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第九十五章     家事

小说:后汉长夜 作者:十年卧雪 更新时间:16小时前

自两百多年前开始,吴老爷家就一直是经商的,他们将内地所产的铁器、丝绸、布帛等运到草原,再换回草原的战马、金饰、银器、盐、马奶酒等。当然,这些交易多是见不得光的,因此沿边的官吏,也没少参与分成。

然而,太平道的起义,打破了这种“其乐融融”的局面,经过战火洗礼的右北平郡,秩序全无,越来越多的“良民”看到了发财的好机会,他们拿起来了武器,上山为匪。

“前几天,他们抢了我五十匹好马,一匹两百万钱啊!”吴老爷声泪俱下地哭诉着马匪的恶行。

“这等于割了我一条腿啊。”吴老爷越说越激动,连泪水都流下来了。

“是何等马匪如此猖獗?”

“是一伙头目叫‘一阵风’的,下手那个狠啊。”

梁祯轻轻地用右腿碰了碰黑齿影寒,黑齿影寒皱了皱眉,然后直勾勾地看着面前的那盘嫩鸡,样子像极了一只小馋猫。梁祯见状,也有样学样起来。

“哦,哈哈,小老光顾着卖惨,连正事都忘了,来,二位司马,小老替吴府上下,敬你们一杯。多谢二位司马,肃清徐无山匪,让我等安心多了。”吴老爷端起冒着白汽的小酒杯,先干为敬,“小老特准备了一点薄礼,还请二位司马笑纳。”

吴老爷一口一口“二位司马”地叫着,估计是将黑齿影寒也错认为司马了。

房门被人轻轻地推开了,但最先进来的,却不是送上礼物的人,而是一阵清香,这清香不像是香囊所致,倒像是与生俱来的。就如一块上好的玉璧,无需精挑细琢,却已是人间最精。

梁祯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那一夜,那个站在海棠花中的白衣少年。她身上的清香,只比这个更纯净,也更真实。

进来的是一个青衣少女,手捧一只精致的小盒子,行步轻盈如小鹿。但却不知为何,她跨过门槛时,身子却是忽地一晃,手中的盒子也飞了出去,“咚”地掉在地上,接着她的软膝也跪在地上。

“胡闹!”吴老爷风度全无,一手抓起用来割全羊的小刀便甩向青衣少女。

青衣少女吓得花容失色,却又不敢躲闪,只好闭上了眼帘,浑身抖得跟筛糠似的,等着飞到刺中自己。

一只青瓷餐盘忽地出现在小刀的路径上,在“乒”的一声脆响中,两者撞在一块,小刀立刻“咚”的一声,落在地上。而餐盘却由于被人握着,而还留在半空之中。

“花落自有再开日,人死却无再生时。姑子如花似玉。”黑齿影寒收回餐盘,冷冷地看了一眼蜷在地上的青衣少女,“杀了,可惜了。”

“说的是,说的是。”吴老爷瞪了青衣少女一眼,冷冷道,“还不快谢司马救命之恩?”

青衣少女嘴唇抖了半天,也没能将“婢子谢司马大恩”这几个字说完整。

“姑子方才跌倒,可是因身体不适?”黑齿影寒继续问道。

“啊……我……”青衣少女脸色一红,低下脑袋,欲言又止。

黑齿影寒目光一寒:“你若不答,我也救不了你。” 

“是,婢子确实来了月事,故而……”

黑齿影寒头一偏,将目光落在吴老爷身上。

“这个殷长姬!怎么弄的?!”吴老爷拍案而起,他虽不拿这些歌姬舞姬当人看,可也断不能让身体状况不佳的歌姬舞姬在贵客面前出丑,因为这是在打他吴老爷的脸。而往常这种小事,殷长姬都会给他处理好,可今天,却怎么如此糊涂?

“吴老爷,何不将殷长姬找来问问?”梁祯是第一次参加豪右的家宴,就遇到了这种新鲜事,他的好奇心,也被大大地激发了:如果能引出一幕内斗大戏,那也不枉此行嘛。

殷长姬已是半老徐娘了,可身上却依旧留存着几分年轻时的风韵,听吴老爷说,她自小便在府中长大、人美、嘴甜,做事也靠谱,颇得吴老爷信赖,怎知,今日却整出了这种幺蛾子。

殷长姬一个劲地赔不是,然后开始埋怨青衣少女:“来了月事怎么不早说!”

青衣少女委屈地咬着嘴唇,眼眶红红。

梁祯看得面红心热,差点就忍不住开口替青衣少女求情了,但话语未出,耳边,就传来黑齿影寒的声音:“敢问吴老爷,马匹入塞的时间、路线是否固定?”

“哈哈,当然不是了。这入塞之路,有三条,有的适合春季、有的适合秋冬,至于时间,哎呦,这可是草原的牧人说了……”吴老爷半张的嘴,再也合不上了,而且眼中的疑惑之色,也越来越浓,“难道,难道说……”

梁祯给他们俩整迷糊了,却又不好开好询问,因为,这会让吴老爷以为,黑齿影寒才是真正的云部司马,而将自己,错认成假司马。

黑齿影寒露出鼓励的目光,螓首微点:“既然如此,我等只好告退。”

“哎呀,那可不行,那可不行。”吴老爷的脸,“唰”的一下白了,但他还是不忘瞪了殷长姬两人一眼:“你们俩,门外候着。”

两女立刻屈膝告退。

黑齿影寒端起酒杯,却只摩挲,并不饮。

“哎呀,我那两个儿啊,就一天不把我气死,都闷得慌。”常言道,家丑不可外扬,但看吴老爷现在这样子,似乎已经顾不上什么扬不扬了。

吴老爷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吴明智,小儿子叫吴明妙。两兄弟是双胞胎,可却一点也不连理同心,相反总是斗得你死我活。原因在于,大儿子吴明智,将来能够继承大部分的家产,而小儿子吴明妙,却只能继承一小部分。

“真是越来越离谱了,斗得连后果都不顾了。”吴老爷锤着桌子,痛心疾首,“不过司马,如果没有凭证,这一切,就只能是猜测啊。”

“当初曾管家带我们进来时,宣称老爷贵体有恙,若不是我们执意要见,恐怕也见不着老爷您。”梁祯忽然想起,曾管家的表现,似乎一直有些奇怪。

“什么?我明明吩咐了曾管家,客人一到,就请司马上楼相见。”

“这府中规矩,我们也懂。就是那俩舞姬,不妨再询问一番。”黑齿影寒却将矛头从曾管家身上引到了殷长姬和青衣少女那里。

吴老爷面露窘迫之色,门房、管家收礼的事,他怎会不知,不过是一直没有拆穿罢了。但这毕竟是台面下的事,现在却让客人拿到了台面之上,作为主人的他,又怎会好受?

为了缓解心中的不安,吴老爷赶忙将殷长姬和青衣少女分别叫了进来,亲自上阵,正面穷追猛打,侧面旁敲侧击都试了个遍,然而殷长姬和青衣少女除了一个劲地叩头认罪外,就是没漏出半点口风。

吴老爷颓废地摔坐在胡床上,心中似乎也认可了这两人的说法——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怕是有人说了真话,就在这府中,待不下去了吧。”黑齿影寒点了句,语气轻飘,如蜻蜓点水,可泛起的涟漪,却将本如镜般平静的湖面,打得支离破碎。

吴老爷再次叫来青衣少女,并郑重许诺,只要青衣少女说出真话,就将她送给梁祯。梁祯大惊失色,黑齿影寒明知是戏,掌中的酒杯,却依旧洒出了几滴琼浆。

青衣少女哭了一炷香的时间,才支支吾吾地承认,自辰时开始,她就两次三番地跟殷长姬说,她今天来了月事,很疼,怕是不能给贵客献上歌舞。殷长姬给了她一巴掌。而指印,就掩盖在脸上的浓妆之下。

吴老爷将殷长姬召了上来,手中握着割羊肉的小刀,神色不善。殷长姬吓得面无人色,下意识地向两位客人求助,然而这一次,两位客人都只顾着饮酒吃肉。

“是曾管家!都是曾管家叫婢子这么干的!”殷长姬哭天抢地,“老爷,真的不管婢子的事啊,老爷。”

“去把曾管家给我叫来!”吴老爷双目喷火,曾管家跟了他四十年,是吴老爷心中,唯一的可信之人。

曾管家似乎预知道大事不妙,进入雅间时,背影也佝偻了许多。

“吴老爷,恕我等失陪。”黑齿影寒在桌下碰了梁祯一下,两人一并起身告辞。

屋子中许久没有发出声音。梁祯却站不住了,将一肚子的疑问,全甩了出来:“盈儿,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是在什么时候看出来的?”

“被人绊多几次,你就懂了。”黑齿影寒不是不想跟梁祯解释,而是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因为这一切,全来自细心的观察与血的教训。

吴老爷是如何处理曾管家的,梁祯没有等到答案,因为他在此之前,便告辞出府。在出府之前,吴老爷希望能跟梁祯做一笔交易,梁祯抢在他说出内容之前,表示要思考一二。因为,他需要一晚的时间,来整理自己的底牌与底线,并开出自己希望得到的报偿。

但令梁祯意想不到的是,另一位客人,正在县衙中,等着他回来。

注1:载:光和四年豪右辜榷,马一匹至二百万。而据其他资料,和平年代一匹骏马的价格是二十万钱左右。

在很多地方,除了战马外,豪强大户还往往垄断着当地的盐、铁、茶、香料等原本由官府专卖的商品。除此之外,他们还凭借雄厚的财力,不断霸占兼并本县的良田,甚至原本属于国家经营的山林湖泽以或许更大的收益。

同时,由于汉代造纸术并不发达,印刷术亦尚未发明,因此书籍的价格十分昂贵,远超平民甚至中小地主的消费能力,因此各郡县的豪强大户凭借其雄厚的财力,不仅渐渐地垄断了知识,还在东汉时期彻底垄断了经学的解释权,如此一来,要当官,就必须拜入某一经学大家的门下,成为他的门生,方有可能被举荐。

而这个经学大家及其背后的家族,便是后世熟知的世家,如汉末最著名的“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就发家于习靠明经起家的袁良。

而且,这些世家大族还往往相互通婚,以巩固并壮大自己的利益,如董卓乱政时的太傅袁隗,其妻即为大儒马融之女。而另一东汉名臣、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母亲,就是司徒袁滂的女儿。

由此可见,东汉末年的时候,世家大族已经相互联结成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彻底渗透并掌控了从庙堂到江湖的方方面面。因此,一个平民若在那个时代想出头会遇到多大的阻力,就可想而知了。

章节 设置 返回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目录X

第一章     辽左冰霜藏箭矢 第二章    借刀杀人谁能觉 第三章     薄酒几坛与君醉 第四章    人命关天岂儿戏(一) 第五章      人命关天岂儿戏(二) 第六章    死期将近全无觉(一) 第七章     死期将近全无觉(二) 第八章      泰山压顶难透气 第九章       行恶一生终遭报 第十章     目中无人终闯祸 第十一章      太平老道眉目慈 第十二章    将人当人看 第十三章      战争的理由 第十四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一) 第十五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二) 第十六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三) 第十七章     鼓角争鸣边地动(四) 第十八章    军国大事西园谈 第十九章    暗箭何其多 第二十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一) 第二十一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二) 第二十二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三) 第二十三章    金戈铁马天下疲(四) 第二十四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一) 第二十五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二) 第二十六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三) 第二十七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四) 第二十八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五) 第二十九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六) 第三十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七) 第三十一章  边庭流血成海水(八) 第三十二章   虎穴狼窝寒人心(一) 第三十三章     虎穴狼窝寒人心(二) 第三十四章    尺牍一封路茫茫(一) 第三十五章        步步有坑 第三十六章     过把瘾 第三十七章      再出边墙(一) 第三十八章   再出边墙(二) 第三十九章    再出边墙(三) 第四十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一) 第四十一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二) 第四十二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三) 第四十三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四) 第四十四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五) 第四十五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六) 第四十六章(上)  运数杳渺谁能知(七) 第四十六章(下)  运数杳渺谁能知(七) 第四十七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八) 第四十八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九) 第四十九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 第五十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一) 第五十一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二) 第五十二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三) 第五十三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四) 第五十四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五) 第五十五章    运数杳渺谁能知(十六) 第五十六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 第五十七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二) 第五十八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三) 第五十九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四) 第六十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五) 第六十一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六) 第六十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七) 第六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八) 第六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九) 第六十五章    收服 第六十六章  两个鬼才 第六十七章  整军经武 第六十八章   军情似火 第六十九章   出东门,不顾归 第七十章   布防 第七十一章    初战 第七十二章      坚守 第七十三章     斩将 第七十四章   对峙 第七十五章    枕戈待旦 第七十六章    畏死无损殉国志 第七十七章   浭水东岸会英豪(一) 第七十八章    浭水东岸会英豪(二) 第七十九章(上)  众正盈朝国事艰(一) 第七十九章(下)  众正盈朝国事艰(二) 第八十章   七尺之躯当许国(一) 第八十一章     七尺之躯当许国(二) 第八十二章    援军 第八十三章  奇计 第八十四章    破敌 第八十五章   斩将 第八十六章    收编 第八十七章   难题 第八十八章   危机 第八十九章   收心 第九十章     剿匪(一) 第九十一章     剿匪(二) 第九十二章   剿匪(三) 第九十三章      剿匪(四) 第九十四章   吴府 第九十五章     家事 第九十六章    选择 第九十七章     醉卧疆场为了谁? 第九十八章   马匪 第九十九章    捆绑 第一百章    泥沼 第一百零一章    自罚 第一百零二章    前路茫茫

设置X

保存 取消