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三章     薄酒几坛与君醉

小说:后汉长夜 作者:十年卧雪 更新时间:16小时前

令支县的户口不多,也就一千来户,人口也未满万,故而县宰只能称长,不能称令,但令支县的辖地却不少,被令支城墙圈住的地方,跟它的辖地相比,就是沧海一粟,要不然也断不至于让鹤顶红等人,在令支为非作歹十多年。

上障在令支县北部,约三十里远的地方,那里,是汉帝国七千里河山的尽头,也是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线,要是再往外,就是苦寒的死地了。在令支县,有这么一句话:要出上障塞,家中需备棺。

这绝非民间信口雌黄,因为就在十多年前,辽西太守公孙琙,率素有“突骑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之美誉的幽州突骑自辽西、辽东、玄菟三郡出塞,北讨扶余,可结果却是“匹马只轮无反”。自此以后,被派驻据扶余一线的军士,无不是灰头土脸的——这等死的滋味,确实很难受啊!

但梁祯却没有这份忧虑,一边优哉游哉地策马前行,一边还不忘欣赏着官道两边的林海雪原。这样纯自然的美景,在后世,已经不多见了。当然,真梁祯脑子里留下的记忆,不是没有提醒过他,前路有多凶险,但梁祯却被他“前任”脑子中占比更重的其他记忆所震撼住了。

由于年代相距久远,此时的一桩琐碎小事,在假梁祯看来,都是最新鲜的趣闻。抛却此类八卦不谈,真梁祯出身不差,且自幼习武,学习兵事,现在他关于兵事的感悟及记忆,都被假梁祯全盘笑纳了。

再说,假梁祯前世,也是练武的,故而这两者一相加,同样年轻气盛的假梁祯也不禁产生了:“扶余人不过如此,我来定不足虑”的幻觉。于是,梁祯便将自己的注意力,一股脑地全砸在官道两旁的景色之上了。

这令支城外,也有很些农家,往往是数十家聚成一村,有高墙相护,村落之内,也有简易的箭楼,估计这些,都是因扶余人每年秋冬,便要南下劫掠而促成的。村落之间,是大片的田野以及规模更大的荒地,而滋养它们的辽水,则还处于半解冻的状态,冰凌浮满了宽阔的河面。

傍晚时分,梁祯终于走完了这三十里的官道,边墙终于出现在他的面前,但梁祯对这堵他盼望了一整天的长城,却不由得大失所望,在他的印象中,长城应该是高大巍峨,盘旋如龙的,可现在面前的这堵墙,虽然也有数丈高,但在气势上,却是比那些建在山上的“同行”们要差远了。

戍卒的营地,就在边墙边上,距离不过半里的地方,说是营地,其实也就是几间与之间的农舍相差不大的木屋,四周的“墙垣”,也只是一些就地取材搭起来的木栅栏,木栅栏后的两座哨楼,也不过是四五丈的高度,哨楼上虽也有弩兵值守,但气势却甚至不如令支县城墙上的那些,实在是难以让胡虏望而生畏。

此时,两个兵士正在点燃营地门口的火把,梁祯扫了他们一眼,套着松垮且布满划痕的皮甲,脑袋上包着与衣服一样的绛红色帻巾,脚上蹬着的,却是草鞋。而站在门口的,还有另外两个兵士,他们是当值的卫兵,因此穿得也稍微“正式”一些,但总体上,也与那两个点火把的,没有太大的区别。

梁祯的心,登时冷了下来,他初时还满心欢喜,以为能够看见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的全身札甲的古代甲士真身呢,怎知,见到的,却是这个样子的。因此他也只好以:哪怕是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后世,也还是不能给所有的部队最好的装备呢,何况是生产力落后的古代?来“安抚”一下,倍感失落的内心。

见有人走近,两名值守的戍卒将手中老旧的长戟一交叉,拦在梁祯身边:“什么人?”

由于是从等级观念已经微乎其微的现代穿越过去的,所以梁祯并没有摆出一副长官的架子,而是先对两人行了一礼:“在下梁祯。新任上障尉。”

两个戍卒面面厮觑,再打量了梁祯一翻后,方才慌忙收起长戟,一个已经惊得说不出话了,另一个赶忙赔笑着,以十分滑稽的姿势行着军礼道:“原来是梁障尉,我等眼拙,请不要见怪。”那个说不出话的,则连忙一个劲地点着头,“嘿嘿”地笑着,两个赔笑了一阵,方才想起还未替障尉去叫开营门呢!于是,又是一阵手忙脚乱。

梁祯跟他们俩客套了几句后,方才牵着驿马从被他们叫开的营门中缓步入内。这期间,早有戍卒跑去通知了代理障尉,此刻,一行两人,正急匆匆地从一间冒着炊烟的木屋中赶来。

这苍髯如戟的代理障尉总算有点“甲士”的样子了,头戴屋山帻,双手手腕均戴着熟牛皮制成的护腕,腰间挎着一把跟梁祯那把相差无异,只是少了龙雀图案的金环环首刀。而他脚上踏着的,也是铜泡靴,要是再戴上铁甲,想必是十分威武了。

“属下上障队长左延年,见过障尉。”左延年拱手行礼道,他的声音很大,每说一个字,就如行了一个雷。而且行拱手礼时,他那宽大的袍袖竟也微微拱了起来,想必手臂肌肉很是粗壮。

当是一员勇将。梁祯不懂装懂地想。

想是这般想,梁祯嘴上,也不敢怠慢:“在下新任上障尉,梁祯。以后还请左队长多多指教。”

左延年立刻再施一礼:“属下定当尽心尽力,以助梁障尉尽守土之责。”

客套完毕后,接着,左延年带着梁祯,先在营地中转了一圈,梁祯发现,这左延年似乎年岁也不少了,因为他脑后的鬓发,已有衰白之象,当然,也可能是久戍苦寒之地而导致身体过早地衰老。

左延年的职务,是队长,而按本朝军制,五人为一伍,有伍长,两伍为一什,有什长,五什为一队,有队长。也就是说,这个营地里的戍卒人数,也就五十人上下。因而,这个营地,大极也有限。果然,才走了半柱香的功夫,便已巡查完毕。

上障营地,总共有二十间屋子,一栋十丈高的箭楼,其中六间木屋是宿舍,五间是戍卒的宿舍,另外那间,则是障尉与队长的宿舍,梁祯虽然来自后世,但到底也是住过多年宿舍的,因此,对这个安排,也不觉得有什么不适应。相反,他还觉得这是一个跟左延年拉近距离的机会呢——毕竟,光靠他一个人,就算是有后世的知识加成,也管不来五十个人不是?

剩下的木屋,有两间是大一号的,一左一后地分布在箭楼周围,其中一间是兵器库,另一间是仓库,两间之间,都有一条甬道,与箭楼相连。另外还有一间孤零零的,也就是冒着炊烟的那一间,便是食堂了。

转了圈,梁祯最感兴趣的,还是那栋修在坡地上的箭楼,因为它就像一座神像,居高临下地俯视着整个营地,估计还能看见不远处的长城及外面的苦寒之地。而且,这箭楼是用砖石砌成的,一看就是很坚固的样子。

“左队长,这箭楼,怎么修在这啊?”

“哦,每次扶余人来,我们就得躲进去,守个十来天,等扶余人退走。”

梁祯登时就觉得有点难以置信:“这箭楼,能守这么久?”

“可以,扶余人主要是来抢东西的,只是围着,并不会真的攻楼的。”

梁祯初听此话,心中当场就升了一把火:扶余人来劫掠边民,你们当兵的,就在这箭楼离龟缩着?直到他不经意地看了眼食堂门口,那几个正聚在一起边跺脚取暖,边闲聊的戍卒,这几个戍卒,面黄肌瘦的,衣着也破烂,脚上的草鞋,都快散架了,要不是站在营地中,还真跟叫花子没什么两样,哪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算了算了,我要是他们,也断不会出来送死。梁祯暗自在心中叹了一口气:果然,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啊,又想马儿跑,又不让它吃草,这怎么可能嘛?唉,早上见公孙县尉这么好人,还以为,这个世界里的人,能够免俗呢,看来,是太过先入为主了。

“啊,哈哈哈哈,怎么今儿个有酒啊!哈哈哈,那我就不客气了,哈哈哈哈。”

左延年刚领着梁祯走入食堂,就听见一个大嗓门在乱喊,梁祯定睛一看,只见一个浓眉大眼,络腮须,葫芦脸的大汉,双手捧着一个酒坛子,正要猛灌。本来,这也是个能装五升酒的大坛子,可跟这大汉的肚子比起来,这酒坛就跟一粒小芝麻似的。

“阿牛,休得无礼!”左延年连忙呵止道,然后赶忙转过头,对梁祯一拱手道,“阿牛山泽野人,散漫无礼,还望梁障尉勿要见怪。”

“哈哈,无妨,我倒觉得,他真实。再者,这酒,本就是买来跟大家伙喝的。”梁祯笑着摆摆手,然后指着另外三个放在地上的酒坛子道,“听掌柜的说,这是新到的新丰酒,来,大家伙都来尝尝。”

“哈哈哈哈。障尉好人,那我就不客气了!”唤作阿牛的大汉猛地举起酒坛,白色的酒液“哗哗”地往嘴里倒,如同长白山的瀑布一般。

四坛酒,阿牛一个人霸住一坛,一坛归了两个军官,一坛留给哨卒们,其他的人,就分了剩下的一坛,但奇怪的是,竟然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梁祯扫了食堂一眼,便明白了其中的缘故,因为,这食堂中的人,加上他和左延年、阿牛三个,也就十来人左右,十个人分五升酒,虽说可能少了点,但怎么说,也还是够喝的。何况阿牛身高体壮,其他戍卒跟他硬碰硬,那就真是自讨苦吃了。

“来,咋给梁障尉干一个!”

“干!”

“干!”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辽左冰霜藏箭矢 第二章    借刀杀人谁能觉 第三章     薄酒几坛与君醉 第四章    人命关天岂儿戏(一) 第五章      人命关天岂儿戏(二) 第六章    死期将近全无觉(一) 第七章     死期将近全无觉(二) 第八章      泰山压顶难透气 第九章       行恶一生终遭报 第十章     目中无人终闯祸 第十一章      太平老道眉目慈 第十二章    将人当人看 第十三章      战争的理由 第十四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一) 第十五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二) 第十六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三) 第十七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四) 第十八章    军国大事西园谈 第十九章    暗箭何其多 第二十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一) 第二十一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二) 第二十二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三) 第二十三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四) 第二十四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一) 第二十五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二) 第二十六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三) 第二十七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四) 第二十八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五) 第二十九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六) 第三十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七) 第三十一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八) 第三十二章   虎穴狼窝寒人心(一) 第三十三章     虎穴狼窝寒人心(二) 第三十四章    尺牍一封路茫茫(一) 第三十五章        步步有坑 第三十六章     过把瘾 第三十七章      再出边墙(一) 第三十八章   再出边墙(二) 第三十九章    再出边墙(三) 第四十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一) 第四十一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二) 第四十二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三) 第四十三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四) 第四十四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五) 第四十五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六) 第四十六章(上)  运数杳渺谁能知(七) 第四十六章(下)  运数杳渺谁能知(七) 第四十七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八) 第四十八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九) 第四十九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 第五十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一) 第五十一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二) 第五十二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三) 第五十三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四) 第五十四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五) 第五十五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六) 第五十六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 第五十七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二) 第五十八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三) 第五十九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四) 第六十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五) 第六十一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六) 第六十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七) 第六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八) 第六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九) 第六十五章    收服 第六十六章  两个鬼才 第六十七章  整军经武 第六十八章   军情似火 第六十九章   出东门,不顾归 第七十章   布防 第七十一章    初战 第七十二章      坚守 第七十三章     斩将 第七十四章   对峙 第七十五章    枕戈待旦 第七十六章    畏死无损殉国志 第七十七章   浭水东岸会英豪(一) 第七十八章    浭水东岸会英豪(二) 第七十九章(上)  众正盈朝国事艰(一) 第七十九章(下)  众正盈朝国事艰(二) 第八十章   七尺之躯当许国(一) 第八十一章     七尺之躯当许国(二) 第八十二章    援军 第八十三章  奇计 第八十四章    破敌 第八十五章   斩将 第八十六章    收编 第八十七章   难题 第八十八章   危机 第八十九章   收心 第九十章     剿匪(一) 第九十一章     剿匪(二) 第九十二章   剿匪(三) 第九十三章      剿匪(四) 第九十四章   吴府 第九十五章     家事 第九十六章    选择 第九十七章     醉卧疆场为了谁? 第九十八章   马匪 第九十九章    捆绑 第一百章    泥沼 第一百零一章    自罚 第一百零二章    前路茫茫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