夫馀人莫不是以人皮为衣,人骨为饰,弯刀从来都是血淋淋的,马鞍旁,永远挂着几颗半白骨化的头颅。

不过,在这种种偏见之中,影响最深远的就是:种地是不可能种地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种地的,牛羊呢,又不想养,就是劫掠这东西,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

可如今,出现在梁祯面前的这一幕,却令他大为震惊。只见瓦蓝色的天空下,是无边无际的茵茵麦浪,三五短衣农人,点缀其中,就如在翡翠之中,嵌入了几丝白玉。

一阵清风,自天空的尽头吹来,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掀起阵阵清波,清波之中,还夹杂着农人的歌声:“赠我范屠耆,使我儿女能饱食;赐我仇宁王,使我亡人可扬眉。”

“草原的部落喜欢将情感融入到自己的歌声中。”杜尔趴在梁祯身边,解释道,“只要能听懂他们的歌声,就能知道他们的内心。”

梁祯不懂夫馀人的语言,故而只能向杜尔讨教:“杜尔,他们的歌声是什么意思?”

“他们在赞颂自己的范屠耆和国王。”

“那我们断不能在此时发兵。”豹子的外貌,让人觉得他是个粗人,但他的言行,却又实打实地告诉别人,他远比看上去要聪明,细心。

在地上观察了一会后,梁祯等人站了起来,赶着牛羊,一步步地往那一望无尽的麦田走去。

当他们从田间的阡陌中走过时,一个离他们仅有两三丈远的农人忽然从麦茎中直起身子,视线与心怀戒备的梁祯撞了个满怀。

梁祯下意识地伸手握着刀柄,并在心中默默地计算着自己与老农之间的距离,以及该以何种姿势发动进攻。然而,老农对已经仅在咫尺的危险,却是全然不觉,沟壑纵横的脸上,疲倦尽是一扫而空,面带笑容地向梁祯说了句什么。

“这老头在说啥?”走远后,同样一直紧握着刀柄的豹子咬着杜尔的耳朵问道。

“他祝我们平安吉祥。”杜尔的声音有点大,让所有人听清之余,都吃了一惊。

“呃……”

梁祯止住脚步,尽量用最不起眼的动作幅度来打量四周的地形。

这一带,虽远看是无边无际的平原,但只要走进了,就会发现,其实这平原,也是高低不平的,形如波浪,不过这波峰,也是有的高,有的矮,而想要将整块农耕区尽收眼底,就要找到最高的那“波峰”。

梁祯花了一炷香的时间,才在西北方找到一座突起的山峦,这山峦或许只有数百尺的高,然而在这一马平川之中,它已经是鹤立鸡群的存在了。

然而,令梁祯万万想不到的是,自己的这一决定,竟让自己卷入了一个巨大旋涡之中,自己难以脱身之余,也在不知不觉之中,改变了一大群人的命运。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辽左冰霜藏箭矢 第二章    借刀杀人谁能觉 第三章     薄酒几坛与君醉 第四章    人命关天岂儿戏(一) 第五章      人命关天岂儿戏(二) 第六章    死期将近全无觉(一) 第七章     死期将近全无觉(二) 第八章      泰山压顶难透气 第九章       行恶一生终遭报 第十章     目中无人终闯祸 第十一章      太平老道眉目慈 第十二章    将人当人看 第十三章      战争的理由 第十四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一) 第十五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二) 第十六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三) 第十七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四) 第十八章    军国大事西园谈 第十九章    暗箭何其多 第二十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一) 第二十一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二) 第二十二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三) 第二十三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四) 第二十四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一) 第二十五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二) 第二十六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三) 第二十七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四) 第二十八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五) 第二十九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六) 第三十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七) 第三十一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八) 第三十二章   虎穴狼窝寒人心(一) 第三十三章     虎穴狼窝寒人心(二) 第三十四章    尺牍一封路茫茫(一) 第三十五章        步步有坑 第三十六章     过把瘾 第三十七章      再出边墙(一) 第三十八章   再出边墙(二) 第三十九章    再出边墙(三) 第四十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一) 第四十一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二) 第四十二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三) 第四十三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四) 第四十四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五) 第四十五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六) 第四十六章(上)  运数杳渺谁能知(七) 第四十六章(下)  运数杳渺谁能知(七) 第四十七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八) 第四十八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九) 第四十九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 第五十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一) 第五十一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二) 第五十二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三) 第五十三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四) 第五十四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五) 第五十五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六) 第五十六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 第五十七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二) 第五十八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三) 第五十九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四) 第六十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五) 第六十一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六) 第六十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七) 第六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八) 第六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九) 第六十五章    收服 第六十六章  两个鬼才 第六十七章  整军经武 第六十八章   军情似火 第六十九章   出东门,不顾归 第七十章   布防 第七十一章    初战 第七十二章      坚守 第七十三章     斩将 第七十四章   对峙 第七十五章    枕戈待旦 第七十六章    畏死无损殉国志 第七十七章   浭水东岸会英豪(一) 第七十八章    浭水东岸会英豪(二) 第七十九章(上)  众正盈朝国事艰(一) 第七十九章(下)  众正盈朝国事艰(二) 第八十章   七尺之躯当许国(一) 第八十一章     七尺之躯当许国(二) 第八十二章    援军 第八十三章  奇计 第八十四章    破敌 第八十五章   斩将 第八十六章    收编 第八十七章   难题 第八十八章   危机 第八十九章   收心 第九十章     剿匪(一) 第九十一章     剿匪(二) 第九十二章   剿匪(三) 第九十三章      剿匪(四) 第九十四章   吴府 第九十五章     家事 第九十六章    选择 第九十七章     醉卧疆场为了谁? 第九十八章   马匪 第九十九章    捆绑 第一百章    泥沼 第一百零一章    自罚 第一百零二章    前路茫茫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